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明 諶莉文
摘 要:翻譯的“文化轉(zhuǎn)向”使譯者的身份和地位得到了重視。本文從創(chuàng)造性叛逆角度論述了譯者的主體性,提出了主體性有其受動的一面,基于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三種類型,即特色翻譯、有意識誤譯和改編,以《紅樓夢》英譯本為語料,分析了譯者如何化被動為主動,展現(xiàn)不同譯文風貌的主體性翻譯過程。
關(guān)鍵詞:譯者主體性 創(chuàng)造性叛逆 紅樓夢 受動性
一、引言
自古以來,“忠實”被捧為翻譯的金科玉律,從支謙的“因順本旨,不加文飾”、嚴復的“信、達、雅”、魯迅的“寧信而不順”,到泰特勒的“翻譯三原則”、費道羅夫的“等值翻譯論”及紐馬克的“文本中心論”,這些翻譯思想無不將作者及原作置于中心地位,很大程度上抹殺了譯者的主觀能動性,以至于譯者完全被邊緣化。
20世紀70年代,翻譯研究的“文化轉(zhuǎn)向”把譯者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貝爾曼(Berman,1995)認為,翻譯研究應(yīng)該把重點放在“翻譯主體”上,必須以譯者主體為基本出發(fā)點,并提出了“走向譯者”的口號;操縱學派認為“翻譯就是文化改寫”。這些觀點使學界重新認識到:譯者作為翻譯過程中原作和譯作的中間人,是翻譯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必須發(fā)揮其主體性。
翻譯有創(chuàng)造性和叛逆性,創(chuàng)造性是它賦予作品嶄新的面貌,叛逆性則是對原作的客觀偏離,即翻譯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這一觀點的提出,為譯者主體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本文認為,譯者主體性不僅在于譯者能動性的發(fā)揮,更體現(xiàn)在譯者在翻譯時的受動性會有意識地轉(zhuǎn)化為能動性的過程中,這一過程正是譯者進行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過程。本文立足以上觀點,通過選取《紅樓夢》中體現(xiàn)譯者主體性的若干例子,說明譯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譯文以何種形式呈現(xiàn)。
二、譯者主體性與創(chuàng)造性叛逆
要了解譯者主體性,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主體性。主體性是指人在實踐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自動、能動、自由、有目的地活動的地位和特性。簡言之,主體性就是主體的本質(zhì)特性。對于“譯者主體性”,國內(nèi)有多個學者對其下了定義。譯學辭典對“譯者主體性”的定義是:譯者主體性,亦稱翻譯主體性,指譯者在翻譯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本質(zhì)特性,即翻譯主體能動地操縱原本(客體),轉(zhuǎn)換原本,使其本質(zhì)力量在翻譯行為中外化的特性(方夢之,2004:82)。査明建(2003:22)認為:譯者主體性是指作為翻譯主體的譯者在尊重翻譯對象的前提下,為實現(xiàn)翻譯目的而在翻譯活動中表現(xiàn)出的主觀能動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譯主體自覺的文化意識、人文品格和文化、審美創(chuàng)造性。屠國元(2003:9)認為:譯者的主體性是指譯者在受到邊緣主體或外部環(huán)境及自身視域的制約下,為滿足譯入語文化需要,在翻譯活動中表現(xiàn)出的一種主觀能動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動性、目的性、創(chuàng)造性等特點。
不難看出上述幾個定義的相同點:都認為翻譯的主體是譯者,強調(diào)了譯者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但主體性不僅只有能動的一面,還有其受動的一面。譯者的受動性表現(xiàn)為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受到原作者和原作的思想及當時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我們認為譯者的主體性應(yīng)該是能動性和受動性的統(tǒng)一。譯者作為翻譯主體,在創(chuàng)作譯本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但受到原作的背景及其文化的束縛,能動性的發(fā)揮并不是任意的。
“創(chuàng)造性叛逆”由法國文論學家埃斯卡皮(1958:137)提出,“說翻譯是叛逆,那是因為它把作品置于一個完全沒有預(yù)料到的參考體系里;說翻譯是創(chuàng)造性的,那是因為它賦予作品一個嶄新的面貌,使之能與更廣泛的讀者進行一次嶄新的文學交流,還因為它不僅能延長作品的生命,而且還賦予它第二次生命?!笨梢姡g并不是單純的語碼轉(zhuǎn)換,而是將原作置于另一個全新的語言和社會環(huán)境(即上文中的“參考體系”)中,參考體系的變化使得翻譯由機械的文本對應(yīng)轉(zhuǎn)換為有意識的“叛逆”;在新的參考體系中,譯作必將與目標讀者產(chǎn)生新的文學交流,等同于在參考體系的變換中獲得了新生,這正是創(chuàng)造性的體現(xiàn)。
