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哲英,高 超
(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河北 承德 067000)
信息技術主要是指利用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手段實現獲取信息、傳遞信息、存儲信息、處理信息、顯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關技術。信息技術是當今知識經濟社會中最先進的生產力,各行各業(yè)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日益普及,用人單位對畢業(yè)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既關系到學生在校期間對專業(yè)課程學習的支撐,也涉及到他們踏上工作崗位以后其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否適應崗位工作的實際需求。所以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應用能力,學會利用信息資源,熟練地使用計算機這個有利工具來為其崗位工作服務,是對當代高職學生素質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職院校擔負的培養(yǎng)任務之一。為了較好地完成培養(yǎng)任務,我們必須認清當前形勢,掌握當前教育對象的狀況,采用相適應的方式方法,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上不斷地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適應當今高職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目前教育對象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新入學的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決定我們的教學內容如何設置;二是現在學生學習能力的現狀,這決定我們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家庭和社會的計算機普及率大大提高,與前些年的學生相比,大一新生對計算機的感知程度有所提高。但經過對近兩年學生的教學分析及調查摸底后發(fā)現,他們大多數對計算機的認識只是停留在聊天玩游戲層面,而對辦公軟件的規(guī)范使用以及如何利用計算機的信息處理能力并更好為所學專業(yè)及崗位工作服務卻并不熟悉;還有少部分來自偏遠貧困地區(qū)的學生,對電腦幾乎沒接觸過,就更談不上熟練使用了。歸納起來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首先是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水平存在個體差異,在教學時要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渴求;其次是學生因為一知半解而自以為是,不重視計算機的學習,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應用讓他們感到所學知識的實用性和趣味性,使他們感受到自己知識的欠缺從而端正學習態(tài)度;另外,就是隨著這兩年高職院校生源的分數段的降低,學生的整體素質有所變化,這些學生不僅文化基礎相對較差,而且紀律較散漫,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他們思想活躍,對感興趣的事情比較上心,動手操作能力高于邏輯思維能力。
受教育的對象發(fā)生了變化,如果還是沿用老一套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就會形成“老師在上面講老師的課,學生在下面玩自己的事”的局面。當前學生狀況的變化和用人單位對人才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的提高,使得公共計算機課的教學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給我們從事一線教學的教師提出了新的課題。
近年來,有些教師埋怨現在的學生不好教,這背后體現出了教師兩方面的現象:一是教師對學生現狀的擔憂,二是教師對當前如何教學的困惑甚至是束手無策。學生不愛學習受很多因素的干擾,社會外界因素對學生的影響是一方面,但主要因素還是教學方式方法的陳舊,與教育對象不相適應。對現在的學生還用老一套教學方法傳授陳舊的教學內容,顯然是行不通了,這也正是困擾大家的問題所在。埋怨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如何把學生教育成社會需要的人是我們教師的職責也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實際上大多數教師都感覺到了現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能力的變化,各學科專業(yè)都針對社會需求變化和生源變化做了一些調整和改革,但基本模式仍然未發(fā)生根本的變化,仍需要從教學觀念到教學形式進行本質的轉變,必須樹立起職業(yè)教育的觀念,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導學”為核心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要明確職業(yè)教學要以應用為目的,注重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理論上要求更加深入,更要注重實用技術的培養(yǎng)。作為各專業(yè)的公共計算機課,為適應社會的需求和人才發(fā)展的需要,針對高職學生特點,應注重實踐教學,針對某個知識點讓學生反復進行訓練。
高等職業(yè)教育是以技術應用型人才為培養(yǎng)目標,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更要以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為核心。傳統(tǒng)的“掃盲”式的計算機文化教育,無論從觀念上還是形式上都已經不能適應社會新形勢的發(fā)展和需要,必須要根據當前學生的狀況,在新的層次上進行全面深入的教學改革。我們的教學改革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從形式上把公共計算機課全部放到計算機機房教學;二是伴隨著教學形式的改變而進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學形式改變后,迫使教學內容要隨之改變,在機房上課首先要改變的就是把過去教師講的多轉變成現在學生做的多。這種轉變的關鍵在于讓學生有任務可做,這就需要把教學內容重新進行設計,根據課程標準把相應的教學內容以實用的案例作為知識的引導,把知識點融入案例之中,再給學生設計好相近的操作訓練任務,并準備好操作使用的素材,以便學生使用。比如:當講到Excel應用時,以學生每學期的成績綜合測評為例,按照每學期所學課程的門數把每個學生的相應成績錄入到工作表中,按照每門課所占學分及考試、考查課不同的比例算出每位學生的學習成績,再求出綜合素質分,使用Rank()函數求出排名次序,做出圖表,并在數據庫中分析不同分數段的人數,匯總不同宿舍的平均成績。通過這個案例的教學,既融入了工作表制作、學號的填充、公式及函數的使用、圖表制作、數據庫分析等知識點,又使學生對上學期的學習成績分析的一清二楚,對所學知識的實用性產生了興趣,又能從這個與他們密切相關的案例中分析對比出自己所處的位置,從而對其學習產生促進作用。再比如:當講VB程序設計中循環(huán)程序時,以超市收銀臺的結賬程序為例,設計一個“累加器”并能打印輸出,這是一個很常用很典型的實用案例,而且并不是太難理解。讓學生對程序設計有了實用性的直觀感受,激發(fā)出學生求學的熱情。然后,把知識點引出,再讓學生設計一個“大獎賽選手的得分”的訓練題目。通過這樣的教學內容設計,使學和做都能落到實處,讓學生感受到學起來有趣做起來有用,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使他們喜歡上學習。
在上述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改革的基礎上,隨之就是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的轉變。要想在機房組織好教學比在教室要困難,在機房上課面臨的主要難題就是如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因為計算機機房的機器都是對面擺放,而且房間較大,每個學生頭前都擋著一個屏幕。在這種環(huán)境下想要利用好機房的有利條件,克服不利因素,提高教學質量,就應該對癥下藥,改變原來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才能達到好的結果。
以在計算機機房一堂課的教學過程組織為例,來與大家共同探討:①首先告訴學生要講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大致了解本次課應該學有哪些知識。②采用帶領學生一起操作,邊操作邊講解的方式,好處是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③給學生練習題目獨立操作,發(fā)揮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和操作能力。④結合學生操作問題進行演示,主要解決學生操作中容易出的錯誤,強調應該注意的問題。⑤對學生操作的結果進行成績記錄,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通過上述幾個教學步驟的實踐,能使其主要精力用到完成任務上,學生在這過程中感受到學習和獲得知識的快樂。另外一點,就是在不同層次上的反復練習。當然,教師也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其他相應的教學方法,比如在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后,也可以采用讓學生先做題目,遇到問題后教師再有針對性地集中解決問題的方法等??傊?,在計算機機房教學必須摒棄原來在教室上課的方式,要充分利用機房的條件,讓學生通過親自操作計算機,才能提高其教學效果。
[1]戴士宏.職業(yè)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胡遠萍,馬珺,等.計算機應用基礎案例教程[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