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璦輝
摘 要:當代中國面臨全球化與轉型時期雙重挑戰(zhàn),在全球化的沖擊下國家之間的邊界模糊,國家認同遭遇困境。在轉型時期,貧富差距、政府尋租等社會問題導致民眾對政府認同產(chǎn)生疏離感。加強意識形態(tài)的包容性,完善制度的公正性,培育良好的市民社會是重塑中國政治認同的途徑。
關鍵詞:政治認同;制度認同;價值認同
中圖分類號:D0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09-0009-02
政治統(tǒng)治之所以能夠得以維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們對于該統(tǒng)治的認同。從古至今政治認同一直是執(zhí)政者孜孜以求的,它是政權合法性的重要資源組成部分。自改革開放以來,執(zhí)政黨對內進行深度社會變革,對外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努力在全球一體化進程中加快經(jīng)濟和政治建設腳步。在轉型期和全球化的影響下,當代中國的政治認同的內容與邏輯都發(fā)生了質的變化。
“認同”在西文中為“identity”,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相同,the same)。認同最初是一個心理學概念,弗洛伊德把認同看作一個心理過程。德國政治哲學家哈貝馬斯指出:“認同歸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識、彼此信任、兩相符合的主觀際相互依存?!盵1]簡言之,認同即發(fā)自內心的贊同或認可,并會帶來行動上的一致?!罢握J同”則可被解釋為對政治體系的依附。《中國大百科全書·政治卷》對政治認同內涵做出如下界定:“人們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產(chǎn)生一種感情和意識上的歸屬感。它與人們的心理活動有密切的關系。人們在一定社會中生活,總要在一定的社會聯(lián)系中確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某一政黨的黨員,某一階級的成員、某一政治過程的參與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覺地以組織及過程的規(guī)范來規(guī)范自己的政治行為。這種現(xiàn)象就是政治認同?!盵2] 簡言之,政治認同即指一個政治共同體的成員在心理上對該政治共同體的支持問題。
政治認同的主體是公民,政治認同的客體是整個政治共同體,包括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政黨認同、體制認同、價值認同、政策認同等。羅爾斯提出了政治認同兩個方面的內容:一種是公共認同或制度認同,另一種是非制度認同或道德認同。方旭光論述了政治認同的維度及他們之間的關系:政治價值的認同(理想、信仰、主張);政治客體的認同(國家、政黨、政府等),政治工具的認同(法律、政策等);政治效能的認同(公平、效率等),其中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是基礎性認同,政治認同的核心是執(zhí)政黨認同[3]。全球化浪潮侵蝕了國家的主權、模糊了國家間的邊界,對基礎性認同即國家認同造成了威脅,而轉型時期國內的變革和矛盾則對政府認同提出了極大的挑戰(zhàn)。
一、中國政治認同面臨的問題
(一)全球化對國家認同的沖擊
伴隨全球化進程,經(jīng)濟、政治、文化諸多領域的主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經(jīng)濟上,國家制定政策等管理經(jīng)濟活動與行為的能力受到國際經(jīng)濟組織、跨國公司的制約。政治上,國家的獨立、安全和領土完整受到國際社會強行干預的危機。文化上,各國的文化、倫理、意識形態(tài)、風俗習慣處于互動之中,文化主權受到來自各個方的制約與影響。國家主權是國家的本質屬性,國家主權被侵蝕意味著認同客體和認同框架的改變。因此,全球化對國家主權的威脅是政治認同發(fā)生流失的一個前提條件。
(二)轉型期對政府認同的挑戰(zhàn)
社會轉型是從傳統(tǒng)社會向現(xiàn)代社會轉變的過程,社會轉型的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漸進性和整體性。景天魁認為:“社會轉型是指中國社會從傳統(tǒng)社會向現(xiàn)代社會、從農(nóng)業(yè)社會向工業(yè)社會、從封閉性社會向開放性社會的社會變遷和發(fā)展,這是事實性規(guī)定。社會轉型是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性的強力作用下實現(xiàn)的社會變遷和發(fā)展,這是實質性的規(guī)定。社會轉型是從中國的傳統(tǒng)社會結構向現(xiàn)代社會結構的轉換。這是結構性層次性的規(guī)定?!盵4]轉型時期對政治認同的挑戰(zhàn)分為制度層面和價值層面。
第一,制度認同層面。一種制度能夠得以延續(xù),取決于公民對制度的認同程度。制度上的認同使人們認真對待制度,形成對制度的應盡義務、忠誠和信賴。中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積累了一系列深層次的問題都與不合理的制度有關。就政治制度而言,人大制度尚未充分發(fā)揮出其應有的職能,行政系統(tǒng)的權力不斷擴張,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容易滋生尋租行為,導致民眾對政府權威認同的流失。就經(jīng)濟制度而言,轉型時期中國的經(jīng)濟雖然飛速發(fā)展但是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貧富差距?!靶袠I(yè)、城鄉(xiāng)、權力之間的分配差距使分配制度的積極作用喪失,而且還會因為差距的馬太效應使貧困者、后富者的致富努力和熱情受到嚴重挫折。一些人的失望、沮喪情緒由此產(chǎn)生,不滿乃至對立情緒滋長,相對剝奪感增強,社會挫折感日深,從而使經(jīng)濟增長動力遞減直至停滯”[5]。民眾逐漸對經(jīng)濟領域中的分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稅收制度產(chǎn)生不滿。就制度的執(zhí)行力而言,美國政治學家F·J·古德諾指出:“一種行為準則,即一種國家意志的表達,如果得不到執(zhí)行,實際上只是一紙空文?!盵6]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央盡管出臺了許多有效的制度、規(guī)章但在地方卻沒有得到充分的實施,政府出臺的公共政策一旦落實到具體職能部門便無法有效的執(zhí)行。以地方、部門為主導的制度和政策執(zhí)行過程使權力和利益地方化、部門化,地方和部門利益凌駕于公眾利益甚至國家利益之上,從而導致了制度和公共政策的扭曲。這導致的直接后果是,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公共政策制定的成本很高,周期很長,效率也很低,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被消耗到毫無意義的利益爭奪、扯皮和推諉之中。與此相聯(lián)系,也可能使政府所代表的公平、正義的天平發(fā)生傾斜,導致地方和部門利益危害社會的公共利益從而影響民眾對政府的認同。
