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潔
摘 要: 有機化學知識是歷年高考必考內容之一,如何有效復習有機化學,對學生高考化學成績的影響很大。本文通過研究考試大綱及近年來高考題,分析探究有機化學在高考題中隱藏的規(guī)律,指導高考有機化學的有效復習。
關鍵詞: 高考有機化學 試題分析 復習探究
有機化學知識是歷年高考必考內容之一,在中學教材中,有機化學知識包括烴、烴的衍生物、糖類油脂蛋白質和合成材料四塊內容,這部分內容與日常生活、生產、環(huán)保、科研等密切相聯(lián)。如何找準復習方法,提高復習效率,筆者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入手進行研究。
一、對考綱及高考試卷的分析
(一)考試大綱分析。
近年來的考試大綱中關于有機化學部分的要求沒有發(fā)生變化,保持了考點的穩(wěn)定性。在考綱中,要求層次為“了解”的有8點;“理解掌握”的有5點;“綜合運用”的有1點。其中對于典型有機物如乙烯、乙炔、苯、溴乙烷、乙醇、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等的考查尤為重視。此外,還特別突出強調了對有關反應的理解及應用,如官能團的相關反應,常見有機反應類型等,這部分知識的考查正是對學生能力要求的充分體現(xiàn)。
(二)高考試卷分析。
1.試卷命題特點
(1)基礎性
無論是選擇題還是有機推斷,都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很多試題都來源于教材,通過??贾R點的考查、典型問題的再挖掘,充分體現(xiàn)學科內綜合能力的考查。其中選擇題側重考查學生對常見官能團的性質及重要反應的理解、同分異構體的判斷等,都是有機物性質的基本知識。只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落實好基礎知識,大部分學生就可以得到選擇題的分數(shù)。
(2)穩(wěn)定性
從試題的結構特點、考查的內容及題型來看,近幾年有機化學所占的分值比較穩(wěn)定,基本上每年都有一道有機選擇題及一道推斷題,分別占6分和15分,約占整個化學分值的20%??键c的分布也相對穩(wěn)定,基本上都避免不了要考查分子式結構式的確定、反應類型判斷、常見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同分異構體的判斷及書寫。
(3)全面性
從考查的知識點的分布來看,知識點比較全面,其中考查內容主要涉及有機物分子式和結構簡式的確定、常見反應類型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典型官能團的結構和性質判斷;同分異構體的判斷及書寫;有機反應類型的判斷,幾乎涵蓋了所有有機化學內容。
(4)靈活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有機的考查試題越來越注重體現(xiàn)課改的精神,試題的類型新穎,題目陌生度大,能力要求高。尤其有機推斷更提高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要求對知識理解運用,分析、解決問題,體現(xiàn)學以致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思想,體現(xiàn)化學學科靈活的思維方法。
2.學生易錯常錯情況分析
筆者通過高考評卷及平時學生答題情況的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往往在以下方面容易出現(xiàn)錯誤:
①讀題不仔細,審題不注意。沒按題目要求準確作答;如要求填寫“官能團名稱”寫到“官能團結構”,或沒注意題目要求的是“含氧官能團”;又如要求寫出“有機物分子式”寫到了“結構簡式”;要求寫“反應條件”寫到了“反應類型”等。
②寫錯別字。有機物中常見的專有名詞寫錯,如“羧基”寫成“酸基”或其他,“酯化”寫成“脂化”,“加成”寫成“加層”;又或者“碳碳雙鍵”只寫“雙鍵”,等等。
③結構簡式的書寫不規(guī)范。如:
a.多寫或少寫H原子;
b.將苯環(huán)寫成環(huán)己烷或把環(huán)烴寫成苯;
c.官能團之間的連接線沒有對準所連接的原子,如:苯甲
醛寫成 等;
d.有些官能團如HO-、OHC-、HOOC-、ON-、HN-等往左
書寫時沒注意連接方式。如苯甲醛寫成了乙二酸寫成COOHCOOH等。
④書寫有機化學方程式時不規(guī)范,如:有機物用分子式代替結構簡式,丟產物(如水等小分子)等。
⑤ 對一些復雜的同分異構體的書寫很難完整寫出,不注重“有序性”的思維方式,想到什么寫什么,往往出現(xiàn)重復或錯漏。
二、高考復習方法探究
有機題的“難”對于初學者而言是大和繁,即分子式或者結構簡式比無機物而言要“大”很多,結構也復雜,加上同分異構現(xiàn)象的存在,使學生認為有機物變化無窮,難以掌握。實際上,有機是有明顯的特征和規(guī)律的,這就使得入門的學生覺得有機其實也是很“簡單”的。學習有機,重在掌握官能團的性質及典型的有機反應。一旦掌握了這些,有機就變得很容易。
(一)構建網絡,形成整體思維。
