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平
(百色學院 政治與法律系,廣西 百色 533000)
對話是教育與被教育相結合并達到完美結合的途徑。存在主義教育思想家雅斯貝爾斯指出,教育“是人與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傳遞的活動。而人與人的交往是雙方(我與你)的對話和敞亮,這種我與你的關系是人類歷史文化的核心”,因而“所謂教育,不過是人對人的主體間靈肉交流的活動?!盵1]他極力倡導教育對話,認為它適合于“全人”的培養(yǎng)。教育主體之間通過對話建立教育關系,巴西教育家保羅·弗萊雷指出:“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盵2]然而,對話不是一件自然而然就能實現(xiàn)的事,它依賴于對話者自愿性的持續(xù)參與,依賴于對話者參與對話的意愿、態(tài)度、情感等思想素質(zhì)和心理條件,即對話者的對話品格。正如保羅·弗萊雷所指出的那樣,對話的實現(xiàn)需要對話者的愛、謙遜、信念、信任、希望、批判性思維。[3]
愛是人世間最強烈、最誠摯、最牽繞人心的情感,是人類永恒的話題與追求。愛是人類克服孤獨感,超越個人的獨自生活而結合在一起,達到共同和諧的愉快生活的完美方式。當一個人能夠愛他人、愛自己,他就能體驗由愛帶來的快樂與幸福,享受生命的價值與自由。在教育對話中,愛讓教育主體追求美好的生活,讓其主動關心他人、忍受他人的缺點,促使彼此建立和諧的伙伴關系,激發(fā)其共同參與到教育活動之中。
愛作為一種積極的力量,是一種主動性的追求,而不是被動性的情感,其主要特征是給予而不是接受,此外還包含了關心、責任感、尊敬和了解等因素。[4]給予是潛能、力量和財富的最高表現(xiàn),是一種強烈的快樂。一個人能夠給予愛,表明這個人擁有愛的潛能、愛的力量、愛的財富。當一個人把愛給予他人的時候,他也在體驗愛、享受愛,從而提升自己的生命價值。關心意味著把人或者事物放在心上,對其重視并加以愛護。關心和關懷意味著責任感。責任感是一個人自愿地對他者直接的或間接的需要作出主動的反應。但如果沒有尊敬,責任感就會退化為一種支配和占有。尊敬意指承認他者的獨立性,讓對方順其天性自由健全地成長及關心對方的發(fā)展,而沒有占有和利用的目的。了解意味著理解和認識,倘若所謂的給予、關心、責任感、尊敬是在沒有了解的基礎上,那么就是盲目的、空洞的。愛就是對所愛的人或物的積極的深入地了解,愛亦是了解的唯一辦法。
那么,如何培養(yǎng)愛的能力?弗洛姆曾指出,愛需要知識和努力。前者是愛的理論掌握,后者是愛的實踐。前者可以通過學習各種有關愛的理論知識加以實現(xiàn),但重點和難點在于后者。對每個人來說,每個人只有親身躬行,在愛的實踐中去體驗和掌握愛這種情感。弗洛姆從一般性的藝術實踐出發(fā),提出藝術實踐所需要的品質(zhì):約束感、專注感、忍耐性、高度關心,進而強調(diào)愛的藝術實踐就是一個人終其一生去實踐約束感、專注感、忍耐性、高度關心以掌握愛的藝術過程。[5]約束感需要規(guī)則,專注感要求集中注意力,忍耐性意味著堅持,高度關心則表明追求。實踐約束感要求一個人自愿以一些規(guī)則約束自身,譬如按時作息,有規(guī)律性地花一些時間讀書、聽音樂、深思等。實踐專注感要求一個人學會獨處、學會自立,一個自立的人才有給予愛的能力。學會獨處還有益于專注感的培養(yǎng),獨處有助排除外界的干擾去靜心思考。實踐專注感要求一個人時刻將心神關注此時此刻正在發(fā)生的事情,保持對意義事件的關心。這實際上亦是鍛煉忍耐性的過程。
愛的培育還依賴于一些具有特別意義的品質(zhì)培養(yǎng)。愛的成功的一個主要條件是克服一個人的自戀。自戀的傾向是指一個人將自己的內(nèi)心活動作為世界的真實,把外部世界看成是其自身的產(chǎn)物。自戀的人有一種將自身的想法與要求強加于他人的沖動。與自戀相對應的是客觀性思考,就是按照事物本來的面目認識事物;自戀的消除需要客觀性的思考??陀^性思考的能力是理智,其后的態(tài)度情感是謙虛感。由此,愛的培養(yǎng)需要有客觀性、理智感、謙遜感的發(fā)展。愛的成功亦離不開一種態(tài)度的培養(yǎng):活動性或積極性,這種態(tài)度是愛的實踐的基礎?;顒有曰蚍e極性態(tài)度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內(nèi)部心理活動,是一種自覺意識、積極的心態(tài)。因此,愛是人格整體的展現(xiàn),包含了約束感、專注感、忍耐性、進取心、理智感、謙遜感、信念、積極心態(tài)等等。愛的能力取決于一個人的個性發(fā)展特點,要培育愛的能力,就需要努力發(fā)展全面的人格,并朝著有益的目標邁進。愛的實踐是同人生成長相一致的,并不存在于抽象的想象與理論之中。也即是說,愛需要在人的本質(zhì)的社會聯(lián)系中,在教育主體的工作、學習與日常生活交往中慢慢養(yǎng)成。
