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馬克思日常生活維度下的時尚含義

2014-07-08 01:46王梅芳程沛
新聞愛好者 2014年6期
關鍵詞:日常生活社會發(fā)展時尚

王梅芳+程沛

【摘要】時尚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已經(jīng)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對于時尚的定義學界尚無定論。從馬克思的日常生活理論中對于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兩個不同維度的劃分入手,考察時尚的自然性和社會性關系,探究時尚與科技、藝術、審美的主客體關系,發(fā)掘時尚目前面臨的現(xiàn)狀和“審美的異化”問題,認為在當下“物的依賴性的社會階段”,時尚在經(jīng)歷著發(fā)展過程中的特殊時期,但其仍在不斷塑造社會認同和打破社會認同。在社會向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高度統(tǒng)一的理想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時尚具有強大的推動力,因為時尚是人們對超越日常生活與非日常生活的生活方式的無止境追求。

【關鍵詞】日常生活;非日常生活;時尚;社會發(fā)展

時尚是自文藝復興以來對現(xiàn)代文明影響最為深遠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在現(xiàn)代社會,時尚幾乎處處可見,絕大多數(shù)人,哪怕是聲稱與時尚絕緣的人,實際上也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成為時尚世界的子民。尤其是在傳媒產(chǎn)業(yè)高速發(fā)展的當下,我們生活在被圖片、影像充斥的各式各樣的廣告和宣傳中,從頭到腳、從行動到思維,無不彰顯著時代印記,無不傳播著時尚元素。這一點從時尚媒體在主流媒體中的強勢表現(xiàn)也完全能得到證明。2014年2月19日,人民網(wǎng)研究院發(fā)布了《2013中國報刊移動傳播指數(shù)報告》,其中“雜志移動傳播百強榜”公布了100強雜志(全平臺,包括微信),筆者通過對100本雜志統(tǒng)計得出:排名前100名的這些雜志中,專業(yè)時尚雜志多達33本,非專業(yè)時尚雜志的時尚版面或欄目也有16個,內(nèi)容涉及服飾、美容、健康、美食、家居、汽車、旅游、電子數(shù)碼、心理、兩性等,凡能想到的領域幾乎應有盡有??梢哉f,無論承認與否,時尚不僅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已經(jīng)深入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jié)。

時尚領域獲得如此高的關注度依然沒能改變一個事實——關于時尚的認識,它一直還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哲學家、社會學家齊奧爾格·西美爾認為時尚是一種廣泛的社會現(xiàn)象,作用于所有的社會場所,服裝僅是其中的一例而已。[1]藝術史學家安妮·霍蘭德定義“時尚”為:任一給定時間內(nèi)的,所有吸引人的漂亮服裝款式,包括“高級時裝,所有形式的反時尚及非時尚,以及那些聲稱對時尚不感興趣的人的衣服和首飾”[2]。浪漫詩人諾瓦利斯認為,人類生活僅有的“真正進步”只發(fā)生在道德領域,而生活中的變遷都“無一例外是時尚,僅僅是變動,僅僅是無關緊要的改進”[3]5。由此可見,各個領域對于時尚的解釋各有不同,它和歷史、哲學、政治、經(jīng)濟、藝術等都有耐人尋味的聯(lián)系。既然上文提到,時尚已深入日常生活的各環(huán)節(jié),筆者認為,不妨將時尚從神壇拉回到現(xiàn)實,從馬克思的日常生活理論入手探究時尚的屬性。

馬克思恩格斯通過“歷史過程”“歷史的現(xiàn)實生產(chǎn)”等命題范疇,表達了日常生活的兩個不同維度,被之后的研究者概括區(qū)分為“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兩個理論領域。日常生活指向個人生活的自在世界,偏向私人領域;非日常生活指向自覺的、自為的政治、經(jīng)濟和精神活動的世界,屬于社會或公共領域。這兩者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馬克思本人也從未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但首先開始將日常生活的這兩個領域區(qū)分研究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想家列斐伏爾認為,“日常生活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剩余物,即它是被那些所有獨特的、高級的、專業(yè)化結構性活動挑選出來用于分析所剩下的‘雞零狗碎,因此也就必須對它進行總結性的把握,而那些出于專業(yè)化與技術化考慮的各種高級活動之間也因此留下了一個‘技術真空,需要日常生活來填補”[4]。