1.根據(jù)結構—性質—制備的思路。認真梳理各有機物代表相關的結構特征、化學性質中的反應類型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及各種有機物的制取方法。
2.按照有機化學反應的七大類型(取代、加成、消去、氧化、還原、加聚、縮聚),歸納出何種有機物能發(fā)生相關反應。特別關注每類反應中的“反應條件”、“斷鍵與成鍵”,理解不同反應的特定反應條件及特有的斷鍵位置及成鍵規(guī)律。
3.依照官能團的順序,列出某種官能團如碳碳雙鍵/三鍵、鹵代烴、羥基、醛基、羧基、酯等所具有的化學性質和反應情況,這樣通過以上三方面的交叉復習,能達到基礎知識熟練的目的。
(二)訓練思維,指導解題思路與技巧。
1.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方式和科學的思維品質。例如,在書寫同分異構體時,要形成良好的“有序性”思維。
2.指導解題思路和抓住解題關鍵突破。例如,在做有機推斷時,抓住反應條件、特征反應類型、轉化關系、定量關系和信息題等突破口,往往能快速解題。
3.訓練發(fā)散思維及培養(yǎng)自學能力。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途徑有兩個:一是在學習中養(yǎng)成自我獲取知識、獨立思考的習慣。二是結合近幾年高考試題中的有機信息遷移題作為范例進行訓練。學會從試題給出的信息中尋找與解題有關的信息,并將信息和課本知識相結合,建立新的網絡關系進行分析和推理。
總而言之,有機化學是高考化學的重要板塊,是要求教師不斷研究并提高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以上從簡單的方面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對今后的教學起到幫助作用。endprint
摘 要: 有機化學知識是歷年高考必考內容之一,如何有效復習有機化學,對學生高考化學成績的影響很大。本文通過研究考試大綱及近年來高考題,分析探究有機化學在高考題中隱藏的規(guī)律,指導高考有機化學的有效復習。
關鍵詞: 高考有機化學 試題分析 復習探究
有機化學知識是歷年高考必考內容之一,在中學教材中,有機化學知識包括烴、烴的衍生物、糖類油脂蛋白質和合成材料四塊內容,這部分內容與日常生活、生產、環(huán)保、科研等密切相聯(lián)。如何找準復習方法,提高復習效率,筆者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入手進行研究。
一、對考綱及高考試卷的分析
(一)考試大綱分析。
近年來的考試大綱中關于有機化學部分的要求沒有發(fā)生變化,保持了考點的穩(wěn)定性。在考綱中,要求層次為“了解”的有8點;“理解掌握”的有5點;“綜合運用”的有1點。其中對于典型有機物如乙烯、乙炔、苯、溴乙烷、乙醇、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等的考查尤為重視。此外,還特別突出強調了對有關反應的理解及應用,如官能團的相關反應,常見有機反應類型等,這部分知識的考查正是對學生能力要求的充分體現(xiàn)。
(二)高考試卷分析。
1.試卷命題特點
(1)基礎性
無論是選擇題還是有機推斷,都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很多試題都來源于教材,通過??贾R點的考查、典型問題的再挖掘,充分體現(xiàn)學科內綜合能力的考查。其中選擇題側重考查學生對常見官能團的性質及重要反應的理解、同分異構體的判斷等,都是有機物性質的基本知識。只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落實好基礎知識,大部分學生就可以得到選擇題的分數(shù)。
(2)穩(wěn)定性
從試題的結構特點、考查的內容及題型來看,近幾年有機化學所占的分值比較穩(wěn)定,基本上每年都有一道有機選擇題及一道推斷題,分別占6分和15分,約占整個化學分值的20%??键c的分布也相對穩(wěn)定,基本上都避免不了要考查分子式結構式的確定、反應類型判斷、常見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同分異構體的判斷及書寫。
(3)全面性
從考查的知識點的分布來看,知識點比較全面,其中考查內容主要涉及有機物分子式和結構簡式的確定、常見反應類型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典型官能團的結構和性質判斷;同分異構體的判斷及書寫;有機反應類型的判斷,幾乎涵蓋了所有有機化學內容。
(4)靈活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有機的考查試題越來越注重體現(xiàn)課改的精神,試題的類型新穎,題目陌生度大,能力要求高。尤其有機推斷更提高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要求對知識理解運用,分析、解決問題,體現(xiàn)學以致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思想,體現(xiàn)化學學科靈活的思維方法。
2.學生易錯常錯情況分析