希望是對可能出現(xiàn)的事物或現(xiàn)象的期待、期盼。美好的希望以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引領現(xiàn)實生活,幫助人們克服生命的否定傾向,激起生活的勇氣和力量,使人們熱愛生活,珍愛生命,使人們擁有目標、保持信心、進行追求。在教育對話中,如果教育主體對教育生活、教育對話感到失望,就不會參與對話,即使坐在一起也只是一場空談。反之,如果教育主體對建構美好生活充滿希望,對完善自我充滿希望,對建構良好教育關系充滿希望,則會飽含熱情和勇氣去克服教育過程中的困難,積極創(chuàng)建教學共同體,創(chuàng)建美好教育生活。
希望是對未來生活的積極追求,是對失望的克服與超越。人的現(xiàn)實生活具有未完成性和不完滿性,對未來生活的追求激發(fā)人們審視與反思這種未完成性與不完滿性,激勵人們從事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活動來完善自身。希望的并生詞是失望,失望是是人們在遭遇困境、挫折、失敗時產(chǎn)生的空虛、消沉、悲觀的心理狀態(tài)。失望有兩種相反的變化趨勢:要么失望變的無望,進而絕望;要么在失望中覺醒奮發(fā),激起新的希望。[6]失望包含著通達希望的道路,如果一個人在遭遇困境、挫折、失敗后堅定信心,愈挫愈勇,奮然而起,終會帶來成功的希望。正如常言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毕喾?,如果一個人在失望后意志消沉,喪失信心,軟弱退縮,毫無斗志,就會由失望走向絕望。人生在世,有希望就會有失望。在面臨失望的時候應學會克服與超越失望,善于反思與總結經(jīng)驗,找到新的契機,走出充滿希望的人生之路。
希望與積極的心態(tài)有關。積極心態(tài)是指肯定、認識與發(fā)揮人的積極品質(zhì)、積極能力和積極潛力的心理趨向。它通過肯定和追求人類生活中的樂觀、快樂、幸福,激發(fā)人們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幸福的生活。關于如何挖掘、培養(yǎng)人的積極心態(tài),20世紀末興起的“積極心理學”運動極有借鑒價值。積極心理學以積極人性觀為基礎,主張從“積極”入手,關注人的積極力量和積極潛力,尋找幸福的真諦。以積極心理學為基礎的積極教育理論提倡從教育主體的積極品質(zhì)、發(fā)展愿望與潛能出發(fā),倡導營造充滿尊重、真誠、信任、關愛、平等、公正的教育氛圍與教育關系,主張采用欣賞、肯定、鼓勵、強化等積極正面為主的教育方法增進教育主體的積極情感體驗,努力消除不良的因素,預防惡習的萌芽與產(chǎn)生,培養(yǎng)教育主體的積極品質(zhì)。
信念是一個人基于自身的人生體驗與生活經(jīng)驗對他人或某種事物堅定不移地信服的心理態(tài)度和精神狀態(tài)。信念是人生的支柱,為人的活動確立了價值目標和行為導向,使人在遭受困惑、厄運與險境時保持行動的動力。在教育對話中,對真、善、美的信念,對人的創(chuàng)造能力的信念,對人類向更美好世界發(fā)展的信念,將激勵教育主體更加注重交流、溝通與意義共享,齊心協(xié)力推動教育發(fā)展。
信念是認知、情感、意志的有機統(tǒng)一體,是分布于整個人格中的核心性格特征,是在較長一段時期內(nèi)保持不變的人格組成部分。信念分為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理性信念是基于創(chuàng)造性的理智活動和情感活動在內(nèi)心形成的信服狀態(tài);非理性信念則是盲目順從權威或大多數(shù)人觀點的信服狀態(tài)。理性信念意味創(chuàng)造性的生活,有利于建構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長,非理性信念則會使人處于一種畸形的存在狀態(tài)。教育主體應該努力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理智活動和情感活動,形成理性上的信念。