國內(nèi)研究“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學者謝天振提到,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表明了譯者再現(xiàn)原文的主觀努力,而叛逆性則是對原文的客觀背離,但兩者無法分離開來,是和諧的統(tǒng)一體(謝天振,2013:106)。譯者的主體性在翻譯過程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譯文的走向很大程度上決定于譯者的主觀意識,但強調(diào)譯者的主體性并不意味著譯者可以肆意發(fā)揮、信馬由韁,叛逆性是一種對原作的客觀背離。如果譯者過度地表達自己的意愿,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原作之上,那么其主體性就會走向極端,從根本上偏離了翻譯這一本質(zhì)任務(wù)。
譯作是否忠實于原作,是判斷譯作優(yōu)劣的重要標準和翻譯成敗的杠桿。那么,忠實是不是就意味著放棄譯者的能動性?答案是否定的?!氨孔镜摹覍嵰苍S會導致叛逆,而靈活的‘叛逆也許正好揭示出真正的忠實?!保ㄔS鈞,1997:41~42)當譯者在翻譯活動中無法實現(xiàn)其目的和需要時,其受動性就會有意識地轉(zhuǎn)化為能動性。這種有意識的轉(zhuǎn)換恰恰體現(xiàn)了“創(chuàng)造性叛逆”。
本文基于埃斯卡皮和謝天振的觀點,結(jié)合譯者主體性的特點,提出了三種不同類型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1.特色翻譯;2.有意識誤譯;3.改編。在下一部分中將對其逐一分析。
三、《紅樓夢》英譯本中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體現(xiàn)
本文選擇《紅樓夢》作為語料?;糇g本和楊譯本的《紅樓夢》都享譽國內(nèi)外,但風格形式迥異,體現(xiàn)了鮮明的譯者主體性特征。下文將從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三個類型看《紅樓夢》英譯本中譯者主體性的發(fā)揮。
(一)特色翻譯
譯者在踐行翻譯過程中會有自己的原則和策略,在處理相同的作品時,不同的譯者往往會采取自己喜好的特征手段,本文稱之為“特色翻譯”。《紅樓夢》中有200多首詩詞,不但行文優(yōu)美,而且大部分都有著深刻的內(nèi)涵。在翻譯這些詩詞時,霍克斯和楊憲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例如:
(1)原文:仙袂乍飄兮,聞麝蘭之馥郁,荷衣欲動兮,聽環(huán)佩之鏗鏘。(第五回)
霍譯:And a shadow athwart the winding walk announces that she is near,
And a fragrance of musk and orchid from fluttering fairy sleeves,
And a tinkle of girdle-gems that falls on the ear,
At each movement of her dress of lotus leaves.
楊譯:Her fairy sleeves, fluttering, give off a heady fragrance of musk and orchid.
With each rustle of her lotus garments,her jade pendants tinkle.
“賦”是一種以“頌美”和“諷喻”為目的的有韻文體,多用鋪陳敘事的手法,必須押韻,這是賦區(qū)別于其他文體的一個主要特征。與其他詩歌文體一樣,賦也講究文采、韻律和節(jié)奏,經(jīng)常采用排比、對偶的手法。創(chuàng)造性叛逆在詩歌翻譯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因為詩歌中精煉的文學形式和豐富的內(nèi)容緊密結(jié)合,譯者在翻譯時,若保留了內(nèi)容,可能破壞形式;若顧及形式,則可能有損內(nèi)容。從上文的《警幻仙姑賦》選段翻譯可以看出,兩個譯本在內(nèi)容上都忠實于原文,但卻采用了截然不同的譯法,譯者的主體性在不同層面上得以發(fā)揮?;糇g本沿用了原文押韻的方式,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楊譯本在形式方面雖稍顯遜色,但細細品讀,亦有優(yōu)雅婉轉(zhuǎn)之感。
(二)有意識誤譯
誤譯可分為有意識誤譯和無意識誤譯。無意識誤譯不符合翻譯的要求,其成因是譯者對原文的語言內(nèi)涵和文化背景沒有足夠深入的了解。這種譯者主體性的錯誤發(fā)揮不是本文所要討論的范圍,而且在翻譯過程中應(yīng)盡量避免。有意識誤譯,顧名思義,即譯者“有意而為之”的誤譯,是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體現(xiàn)和譯者主體性的正確發(fā)揮。
《紅樓夢》第一回有這樣的描述: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于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經(jīng)十二丈、方經(jīng)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兩位譯者對“高經(jīng)十二丈、方經(jīng)二十四丈”的翻譯大相徑庭?;艨怂棺g為“seventy-two feet by a hundred and forty-four feet square”,而楊憲益譯為“a hundred and twenty feet high and two hundred and forty feet square”。根據(jù)中國古代的度量衡,1丈等于10尺,3尺等于1米;在英語中,1英尺等于0.3048米。因此,12丈=(12*10)/3米=40米=40/0.3048英尺≈131英尺。同樣地,24丈≈262英尺。不難看出,霍克斯翻譯的石頭尺寸相比其真實尺寸大大縮小,屬于無意識誤譯。楊憲益的翻譯雖然接近真實尺寸,但也不算精確。根據(jù)《脂硯齋》的注解,原文的“十二”與“二十四”暗指金陵十二釵正冊和副冊。楊憲益已有所意識,故對尺寸稍加修整,以彰顯其內(nèi)涵,屬于有意識誤譯。
