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愛偉
摘 要: 基礎教育是基礎性教育,是為高等教育、職業(yè)教育和成人教育打基礎的教育。而素質教育是追求受教育者全面發(fā)展的教育,貫徹教育的全過程。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制約素質教育的貫徹,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又依靠基礎教育的支撐,二者相輔相成,直到基礎教育最終變成素質教育。
關鍵詞: 基礎教育 素質教育 關系 難點
一、基礎教育的含義
很多人提起基礎教育就想到九年義務教育,而基礎教育實分為普通小學、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是為高等教育、職業(yè)教育、成人教育打基礎的教育。九年義務教育包括初等基礎教育和初等職業(yè)教育,初等基礎教育就是小學和初中,而初等職業(yè)教育主要指初級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的教育。二者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隨著我國義務教育由九年向十二年的逐漸過渡,基礎教育和義務教育的涵義越來越接近,都是我國的基本性教育。
石中英教授列出了三種人們認為的基礎教育的基礎,一種觀點認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首先指的是“基礎教育要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或終身發(fā)展打基礎”。第二種觀點認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是:“基礎教育要為高等教育打基礎?!钡谌N觀點認為,基礎教育的“基礎性”是:“基礎教育是整個社會和國家發(fā)展的基礎?!雹倏傊A教育就是基礎性教育。基礎教育內涵主要包含兩個基本要素,即教育的均衡和高質量,具體表現(xiàn)為公平和效率的關系,公平指無論家庭富有或貧困,子女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效率指人、財、物都能得到充分利用,避免浪費。
二、素質教育的含義
1.素質教育提出的背景
素質教育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是為了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教育理論界經過研究討論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與素質教育相對應的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指那種脫離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單純?yōu)閼獙荚?,爭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學率,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教育訓練活動。關于素質教育的興起,一般認為,它源于兩個因素:第一,在教育內部,應試教育的泛濫;第二,在教育外部,社會對時代“新人”的期盼。由此可見,要想全面實現(xiàn)素質教育,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應試教育”,實施受教育者全面發(fā)展的教育。
2.素質教育的涵義
楊銀付認為:素質教育是依據(jù)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fā)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②。素質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實施主體包括政府、學校、社會、家庭等各個方面,實施素質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義務,學校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只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基礎教育階段應盡快實現(xiàn)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努力完成這一階段承擔的素質教育任務,為下一階段素質教育的進一步實施打好基礎。素質教育的本質內涵就是造就通才、通識的全面發(fā)展的人。
三、基礎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
1.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制約素質教育
基礎教育解決有學上的問題,而素質教育解決上好學的問題,我國基礎教育已經基本普及,“有學上”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但是“上好學”依然是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人們共同面臨的問題,轉變教育觀念和提高教育質量要求實行全民素質教育?;A教育雖然得到了較大范圍的普及,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能滿足人才需求和社會發(fā)展的問題。我國基礎教育在教學方法上側重講授法、灌輸法,大多數(shù)老師都把自己當做知識的唯一擁有者,具有權威性,學生是被動的服從者、接受者。