信念的產(chǎn)生、發(fā)展、變化源于人們的生存、發(fā)展需要。無論是理性上的信念,還是非理性上的信念,其形成都基于一個人的人生體驗與生活經(jīng)驗,基于以往人類生活的經(jīng)驗,基于對未來生活的追求。信念在實踐中、在積極的行動中成為現(xiàn)實的力量,其發(fā)展變化直接與一個人的人生體驗與生活經(jīng)驗相關。因此,一個人的真實人生體驗與生活經(jīng)驗的改變會潛移默化地導致其信念的改變。比如,當助人為樂作為一種信念根植于人內(nèi)心時,人們就會依據(jù)助人為樂的理念表現(xiàn)對應的行為。但如果現(xiàn)實生活中助人為樂行為帶來的是麻煩和利益受損,而法律上又沒有較好的糾錯機制、社會上沒有合理的援助機制,那么人們關于助人為樂的信念就會淡化,甚至以冷漠的心態(tài)看待別人的求援。因而,作為群體或社會的管理機構應將符合群體或社會發(fā)展要求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與每個成員的個體利益、當前利益統(tǒng)籌起來,建立合理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管理體制機制,以將能夠反映社會發(fā)展和未來前途的社會思想價值體系傳導到個體。同時,作為個體的人應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體性,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理智活動和情感活動全面客觀地認識現(xiàn)實,追求真、善、美,形成理性上的信念。
信任是人對人的肯定、依賴與敢于托付的心理狀態(tài)。在人的關系方面,信任是任何重要的友誼不可缺少的一種品質(zhì)。信任是人與人之間進行對話的前提和基礎,對自己、對他人的信任使對話者開誠布公、坦誠相待,從而建構真誠的伙伴關系。在教育對話中,信任讓教育主體彼此敞開心扉,促使彼此相互尊重、彼此敞開、真誠相待、真心關愛和合作共贏,促進不同教育主體間的雙向建構。反之,如果教育主體懷疑自己的能力,或?qū)λ瞬恍湃?,彼此懷疑,或?qū)逃龑υ挼淖饔脹]有信心,他就不會參與對話、投入對話。如此,教育對話就無法開展,或者即使勉強開展也無法產(chǎn)生任何成效。
信任有兩方面的內(nèi)涵:自信(相信自己)與他信(相信他人),信任的基礎來自于一個人的自信。當一個人與外界建立關系之時,他愿意建立何種關系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建立這種關系,主要取決于其了解自我、相信自我的程度。自信的人具有創(chuàng)建關系的意愿和能力,能夠建立自己與外部世界、與他人的復雜關系網(wǎng),能夠?qū)徱暸c反思自己的生活,因而能夠建構自己的生活。失去了自信,人就無法自我認同和自我肯定;失去了對他人的信任,人就以防備的心理面對他人,用疏遠他人和孤獨為自己建立一道防御體系,從而使自己成為囚徒。自信是對自身本質(zhì)身份的認同與對自我生命完整性的肯定。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zhì)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對自身本質(zhì)身份的認同意味著全面認識自身所處的社會關系,進而自覺地發(fā)展真正的社會關系,積極主動地建構社會關系。同時,每個人是完整的生命,是獨特的個體,肯定自我生命的完整性能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加真實。個體生命的完整性自然與其所處社會關系的聯(lián)合方式有關,對自我生命完整性的肯定要求識別、選擇那些能整合、發(fā)展“我”的自我個性的社會關系——識別哪些社會聯(lián)系能賦予“我”生命與活力,哪些社會關系會削弱“我”的生命與活力,進而加以取舍。
事實上涉及到信任的另一個內(nèi)涵:他信。對個體而言,無論是對自身本質(zhì)身份的認同,還是對自我生命完整性的肯定,都離不開他對所處社會關系的識別、選擇、參與或建構。個體如何面對各種力量:是認同它們還是反對它們?是歡迎它們還是害怕它們?是追隨它們還是拒絕它們?不同的選擇產(chǎn)生不同的結果,或生機勃勃,或死氣沉沉。以學生為例,在教育關系中,學生如何看待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是雙向互動的朋友關系,還是壓迫與被壓迫的關系?選擇前者能讓學生與教師建立純潔的友誼,彼此相互信任;而選擇后者則將導致矛盾和沖突。人的社會關系永遠處于變化之中,人永遠處于生成中?!