筆者通過高考評卷及平時學生答題情況的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往往在以下方面容易出現(xiàn)錯誤:
①讀題不仔細,審題不注意。沒按題目要求準確作答;如要求填寫“官能團名稱”寫到“官能團結構”,或沒注意題目要求的是“含氧官能團”;又如要求寫出“有機物分子式”寫到了“結構簡式”;要求寫“反應條件”寫到了“反應類型”等。
②寫錯別字。有機物中常見的專有名詞寫錯,如“羧基”寫成“酸基”或其他,“酯化”寫成“脂化”,“加成”寫成“加層”;又或者“碳碳雙鍵”只寫“雙鍵”,等等。
③結構簡式的書寫不規(guī)范。如:
a.多寫或少寫H原子;
b.將苯環(huán)寫成環(huán)己烷或把環(huán)烴寫成苯;
c.官能團之間的連接線沒有對準所連接的原子,如:苯甲
醛寫成 等;
d.有些官能團如HO-、OHC-、HOOC-、ON-、HN-等往左
書寫時沒注意連接方式。如苯甲醛寫成了乙二酸寫成COOHCOOH等。
④書寫有機化學方程式時不規(guī)范,如:有機物用分子式代替結構簡式,丟產物(如水等小分子)等。
⑤ 對一些復雜的同分異構體的書寫很難完整寫出,不注重“有序性”的思維方式,想到什么寫什么,往往出現(xiàn)重復或錯漏。
二、高考復習方法探究
有機題的“難”對于初學者而言是大和繁,即分子式或者結構簡式比無機物而言要“大”很多,結構也復雜,加上同分異構現(xiàn)象的存在,使學生認為有機物變化無窮,難以掌握。實際上,有機是有明顯的特征和規(guī)律的,這就使得入門的學生覺得有機其實也是很“簡單”的。學習有機,重在掌握官能團的性質及典型的有機反應。一旦掌握了這些,有機就變得很容易。
(一)構建網絡,形成整體思維。
1.根據(jù)結構—性質—制備的思路。認真梳理各有機物代表相關的結構特征、化學性質中的反應類型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及各種有機物的制取方法。
2.按照有機化學反應的七大類型(取代、加成、消去、氧化、還原、加聚、縮聚),歸納出何種有機物能發(fā)生相關反應。特別關注每類反應中的“反應條件”、“斷鍵與成鍵”,理解不同反應的特定反應條件及特有的斷鍵位置及成鍵規(guī)律。
3.依照官能團的順序,列出某種官能團如碳碳雙鍵/三鍵、鹵代烴、羥基、醛基、羧基、酯等所具有的化學性質和反應情況,這樣通過以上三方面的交叉復習,能達到基礎知識熟練的目的。
(二)訓練思維,指導解題思路與技巧。
1.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方式和科學的思維品質。例如,在書寫同分異構體時,要形成良好的“有序性”思維。
2.指導解題思路和抓住解題關鍵突破。例如,在做有機推斷時,抓住反應條件、特征反應類型、轉化關系、定量關系和信息題等突破口,往往能快速解題。
3.訓練發(fā)散思維及培養(yǎng)自學能力。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途徑有兩個:一是在學習中養(yǎng)成自我獲取知識、獨立思考的習慣。二是結合近幾年高考試題中的有機信息遷移題作為范例進行訓練。學會從試題給出的信息中尋找與解題有關的信息,并將信息和課本知識相結合,建立新的網絡關系進行分析和推理。
總而言之,有機化學是高考化學的重要板塊,是要求教師不斷研究并提高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以上從簡單的方面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對今后的教學起到幫助作用。endprint
摘 要: 有機化學知識是歷年高考必考內容之一,如何有效復習有機化學,對學生高考化學成績的影響很大。本文通過研究考試大綱及近年來高考題,分析探究有機化學在高考題中隱藏的規(guī)律,指導高考有機化學的有效復習。
關鍵詞: 高考有機化學 試題分析 復習探究
有機化學知識是歷年高考必考內容之一,在中學教材中,有機化學知識包括烴、烴的衍生物、糖類油脂蛋白質和合成材料四塊內容,這部分內容與日常生活、生產、環(huán)保、科研等密切相聯(lián)。如何找準復習方法,提高復習效率,筆者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入手進行研究。
一、對考綱及高考試卷的分析
(一)考試大綱分析。
近年來的考試大綱中關于有機化學部分的要求沒有發(fā)生變化,保持了考點的穩(wěn)定性。在考綱中,要求層次為“了解”的有8點;“理解掌握”的有5點;“綜合運用”的有1點。其中對于典型有機物如乙烯、乙炔、苯、溴乙烷、乙醇、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等的考查尤為重視。此外,還特別突出強調了對有關反應的理解及應用,如官能團的相關反應,常見有機反應類型等,這部分知識的考查正是對學生能力要求的充分體現(xiàn)。
(二)高考試卷分析。
1.試卷命題特點
(1)基礎性
無論是選擇題還是有機推斷,都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很多試題都來源于教材,通過??贾R點的考查、典型問題的再挖掘,充分體現(xiàn)學科內綜合能力的考查。其中選擇題側重考查學生對常見官能團的性質及重要反應的理解、同分異構體的判斷等,都是有機物性質的基本知識。只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落實好基礎知識,大部分學生就可以得到選擇題的分數(shù)。
