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輝靈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素質教育觀念日益深入人心,人們對當前初中教學中的教學模式改革和創(chuàng)新也投入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和關注。本文將在客觀、全面地分析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的基礎上,深入闡述引進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意義和價值,進而系統(tǒng)地探討加強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上的運用的策略和措施。
【關鍵詞】初中歷史;歷史故事;問題;意義;措施
1 引言
初中是學生首次接受正規(guī)的歷史教育的時期,因此,學生在學習初期,對歷史學科既抱有很大的好奇心和積極性,又不可避免地感到迷惘和困惑。所以在這個階段,老師要充分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激發(fā)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增加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幫助學生克服迷惘和畏懼心理,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在歷史學習當中。然而,從現(xiàn)實情況看來,當前部分學校的初中歷史教學現(xiàn)狀都不盡如人意。
2 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2.1 教學目標出現(xiàn)偏差,教學模式單一
一方面,從當前的初中歷史教學現(xiàn)狀看來,老師們的教學目標普遍出現(xiàn)了偏差。也就是說,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充分意識到歷史教學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作用,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和提升的作用、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和內在修養(yǎng)的鍛造作用,反而過分地強調歷史知識點的識記、歷史成績的提高。
另一方面,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普遍采用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很少進行課堂交流和互動,更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求和需要,只是單向地向學生講授知識點和考點,導致課堂氛圍沉悶、學生聽課熱情和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
2.2 學生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各異,教學進度難以保障
誠如我們所知,在進入初中時,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模式已經初步形成,也就是說,學生之間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異也逐漸顯現(xiàn)出來,而初中歷史學習的難度和深度也遠遠超過小學階段的學習,因此,不僅老師在講課過程中難以制定明確的方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感到很大的壓力,因而,整個歷史教學的教學進度很難得到保障,老師在相關知識點的講授上難以把握一個合適的“度”,對延伸和拓展知識的講解時間也無法保障。
3 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誠如我們所知,為了改善和解決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老師們在教學模式和教學風格上都做出了很大的改變和調整,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改變就是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加強歷史故事的應用。從當前的實施現(xiàn)狀看來,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種教學模式是十分有效的。
3.1 增強學生學習熱情和學習主動性,提高歷史教學質量和效率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反而會導致學生對歷史學習的反感和厭惡。但是,歷史故事生動有趣,現(xiàn)實感強,故事性的形態(tài)也極大地緩解了學生看課文的壓力和緊張感,因而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聽課積極性。所以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引進歷史故事能很好地解決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不足,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主動性,也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加配合老師的授課工作,保障教學進度,降低老師的授課壓力,提高歷史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3.2 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總體說來,初中歷史教學的目的并不僅在與讓學生掌握相關歷史知識,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一個好分數(shù),而更多的是,我們應當通過歷史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意識和全球意識,讓學生將自己社會、民族、國家聯(lián)系在一起,學會用發(fā)展、變化的全球史觀來看待周圍的現(xiàn)實世界。而歷史故事的引進,在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主動性的同時,也會引起學生對歷史故事真實性和可靠性的反思和思考、對當今社會現(xiàn)象的反觀和總結。因此,在這個探究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也得到大大的提高,學生整體的綜合素質也會得到明顯的增強。
4 加強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的策略和措施
誠如上文所分析的,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引進歷史故事在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和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科研探究能力以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上的意義和價值,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相反,我們要在充分認識和分析這些問題和不足的基礎上,探討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加強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的教學模式。
4.1 推動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鼓勵老師與學生加強情感交流
前文我們分析到,在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中,老師與學生之間普遍缺乏交流,而歷史故事的講述,是最需要師生之間進行互動和交流的,因此,老師首先要轉變“灌輸式教學”或者說“填鴨式教學”的教學理念,增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4.2 充分挖掘相關歷史故事的內涵和背景,恰當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
歷史教學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在反觀歷史事件中對人性善惡的贊揚和鄙棄過程中,老師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素質型人才。那么,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充分挖掘相關歷史故事的內涵和背景,并充分利用各種外在輔助工具,在恰當?shù)臅r候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就顯得尤為重要。
例如,在“商鞅變法”這一課的學習過程中,老師不應該直接、單純地將文章劃分為變法的背景、變法的影響因素、變法的內容、變法的結果和影響這幾部分,因為這樣的教學進程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和疲憊。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首先引進變法開始之前,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讓學生了解到商鞅為了增強變法的可信度、建立變法的群眾基礎上做出了什么舉動,以此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在開始講述商鞅變法的相關內容;最后,老師也可以將變法后期,商鞅因為變法而得罪權貴,最終被處以極刑的故事告訴學生,加深學生對商鞅變法的影響和結果的認識和了解,讓學生在這一課的學習上全程投入,并進行深入探究。
4.3 推行互動教學,鼓勵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如前文所述,教學是一個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老師和學生都是課堂的主人。所以,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當中,就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就是說,在日常教學中,老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充分考慮初中生這個年齡階段渴望表現(xiàn)、渴望受重視的情感特點,積極組織像“小組討論、學生講課、辯論賽”等參與性、互動性強的教學模式。
具體說來,在學習“貞觀之治”這一課時,老師可以首先鼓勵學生們自己去收集有關“貞觀之治”的歷史故事,并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講述和分享;同時,老師也可以在課堂中采取探究性提問的方式,在講述歷史故事之后,向學生提出與故事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思考這個歷史故事帶來的啟示。如此一來,學生不僅在尋找故事的過程中,對“貞觀之治”的含義、內容、表現(xiàn)、意義和影響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還大大減輕老師的教學壓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學生講授歷史故事的方式,更有利于歷史故事融進初中歷史教學,讓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得到更好的運用和發(fā)展。
5 結語
總體而言,加強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具有重大的價值和意義。但是,歷史故事的引進需要經過一個長期的階段,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在教學模式、教學風格上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積極性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是我們不可忽略的一點;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仍需不斷提出新的策略、新的措施,以此不斷推動初中歷史教學的新發(fā)展、新飛躍。
參考文獻:
[1]劉春生.初中歷史教學實效性和及時性探究.華中師范大學,2010
[2]劉浩然.新課改下初中歷史教學的難點與重點.教育資訊,2012
[3]郁濰城.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