由此可見,學界對于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界定是比較清晰的,一個指向私人生活領域,一個指向社會生活領域。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兩者是很難完全劃清界限的,因為它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日常生活是人生存、發(fā)展的基礎,有了日常生活才可能存在非日常生活;而非日常生活在社會、政治、經(jīng)濟層面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日常生活,從而使其發(fā)生改變。兩者無法從根本上分開的原因在于馬克思認為人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下的統(tǒng)一體。

前文提到,日常生活中涉及的衣、食、住、行以及與此相關的各個方面都已和時尚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那么是否可以認為時尚屬于與非日常生活相對的日常生活范疇?既然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差異在于活動領域的不同,那么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考慮人類的時尚活動從屬于個人領域和社會領域中的哪一個。

一個享用街邊美食小吃的人和一個在高檔寫字樓豪華餐廳就餐的人比,誰更時尚?大多數(shù)人的選擇大概都是后者。我們并不知道他們到底吃的是什么,吃的內(nèi)容并沒有本質(zhì)的不同,也許吃街邊攤的人吃得津津有味,而吃豪華餐的人吃得味同嚼蠟,但依然不妨礙我們選擇后者作為時尚的表現(xiàn),為什么?因為時尚與個人主觀感受關系不大,筆者認為,“時尚”一詞從誕生之日起便貼上了社會屬性的標簽,它遠非解決個人基本生存、生產(chǎn)問題這么簡單,而是一種社會交往中的象征符號。

時尚的起源與抵抗時尚有關。中世紀十字軍東征為歐洲帶來了東方的精致珠寶器物,人們開始競相展示財富。教會與政府聯(lián)合頒布這段時間里最重要的法令,即止奢令。法律針對不同階級規(guī)定了一些衣服和物品專門為某些社會階級所保留,禁止階級地位低的人獲取這類衣物。禁令使這些衣物更加吸引人,恰恰強化了服裝、珠寶作為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征而存在。直到19世紀,由于大生產(chǎn)與大眾消費的大量涌現(xiàn),普通人才開始有權利進入時尚領地。自此以后,大眾消費越來越呈現(xiàn)出一種符號消費形式,大眾化產(chǎn)品成為提升自我、超越他人的重要資源。然而,由于社會階層的存在,人們在努力向更高階層攀爬的過程中,總在模仿上層社會的吃穿用度、舉止儀態(tài),因此創(chuàng)新總在高的社會階層產(chǎn)生,不斷往下擴散。當一種流行物在下層社會遍地開花時,上層社會為了更好地區(qū)分等級屬性,就立即創(chuàng)造了新的風尚,時變時新也是之所以稱其為時尚的原因。西美爾認為,所有時尚準確地說都是階級時尚,而且驅動時尚向前的力量是:人往往選擇優(yōu)于自己的人作為模仿對象,當較低社會階層開始模仿較高社會階層的時尚時,較高社會階層就會拋棄這種時尚,重新制造另外的時尚。[5]

當然時尚也出現(xiàn)過“逆流”,比如牛仔褲就是從工人階級中開始流行,沿著社會階梯向上攀爬。但很快,時裝牛仔褲改變了這一切:當牛仔褲開始成為一種流行元素時,有人馬上通過新奇的設計、品牌商標使其開始有了巨大的象征意味,昂貴品牌的牛仔褲和無商標的牛仔褲之間有一條看不見的鴻溝。

