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淑寧
一、在準備階段,短跑的技術訓練占比太小
按常規(guī),當年的九十月份為體育高考生的準備階段。期間對考生的擺臂、送髖、抬膝、下壓腿、折疊前擺及放松跑等技術訓練得很少。教師大概用兩三周時間糾正學生的錯誤技術,之后便投入正常的訓練之中。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二:一是部分體育教師認為考生的短跑技術到高三時已定型,再糾正也是枉然。二是由于時間緊、任務重,還不如立即進入正常的體能訓練,練好素質也是一樣的。殊不知,準確的技術是練好短跑的前提條件。不僅在訓練前期要重點練好技術,在中、后期也重視技術訓練。這樣不僅能為提高成績打下牢固的基礎,還能有效預防傷害,否則會事倍功半。
就跑的技術來說,人們習慣采用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的專門練習改進跑的技術,其結果是:學生幾乎每次準備活動都做這些跑的專門練習,但是跑的技術卻沒有多大提高。許多學生在短距離跑中出現送髖、抬膝不夠,后蹬不積極,大小腿折疊、前擺不充分的問題,直觀表現為步幅不開闊,跑動頻率慢。
針對上述問題,應采取以髖為軸的高速擺動—平動技術和高速跑中的放松技術進行訓練。其技術特點是快速伸髖和擺動式積極著地,送髖抬膝—下壓腿—后蹬—折疊前擺技術。通俗地講,就是單腿跑步周期的訓練。
二、只求速度,不要素質
在訓練中,一味追求最大速度,提高步頻,往往導致素質能力跟不上,成績達到一定水平后便不再提高。對此,應盡快改變觀念,在重視技術的基礎上強化素質訓練。
三、偏差力量訓練,輔助練習少而單調
一般人在訓練過程中大多迷信地認為:只要力量大,爆發(fā)力就好,就可以跑得快。目前,農村中學的體育器材普遍缺乏,常見器材有杠鈴、墊子等,每次力量練習都是以半蹲、全蹲、推舉丁手段為主,因而只偏重大杠鈴大肌群的力量練習,忽視輕重量小肌群的力量練習。并且輔助練習少而單調,與力量練習不相符,不是高抬腿,就是后蹬跑,既不強調輔助練習的力度,又不重視速度。
有些教師在力量訓練中沒有計劃性和針對性,一味追求大運動量、高強度。長此以往,造成考生肌肉僵化,相應的柔韌、協(xié)調性降低,最終導致技術變形,而且容易拉傷肌肉。對此,筆者建議認真制訂訓練計劃,如全年和階段性(月、周、課時)計劃,以便更好地為訓練服務。
四、突出單一素質,缺乏科學安排
一是單一素質突出,其他素質跟不上,無法提高運動成績。比如絕對速度好,耐力差,或絕對力量強,力量耐力差,或基礎耐力較好,而速度差等都直接影響考生的成績。二是個別素質過于突出,其他素質不協(xié)調,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事故。三是素質不均衡,上、下肢力量不協(xié)調等均易造成技術的不穩(wěn)定或變形。
農村中學考生相對較多,一般一個學校就有10人至30人,而教練只有一個。這就造成一個計劃大家練,沒有針對考生不同的技術特點和素質情況區(qū)別對待。對此,建議教師針對不同技術特點和素質的考生,分別制訂訓練計劃。例如,如果某考生絕對速度好而速度耐力差,就應采取一系列方法、手段提高速度耐力,如進行150米~300米的重復跑或間歇跑。
五、訓練手段和檢測方法單調
常見的訓練手段和檢測方法有多種距離的跑、跳或壓力量,但教師很少從考生的精神狀態(tài)、身體疲勞程度或改變訓練環(huán)境等方面考慮做適當的調整,沒有具體根據考生的傷病情況,制訂不同的訓練計劃,尤其缺乏科學的訓練依據。如進行血色素檢測等科學手段,及時掌握隊員的身體情況。檢測成績時,只測100米或200米,所以看到的僅僅是表面成績和一般問題,沒有深入細致地分析、研究成績沒有提高的原因:究竟是考生的絕對速度(30米起跑)不行,還是加速能力(60米跑)不夠,或是專門耐力水平(150米、300米)較低,或是考生的基礎耐力(1000米)一般。按照常規(guī):通過立定跳遠檢測爆發(fā)力;立定三級跳遠檢測爆發(fā)力及踝關節(jié)的支撐能力;立定十級跳遠體現力量耐力及協(xié)調能力;助跑四五步的五級或十級單足跳反映兩腿的力量平衡程度;深蹲、臥推、抓舉等表現力量基礎;背拋鉛球展示腰背肌力及全身協(xié)調用力的能力;10秒鐘原地高抬腿表明考生的步頻能力及協(xié)調能力。因此,在實際訓練中,應在認真分析、找準原因、抓住重點后,制訂相應的計劃強化訓練,快速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
六、體育教師的形體語言運用得太少
教師在訓練中一般很少使用語言和形體動作鼓勵、激勵考生的訓練情緒,考生往往在沉悶的氣氛中訓練,被動實現訓練計劃,甚至會產生恐懼心理,因而訓練效果不理想。如果教師根據考生的精神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等,在各類訓練中配合恰當的語言和動作加以鼓勵,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訓練效果。比如在短跑訓練中運用擊掌、眼神、點頭、蹺大拇指等形體語言,或者直接用語言鼓勵考生,將有助于提高考生的訓練情緒,活躍氣氛。這種良好的訓練氛圍能更好或超常地完成訓練任務,進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訓練后的放松練習是空白
短跑是一項高強度項目,尤其在大運動量訓練后,考生的神經及全身肌肉都相當疲勞。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往往忽視放松練習,甚至片面認為:只要完成訓練任務就夠了,放松練習做與不做無關緊要。在這種思想認識的促使下,要么干脆不做放松練習,要么簡單吩咐考生自己去做就一走了之。這樣,考生一方面思想上不重視,另一方面因累生惰。殊不知,這樣天長日久必然會影響訓練效果。因此,教師要盡快改正這種錯誤認識,把放松練習納入訓練計劃。訓練結束后,認真指導考生正確進行放松練習,放松方式有慢跑、按摩、拉韌帶、吊在單杠上抖動肌肉,或者洗腳、沖溫水澡、聽音樂等,從而在放松肌體的同時增強訓練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