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秋
在全球化的今天,合作交流是人生存的必備能力?!昂献鲗W習”是指在教師指導下,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通過師生互助互動,小組交流合作,挖掘學生潛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社會技能,促進師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的一種教學方式。合作教學模式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促進學習成績提高。目前,合作學習作為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重要教學組織模式被廣泛研究和使用。
歷史教學合作學習激勵機制歷史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然而因為歷史知識具有真實性、時代性的特點,使得課堂成為“照本宣科”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還比較普遍。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小組合作學習因其優(yōu)點,越來越受到教師們的關注,越來越多的教師加入到小組合作教學的實踐當中去。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既有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供積極思考、自由發(fā)表見解的機會,又可以使學生相互評價、相互啟發(fā),從而獲得比較深刻的認識和完整的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在討論過程中,求知的主動權掌握在學生手里,體現(xiàn)了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的指導思想。本人在歷史教學實踐中,對小組合作學習有一些想法、做法,總結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以更好地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一、重視小組建設和建立合理的評價激勵機制
要建立有利于小組內(nèi)合作、小組間競爭的各學習小組。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學業(yè)成績、興趣愛好、思想品德、性別等因素分成由各層次學生組成的組,各組間實力盡可能平衡,且制定有利于組間競爭的制度,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團結合作,共同進步。比如為了激發(fā)基礎較差學生的參與熱情、展示欲望,采取加分傾斜的制度等。同時對學生多鼓勵、多表揚,特別要抓住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進行鼓勵、表揚,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合作熱情。
二、教給學生必要的有效合作學習的形式和方法
要讓學生有明確的分工,讓他們明白分工合作,盡可能發(fā)揮出各自的優(yōu)點,形成好的組合。比如分成小組長(負責討論過程中的組織與裁決)、記錄員(記錄好同學的發(fā)言要點),展示員等,使各成員緊密合作。當然,分工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jù)情況進行變換,使每個學生能擔任不同的角色,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提高合作水平。同時要逐步養(yǎng)成學生善于傾聽,善于發(fā)表自己意見、有自己獨特見解的好習慣。具體的方式我們稱為:我說你記、我講你聽、我學你查、我演示你配合、我展示你點評的六種方式。
三、合作探究的內(nèi)容要讓學生感興趣
要符合本課重點、難點和考點,讓學生有話可說,而又能從多個角度來思考。比如,在教學“依法治國”這一內(nèi)容時選取“李剛門”事件來讓學生進行探討,學生就能根據(jù)事件從國家、政府、社會輿論、個人等角度進行思考有關“依法治國”的知識。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究過程。只有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才能使討論有所得,有所獲。
四、重視教師點撥,引導學生歸納提升知識要點
要重視問題設置和作業(yè)設計。教師的課堂設問和作業(yè)設計不僅要體現(xiàn)教學的重點,還要體現(xiàn)引導、點撥的作用??茖W的設問和精選的作業(yè),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是對學生學習無聲的引領,有效的點撥。同時要注重引導學生把握知識要點,提升歸納概括能力。
五、課堂上的合作學習和課下合作學習
(一)課堂上的合作學習
首先,合理組建合作小組。組建合作小組要和班主任進行協(xié)商,將不同性別、學習成績、學習習慣的學生的座位編排在一起,可以同桌2人或前后桌4人為單位組建合作小組,每小組設協(xié)調員、報告人、主持人、記錄人等,在不同學習任務中,角色可輪流互換,這樣既保證了小組合作學習分工明確、小組成員相互依賴、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地學習學科性材料,從而達到學習目標,又能使個人的特長得到充分利用和彼此協(xié)調。
其次,明確教師的作用。“教師并非只是知識、信息的傳授者,而是幫助學生去發(fā)現(xiàn)、組織和管理知識信息的引導者。”(摘自《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發(fā)學習、主動學習,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知識與技能的點撥者。教師的任務是:
1.營造和諧、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發(fā)現(xiàn)欲、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性,形成相互討論、質疑、交流的合作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理解不同時空里的人們的價值觀、人生態(tài)度、信仰等。
2.指定課程目標,向學生說明教學任務及目標結構,根據(jù)學生實際,指導并分配合作任務,教師應重視任務的落實,可用設計活動提綱等方式提示學生。
3.耐心培養(yǎng)合作技術,讓學生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使他們學會表達、傾聽、評判與贊賞別人等合作技術,并不時地提供和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和小組合作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關愛情懷,形成正確的人際交往關系和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4.教師是合作過程的調控者,要深入學生,適當控制課堂紀律。學生的歷史知識并不完善,理論素質并不高,在合作時或討論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善于誘導,在學生“憤”“悱”時予以點撥,不至于脫離主題或難以深入。另外要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刺激學生適度興奮,增強信心,在回答問題時,應給予鼓勵和適度嘉獎,千萬不能苛求學生,更不能挫傷學生積極性,師生間要保持融洽的協(xié)作關系,從而較好地完成教與學的任務。
5.合作學習的評價。評價應注重過程的評價,對學生的成績一定要肯定,激勵學生的責任感,并協(xié)助學生一起討論他們彼此合作的情況,使合作學習能健康進行。
再次,合作學習課題的選擇。合作學習主題內(nèi)容的選取,既要體現(xiàn)教材知識的主體,又要兼具時代氣息,也可以把目前史學界的一些熱點、焦點問題介紹給學生,根據(jù)需要性、現(xiàn)實性、創(chuàng)造性、科學性和典型性的原則來確定課題。如:“辛亥革命成功與否?”“希特勒是民族英雄嗎?”“如何評價秦始皇?”“為什么說康乾盛世危機四伏?”“中國的近代化問題”,等等。課前,教師精心選題,并指導學生廣泛閱讀、查找、收集、摘抄與課題相關的資料,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探究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外培養(yǎng)和體現(xiàn)
很顯然,課內(nèi)未完成的任務,課前應準備的一些資料、表演,應在課外完成。如在進行一些實踐活動的教學中,需要學生收集資料、調查走訪時,合作學習就在課外。這就更要求學生之間加強合作,明確分工、任務,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務。
雖然在教學實踐中遇到了許多問題,我深信小組合作學習定能發(fā)揮它的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只要我們敢于探索,勤于總結,善于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定會使課堂更加精彩,更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