這樣的教學方法很難培養(yǎng)出敢于挑戰(zhàn)教師、挑戰(zhàn)權威的學生,學生都是溫順的羔羊,完全不符合素質教育提倡的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新思想、新價值觀的要求?;A教育在“應試教育”盛行的背景下發(fā)展,教學內容側重于考試,以智力發(fā)展為主的教育追求高升學率,對學生的德育、美育、價值觀教育等涉及較少,這些教育現(xiàn)象完全違背素質教育追求受教育者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的。“應試教育”不僅使基礎教育失去應有的活力,而且阻礙素質教育的發(fā)展,使我國教育適應不了時代的發(fā)展。素質教育提倡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和學習壓力,把學生從應試教育的“禁錮”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有更多時間鍛煉身體、參加社會活動、發(fā)展個人興趣愛好。要大力倡導啟發(fā)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素質教育的發(fā)展依靠基礎教育
我國素質教育進入一個怪圈之中,素質教育口號喊得轟轟烈烈,應試教育做得扎扎實實。基礎教育階段“應試教育”做得越是扎實,素質教育越步履艱難、無法前進。素質教育依靠基礎教育,就是基礎教育走上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道路,學生學習壓力不大,學習內容實用,學習方法靈活,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得以初步建立,學校管理民主,學業(yè)評價公正、民主,這樣的基礎教育才有利于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或者說,這樣的教育就是素質教育?;A教育越是完善,質量越是好,素質教育越好切入其中,使我國基礎教育變成高質量、高水平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具有育人時間的長期性、育人對象的整體性、育人主體的多元性、育人意識的超前性等特點。其中長期性、整體性和多元性都符合基礎教育的特性,由此可見,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fā)展,直到基礎教育變成素質教育。
3.基礎教育階段推進素質教育的難點
(1)高考
國外也有統(tǒng)一考試,但是人家并沒有將分數(shù)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而我國的“高考”卻以統(tǒng)一考試的分數(shù)作為分水嶺選拔進入高等學校的學生?!案呖肌笔莻€讓人又愛又恨的選拔方式,素質教育并不是說取消“高考”,而是改變“高考”作為指揮棒的作用。當前,素質教育的難點之一就是在肯定考試的前提下,找到一個很好的結合點,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考試水平,又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學者建議學校應該努力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社會參與的現(xiàn)代學校制度,把招生自主權完全還給大學。大學要招什么樣的學生,不能只看分數(shù),面試、社會實踐、思想品德、心理素質等方面的考察應該加大力度,完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這樣才能促進普通高中教育多樣化發(fā)展,促進基礎教育階段真正實施素質教育。
(2)評價標準
我國大多數(shù)基礎教育學校的教育評價方式主要是終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依靠的重要指標就是學生的考試成績,沒有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如診斷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應用得較少。而且評價主體主要是學校內部,很多家長除了得知孩子在學校的考試分數(shù)外,對其他表現(xiàn)一無所知,教育行政部門、家長、社區(qū)等外部人員參與評價的機會少。評價主體單一,不利于實現(xiàn)素質教育提倡的多元評價相結合的追求。而學校內的評價內容主要是片面的智力評價,評價標準單一,不符合素質教育提出的“綠色評價”體系。
(3)英語
英語是我國中小學及大學、研究生各個階段都必修的一門課程,社會對全民學英語深惡痛絕。很多國家學英語是理性的,只是為了培養(yǎng)少數(shù)人,然后通過他們實現(xiàn)全民知識共享。而我們國家?guī)缀跏侨駥W英語,教育全過程、職業(yè)培訓、職稱評定等,都要求英語能力,浪費太多時間、精力和資源,最后很多人根本用不上。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英語在所有課程中占據(jù)半壁江山,學英語的孩子和家長叫苦連天。我們把英語上升到這么重要的高度已顯露出明顯的弊端,成為阻礙素質教育正常發(fā)展的絆腳石。改革課程設置,降低英語在課程中所占的比例是很有必要的,我國部分地區(qū)的基礎教育階段已經開始降低英語所占比例,這是符合素質教育發(fā)展趨勢的舉措。
注釋:
①石中英.如何理解基礎教育的“基礎性”[J].人民教育,2005(24).
②楊銀付.素質教育若干理論問題的探究[J].教育研究,1995(12).
參考文獻:
[1]強汾生.全面理解素質教育的涵義[J].中國教育學刊,2000(4).
[2]課題組.素質教育的概念、內涵及相關理論[J].教育研究,2006(2).
[3]程斯輝.試論基礎教育的本質[J].中國教育學刊,2004(1).
[4]石中英.如何理解基礎教育的“基礎性”[J].人民教育,2005(24).
[5]黎君.素質教育的緣起、內涵及構成要素論略[J].南京師大學報,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