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軍
摘要: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運用群眾路線的立場觀點方法,不僅是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理念,也是高等學校堅持正確辦學方向的根本要求。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要把有利于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堅持教書育人和立德樹人,著眼于學生未來發(fā)展,切實關心學生,解決學生學習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高校;思想教育工作
一、目前高校思想教育的新挑戰(zhàn)
我們無論持有怎樣的教育理念,都要承認這樣的現(xiàn)實:全球化和信息化是我們國家當前社會最為鮮明的變化。全球化與信息化反映了人類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有關時空、交往、流通的意識與行為、范圍與速度、目標與手段、組織工具與形態(tài)等諸方面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變化過程。
全球化和信息化勢必帶來文化變革,而文化變革又會緊密影響高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來,使知識傳播更加便利、新技術手段應用更加快捷,這也進一步改變我們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發(fā)展走向。對于高校學生,這種文化理念和文化發(fā)展走向將引起以下三個層面的思想變化:一是思想內容更加豐富,社會提供給學生的不再是單一、固定的思維模式,學生可以按照自身不同的趣味和取向,選擇形成自己的思維意識。二是思想方向更加多元。和以往高校學生只具備某些特定的思維方式不同,學生體現(xiàn)出的主導思想或主流意識已經不再是單一類型,而是多種維度并存,甚至會有相互悖立的情況發(fā)生。三是思想的取向不再局限于過去社會所熟悉、接受、理解的范圍。學生將會有更多的價值取向和思想波動。
二、群眾路線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思想保證
(一)堅持群眾路線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近些年,伴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fā)展,高等教育邁入高速化發(fā)展階段,高校如何加強內涵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既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又是高校自身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只有關注學生、聯(lián)系學生、團結學生、教育學生,才能適應新形勢、戰(zhàn)勝新挑戰(zhàn)、促進新發(fā)展。
(二)堅持群眾路線是高校思想工作的需要。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目標,就是要大力提高全校師生員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育和造就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思政工作隊伍和管理隊伍,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就需要走群眾路線、全員參與。堅持群眾路線,就是要在黨委統(tǒng)一領導下,依靠各級黨團組織,調動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堅持群眾路線,就是要根據(jù)教職工和學生群體思想行為的差異性、層次性,進行分類指導、分類開展,深入師生員工,從實際出發(fā)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堅持群眾路線,就是要借助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和文化、藝術、新興媒體等載體,努力增強思想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三、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高校的新要求
根據(jù)黨中央部署,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指導意見》。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是抓住反對“四風”這個重點不放,集中解決“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掃除。同時,回應群眾關切,維護群眾利益,注重解決實際問題,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把改進作風的要求真正落實到基層,真正讓群眾受益。在這次活動中,黨中央明確了重點任務,要著力解決“四風”突出問題。著力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著力解決聯(lián)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
結合實際情況,對于高等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來說,具體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1)突出“為民”主題,服務學生健康成長成才。思想教育工作要以學生為本,解決在學生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新情況。與學生充分話人生、談理想、促發(fā)展,為同學們的職業(yè)規(guī)劃和人生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2)突出“務實”主題,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過程中察實情、講實話、辦實事、重實效。思想教育工作要按照真心聽、傾心聽、全面聽的思路,采取三種方式廣泛深入地聽取學生的心聲,了解情況。(3)突出“清廉”主題,在思想教育中厲行節(jié)約工作成本?!扒辶辈恢皇亲袷匾?guī)定,也是精神和行動。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精簡會議、節(jié)約成本,將學生思想教育貫穿到同學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
四、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新舉措
按照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應該努力以“為民”為核心理念,以“務實”為基本風格,以“清廉”為作風保障,長期堅持踐行群眾路線、提升服務學生意識、改進服務水平,以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作為檢驗工作效果的核心標準。按照中央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要在立查立改、邊查邊改的同時制定長期的整改方案,特別是要針對查擺出來的新問題、新情況進行深入研究,并努力按照建立長效機制的要求,堅持和完善已有的優(yōu)良做法,著手啟動其他整改項目,不斷深化和鞏固已經取得的成果。在具體工作中,應該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建立與學生的經常性溝通機制。加強思想教育工作者與學生的直接溝通。通過建立制度等方式,通過院系和輔導員面向學生開展工作,增加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學生代表座談會次數(shù),不但通過關注網(wǎng)絡輿情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更要深入到食堂、宿舍、班級、實驗室,增加與學生直接溝通的次數(shù),建立與學生定期或經常性直接溝通的機制,增強學生對思想教育工作的認知度和認可度。建立起學校領導、院系領導、教師、輔導員與學生溝通的機制,在學校建設、課程設置、心理輔導等多方面建立健全思想教育工作。拓寬院系任課教師和輔導員與學生的交流平臺。定期開設輔導員沙龍,由學生工作干部圍繞學生個案和突發(fā)事件的處理深度交流、分享經驗。(2)建立突發(fā)事件的協(xié)同處理機制。運用傳統(tǒng)模式進行的思想教育已經很難滿足新時代的需要,諸如社會財富分配不均、精神失落等等。更重要的,當我們帶著傳統(tǒng)思想教育的教條模式對學生進行指導時,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所以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應該充分調動學校的各方面資源和力量,深度參與院系對學生思想變化的處理過程。運用各種新技術手段,尤其是學生常用的技術手段進行干預、指導學生的思想變化,例如通過就個案建立微信群的方式全程跟蹤、全方位指導在學生中發(fā)生的新情況。(3)建立厲行節(jié)約長效機制。要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要求,充分利用如學生工作部、團委等各種思想教育工作相關單位的協(xié)同辦公平臺,努力實現(xiàn)基礎信息和基礎數(shù)據(jù)、重要文件的充分共享,探索合理優(yōu)化工作流程。精簡會議,提高會議效率,例如將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例會與輔導員培訓相結合,舉辦優(yōu)秀班集體答辯時邀請新生班長現(xiàn)場觀摩,同時達到評優(yōu)和培訓班的目的。(4)對正能量行為進行宣傳,引導形成優(yōu)良的校園文化。高校思想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幫助學生看清當下選擇的道路,更要為學生今后人生的精神動力指明方向。成功的思想教育工作應該是用一時之機,解決學生一世之需。思想教育與高校的其他工作相比,對校園文化的作用顯得更加直接,也更加突出。高校的思想教育應該給學生提供更為強大的,能夠支配自己生命的精神力量,這些力量匯集起來,就形成高校獨有的校園文化。
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一個常抓不懈的工作。只有充分尊重個性化的思維,才能將不同的思維求同存異,保護在共同社會秩序下的不同想法,才能確保思想教育工作讓學生看得見、感受得到、大多數(shù)人滿意。
參考文獻:
[1] 葉瀾,《21世紀社會發(fā)展與中國基礎教育改革》,[J]《中國教育學刊》,2005年(01),3
[2] 蔡文婷,譚昌勇,淺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群眾路線觀[J], 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01),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