叭魏稳硕疾豢赡芙o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找到完全準確的定義和詮釋,包括那些自己本身真正擁有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的人們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盵7]它是一種不斷的追求——立足現(xiàn)實生活,關愛生命,發(fā)現(xiàn)自我,建構和諧的關系。以教師為例,在與學生的教學關系中,如果能全面識別、整合自己與學生、課程的關系,把學生、課程與自我編織到一起,將其與生命體驗和人生成長關聯(lián)起來,他就愿意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樂于傾聽學生的聲音,并以真誠友好的態(tài)度回應。在這里,教師從自身認同和自我肯定(自信)出發(fā),樂意對人友善,待人熱情而受到學生的歡迎,進而與學生建立優(yōu)秀教學所依賴的友誼即達到他信。
謙遜指一個人不自大、不虛夸、不高傲,能虛心受教。謙遜是一種寶貴的品質(zhì),使人看到自己的不完滿,從容面對自己的缺點與不足;使人認識自己所處的位置,客觀地不帶偏見地看待外部世界的事物;使人保持一顆平常心,平等對待他人,聆聽、汲取他人的意見。常言道:“謙受益,滿遭損?!比绻藳]有謙遜的品質(zhì),就會自高自大,目空一切,認為自己是真理的擁有者,比別人更有智慧,就不會放下身段與他人坐在一起,無法與他人真正相遇。在教育對話中,謙遜讓教育主體平等待人,肯定和尊重他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保持開放性,虛心求教,促使教育主體不斷成長。
蘇格拉底說過,人最大的智慧便在于承認自己的無知。一個人不能自高自大,不懂裝懂,目空一切,而應自知無知,虛懷若谷。假如一個人總把自己當做金子,認為放在哪里都要發(fā)光,就時時會有被埋沒的危險。事實上,一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不管其智商多高,學習能力多強,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放在人類整體智慧中、放在歷史長河中看,其程度總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很多時候,一個人常常不能全面準確認識自身,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誤觀自己,正所謂“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因此,培養(yǎng)謙遜的品質(zhì)需要放下身段,認識自己的不足,需要多向良師益友請教,接受批評。一個人要時刻反思自己的言行,時時警醒自己:我是否存在缺點與不足?我哪里還做得不夠好?這樣就不會目中無人,不會驕傲自滿,從而多向別人請教,多接受別人的意見,以人為鏡、以史為鑒,多照鏡子,多比較,反思自身的言行缺失,更好地認識自己的缺點與不足,遠離自大自滿?!墩撜Z·公治長》強調(diào)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多向周圍的教師、同學、朋友請教,誠懇地請他們對自己提意見和建議。一個人要多交良師益友,少交狐朋狗友?!墩撜Z·季氏》指出:“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眲e人的意見有肯定的,也有批評的,在聽取意見時不能喜聽善言、惡聽惡言,而應認真聽取意見,實事求是地對照自己的言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批判性思維是個體對事物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進行分析、論證、判斷、評價及作出合理決策的品質(zhì)。批判性思維表征著科學理性精神,彰顯了主體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當一個人具有批判性思維,他就能夠客觀地面對周圍的人、物,積極認識事物的本質(zhì)和發(fā)展規(guī)律;能夠克服傳統(tǒng)和偏見的局限,獨立敏銳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作出判斷與決策,進而解決問題;能夠打破常規(guī),超越權威,提出新觀點,找到新辦法,發(fā)現(xiàn)新道路。在教育對話中,具有批判性思維的教育主體能夠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自主思考、不盲從,理性分析生活世界中的意義事件,發(fā)現(xiàn)事件之后的價值,積極行動、改造現(xiàn)實,不斷豐富人性、完善人格。