(2)穩(wěn)定性
從試題的結構特點、考查的內容及題型來看,近幾年有機化學所占的分值比較穩(wěn)定,基本上每年都有一道有機選擇題及一道推斷題,分別占6分和15分,約占整個化學分值的20%。考點的分布也相對穩(wěn)定,基本上都避免不了要考查分子式結構式的確定、反應類型判斷、常見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同分異構體的判斷及書寫。
(3)全面性
從考查的知識點的分布來看,知識點比較全面,其中考查內容主要涉及有機物分子式和結構簡式的確定、常見反應類型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典型官能團的結構和性質判斷;同分異構體的判斷及書寫;有機反應類型的判斷,幾乎涵蓋了所有有機化學內容。
(4)靈活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有機的考查試題越來越注重體現(xiàn)課改的精神,試題的類型新穎,題目陌生度大,能力要求高。尤其有機推斷更提高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要求對知識理解運用,分析、解決問題,體現(xiàn)學以致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思想,體現(xiàn)化學學科靈活的思維方法。
2.學生易錯常錯情況分析
筆者通過高考評卷及平時學生答題情況的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往往在以下方面容易出現(xiàn)錯誤:
①讀題不仔細,審題不注意。沒按題目要求準確作答;如要求填寫“官能團名稱”寫到“官能團結構”,或沒注意題目要求的是“含氧官能團”;又如要求寫出“有機物分子式”寫到了“結構簡式”;要求寫“反應條件”寫到了“反應類型”等。
②寫錯別字。有機物中常見的專有名詞寫錯,如“羧基”寫成“酸基”或其他,“酯化”寫成“脂化”,“加成”寫成“加層”;又或者“碳碳雙鍵”只寫“雙鍵”,等等。
③結構簡式的書寫不規(guī)范。如:
a.多寫或少寫H原子;
b.將苯環(huán)寫成環(huán)己烷或把環(huán)烴寫成苯;
c.官能團之間的連接線沒有對準所連接的原子,如:苯甲
醛寫成 等;
d.有些官能團如HO-、OHC-、HOOC-、ON-、HN-等往左
書寫時沒注意連接方式。如苯甲醛寫成了乙二酸寫成COOHCOOH等。
④書寫有機化學方程式時不規(guī)范,如:有機物用分子式代替結構簡式,丟產物(如水等小分子)等。
⑤ 對一些復雜的同分異構體的書寫很難完整寫出,不注重“有序性”的思維方式,想到什么寫什么,往往出現(xiàn)重復或錯漏。
二、高考復習方法探究
有機題的“難”對于初學者而言是大和繁,即分子式或者結構簡式比無機物而言要“大”很多,結構也復雜,加上同分異構現(xiàn)象的存在,使學生認為有機物變化無窮,難以掌握。實際上,有機是有明顯的特征和規(guī)律的,這就使得入門的學生覺得有機其實也是很“簡單”的。學習有機,重在掌握官能團的性質及典型的有機反應。一旦掌握了這些,有機就變得很容易。
(一)構建網絡,形成整體思維。
1.根據(jù)結構—性質—制備的思路。認真梳理各有機物代表相關的結構特征、化學性質中的反應類型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及各種有機物的制取方法。
2.按照有機化學反應的七大類型(取代、加成、消去、氧化、還原、加聚、縮聚),歸納出何種有機物能發(fā)生相關反應。特別關注每類反應中的“反應條件”、“斷鍵與成鍵”,理解不同反應的特定反應條件及特有的斷鍵位置及成鍵規(guī)律。
3.依照官能團的順序,列出某種官能團如碳碳雙鍵/三鍵、鹵代烴、羥基、醛基、羧基、酯等所具有的化學性質和反應情況,這樣通過以上三方面的交叉復習,能達到基礎知識熟練的目的。
(二)訓練思維,指導解題思路與技巧。
1.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方式和科學的思維品質。例如,在書寫同分異構體時,要形成良好的“有序性”思維。
2.指導解題思路和抓住解題關鍵突破。例如,在做有機推斷時,抓住反應條件、特征反應類型、轉化關系、定量關系和信息題等突破口,往往能快速解題。
3.訓練發(fā)散思維及培養(yǎng)自學能力。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途徑有兩個:一是在學習中養(yǎng)成自我獲取知識、獨立思考的習慣。二是結合近幾年高考試題中的有機信息遷移題作為范例進行訓練。學會從試題給出的信息中尋找與解題有關的信息,并將信息和課本知識相結合,建立新的網絡關系進行分析和推理。
總而言之,有機化學是高考化學的重要板塊,是要求教師不斷研究并提高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以上從簡單的方面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對今后的教學起到幫助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