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琳
古文是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以往,許多教師采用死板的古文教學方式,學生非但不會對古文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還會在一定程度上畏懼古文。然而,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古文均是我國古代文學家智慧的結(jié)晶,只要引導學生耐心體會,就不難發(fā)現(xiàn)古文的韻律與魅力。此外,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鑒于此,強化對小學生古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就顯得極為重要。本文將就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古文學習興趣提出幾點思路和方法,以供參考。
根據(jù)我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經(jīng)驗,小學生對古文意義的認知具有整體性的特點,對于新的古文知識,學生能夠很快地將其作為一個整體,融匯于自己的認知體系并把握住新知識的主要特征?;诖?,學生在閱讀新的文言文資料時,即便其中出現(xiàn)了學習的障礙,比如生字生詞等,也不影響他們以跳躍性的閱讀方式去感知。古文是現(xiàn)代文的基礎,但與現(xiàn)代文相比,古文更具音韻之美,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音韻感比較強烈,在文言文的閱讀過程中,起落有致的音韻會激發(fā)他們對文言文的濃厚興趣。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教師在古文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感受其聲調(diào)節(jié)奏,來深刻領會作品的思想情感。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對于今天小學高年級的古文教學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比如,我是這樣來進行小學古文教學的:首先把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的讀音、含義告訴學生,克服學生的閱讀障礙,使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整讀完整篇文章;接下來,我做示范朗讀,讓學生與老師的范讀進行比較,找到自己的差距,然后模仿老師的讀法,重新調(diào)整自己的朗讀,在此我會引導學生,在朗讀中要深入地感受語句的節(jié)奏、輕重、語速的快慢等;最后,強化學生的朗讀訓練,通過反反復復的朗讀,讓學生的朗讀與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融為一體,讓文章彰顯出韻味,彰顯出本有的美,由此使學生感受到古文的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小學語文古文教學中,傳統(tǒng)的方法是多讀,隨著學習方法的不斷引進,對于古文學習的方式,有很多教師開始運用“以知為本”的方法。這樣的學習方式,雖然有利于掌握古文中的一些有關術語,但是,對于表達習慣卻不能做到有效的理解,在古文中很多詞語的意義與表達習慣是密切相關的,不熟悉不理解表達習慣,就難以準確理解一些詞句的真實含義。因此,在以知為本的基礎上,我認為仍然要注重多讀,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的結(jié)合,才能實現(xiàn)學習效率的提升。
為了加強學生對古文的理解能力,教學中可選取古文中常出現(xiàn)的修辭句式開展課堂討論活動,使其在“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基礎上,能夠進行正確的知識遷徙,學會聯(lián)想、類比,進而加深古文典型句、修辭方法或字、詞的理解。
在《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中,可就夸張的修辭展開課堂討論,可提問:“接天蓮葉無窮碧”中的“接天”有何用意?同學們能否舉出類似的例子?學生紛紛指出,這是夸張的修辭手法,并舉出了“飛流直下三千尺”、“危樓高百尺”、“桃花潭水深千尺”等例子,通過這場討論,學生顯然理解了“接天”的用意,并水到渠成地學會了古文的夸張手法。
在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古文多為古詩詞,主要是描繪獨具特色的情境,為了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使學生自主了解古文,要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開展古文配畫的教學活動。
比如,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詞兩首》中的《漁歌子》,描述了一幅詞人垂釣的悠閑場景,教師可引導學生將這一場景畫出來。在作畫的過程中,學生為組織畫面、尋找素材和合理構(gòu)圖,將對該首詞進行深入體會和研究。思索和繪畫的過程,也成為學生自主探究古文和體會詩人情感的過程。與此同時,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在作畫過程中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如增加與此詞意境相符的元素等等,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創(chuàng)作靈感,進而升華古詩詞教學成效。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對古文的學習興趣,首先要尊重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在課堂中的重要地位,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在此基礎上,教師應通過提升古文教學過程的自主性、趣味性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活動來增進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使其真正感受到祖國悠久而燦爛的語言文化,并通過古文學習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和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