即使是在社會階級已經(jīng)消失的今天,時尚仍然是人們尋求社會認同的一種工具。在當今社會,要想沒有品牌意識是很困難的,一種產(chǎn)品甚至可以僅僅因為它自身具有的高端品牌而具有吸引力,通常會被認為有更好的質(zhì)量。以服裝為例,我們的祖先最早意識到人需要穿衣服的時候,衣服滿足了遮羞、保暖等基本需求,而現(xiàn)代社會服裝(尤其是時裝)的意圖不是為了保暖,甚至不是為了莊重,而是作為身體的延伸,成為自我社會構成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換句話說,它成了人完成社會化表達的一種手段,透過服裝可以表達一個人的修養(yǎng)、性格、背景等。因此,時尚,包括與時尚有關聯(lián)的行為、思想,是用來表達社會認同而創(chuàng)造的客體。

馬克思說:“社會結構和國家經(jīng)常是從一定個人的生活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6]也就是說,在馬克思的觀念里,日常生活是社會、國家以及人的思想、意識、觀念產(chǎn)生的基礎,是個體生命的生產(chǎn)與再生產(chǎn),沒有日常生活就不可能存在社會關系、政治體制等上層建筑,也不可能有與文化、藝術等有關的精神活動。參照馬克思對于日常生活的表述可見,日常生活相對于非日常生活,主要聚焦于人的個人生活領域,關乎基本的生產(chǎn)、生活,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時尚似乎并不能并入日常生活范疇。

以上論述了時尚作為象征性符號參與人的社會生活,并構建價值認同,比起私人領域,時尚似乎更偏向于社會和公共領域。那么時尚是否屬于非日常生活范疇呢?

國內(nèi)學者衣俊卿對非日常生活作了細化,他認為非日常生活是旨在維持社會再生產(chǎn)或類的再生產(chǎn)的各種活動的總稱,包括政治、經(jīng)濟、技術操作、經(jīng)營管理、公共事務等有組織或大規(guī)模的社會活動,以及科學、藝術、哲學等自覺的人類精神生產(chǎn)活動。[7]

的確,有很多學者從科學、藝術層面對時尚展開過討論,更有相當多的哲學家把時尚問題納入哲學思辨。哲學家漢斯·齊奧爾格·伽達默爾在談論時尚與科學的關系時指出,在科學工作的實踐中,存在著一種叫作“時尚”的東西……只是“時尚”一詞與科學聯(lián)系在一起未免駭人聽聞,因為不言自明,我們認為科學要比時尚背后的動力更高尚。[8]換句話說,伽達默爾認為科學和時尚這兩者之間有共同的精神,但完全不可等同。至于不能等同的原因,西美爾似乎更直截了當一些,他的觀點是時尚與科學相比缺乏客觀性。

藝術與時尚的關系更是微妙之至,否則也不會有那么多服裝設計師自稱為藝術家。20世紀八九十年代,時裝店紛紛開始贊助當?shù)厮囆g博物館,以此獲得在藝術博物館里舉行時裝展覽的機會。如果希望增加某物的符號價值,最好將它與有巨大符號價值的某物放在一起,因為價值具有傳染性。時尚產(chǎn)業(yè)的能手們顯然深諳此道,很多時裝設計師的策略大都與當代藝術相關聯(lián),而非與時尚世界相關聯(lián)。時裝秀越來越壯觀,完全成了一場又一場藝術秀。藝術和時尚似乎成了兩個密不可分的鄰居,它們之間已經(jīng)沒有一條明確的分割線,這是不爭的事實。這不是因為時尚已經(jīng)達到了藝術的水準,而是因為時尚在藝術發(fā)展過程中已經(jīng)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至于藝術和時尚能否畫等號的問題,學界意見不一,這也并非本文討論的重點。