第二, 價值認同層面。蘭久富概括了轉型時期特征:“利益結構的變化、社會權力的轉移、價值評價多元化和社會方向的轉變。社會轉型是一個社會利益分化的進程,從利益平均化到利益多極化,從利益依賴性到利益獨立性的轉變,從利益穩(wěn)定性到利益多變性的轉變。社會結構轉變的具體特征表現(xiàn)為在經(jīng)濟關系上,利益主體多元化,利益關系復雜化,利益需求多樣化。在政治關系上,新的社會階層、社會集團、社會組織開始形成不同的政治階層,政治要求多樣化。在社會價值關系上,社會信仰多元化,生活價值沖突普遍化”[5]。由于利益關系的復雜化、社會階層的多元化,價值觀的多元化、世俗化,從而動搖了對原有價值體系的認同。endprint
二、尋求政治認同的資源
一個國家建立政治認同的方式可以有兩種:一種通過強制灌輸乃至制度壓力獲得政治認同,即政治認同形成的制度方式;另一種通過文化的影響而形成政治認同。制度是確保政治認同的外在保障,文化是政治認同內在的心理機制。
第一,在全球化背景下,要建立一種政治認同首先依賴于發(fā)展統(tǒng)一的政治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的包容性。在重塑政治文化過程中,一方面應當積極借鑒西方政治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和有利成分;另一方面,也應當從本國本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中提取獨特的有效資源。這種有效資源首先由英國保守主義思想家埃德蒙·柏克進行了闡釋,“那些根據(jù)傳統(tǒng)、慣例、民族的歷史經(jīng)驗而在民眾和社會成員中自然形成的規(guī)定,往往通過歷史的經(jīng)驗和社會化而潛含于一個民族的深層心理和深層意識中。由于人們在遵循這種約定俗成的規(guī)定的過程中,就會自然形成一種社會生活的有序狀態(tài),對變遷社會的分化和世俗化過程進行制約,不至于因政治文化急劇變遷而引發(fā)社會的脫序和失范”[7]。加強意識形態(tài)的包容性,一個真正有感召力的意識形態(tài)應該既有連續(xù)性又有發(fā)展的眼光,在繼承馬克思主義的核心綱領的同時則需要不斷調整其“保護帶”,汲取西方政治文化中的資源以滿足全球化時代的要求。
第二,完善社會制度的公正性,協(xié)調經(jīng)濟發(fā)展。羅爾斯在《正義論》中指出社會和經(jīng)濟的不平等,只有當它們使每個人,特別是使最少得益的人的利益得到補償才是正義的。我國在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貧富差距日益突出,這就需要政府大力加強制度的公正性建設,確保民眾對制度的認同感。
第三,培育良好的市民社會,完善民主政治。民主政治使公民能夠充分地行使政治參與權,并在參與政治的過程中獲得政治認同感和歸屬感,民主政治在應對政治認同挑戰(zhàn)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完善民主政治,首先,需要確保政府的公開性,提高權力的透明度和政府公信力,使決策過程在公民的監(jiān)督之下。只有這樣公民才會與政府拉近心理距離,增進公民對政府的認同度。其次,培育良好的市民社會。應厘清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的邊界,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質,培育其公共責任感并通過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國家大力扶植民間組織、第三部門、中介組織的發(fā)展。從消極的意義上講,市民社會具有制衡國家的力量,正如恩格斯所言“絕不是國家制約和決定市民社會,而是市民社會制約和決定國家”[8]。從積極意義上,市民社會培育了多元利益集團,這些集團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便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要求在政治上表達他們的利益,為公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參政渠道。
參考文獻:
[1][德]尤爾根·哈貝馬斯.交往與社會進化[M].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1.
[2]中國大百科全書·政治學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501.
[3]方旭光.政治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取向[J].思想理論教育,2006(1).
[4]景天魁.社會發(fā)展的時空結構[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432-433.
[5]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時代[M].上海: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
[6][美]F·J·古德諾.政治與行政[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14.
[7]蕭功秦.政治浪漫主義告別[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110.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