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 剛
目前,越來越多的學校在完成校舍改造升級之后開始思考校園文化建設的問題。如何挖掘文化的功能,發(fā)揮文化在學校發(fā)展中的作用,成為校長們需要探索和思考的問題。近幾年來,湖北省十堰市東風第九中學一直致力于校園文化建設,在教育主管部門和專家學者的指導下,全體教職工以文化的視角全盤謀劃學校的發(fā)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中,我們對以下幾個問題進行了思考。
校園文化是學校核心價值的載體,核心價值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統(tǒng)帥和靈魂。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圍繞核心價值展開,頂層設計,系統(tǒng)規(guī)劃,注重細節(jié)。我校將“關愛每一個學生,成就每一位老師”確定為核心價值。為了實現這一核心價值,學校一是牢固樹立了一種思想—創(chuàng)國內一流品牌,建市內一流環(huán)境。二是堅持一種理念—依法治校,科研興校,文化立校,質量強校。三是形成一種文化—傳統(tǒng)教育思想與現代教育理念的融合。四是踐行一個誓言—堅持對每個學生負責,讓所有學生學有進步;替每個家庭分憂,讓所有家長滿意放心;對每一位教師貼心,讓所有教師感到快樂幸福。同時,校訓為“仁愛、博學、自信、自強”,校風為“文明、向上、務實、創(chuàng)新”,學風為“學而不厭”,教風為“誨人不倦”?!叭L一訓”是學校的靈魂,是全體師生行動的指南,是這種核心價值的具體體現。
如何將核心文化統(tǒng)帥的校園文化落實在校園建設中?我們認為,如果把學校比作一棵參天大樹,那么校園文化就是雨露、空氣和陽光,它雖然無聲無息,但潤物細無聲。這一形象的比喻揭示了文化的本質,揭示了文化的教育詩情蘊涵于優(yōu)美環(huán)境的陶冶。從這一點出發(fā),我校在校園建設中力爭突出核心價值,讓學校的建設體現出獨有的校園文化。比如,讓建筑場館寄寓文化品位,讓歷史遺跡述說著學校的世事變遷,讓廳堂館所表現出逸興雅趣,讓花草樹木折射出人文情懷,讓校園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以美的理念塑造靈魂,以內涵的豐富多彩培植特色氣質,以思想的張力承載高尚品德,以心靈的陶冶升華志趣、激勵志向,讓學生在學校環(huán)境文化的浸潤下認識生活,發(fā)現真理,豐盈生命。
建構校園文化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統(tǒng)一思想、凝聚智慧的過程。在校園文化的設計中,學校始終高舉“以人為本”的理念,摒棄了假、大、空、遠的思想,努力踐行真、小、實、近的做法,充分依靠全體教師,相信全體學生。讓每一張照片成為值得回味的記憶,讓每一句話成為師生真實的聲音,讓每一個設計貼近學校的實際。
學校的核心價值觀是我校教職工的智慧碰撞出來的,教師們的言行正是學校核心價值觀的表達。為此,我們專門設置了“東風九中教師風采”,成為教師們教育教學觀念的真實寫照。句句話語自己寫,言簡意賅接地氣,不是名人勝似名人。
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走路,讓每位教師都感到職業(yè)的幸福。
—陳 剛
以愛心育人,以耐心教人,以信心勵人。
——陳映鳳
舊制側畔千帆過,課改前頭萬木春。
—劉宏元
以興趣避頭懸梁,用方法免錐刺股。
—徐家樹
心靈溝通勝于知識傳授。
—艾寒梅
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和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
—卓東方
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
—楊 麗
嚴慈相濟,愛心耐心潤澤學生心靈;張弛有度,藝術高效巧開智慧之門。
——黃紀玉
不僅教師風采如此,打造教室文化也是充分發(fā)動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想方設法為班集體做貢獻;讓每一面墻壁都承載著我們的理想和智慧;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目標和期許;讓每一個學生都真心地愛著別人也被別人愛著;讓班集體成為學生展現才華的有效舞臺;讓每一個學生在班集體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讓每一個置身于其中的學子都深受班級文化的濡染,真正把班集體培植成學生和教師共同組成的溫馨大家庭。
班級理念是班主任的治班之魂,班級目標是全班學生的共同愿景,小組大比拼和班級榮譽墻是學生活動的過程記錄,班級自留地是展現班級特色的舞臺,班級讀書角時刻滋養(yǎng)著師生的心靈。比如,我校的班級精神有“生命不止,夢想不息,帶著夢想前進”“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鷹一樣的個人,狼一樣的團隊”,班訓有“沒有越不過的高山,只有邁不開的雙腿”“日常生活一絲不茍,關鍵時刻舉重若輕”“團結凝聚力量,專注激發(fā)潛能”。
