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剛
摘 要: 本文通過對盎格魯-撒克遜時期英國法典中相關(guān)條款的探析,揭示了中世紀早期英國女性在婚姻中的法律地位與權(quán)利的演變過程,得出了女性在法律中享有一定的財產(chǎn)權(quán)與自主權(quán),并受到了一定保護的結(jié)論。
關(guān)鍵詞: 盎格魯—撒克遜 英國女性 法律地位
公元五世紀早期,隨著羅馬軍團最終的撤離,日耳曼人的一支——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了實際上處于政治真空的不列顛,穩(wěn)步地開始了其在這一地區(qū)的軍事化殖民的進程。彼時,羅馬帝國的法律體系和行政制度早已灰飛煙滅。無意于繼承羅馬的法律,日耳曼殖民者們帶來了自己的法律和習俗。日耳曼法立足于“血親復(fù)仇”這一原則,并且強調(diào)整個親族對其成員行為共同承擔責任。隨著日耳曼人向西羅馬帝國的遷徙,上述原則逐漸崩潰,取而代之的是國王開始擔當保護人的角色。國王制定的法律替代了家族“血親復(fù)仇”的傳統(tǒng)。
盎格魯-撒克遜法中的女性處于男性親屬的監(jiān)護之下,從屬于男性,任何針對女性的犯罪都被認為是對其監(jiān)護人權(quán)利的侵害,其監(jiān)護人有權(quán)索取賠償。女性在法律中自主性的缺失表明她們只是被視為某人的財產(chǎn)而已。彼時的婚姻往往是雙方家長為尋求家族利益最大化而一手包辦。盡管如此,在婚禮舉行之前,還是要得到女性的同意。盡管這種征詢女性同意的做法知識形式上的,但仍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給予了女性有限的婚姻自主權(quán)。
肯特國王埃塞爾伯特制定的法典是盎格魯-撒克遜時期最早的成文法典。整部法典共九十條條款。法典中罰金與賠償金金額的確定是由受害人所屬的階層決定的,國王、貴族、平民和奴隸因其份不同而享有不同的標準。法典中與女性相關(guān)的條款正是基于這一原則?!栋H麪柌胤ǖ洹芬?guī)定,如果有人未經(jīng)其監(jiān)護人同意而帶走一名身為自由民的未婚女性,那么無論這種劫持行為是否經(jīng)得這名女性本人同意,劫持人都應(yīng)付給被劫持女性監(jiān)護人50先令的賠償金。如果有人與王室成員的貼身女奴私通,那么要付給國王50先令的罰金;如果是與在磨坊里工作的女奴私通,則要支付25先令;與更低等級的女奴私通則要支付12先令。盡管這種規(guī)定貌似給女性貼上了價格標簽,但實際上卻有著保護女性的一面,使得任何企圖侵犯女性的人在實施侵犯之前不得不考慮這種行為可能帶來的后果。
盎格魯-撒克遜早期法典中有關(guān)婚姻的條款使得婚姻看起來更像是一樁買賣,女性被當做商品待價而沽,而一旦夫家與父家在價錢上談不攏,就有可能被退貨。與這種買賣式婚姻相伴的是聘禮制的實行。《埃塞爾伯特法典》規(guī)定,如果男方下了聘禮,在無欺詐行為的前提下,這樁交易就會受法律保護;如果存在欺詐,那么女方應(yīng)歸還聘禮,并帶回新娘?!兑聊岱ǖ洹分幸?guī)定,在一樁買賣妻子的交易中,如果沒有舉行正式有神甫見證的婚禮,那么女方的監(jiān)護人不得不歸還男方的聘禮,并且要付出等價的賠償。晨禮則是在婚禮翌日由新郎交付給新娘的禮物,其形式往往是土地或者其他錢物,晨禮歸新娘所有?!栋H麪柌胤ǖ洹吩峒?,喪夫而未育的女子可以把嫁妝與晨禮一起帶回父家,可見女性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財產(chǎn)權(quán)。
盎格魯-撒克遜晚期法典,如《克努特法典》強調(diào)了婚姻當中女性個人意愿的重要性,弱化了金錢交易的性質(zhì),使得女性在婚姻當中獲得了一定的自主性。這部法典對喪夫女性對晨禮的支配加以了限制,法典規(guī)定,喪夫者應(yīng)為夫守寡一年,方能再嫁,否則將喪失其對晨禮的所有權(quán)。女性的財產(chǎn)權(quán)反而有所弱化。
婚姻難以為繼,在雙方同意的前提下,離婚也是法律允許的。早期的《埃塞爾伯特法典》包含關(guān)于離婚的條款,并規(guī)定,愿意養(yǎng)育子女的一方可以分配更多財產(chǎn)。晚期的《克努特法典》對離婚行為加以限制,但同時規(guī)定,在妻子背叛婚姻的前提下,丈夫有權(quán)解除婚約,并收回聘禮與晨禮。
中世紀的法庭嚴格限制女性出庭作證或者提請訴訟。中世紀的人如果想要離婚,那么他們要到教會法庭起訴。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教會法庭允許女性出庭作證。如果這樁婚姻是近親結(jié)婚,或者由于丈夫陽痿無法同房的原因,女性則可以出庭作證。盎格魯-撒克遜法典禁止八代以內(nèi)的親屬通婚,1215年以后放寬至四代以內(nèi)。為了弄清復(fù)雜的親屬關(guān)系,法庭不得不傳家族中的女性出庭作證。在另外一種情況下,如果丈夫被認為陽痿而致婚姻無法維系,那么法庭會召妓女上庭挑逗這名男子,如果被證明他的確性無能,那么即可判定婚姻無效。
盡管女性難以享有和男性一樣的法律地位,但并非完全遭到法律所忽視。《圣經(jīng)》中就曾提及寡婦需要特別的法律保護。女性本身的柔弱很容易得到法官的同情。法庭經(jīng)常會放過那些和丈夫一起參與犯罪的女性。女性并不因在家中起獲的贓物而受罰,因為她們被認為是處于丈夫的支配之下。如果贓物起自上了鎖的貯藏室、箱子或者壁櫥,那么掌管這些地方鑰匙的女性就要受罰。
中世紀的強奸概念與現(xiàn)代不同,當時的強奸概念包括劫持婦女,即使是得到女方同意的性行為也被認定為強奸。因為強奸被認為是對受害者的監(jiān)護人財產(chǎn)權(quán)利的侵犯,而不是對受害者本人的人身傷害。劫持婦女往往被認定為犯了強奸罪,要向女方家屬及國王支付巨額的賠償金。施害者如果娶了受害人為妻,就能夠逃脫懲罰。有時候年輕男女為逃避父母的阻撓,也以這種方式私奔達到目的。
盎格魯-撒克遜的女性同樣也遭受到家庭暴力的威脅,而難以得到法律的保護。事實上,丈夫被認為有權(quán)使用有限的暴力管教妻子。不堪忍受暴力的妻子很難以此為由向法庭提出離婚的訴求。家暴并不局限于丈夫?qū)ζ拮拥谋┝π袨椋袝r,妻子同樣也會對丈夫施加暴力,當然這種狀況十分罕見。
綜上所述,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英國女性在法律上難以享有和男性一樣的權(quán)利。盡管如此,女性在法律中仍然享有一定的財產(chǎn)權(quán)與自主權(quán),并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
參考文獻:
[1]H.W.C.,Davis,TheAnglo-SaxonLaws,TheEnglishHistoricalReview,Vol.28.No.111(Jul.,1913):417-430.
[2]王亞平.西歐法律演變的社會根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李秀清.日耳曼法研究.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