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素勝 陶 華 吳 蕾
(四川省簡陽市婦幼保健院 641400)
血常規(guī)檢查是臨床醫(yī)學檢驗中的基本內容之一[1]。臨床上,在采集嬰幼兒血常規(guī)標本時,常常發(fā)生不易察覺的血標本凝固或形成血凝塊,致使檢驗結果不準,往往需要重新采血。這樣既耽誤了疾病診斷與治療,又使患兒反復抽血帶來一定的痛苦,甚至直接形成了醫(yī)患糾紛的導火線。對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間嬰幼兒血常規(guī)標本發(fā)生凝血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將其對策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5月一2014年5月期間檢測血常規(guī)的嬰幼兒兒3700例,其中1天—1歲的患兒有2009例,1歲—3歲的患兒1691例,其中男1520例,女2180例。
1.2 方法 使用真空采血管(包含edtak2)收集嬰幼兒血常規(guī)標本,用75% 乙醇棉球消毒局部皮膚、待干,拇指和示指固定采血部位,右手持消毒后的采血針迅速刺入采血部位,深約2~3 m m。立即出針,稍加外力,使血液流出為宜,用干棉球擦去第一滴血,按需要依次采血。采血完畢,用干棉球壓住傷口,止血片刻。
1.3 結果標本凝血72份,共中1天—1歲的患兒有43份,1歲—3歲的患兒29份。
2.1 凝血原因
2.1.1 患兒原因(1)現(xiàn)在人們生活明顯提高和改善,肥胖患兒比例較前增加,有時候血粘度高的患兒血凝的就很快。(2)嬰幼兒頭皮靜脈或四肢靜脈血管本來就細小且壓力不足,致使采血時間相對延長而引起凝血。(3)抽血時,患兒多處于心理不穩(wěn)定狀態(tài),一旦患兒出現(xiàn)情緒激動、劇烈運動等心理變化,往往會引起血漿成分的變化(如血小板增多,血凝和纖溶系統(tǒng)被激活等),而致其凝固活性增強。
2.1.2 與抗凝劑有關的原因(1)抗凝劑粘附于試管壁上,未與血標本充分混勻[2];(2)采集血液標本量過多;抗凝劑加入試管中又過少;(3)或者誤用了同種但不同濃度的抗凝劑;抗凝標本誤用普通干燥試管來存放。(4)試管過多,先后注入抗凝劑順序不對,最后注入抗凝管,致使血液在注射器里已經凝固。
2.1.3 與操作有關的原因(1)操作者技術不熟練,患兒不合作,抽血不順利,采血時間過長,造成血液已經在空針里凝固;(2)采血后標本存放時間過長,或者未及時送檢和妥善保管等都會導致凝血的發(fā)生。另外,臨床工作中采血多是由低年醫(yī)務人員來實施,他們經驗不足,往往對血標本質量的重要性還不甚清楚,忽視對標本質量的控制,致使血標本凝血率增高。
2.2 對策
2.2.1 叮囑患兒處于平靜狀態(tài),避免情緒激動、劇烈運動等不良情緒和狀態(tài)。標本采集前,應叮囑患兒處于安靜狀態(tài),尤其注意要向患兒及其家長講解檢查的意義及方法,盡量取得他們配合。
2.2.2 盡量采用易尋且彈性好的靜脈取血,止血帶不必束縛過緊,束臂時間不應超過1分鐘,禁止用力拍打穿刺部位,回血后應立即松開止血帶。
2.2.3 加強義務知識和能力的培訓,掌握血標本質量的重要性,嚴格按照醫(yī)療規(guī)范來操作采血,避免反復抽血,盡量做到一針見血。
2.2.4 采血量應以專用管刻度要求為準(一般為2ml),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更不能影響抗凝比例。
2.2.5 采血結束后應立即輕柔搖勻5-10次,及時內將標本送往檢驗科,妥善保管。
[1]嚴顥.影響真空靜脈采血檢驗結果的非疾病因素[J].當代護士.2003(3):65—66.
[2]陸瑾,黃建業(yè).臨床抗凝標本凝血原因和對策.實用護理雜志,2001,17(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