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倩青
【摘要】 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共六個元素,知道其中三個可以求另外三個. 本文對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適用范圍進行了重新審視,以所知三個元素的邊的個數(shù)正確選擇使用正、余弦定理靈活解三角形,進一步理清解三角形的解題思路.
【關(guān)鍵詞】 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思路
三角形的三個角A,B,C和它們的對邊a,b,c叫作三角形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幾個元素求其他元素的過程叫作解三角形.解三角形常常借助于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高考常見的題型,主要是已知三角形的某些元素,求三角形的其他邊或角(或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甚至一些更靈活的應(yīng)用如求三角形面積或判斷三角形形狀等.看似簡單,但如果對三角形的相關(guān)知識沒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沒有掌握其解題思路,要把題解出來,也要費一番周折.
1. 三角形蘊含的信息
一個三角形,三條邊三個角,三個內(nèi)角和為180°(內(nèi)角和定理),三角形分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后兩者統(tǒng)稱為斜三角形),這是非常明顯的信息.三角形還蘊含一些潛在的信息,如大邊對大角、小邊對小角、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角的正弦值為正數(shù)等,如果解題時沒有考慮這些信息,就可能導(dǎo)致解題出錯.
2. 巧用定理解三角形
2.1 重新審視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適用范圍
解三角形需要運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靈活解題.如果已知三角形或能判定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解三角形是非常方便的,而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廣.所以,實際上,我們把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結(jié)合起來應(yīng)用,就能很好地解決三角形的問題.
人教版《數(shù)學(xué)》等現(xiàn)行的大多數(shù)教科書對正弦定理的適用范圍是這樣寫的:“已知任意兩角和一邊,已知兩邊和其中一邊的對角”,對余弦定理的適用范圍是這樣寫的:“已知兩邊及夾角,已知三條邊”.筆者覺得這樣的區(qū)分既啰唆又不能全面、統(tǒng)一概括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適用范圍.
要使同學(xué)們掌握區(qū)分選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來解題,筆者以已知邊的個數(shù)來區(qū)分選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來解三角形:
① 已知一條邊,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② 已知兩條邊求角,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求得的角可能有一解、兩解或無解;
已知兩條邊求邊,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③ 已知三條邊(或三邊關(guān)系式),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以已知邊區(qū)分選擇使用定理解三角形,而不考慮角,既方便同學(xué)們理解,又易于同學(xué)們記憶,比現(xiàn)行教學(xué)書的概括要全面而簡單實用.據(jù)此,許多高考題都可以很快就判斷出用正弦定理還是余弦定理解題.
(2005上海春)a,b,c分別是∠A,∠B,∠C所對的邊,若∠A = 105°,∠B = 45°,b = 2,則c = .(已知一條邊,用正弦定理解題)
(2010湖北理)在△ABC中,a = 15,b = 10,A = 60°,則cosB = ( ).(已知兩條邊求角,用正弦定理解題,求出sin B,而cos B = )
(2009廣東文)已知△ABC中,∠A,∠B,∠C的對邊分別為a,b,c,若a = c = + 且∠A = 75°,則b = ( ).(已知兩條邊求邊,用余弦定理解題,利用cos A = ,解得b = 4)
2.2 正弦定理多解的原因
要注意的是,已知兩條邊求角,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求得的角可能有一解、兩解或無解,其原因是什么呢?
已知a = 6,b = 2,∠A = 60°,求∠B.
作∠A = 60°,在∠A的一邊上截取AC,使AC = b = 2,過C作∠A的另一邊的垂線CD,垂足為D,則CD是點C到邊AB的最短距離.
所以,當a = CD或a ≥ AC時,三角形一解;
當CD < a < AC時,三角形兩解;
當a < CD時,三角形無解.
解上題,sin B = = = ,∠B = 30°或∠B = 150°,此時就要根據(jù)大邊對大角(a > b,∴ A > B)或內(nèi)角和定理(A + B < 180°),將∠B = 150°舍去,所以∠B = 30°.究其原因就是因為a = 6 > AC = 2,所以只有一解.
3. 判斷三角形形狀
解有關(guān)判斷三角形形狀的問題,具體思路是化歸統(tǒng)一的思想,“統(tǒng)一成純邊或純角”的問題,即把所給的關(guān)系式轉(zhuǎn)換成只含角或只含邊的式子后,再進行分析判斷,通過角判斷時,可以通過sin(A - B) = 0或cos(A - B) = 1,判斷三角形為等腰三角形;通過sin(A + B) = 1或cos(A + B) = 0,判斷三角形為直角三角形;通過cos C > 0或cos C < 0(C為最大角)判斷三角形為銳角三角形或鈍角三角形.通過邊判斷時,可以根據(jù)a = b來判斷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根據(jù)c2 = a2 + b2來判斷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根據(jù)c2 > a2 + b2或c2 < a2 + b2(c為最大邊)來判斷這個三角形是鈍角或銳角三角形.
(2013陜西文)設(shè)△ABC的內(nèi)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 若bcos C + c cos B = asin A,則△ABC的形狀為 ( ).
A. 直角三角形 B. 銳角三角形
C. 鈍角三角形 D. 不確定
解 ∵ bcos C + ccos B = asin A,
∴ 2Rsin B·cosC + 2Rsin C·cos B = 2RsinA·sin A.
sin(B + C) = sin2A.
∵ sin(B + C) = sin A,
∴ sin A = sin2A.
∴ sin A = 1或sin A = 0(舍去).
∴ A = 90°.
所以選A.
對于一些更復(fù)雜的三角形綜合題,可能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三角函數(shù)等的綜合運用,只要掌握了解三角形的解題思路,解題就會游刃有余.
【參考文獻】
中學(xué)數(shù)學(xué)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xué)5》[M].廣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