在《紅樓夢》中,作者用了大量的顏色詞來描寫服裝、建筑、環(huán)境等,其中紅色是貫穿全文的主色調(diào)。而在霍克斯的譯本中,首先在書名的翻譯上有意避開“紅”字,而采用《石頭記》這一書名,原文的“怡紅院”“怡紅公子”被譯成了“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和“Green Boy”,“紅色”被誤譯成了“綠色”。根據(jù)霍克斯的觀點,紅色在英語中有“危險、暴力、憤怒”的含義,如果把原文中的“紅”譯成“red”,很容易引起西方讀者的誤解。常規(guī)的譯法已經(jīng)無法傳達原文的意義,因此為了迎合讀者的文化心態(tài)和接受習慣,霍克斯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能動性,避開直譯,采取有意識誤譯,這一過程體現(xiàn)了譯者的受動性向能動性的轉(zhuǎn)換。
(三)改編
改編不僅是作品文學樣式、體裁的改變,也包括語言、文字的轉(zhuǎn)換。中國人講究和諧美,很多對偶的表達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人們的日常對話中?!都t樓夢》中亦有不少例子。
(2)原文: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第十一回)
霍譯:The weather and human life are both unpredic?table.
楊譯: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 and bad luck befalls men over?night.
(3)原文:鳳姐兒笑道:“我看你厲害。明兒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別抱怨?!保ǖ谒氖兀?/p>
霍譯:“Youre a hard woman!”said Xi-feng.“One of these days when I have you at a disadvantage, you mustnt complain if you find me just as much of a stickler.”
楊譯:“What a terror you are,”protested Xifeng, smiling.“Dont complain next time youre in trouble if I put on the screws.”
從上述幾個例子中可以看出,霍譯本基本放棄了原文的對偶形式,采用了通俗的句式翻譯,楊譯本也沒有全部保留原文的形式。但是不能就此斷定兩位翻譯大家沒有能力再現(xiàn)原文的對偶形式,恰恰相反,他們都考慮到了這些句子雖為對偶,但都是出現(xiàn)在口語表達中,若是按對偶形式翻譯,不免有文縐縐之感,失去了口語表達的隨意性和自由性。鑒于此,兩位譯者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編,使之為讀者所接受。
四、結(jié)語
翻譯不只是簡單的語碼轉(zhuǎn)換,更是圍繞原作進行的再創(chuàng)作。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是譯者發(fā)揮主體性的過程。本文以《紅樓夢》英譯本為語料,從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視角分析了譯者主體性。研究發(fā)現(xiàn),兩個譯本的《紅樓夢》均體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譯者主體性,展現(xiàn)了不同的風貌,說明譯者不僅能賦予原作以生命,還能決定賦予它們以何種生命,也說明了譯者只有在尊重原文的基礎(chǔ)上,充分發(fā)揮主體性,敢于叛逆,敢于創(chuàng)造,才能讓《紅樓夢》這部鴻篇巨著為更多的外國讀者接受。
參考文獻:
[1]埃斯卡皮.文學社會學[M].王美華,于沛譯.合肥:安徽文藝出
版社,1958/1987.
[2]曹雪芹,高鶚.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
[3]查明建,田雨.論譯者主體性——從譯者文化地位的邊緣化談起
[J].中國翻譯,2003,(1):19~24.
[4]方夢之.譯學辭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5]屠國元,朱獻瓏.譯者主體性:闡釋學的闡釋[J].中國翻譯,
2003,(6):8~14.
[6]謝天振.譯介學(增訂版)[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
[7]許鈞.我和翻譯[A].戴立泉,楊懷宇.江蘇學人隨筆[C].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
[8]楊憲益,戴乃迭.A Dream of Red Mansions[M].北京:外文出
版社,2003.
[9]Berman Antoine.Pour une critique des traductions:John
Donne[M].Paris:Gallimard,1995.
[10]David Hawkes& John Minford.The Story of the Stone[M].
London:Penguin Books,1986.
(陳維明 浙江寧波 寧波大學外語學院 315211;諶莉文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shù)學院 31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