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芳芳
摘要:戲劇是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這一特征就決定了戲劇翻譯的復雜性。國內(nèi)外學者一直探討戲劇翻譯的可表演性,很少分析其中涉及的文化因素。本文主要從戲劇翻譯的特點分析戲劇文本中的文化因素該如何傳達給觀眾,并嘗試著提出了幾點翻譯策略。
關(guān)鍵詞:戲劇翻譯;文化轉(zhuǎn)向;歸化和異化
一、引言
戲劇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學形式,其語言既有文學語言的特性又有戲劇藝術(shù)的特性。這種雙重性就決定了戲劇翻譯的復雜性。因此,很多學者就戲劇翻譯文本到底應該是演出文本還是文學讀本展開了激烈地探討。
法國著名戲劇翻譯研究者Pavis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了當今戲劇翻譯中兩種不同的觀點:書面文本翻譯和舞臺文本翻譯。他強調(diào)說“戲劇文本翻譯可以被看作是與舞臺表演有著內(nèi)在聯(lián)系的活動,因此無論是翻譯還是表演,其行為是相同的,都是在符號系統(tǒng)中進行選擇的藝術(shù)”(Pavis, 1992: 145-146)。然而Sirkku Aaltonen卻認為, 戲劇文本和演出文本并非是相同的概念,兩者在不同的系統(tǒng)中發(fā)揮的作用不一樣,并不受系統(tǒng)規(guī)范的制約。他說:“舞臺演出并不一定要用戲劇文本,戲劇文本也可以存在于舞臺系統(tǒng)之外。盡管戲劇和舞臺演出是兩個相關(guān)的概念,但它們應該被區(qū)分開來,因為它們不是指相同的現(xiàn)象?!保ˋaltonen, 2000: 4)他強調(diào)說,“在文學系統(tǒng)中,媒介并沒有發(fā)生改變,即書面文本經(jīng)翻譯之后仍然是書面文本,而表演系統(tǒng)中得戲劇翻譯,媒介卻發(fā)生了變化,演出文本只是舞臺表演的一個成分”(Aaltonen, 2000: 41)。
戲劇文本的創(chuàng)作或翻譯本身就有兩種功能:一是供讀者閱讀,二是供舞臺表演。戲劇翻譯從一種語言轉(zhuǎn)換成另一種語言,在目的語中,它的文學性和戲劇性的本質(zhì)是不變的。戲劇文本和舞臺演出是戲劇藝術(shù)相互關(guān)聯(lián)卻又互有區(qū)別的兩種不同的文學形態(tài)。就戲劇翻譯研究而言,首先要了解和掌握戲劇翻譯的特點,之后才能對其做深入的研究。
二、戲劇翻譯的特點
戲劇翻譯的特點是由戲劇本身的性質(zhì)決定的,即表演性、舞臺性。作為文學翻譯的一個分支,戲劇翻譯毫無疑問有著一般文學翻譯的特征,要遵循一般的文學翻譯準則。然而,戲劇翻譯在很大程度上都受戲劇藝術(shù)本身的限制,所以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戲劇是集語言、音樂、文學等于一體的綜合藝術(shù),并以其獨特的視覺、聽覺沖擊力帶給觀眾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就戲劇翻譯而言,即時性使得戲劇翻譯不同于一般的文學譯作。一般的文學作品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現(xiàn)的,讀者可以反復閱讀;然而戲劇語言在舞臺上都是轉(zhuǎn)瞬即逝的,所以一般要求戲劇翻譯的語言通俗易懂。此外,戲劇表演是一種大眾的藝術(shù),是給觀眾欣賞的,所以戲劇的語言必須符合當時文化背景下廣大觀眾的文化水平,要易于被觀眾接受。綜合這些觀點,可以將戲劇翻譯的特點總結(jié)為:綜合性、即時性、視聽性、動作性、人物性、通俗性。
戲劇翻譯具有綜合性,一個戲劇譯本要搬上舞臺,適合舞臺演出,必須經(jīng)過數(shù)人的改編才能登上舞臺,變?yōu)橐暵犓囆g(shù)。舞臺演出涉及演員、導演、舞臺設(shè)計師、音響和燈光師、服裝師等演職人員,所以戲劇譯本能夠成功地搬上舞臺,是劇作家、翻譯家和所有演職人員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此外,戲劇翻譯還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如文化、社會學、美學、語言學等。“戲劇翻譯者如果忽視了戲劇綜合性的特點,忽視了純文字系統(tǒng)以外的所有其他系統(tǒng),就有可能陷入嚴重的危險中”(Bassnett, 1980: 131)。所謂視聽性是指觀眾在聽到演員說話的同時,還能看到演員的表演、音樂音響效果以及舞臺布景的各種變化。對于戲劇翻譯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認識到演員對白和表演之間的密切關(guān)系。
