近來,接到文件,要求鄉(xiāng)里、村里要掛上牌子。每一個牌子里面,都要求有很多制度要上墻,如群眾工作室、干群連心室、綜治工作站、民心黨建室、老年大學室等等,各行一文,各一個方案,各一套考核措施,然后就是各需要一套資料。我們專人辦公,到廣告處制作,送村掛上,忙得不可開交。剛好完成以上幾個牌子和制度,又收到文件,要求各村掛上道德講堂室和相關(guān)制度。哎,這樣的牌子和制度到底要掛多少才能罷休?但我不好在同事面前顯出,只能違心安排辦公室人員,按時做好吧。
這些年來,我們每年的廣告費、宣傳費、制度牌子費,突破10萬元還算是小數(shù)。近年,每一個村都掛過很多牌子和制度,什么便民服務(wù)工作站、婦女之家、遠程教育點等等,尤其是“干群連心室”,連心室的組長都是縣里或更上級組織派來的駐村干部,圖片高高在上,向群眾公示。那天,我到每一個村都關(guān)注這個牌子的作用。遺憾的是,在辦公室辦事的還是以村干部為主體,走了15個村,基本情況是:各村都是開門的,村干部基本在,鄉(xiāng)駐村干部有12個在,縣駐村干部為1。問前幾天的情況,只有兩個縣駐村干部到過村里,然后一去了之。村干部反映,基本電話交談過,內(nèi)容大同小異——如果縣里電話抽查,要幫助美言美言,就說在村里好了……
我祈禱,那些所謂的牌子和制度,還是早些歸位吧,我們鄉(xiāng)村需要的是簡單明了,只需一個標識就行了——就是某某單位、某某村,群眾知道是哪里、干部明白怎么做就行了。
(作者為貴州德江縣荊角鄉(xiāng)黨委書記)
鄉(xiāng)村!鄉(xiāng)村!
馮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