無論時尚與科學、哲學、藝術等人類精神生產(chǎn)活動以及人的社會生活領域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筆者認為,時尚是否能劃進非日常生活領域仍然值得懷疑,盡管時尚一再被用作一種社會交往工具、政治外交手段、文化精神符號在非日常生活領域出現(xiàn),但在物質(zhì)生活較為發(fā)達的消費社會,時尚的屬性似乎更為復雜,它時常違背馬克思日常生活與非日常生活理論的精神內(nèi)核。馬克思對日常生活的論述中,強調(diào)“自覺”“自為”,也就是說,在馬克思看來,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非日常生活,兩者歸根結底都是以人作為主體從而支配外物進行的生產(chǎn)活動,如果改變了人的主體性,就等于偏離了馬克思的日常生活理論。

反觀當下,人類的時尚活動從某種程度上可謂走入了一個“審美的異化”的怪圈。很多時候,不是人作為主體選擇時尚,而是時尚在選擇我們。傳媒左右著我們的判斷,影像刺激著我們的感官,最終以工業(yè)化消費意識和公共的平均意識吞噬我們的主體意識。裸體秀一度成為時尚,可它并沒有比穿著衣服更貼近自然,因為這是一個被時尚修飾過的身體,服裝被賦予的意義越多,裸露的身體意義也就越多。越來越多的人一度盲目整容、刺青、刻疤,甚至進行更激進的身體修飾,模特的身體與普通人的身體差異也越來越明顯,他們的身體已經(jīng)到了要通過計算機形象設計作進一步修飾的程度。我們對美的標準似乎是沒有標準,其實這些行為一開始就已經(jīng)宣告要遠離時尚精神,因為如果這段時尚結束,有些東西注定無法從身體上去除。而尋求普遍性的美的理想也是無法達到的。

康德對于時尚盡管有強烈的認同,但他仍然理性地認為,我們即使在審美中也要掌握尺度,審美的趣味須同自己的風格整體聯(lián)系起來,而趣味并不要求每個人都一致,而要求每個人都與自己的判斷相協(xié)調(diào)。[9]康德的論述可以看作是對誰是時尚活動的主體作了一個判斷。西美爾指出,現(xiàn)代文化發(fā)展的特征是客體性精神壓倒了主體性精神。服裝理當順應主體,因為它們原本就是由主體所創(chuàng)造,并且為主體所使用,但實際情況卻相反,是主體不得不去適應客體。[3]119馬克思基于人的完善發(fā)展、從被異化的人發(fā)展到全面發(fā)展的人這一歷史過程提出“美學上的反感”,旨在追求人的感性的完善,使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從異化分離走向和諧統(tǒng)一,并經(jīng)過“美的規(guī)律”的建構充分感受和認識人自身的美和創(chuàng)造出來的美。[10]

根據(jù)上文的論述,當下的時尚既不十分符合馬克思對日常生活的表述,也不能完全納入非日常生活的范疇。時尚到底是什么?

馬克思曾在《1857-1858年經(jīng)濟學手稿》中把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分為三個階段,即人的依賴性社會、物的依賴性社會和個人全面發(fā)展社會。[11]每個階段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存在關系都有所不同。

人的依賴性社會階段包括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傮w特征是生產(chǎn)力低下。在原始社會,生存是第一目標,生活必需品在滿足生存之外所剩無幾,社會關系也極為簡單和封閉,日?;顒訃@著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生兒育女、生老病死等自在的生存而展開,因此非日常生活基本上從屬于日常生活。到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提高,出現(xiàn)了生存之外的剩余產(chǎn)品,一部分人開始從事政治、宗教、藝術、哲學活動,非日常生活與日常生活并存。但總體來說,這一歷史階段非日常生活是日常生活的附屬。物的依賴性社會主要是指資本主義社會,總體特點是大規(guī)模機器生產(chǎn)代替人工勞動,交往方式和范圍豐富起來,日常生活反而被非日常生活壓倒,非日常生活逐漸向日常生活滲透,不僅如此,機械化大生產(chǎn)的普及逐漸使人淪為機器,現(xiàn)代科學技術也控制著人的日常生活。在這一歷史階段,媒體廣告、先進科技、公共空間、消費品淹沒和控制了日常生活原本的自由和自發(fā)特征。而人的全面發(fā)展階段是理想的共產(chǎn)主義階段。生產(chǎn)力高度發(fā)達,物質(zhì)財富極大地涌流,人人自由平等,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最終走向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