戲劇就其本質(zhì)而言,是動作的藝術(shù)。動作是戲劇塑造人物、表現(xiàn)主題的主要手段,此外戲劇表演本身就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通過人物的姿勢、身體語言可以推測劇情的發(fā)展。
戲劇譯本語言的通俗性是由戲劇的舞臺性決定的。其次,戲劇的瞬時性也決定了它的通俗性。戲劇追求直接交流,希望與觀眾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與思考等。當然,觀眾的文化背景、時空性也決定了戲劇的通俗性,因為觀眾必須要在有限的時間、空間內(nèi)理解戲劇表演傳達的信息,所以譯文語言就必須通俗易懂。
人物性是戲劇語言的另一個重要特征。戲劇語言的人物性,要求劇中人物的語言必須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凸顯人物個性。戲劇與文學作品不同,它必須通過人物自身的表演或語言來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劇作家不能通過客觀的描述和補充來加強人物形象。所以,人物語言本身要有說服力,要能體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活動。
三、戲劇翻譯中的文化轉(zhuǎn)向
翻譯是語際間的文化交流,不僅涉及語言形式的轉(zhuǎn)換,而且涉及文化的轉(zhuǎn)換。文化的差異必然會導致翻譯中可譯性的限度問題。翻譯學家王佐良曾說過,“翻譯最大的困難是兩種文化的不同。在一種文化里一些不言而喻的東西,在另一種文化中卻要多加解釋。譯者必須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人”。(王佐良,1989:18-19)
戲劇翻譯同其他類型的翻譯都會面臨語言和文化的問題,戲劇翻譯家Zuber Skerritt說:“戲劇翻譯可定義為把戲劇文本從一種語言和文化譯成另一種語言和文化,并將翻譯或改編后的文本搬上舞臺”( Zuber Skerritt, 1988:485)。當涉及文化問題時,戲劇翻譯將面臨更多的限制。因為戲劇文化因素的傳達需要考慮舞臺表演的即時性和大眾性,對于僅供閱讀的文學文本,讀者完全有充足的時間來了解文化差異從而適應陌生的文化;然而在轉(zhuǎn)瞬即逝的舞臺表演中,戲劇觀眾卻不能達到相似的適應或者接受的效果。演出必須在瞬間將信息傳達給觀眾,觀眾沒有第二次機會對演出內(nèi)容進行分析、消化和吸收。因此,在戲劇翻譯中,譯者往往會采用“文化移植”的翻譯策略。
Sirkku Aaltonen指出,在源語和目的語二者的關(guān)系中,后者占主導地位。翻譯是以民族為中心的,因此外來戲劇文本的選擇是受目的語文化主要話語的相融性支配的,或至少具有潛在的相融性(Aaltonen, 2000:6-7)。“在翻譯中,外來戲劇植根于新的環(huán)境,接受語的戲劇系統(tǒng)為其設(shè)置了限制。戲劇文本必須在某種程度上傳達內(nèi)容,并被人理解,即使它背離了現(xiàn)有的標準和常規(guī)”( Aaltonen,1993:27)。她還強調(diào),“歸化能使異國的成分變得更易處理,使觀眾更能理解舞臺上發(fā)生的一切,還能消除異國文化的威脅”( Aaltonen,1993:27)。Aaltonen使用“跨文化戲劇”來指稱戲劇文化之間可以相互轉(zhuǎn)換(Aaltonen,2000:11)。她說,“跨文化戲劇不會把異國文本,甚至異國文化作為出發(fā)點,通過自己的舞臺進行傳遞,而是立足于自己的戲劇和文化的需要,因此異國文本或異國戲劇傳統(tǒng)常常依據(jù)其相關(guān)的情形被選擇、改編和重植”( Aaltonen,2000:48)。她甚至認為,戲劇可以部分翻譯或進行改編,進行再創(chuàng)作。源語文本可以變換,甚至顛覆,以適應目的語文化(Aaltonen,2000:8)。
然而,Venutti卻在其《譯者的隱身》中持相反的觀點,他認為翻譯的目的不是在翻譯中消除語言和文化的差異,而是要在翻譯中表達這種語言上和文化上的差異。Nord也提出過類似的觀點,他指出,有時翻譯目的主要是創(chuàng)作“源語文化交際的目的與文本”,而不是“目的語文化的交際文本”(Nord,1991:11)。
