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楓 韋有芳
氨磺必利與奧氮平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療效對比觀察
王曉楓 韋有芳
目的 評價氨磺必利與奧氮平治療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將68例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隨機分為氨磺必利組和奧氮平組,分別治療8周,采用陽性和陰性綜合征量表(PANSS)、治療中需處理的不良反應癥狀量表(TESS)評定療效及不良反應。結(jié)果氨磺必利組顯效率(70.6%)、有效率(76.5%)與奧氮平組顯效率(91.2%)、有效率(94.1%)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各時點PANSS總分及各因子分與治療前比較均降低(P<0.05,P<0.01)。震顫方面氨磺必利組發(fā)生率高于奧氮平組(P<0.05);嗜睡、肝功異常、體質(zhì)量增加等方面氨磺必利組發(fā)生率均低于奧氮平組(P<0.01)。結(jié)論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與奧氮平療效相當,不良反應輕,依從性好,值得臨床推廣。
氨磺必利 奧氮平 精神分裂癥
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科常見的一種疾病,其致殘率較高,主要導致患者認知功能損害,并常伴有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產(chǎn)生慢性行為和情感方面障礙,從而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和社會功能[1]。目前主要通過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為主。近年來,新型抗精神病藥物層出不窮,氨磺必利問世后于2010年開始在我國上市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氨磺必利屬苯甲酰胺類衍生物,是一種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主要通過選擇性阻斷多巴胺(DA)D2和D3受體改善各種精神癥狀,被視為具有雙重DA能受體阻斷的特點。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已被國外多項臨床研究所證實,其療效確切,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應少,患者生活質(zhì)量及社會功能保持良好[2,3]。為探討氨磺必利對精神分裂癥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我們與奧氮平進行臨床對照研究,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為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間在臨沂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門診及住院治療的首次發(fā)作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共68例。入組標準:(1)符合ICD-10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2)年齡在18~60歲;(3)首次發(fā)病,病程≤2年,首次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4)入組時PANSS量表總分≥60分。排除標準:(1)有腦、軀體等器質(zhì)性疾病者;(2)孕婦及哺乳期婦女;(3)有精神活性物質(zhì)應用者。68例患者按來診順序隨機分兩組:氨磺必利組34例,其中男15例,女19例;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27.6±9.2)歲;平均病程(11.9 ±10.8)個月。奧氮平組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26.5±8.9)歲;平均病程(12.0±10.4)個月。兩組間性別、平均年齡、平均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給藥方法 本研究所選藥物奧氮平規(guī)格5 mg/片,口服起始劑量5 mg/d,最高劑量20 mg/d。氨磺必利規(guī)格50 mg/片,口服起始劑量為150 mg/d,最高達1200 mg/d。兩組藥物治療均于3~10 d內(nèi)酌情加至治療劑量,總研究療程8周。研究期間酌情配合使用苯二氮類藥物和抗膽堿能藥物(苯海索),不合并其他抗精神病藥物或其他藥物。
1.2.2 實驗室檢查 在治療前后各進行1次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血生化及心、腦電圖檢查,期間如有嚴重反應者復查。研究結(jié)束時,本研究68例患者均完成8周治療觀察,無脫落。
1.2.3 療效及安全性評定 采用陽性和陰性綜合征量表(PANSS)[4]評定療效,采用治療中需處理的不良反應癥狀量表(TESS)[4]評定不良反應,在治療前及治療后第2、4、8周末各評定1次。以PANSS總分減分率判定臨床療效,療效判斷標準:PANSS減分率≥75%為基本痊愈,50%~74%為顯著好轉(zhuǎn),25%~49%為好轉(zhuǎn),<25%為無效。顯效率=(基本痊愈+顯著好轉(zhuǎn))/總例數(shù)×100%,有效率=(基本痊愈+顯著好轉(zhuǎn)+好轉(zhuǎn))/總例數(shù)×100%
1.2.4 統(tǒng)計方法 所有資料數(shù)據(jù)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療效比較 治療結(jié)束時氨磺必利組痊愈10例(29.4%),顯轉(zhuǎn)14例(41.2%),好轉(zhuǎn)7例(20.6%),無效3例(8.8%);奧氮平組痊愈11例(32.4%),顯轉(zhuǎn)15例(44.1%),好轉(zhuǎn)6例(17.6%),無效2例(5.9%)。兩組顯效率分別為氨磺必利組70.6%,奧氮平組76.5 %。兩組有效率分別為氨磺必利組91.2%,奧氮平組94.1%,兩組顯效率、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302=0.216,P>0.05)。
2.2 兩組PANSS量表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各時點PANSS總分及各因子分與治療前比較均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1)。同時點兩組間PANSS總分及各因子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震顫方面氨磺必利組發(fā)生率高于奧氮平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嗜睡、肝功異常、體質(zhì)量增加等方面氨磺必利組發(fā)生率均低于奧氮平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其他方面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PANSS量表及各因子評分比較