一般認為,批判性思維在結構上包括批判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維技能兩個部分。批判性精神是指進行批判思維的心理意愿和傾向,它是批判性思維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內(nèi)部動力。批判性精神主要包括求真務實、獨立、自信、開放、樂于計劃、愿意自我糾正及具有好奇心和懷疑精神等方面的內(nèi)容。批判性思維技能是指進行批判思維的智力、技巧和能力,主要包括言語推理技能、論題分析技能、假設檢驗的技能、概率與統(tǒng)計技能、決策與問題解決技能及自我調(diào)控等方面的內(nèi)容。從批判性思維結構的兩個內(nèi)容出發(fā),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應包括兩個方向:一是激發(fā)批判性精神,二是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技能。批判性思維技能可以通過系統(tǒng)性課程訓練進行培養(yǎng),高??梢蚤_設諸如論證邏輯、批判推理、理由與論證、實用推理、實用邏輯、論辯、邏輯與辯證法等課程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技能。
批判性精神主要涉及個體內(nèi)在的思想、情感方面的內(nèi)容,這些人格內(nèi)容的培養(yǎng)存在一定的共性,與愛、希望、信念、信任、謙遜等品格一樣,都離不開個體對現(xiàn)實生活的、現(xiàn)實生活關系的清醒認識,離不開個體的生活實踐。如求真務實要求個體遵從客觀規(guī)律去認識事物,懷疑精神要求人們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的結論,不要迷信權威。其培養(yǎng)都要求個體學會全面觀察、認識事物和現(xiàn)象,不聽信謠傳,不盲從他人,努力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背后的事實以及事實后面的真實,力求客觀公正地認識、評價社會現(xiàn)象。這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做到,需要個體在人生體驗與生活經(jīng)驗中不斷反思與總結經(jīng)驗,經(jīng)過一定時期的訓練強化后使之內(nèi)化為個體的自覺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為此,高??梢詫⑴行运季S的培養(yǎng)與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學科教學中引導學生對課程、教材、論題、事件進行批判性思考,指引學生收集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對問題進行探討與論證,形成解決方法,以發(fā)展其批判性精神。
[1] 【德】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M].鄒進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1:2-3.
[2][3] 【巴西】保羅·弗萊雷.被壓迫者教育學[M].顧建新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41, 38-41.
[4][5] 【美】艾里?!じヂ迥?愛的藝術[M].亦非譯.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2:28-41,143-158.
[6] 陳根法.人生哲學中的希望[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6): 31.
[7] 【美】帕克·J·帕爾默.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M].吳國珍,余巍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