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
摘 要 翻譯轉換中語言形式及信息損失不可避免,采用補償手段可降低翻譯損失。在陳式太極拳翻譯實踐基礎上,分析信息補償、語法補償、結構補償、審美補償?shù)木唧w應用。
關鍵詞 翻譯補償 陳式太極拳英譯 武術文化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Take Translation of Chen Taijiquan as an example
ZHOU Ji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023)
Abstract Language form and information loss is inevitable in translation transformation, using the means of compensation can reduce translation losses. This paper based on Chen Taijiquan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analyzed of information on compensation, grammar compensation, compensation structure, aesthetic compensation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Key words translation compensation; Chen Taijiquan translation; material arts culture
0 引言
20世紀80年代,翻譯界才開始重視翻譯補償研究。夏廷德在其對國內外翻譯補償研究的基礎上將其定義為:“補償是以目的語手段為主,輔之以符合目的語規(guī)約或規(guī)范的其他語言手段,根據(jù)文本類型或翻譯目的,對翻譯過程中潛在的、或發(fā)生的損失進行的修補或彌補?!盚ervey 與Higgins曾提出著名的四種補償形式:類比補償、換位補償、融合補償、分解補償。筆者認為,可以從補償層次分類為信息補償、語法補償、結構補償和審美補償。
陳式太極拳以其鮮明的文化特色,特殊的詞語和獨特的表達方式,翻譯過程中極易引起翻譯損失,包括信息意義、語用功能、文化因素,審美形式與功能等方面的損失,譯者需注意補償策略運用。太極拳翻譯的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武術文化外宣,傳播中華民族文化;文本類型包括兩種,信息型(太極拳理論知識介紹)和操作型文本(動作講解)。
1 補償分類及應用
1.1 信息補償、語法補償
由于語言系統(tǒng)不同及社會文化的差異,詞匯在源語與目的語直接轉換時,容易產生所指、關聯(lián)或語用信息方面的損失??墒褂迷鲆?、具體化和概略化等手段補償。
如“中定身法”,鄭曼青解釋:“生理學所謂人體重心,在臍線間,其地位及意義正與丹田相同,重心即太極拳所謂中定?!比绱丝磥?,與物理學中的“隨遇平衡(指物體在任何位置上都能保持平衡)”(Neutral equilibrium)內涵十分接近。但準確來說,前者包含后者,如果具體化為neutral equilibrium, 就失掉了其太極文化信息。因此,建議譯為Neutral equilibrium posture of tai chi(Keep your head erect and your spine in a neutral position, and let the mind on the crown of your head lead all internal energies)。
再如樁功,《太極英語》中將其譯為“pile work”,筆者認為不妥:“pile work”其實屬于建筑用語,指的是建筑物的樁基工作,而太極拳中的“樁功”其實指的是一種站姿的功夫,“樁”在這里就是個隱喻,并非真的“樁”;兩者從論域(universe of discourse)上來講就相去甚遠,會讓讀者產生誤解。建議原位補償(“位”指的是原文位置)翻譯為“standing meditation posture”,雖然失去了其原來的隱喻修辭形式,但增加的meditation(冥想,冥思),讓人們的聯(lián)想到瑜伽。瑜伽的一項重要技能就是冥想,習瑜伽者通過瑜伽冥想來制服心靈(心思意念),并超脫物質欲念,實現(xiàn)心、意、靈完全專注在原始之初之中,冥想強調操縱和調控生命之氣。而這一點與太極拳的控制“氣機”(內氣的運動)和“虛領頂勁” (頂懸頭正,用意識引導內勁,繼而引發(fā)動作)的觀念是不謀而合的。兩者論域一致,此譯法能完整傳遞原文信息。
語法補償則即在翻譯過程中將漢語隱藏的語法與邏輯關系轉換為英語的時態(tài)、性、數(shù)、格等,不再舉例。
1.2 結構補償
結構補償意在保持句子結構動態(tài)對等。
老架一路第十五式金剛搗碓第一個動作的內勁描述:“塌腰,松肩沉肘,右臂順纏,使勁下沉里合。”譯文:As you drop waist, relax shoulders and sink elbows, the internal energy rises from dantian, and passes through your waist, shoulders, and elbows. Then your right arm twines naturally (Ni Chan), causing the internal energy sinking down and turning inward (Li He). 原文沒有主語,沒有連接詞,如果不了解太極拳的人甚至會感到莫名其妙。這是由于漢語重意合的原因。其實整句講的都是一個主題,即內勁游走路線:當你塌腰,松肩沉肘時,內勁從丹田出,由腰部游走至肩肘,當你順纏右臂時,內勁就下沉里合。而英語是重形合的語言,在轉換過程中如果邏輯銜接手段不足可能會導致語意連貫損失,所以必須增補主語,連接詞,增強邏輯性。
1.3 審美補償
審美形式與功能,如韻律、意象、風格等,在翻譯過程中容易損失,需采取補償手段。
例:“天地元始,無極太極;太極賦物,各一太極。人而體天,原本返始;精氣與神,合為一理?!?/p>
譯文:“A human being is created in the image of heaven,/ Whose nature is to return to his origin./ The pre-birth jing essence, the post-birth qi energy,/ And the eternal shen spirit are managed upon one principle,/ The all-embracing pattern.”
審美方面,對于“天”,譯者選用“heaven”而不是“sky”,因為“天”這個意象內涵十分豐富,除了代表天空之外,在道教中還有四種解釋,其中有一條,“指類同宗教神格的天,具有神人意志想通的作用?!闭瞧湓诖颂幍囊饬x,所以使用與西方宗教聯(lián)系緊密的“heaven”替代,與原文意象一致。原文中“天”與“神”,“始”與“理”是押尾韻,由于語言的異質性,這種韻律無法翻譯出來,可以進行異位補償,譯者用“heaven”,“origin”與“pattern”押尾韻[n],體現(xiàn)原文音樂美;在第三句與第五句使用兩個以”the”開頭的名詞短語,使得句式整飭,具有節(jié)奏性。另外,第五句“all-embracing pattern”不僅傳達了原文中“精”、“氣”、“神”包容萬象的內涵,還使用簡短名詞性短語代替直接描述,與第三句形式對照,譯出了原文的簡單明快又氣勢磅礴的風格。
2 結語
翻譯補償理論和策略只有在不斷實踐中才能彰顯其生命力。譯者在實踐中能夠加深對補償理論的理解,并提出新的補償策略。而對于陳氏太極拳典籍這一中華特色語言文化,譯者想要降低翻譯損失,完成外宣使命,就必須勤于研習,躬身實踐。
參考文獻
[1] 夏廷德.翻譯補償研究[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2] 鄭曼青.鄭子十三篇[M].大陸:新聯(lián)出版社,1978.
[3] 張宗豪等.太極英語 [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1.
[4] 陳正雷.陳式太極拳劍刀[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
[5] Chen Xin(Author),Alex Golstein(Translator),The Illustrated Cannon of Chen Family Taijiquan [M]. Australia, Matrix Pty Ltd.,2007.
[6] 南懷瑾.禪宗與道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7] Catford,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An Essay on Applied Linguistics[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8] 黃娟.翻譯轉換視角下的翻譯補償策略[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3.
[9] 鄭紋,王先好.論語言補償與翻譯補償[J].皖西學院學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