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強
都說文言文枯燥難懂,老師難教、學生難學。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都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由于學生的文言文基礎較差,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一些老師在教學文言文單元的時候更多采用語文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串講法。即老師對文章內(nèi)容,特別是文言知識如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特殊句式等進行逐一講解。這樣的課堂老師沒有休息時間,往往“滿堂灌”,唯恐某個知識點被遺漏;更要求積極做好筆記,有的書上空白的地方都寫滿,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感覺很疲勞,課后一般老師會要求學生落實,但是往往由于諸多原因,學生落實得并不理想。
那么,就文言文而言,究竟老師該怎么教,學生才會有興趣,課堂教學效率才會提高呢?在新的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增加了不少選修內(nèi)容,教學內(nèi)容相對增加,如何高效落實文言文教學,是每一個高中語文教師都必須思考的問題。在這里,筆者結合多年文言教學經(jīng)驗,總結論文言文教學由淺入深的三步教學法。
一、以串講法為主,簡單一點的文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高一第一學期,學生才進入高中,作為一般的普通中學,學生的文言文基礎較差,這時候還不適宜放手學生就文言文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老師講解為主,加強學生的文言文基礎訓練,習得文言文基礎知識。當然,在一個單元中較簡單的文章或一篇文章中較簡單的文段可以做一些學生自主學習的一些探究,逐漸引導學生并培養(yǎng)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如必修一第二單元一共有三篇文章:《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鴻門宴》,為了和初中接軌,前連篇文章主要是以老師講解為主,重點強調(diào)就文言文所要掌握的知識內(nèi)容,要求學生就文言文有一個總的概念,即一篇文章必須掌握的知識有:通假字、一詞多義(包括重要的詩詞和虛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特殊句式等,其中特殊句式包括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其中倒裝句又分為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狀語后置句和主謂倒裝句。這些內(nèi)容一定要讓學生熟悉,要求每一篇文章都要從以上方面把握。其中尤其是詞類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學生掌握起來比較難,因為這兩塊都涉及語法知識,而初中語文又基本沒有教語法。為了彌補學生這方面的不足,往往會花上一周左右的時間讓學生補習語法。語法落實之后,詞類活用和句式的講解就好多了,在文言句式的訓練上,要求學生一定要做到一提句式,學生就知道其類型。在學生有了一定的積累之后,可以找一些簡單一點的文章進行自學引導和相關的訓練。
二、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
在學生對文言文的知識有了較系統(tǒng)的理解之后,老師要學會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自主學習可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訓練時可先選比較簡單的文章練習。如高一第二冊的第四單元,這一單元是古代人物傳記,相比較而言較簡單,老師可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勾畫文中的重點字詞句,要求學生結合上下文落實。
具體的做法可以采用分組競賽的形式進行,可把全班分為兩個組,老師可作引導性地把文章中的重點字詞句勾畫出來,學生先自主研習,然后以組為單位討論,最后在組內(nèi)統(tǒng)一認識,每組選一到兩個代表發(fā)言,每組都先由選出的代表進行講解陳述,講完后同組更正補充。更正補充之后另外一組的學生可以質(zhì)疑提問,前一組的學生要負責解答。兩組重在評比誰講的更到位,誰提的問題更有代表性。這樣通過知識競賽的形式,就讓學生在比較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當然,學生在講解和答疑的過程中難免會有疏漏甚至是錯誤,老師在過程中或者在最后的總結中一定要明確和落實。
三、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落實課文知識
通過前兩步的訓練,學生已經(jīng)掌握文言文的知識框架,已較熟練地掌握文言文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時老師就可以進一步放手學生自己動手學習,這時老師就不再事先在文中勾畫重點的字詞句,并且要求學生自己明確文章中的重點字詞句,待學生勾畫好之后,老師可以提問,要求學生說出勾畫該字詞或句子的理由,如是否是詞類活用,是否是重點文言實詞和虛詞,是否是古今異義詞,是否存在特殊文言句式。通過這一個訓練,要讓學生有意識地明確文言文所需要掌握的知識。
待學生勾畫完畢之后,可讓學生小組討論,落實明確所勾畫的字詞句的用法和意思。字詞句勾畫后的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就可按第二步的要求實施。
就一般基礎一般的學生來講,按這三步的順序逐一進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接收能力,尤其是到第二步的時候可能不同的班級存在個體差異,有一些班可能花的時間要多一些,老師一定不要操之過急,也不要太在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討的時間,對學生的訓練一定要持之以恒,只有堅持訓練,才能最終達到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要求。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交給學生學習的具體方法,教會學生文言文自主學習的方法要求,學生才能真正自己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才能真正由老師“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這樣學生學習文言文就會相對較輕松。只要長期堅持訓練,學生的文言素養(yǎng)就會越來越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更高,老師才能從繁雜的課堂教學中解脫出來,才可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完成國家交付的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