馬克思以其超凡的預見性認識到在物的依賴性階段,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第二階段,非日常生活成為主導,人的主體性也被機器、信息所打敗。同時,作為向日常生活與非日常生活成為和諧統(tǒng)一體的最高級階段邁進的一個過渡階段,人類的日常生活與非日常生活領域的界限開始變得更加模糊,幾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是尚未實現(xiàn)融合為一,這也是時尚為何如此難以界定的原因之一。從這個意義出發(fā),筆者并不贊同簡單地將時尚活動主體性的偏離視作大眾文化的悲哀,存在即合理,這是歷史發(fā)展的一個必然趨勢。人類文明的發(fā)展無論如何都受制于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程度,也都有其成長的必然路徑。就如同這個時期的時尚一樣,正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經(jīng)歷一個特殊的發(fā)展階段,至于時尚的最終目標是什么,還必須回到“時尚是什么”的命題中來。

時尚不停變化的特性決定了它具有自我反思的能力,西美爾曾評論,時尚可以用作文明過程的指示器。時尚的快速發(fā)展表明了自我形象、自我認同的復雜性增加。如今的時尚既非傳統(tǒng)審美,亦無統(tǒng)一價值趨同,而逐漸呈現(xiàn)出多元化特征。這是否意味著時尚在不斷更新中打破了社會認同、重塑社會認同?

時尚并非任何人都觸手可及,這與社會發(fā)展一樣受制于生產(chǎn)力、經(jīng)濟因素的影響,社會處在風云變幻之中,這點也與時尚無異,但兩者的不同在于:當社會發(fā)展到最高級階段,日常生活與非日常生活走向統(tǒng)一;然而,時尚是永遠變化著的,并且永遠無法變化到作為主體的人會認為合適的程度。所以,人也將不斷地作出選擇:選擇一種態(tài)度,選擇一種生活方式,選擇一種風格……于是時尚成了人對超越日常生活與非日常生活的生活方式的無止境追求。

(本文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時尚文化傳播的價值導向研究”(11YJA86002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Georg Simmel.Gesamausgabe,X:Philosophie der Mode[M].法蘭克福,1989:13.

[2]Anne Hollander.Seeing through Clothes[M].加利福尼亞州,1975,修訂版1993:3.

[3]拉斯·史文德森.時尚的哲學[M].李漫,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4]楊東柱.論日常生活與非日常生活——兼論馬克思的日常生活觀[J].社科縱橫,2013(11).

[5]齊奧爾格·西美爾.時尚的哲學[M].費勇,等,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72.

[6]中央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73.

[7]衣俊卿.現(xiàn)代化與文化阻滯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91-192.

[8]漢斯·齊奧爾格·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征(下卷)[M].洪漢鼎,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48.

[9]康德.判斷力批判[M].鄧曉芒,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67-69.

[10]鐘仕倫.“美學上的反感”與日常生活審美化——對馬克思一個美學命題的當代闡釋[J].文學評論,2004(6).

[11]中央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04.

(王梅芳為復旦大學新聞學博士生,東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程沛為東華大學人文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2013級碩士生)

編校:張紅玲

猜你喜歡
日常生活社會發(fā)展時尚
論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自然觀對當代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意義
論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自然觀對當代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意義
淺析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質(zhì)量
淺議公文與社會的發(fā)展
淺談德育在學科教學和日常生活中的滲透
實現(xiàn)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
“詩意地棲居”與“看上去很美”
結合生活實際,學習初中化學
淺析當代中國社會發(fā)展的代價問題
環(huán)保很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