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怎么制止公款大吃大喝呢?前幾年,美國參議院就通過了一項口頭決議,說從此我們得整頓參議員和說客及游說集團的吃飯問題,吃飯得自己掏錢。甭管誰,只要跟游說公司吃頓飯,十五天之內(nèi)你得自己到網(wǎng)上登記說明,包括跟誰吃的、在哪里吃的、吃的什么、價格是多少、點了什么菜等等。有人會想,美國參議院的一項口頭決議就管用?真的就管用。因為只要這些信息公開聯(lián)網(wǎng),并且落實到每個人的名下可追溯,這個方法就管用。
這些參議員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因為吃哪一頓飯這種小破事撒一個小謊就被廢掉了。比如說明上明明寫著你是跟這個人在一起吃飯,過幾天老百姓發(fā)現(xiàn),那天在另外一個州看到這個人了,那么就是你在撒謊,這一追溯起來,馬上就查出來了。這就叫基礎(chǔ)制度,它是保證其他制度在上面運行的基本操作系統(tǒng)。如果沒有這樣的操作系統(tǒng),所謂的反腐,所謂的制止大吃大喝,所謂的查抄地溝油,所有這些問題無論用多么強大的嚴刑峻法,都不能徹底根治。
傳統(tǒng)社會的反腐,其實就是受制于此。明代初年朱元璋懲治貪污腐敗多厲害啊,貪污十兩銀子直接剝皮揎草。什么叫剝皮揎草?就是把人皮剝下來,里面塞滿草,吊在公堂之上,下一任縣官上任的時候,旁邊就是他的前任。意思是:你看見了嗎?貪污十兩銀子,你的皮下次就掛在這兒了。但即使這樣都沒有用。所以,朱元璋晚年幾乎是喘著粗氣寫了一句話:這些貪官啊,朕一生都在殺他們,殺得朕都累了,他們還是不改啊。
反腐這件事情是在跟人性作斗爭,而人性最怕的是什么?我們生活在一個信用制度的環(huán)境下,最怕的就是信息公開。
當然,你可能也會說,這個東西治當官的是一方面,那我們老百姓是不是也被制住了?
我們回到一本小說吧,這本小說出版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叫《1984》,作者是喬治·奧威爾。他構(gòu)想了未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有一個叫“老大哥”的組織,通過一個叫“電目”的東西天天盯著我們。小說寫道:“電目”在我們身邊,任何一個房間里都有,“老大哥”天天通過“電目”看著我們,每個人都失去了自由。
時光荏苒,六十多年過去了,如今,在喬治·奧威爾故居周圍四百五十米的地方,安裝了幾十個攝像頭,當年他設(shè)想的“電目”實現(xiàn)了??墒钱敁碛辛穗娮友壑?,當所有人的信息都能在一個統(tǒng)一的平臺上集納和曝光的時候,到底是“老大哥”們更難受,還是我們老百姓更難受呢?琢磨琢磨這個,你就知道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信息平臺這樣的公共機制,對我們是福是禍。
【選自羅振宇著《邏輯思維》長江文藝出版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