校園文化建設應該重視墻壁這一重要載體,讓墻壁成為會說話的教材。學校大到教學樓,小到標識牌,都要經過精心布局巧妙設計:樓層提示牌讓每個第一次來到我校的客人站在任何角落都能找到他要尋找的班級和辦公室;班級、辦公室表示牌雖小,但很精致;如果有疑問只需要你拿起手中的電話一撥就能解決問題;學校工作生命安全重于泰山,從哪個地方上樓,出操從哪個樓梯道口下去,都有明確的標識;溫馨提示語讓你的語言更加文明,舉止更加得體。我們力爭讓每一塊墻壁都會說話,讓每一個生命都綻放異彩。
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每一段文字、每一張圖片無不體現著教師和學生的智慧,它們猶如一顆顆種子,播撒在師生心田,植根于師生心靈的沃土,定能綻放出絢麗的鮮花,結出沉甸甸的果實。
校園文化建設要重視主題文化的打造。如果說校園文化是一幅巨作,那么主題文化區(qū)域就是巨作中一個一個的聚焦點。每一個主題文化都在校園文化的整體布局中,每一個主題文化都要鮮明地支撐著校園文化。我校在“關愛每一個學生,成就每一位老師”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努力體現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yǎng)的高度融合,完美地實現了靜態(tài)環(huán)境文化與動態(tài)活動文化的有效嫁接。
教學樓一樓開放式風雨操場的建設集中體現了我校核心價值觀。通過宣傳欄、公告牌、教師風采等載體集中展示了學校的核心價值觀、教師的教育理念,營造出崇真的學園、向善的樂園、尚美的花園的文化氣息。
“學而書苑”突出學校致力于打造書香校園的主題思想。以大量高品質的書籍為主題,通過高品位的文化墻、活動式的閱報欄、一流的讀書設備,著力營造優(yōu)雅的讀書環(huán)境,彰顯“靜態(tài)文化”的浸潤功能。這里體現著文化人以文養(yǎng)心的人本精神,升華全體師生的思想意識,提升全體師生的文明素養(yǎng),陶冶全體師生的情操,打造人性美德的人文價值。
運動場所是張揚個性的好地方。學校內涵發(fā)展的要義首先是個性精神和人文情懷的體現,體現學校主題文化的“五環(huán)球場”是全體師生活動的地方,集中體現學校的“動態(tài)文化”。四張乒乓球臺整齊地擺放著,給學生們送去了歡聲笑語。左側主題文化墻“教師的沃土”從德育、教學、科研、管理四個方面展示了教師的風采,充分體現了尊重教師的學術自由,引領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成就教師的專業(yè)夢想,給教師以張揚個性的舞臺,并且把校本研修、教師培訓、科研探討、課程開發(fā)融于一體,讓教師的學習成為生活,讓教師的培訓成為福利,讓教師的反思成為品質,讓教師的創(chuàng)新成為目的,讓一流的學校文化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右側“學生的樂園”側重于學生在校園里生活的場景。因為我們認為教育的歡樂來自于對美好心靈的發(fā)現,看看那一張張笑臉,每個學生都是天使,他們的內心都蘊藏著真善美的寶藏,教育的真諦就是發(fā)現他們的興趣,開啟他們的個性,激發(fā)他們的潛力;在學校全體教師欣賞的目光中,讓學生變成紳士;在文化育人的理念下,使學生變得德淑;在以生為本的取向下,使學生變得開朗;在審美目標的愿景中,讓學生變得智慧。
學校的社會責任之一就是文化的傳承。歷史是一塊飽經滄桑的殘垣斷壁,歷史是千年流傳的詩詞佳句。陶行知先生倡導“學校是文化的旅館”。學校文化建設必須要重視歷史的元素,校園文化要有一定的歷史厚重感。我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主要圍繞兩個領域的歷史展開,一是我國教育思想史,二是我校發(fā)展史。在走廊文化中,我們精選27幅字畫。每幅都盡量做到文有內涵,圖有意境,圖文并茂。所有名言均來自于國學經典,既體現了傳統(tǒng)教育文化思想與現代教育思想的融合,又通過歷史沉淀下來的顆顆珍珠來照亮、激勵學生勤奮學習,立志做人。根據學生的特點,在二樓和三樓主要是勸學、勤學篇,四樓主要是勵志篇,五樓主要是修身篇。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自己,一所沒有歷史厚重感的學校是沒有文化的學校。學校專門設置一整面的主題文化墻,以高度濃縮的圖片和文字介紹了學校的“成長足跡”,給所有置身其中的師生一幅生動鮮活的立體畫卷,讓我校師生了解歷史、把握現在、共創(chuàng)未來。
伏爾泰說:“使人獲得思想解放的力量,莫大過于文化和教育?!毙@文化是一位無聲的教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傳播文明,浸潤心田,開啟心智,承載歷史,激勵后人。校園文化建設對于學校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值得我們大家共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