Pavis認為,文化差異可以被“文化普遍性”消除。他在其“Problems of Translation for the Stage: Intercultural and Post-Modern Theatre”一文中用符號學理論對戲劇翻譯進行了闡釋。他認為,戲劇文化翻譯的最佳方法是采取折中的方法,其譯文應該是“兩種文化的向?qū)?,既能處理文化親近,又能調(diào)和文化疏遠”(Pavis,1989:37-39)?!白g者和譯文文本在不同程度上處于它們所屬兩端的交叉點。譯文文本是源語文本和文化與目的語文本和文化的構(gòu)成,如果這種轉(zhuǎn)換同時包含了源語文本的語義、節(jié)奏、聽覺、內(nèi)涵和其他方面的意義,并在必要時改變?yōu)槟康恼Z語言和文化”(Pavis,1992:137)。
Susan Bassnett也主張歸化與異化之間的平衡。她認為雖然戲劇翻譯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文化移植,但她更贊同多文化戲劇翻譯,這樣可以避免由于完全歸化或異化產(chǎn)生的令人費解的語言?!白g者的作用就是在兩種文化之間占領(lǐng)有限的空間,促使戲劇傳統(tǒng)之間的某種接觸”(Bassnett,1998:106)。她認為,“戲劇翻譯應根據(jù)源語文本在源語文化中所起到的作用,力求使譯語文本在譯語文化里實現(xiàn)與源語文本文化功能的等值”(Bassnett,1990:4)。
四、結(jié)語
一個劇本的文化背景和交際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戲劇翻譯過程中采取的翻譯策略。真正的戲劇翻譯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絕對的歸化或異化,只是在對劇本文化轉(zhuǎn)向問題方面做的一些調(diào)整或補償。在戲劇翻譯中,當需要對原文獲得最大的相似度時,異化是理想的翻譯方法。如果翻譯莎士比亞的作品時,因為原作已經(jīng)是經(jīng)典,而且出于對原作者的尊重,觀眾往往喜歡觀看忠實于原文的戲劇表演。然而,異化在戲劇翻譯中是十分有限的。由于戲劇翻譯的特殊性和各民族文化的差異,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要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演員和觀眾交際的同步性一般都要求譯者對原作進行改編,便于觀眾的理解。即使這樣的編譯與原作相差甚遠,但是卻達到了交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Aaltonen, S. Time-Sharing on Stage. Drama Translation in Theatre and Society [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0
[2] Bassnett, S. Translation Studies [M]. London: Methuen & Co.Ltd, 1980 Bassnett, S. The Translator in the Theatre [J]. Theatre X, 1981(40)Bassnett, S. Translating for the Theatre-Textual Complexities [J]. Essays in Poetics, 1990, 15(1) Bassnett, S. Theatre and Opera [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3] Nord, C. Scopos, Loyalty and Translational Conventions [J]. Target, 1991, 3
[4] Pavis, P. Theatre at the Crossroads of Cultures [M]. London: Routledge, 1992Pavis, P. Dictionary of the Theatre: Terms, Concepts and Analysis [Z]. Toronto; Buffal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8.
[5] 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6] Zuber-Skerritt, O. Towards a Typolog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Drama Translation Science [J]. Meta, 1988, 33
[7] 王佐良. 翻譯:思考與試筆[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