表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目前認為精神分裂癥腦內(nèi)DA系統(tǒng)主要存在兩個不同形式的紊亂:(1)中腦邊緣通路DA功能亢進,導致陽性癥狀;(2)中腦皮層-前額葉通路的DA功能降低,導致陰性癥狀。正常情況下中腦皮層到前額葉的通路能抑制中腦邊緣通路的活動,而精神分裂癥患者因前額葉功能降低,導致中腦邊緣DA通路的脫抑制和功能亢進。抗精神病藥物應用是精神分裂癥主要治療手段,選擇適當?shù)乃幬锓N類、劑量和療程,可以提高藥物的療效,明顯改善癥狀,從而使患者陽性癥狀、陰性癥狀、認知損害以及生活質(zhì)量得到顯著改善[2,3]。氨磺必利是一種選擇性多巴胺D2和D3受體拮抗劑,具有獨一無二的治療作用,即低劑量時緩解陰性癥狀,高劑量時治療陽性癥狀。目前的藥理研究認為這是與氨磺必利具有的“雙重多巴胺能受體阻斷”特點相聯(lián)系的[3]。氨磺必利是一種廣譜抗精神病藥物,廣泛適用于急性和慢性、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的成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目前,在獲準使用該藥的國家,氨磺必利已經(jīng)成為治療急性進展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癥的一線藥物[2,3]。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氨磺必利組與奧氮平組的顯效率分別為70.6%和76.5%,有效率分別為91.2%和 94.1%,兩組顯效率、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兩種藥物療效相當。
兩組患者治療后各時點PANSS總分及各因子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而同時點兩組間PANSS總分及各因子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氨磺必利與奧氮平均有較好的抗精神病療效,且療效相當,與既往報道相近[5,6]。臨床上氨磺必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嗜睡、便秘、惡心、嘔吐和口干,其他較少見有錐體外系反應(EPS)、急性肌張力障礙、遲發(fā)性運動障礙(TD)、低血壓、心動過緩、體質(zhì)量增加、肝功損害、Q-T間期延長等,氨磺必利也可引起男性乳房發(fā)育,女性泌乳過多,導致溢乳,乳房疼痛及閉經(jīng)等。本研究中,68例患者全部完成8周的治療觀察,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不良反應多較輕,患者多能耐受或自行消失,或經(jīng)對癥處理后緩解。震顫方面氨磺必利組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奧氮平組;嗜睡、肝功異常、體質(zhì)量增加等方面氨磺必利組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奧氮平組。表明氨磺必利較奧氮平在嗜睡、肝功異常、體質(zhì)量增加等方面反應輕,而氨磺必利導致患者震顫的幾率較奧氮平要高。隨著臨床治療水平的不斷提高,絕大多數(shù)精神分裂癥患者經(jīng)治療后癥狀都有大幅改善,但生活質(zhì)量及社會功能仍受影響,眾所周知精神分裂癥患者復發(fā)率很高,主要由于患者的遵醫(yī)性和對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差,同時也間接反應出了藥物治療在療效、不良反應及耐受性上的缺陷和局限性,加上人們對精神分裂癥的認知不足,影響了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全方面康復,為此人們不斷致力于精神分裂癥的藥理學研究,特別是治療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的研究,以便能更有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癥的癥狀、減輕不良反應、改善認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社會功能及長期治療依從性。氨磺必利的問世,適應了這一要求,為臨床治療和患者的康復帶來了希望。
綜上所述,氨磺必利和奧氮平在本研究中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均較好,不良反應均較少,均為療效好、安全性高的抗精神病藥物。但本研究可能存在評價方法較單一,樣本較少,觀察時間短等缺陷。尚需進一步擴大樣本及長期隨訪來驗證。
[1] Lehman AF,Lieberman JA,Dixon LB,et al.Practice guide 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second edition[J].Am J Psychiatry,2004,161(2):1-56
[2] Peuskens J,Bech P,Moller HJ,et al.Amisulpride versus ris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s of schizophrenia[J].Psychiatry Res,1999,88(2):107-117
[3] 沈一峰,李華芳,顧牛范.新型抗精神病藥氨磺必利[J].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00,9(2),123-125
[4] 汪向東,王西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評定量表手冊[M],增訂版.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267-276
[5] 鄺云航,李曉芳.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40例臨床療效初探[J].精神醫(yī)學雜志,2009,22(3):180
[6] 許建雄,朱建才.氨磺必利與氟哌啶醇治療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2,4(18):330-332
R749.3
A
1009-7201(2014)-03-0220-02
10.3969/j.issn.1009-7201.2014.03.020
2014-03-07)
276005,山東省臨沂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