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菁
摘 要:教師剖析了初中階段英語詞匯的學習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并結合實例闡述了分類歸納教學法、音形義結合教學法、聯(lián)想教學法、多感官協(xié)同記憶法、筆記教學法等教學策略的運用,探討了詞匯教學的一些思考和建議,以期為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詞匯教學;分類歸納;音形義結合;聯(lián)想教學
語言學家Harley曾說過,詞匯是語言的要素之一,它對人類交流及語言學習至關重要。由此可見,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性,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英語基礎和學習積極性,是一個值得探究的課題。在此,筆者將對英語詞匯的教學策略做簡要概述,以期對英語學習者有所啟迪和幫助。
一、詞匯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總結出目前基礎階段英語詞匯教學主要存在的問題:
1.語音知識掌握不過關
很多學生在背單詞的過程中音形意脫離,對單詞的發(fā)音拼讀規(guī)律知之甚少,導致部分學生知其意而不知其形,部分學生知其音形而不知其意,
2.記憶方法單一機械
大部分初中生對于單詞學習的策略知之甚少,更不用說運用詞匯學習的策略和技巧了,單純的死記硬背,不僅耗時長,也消耗了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久而久之,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導致對單詞學習的恐懼心理蔓延。
3.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
部分學生沒有從思想上重視單詞學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導致前記后忘,效率低下。部分學生僅有單詞的輸入,但是輸出極少,導致需要提取知識的時候仍然沒有思緒。
二、如何提高詞匯教學的有效性
針對目前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記憶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呢?以下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歸納出的5種較容易被學生所掌握的方法。
1.分類歸納教學法
該教學法是通過找出詞與詞之間的外部邏輯關系,幫助學生將詞匯進行簡明、清晰的歸納分類,在腦海中構建脈絡清晰的記憶圖表,從而提高詞匯記憶的效率。請看以下例子:(1)平行關系,如metre(米),mile(英里),kilometre(千米,公里),centimetre(厘米)、inch(英寸)都屬于計量單位;(2)反義關系,如above和below是兩個意義相反的詞;(3)從屬關系,如牛津譯林版本英語教材中出現(xiàn)的mouse,goldfish,parrot,dodo,snake,camel,ant,elephant,giraffe,rabbit,dolphin,giant,panda,zebra,squirrel,bat,bee,wolf,hen,butterfly等都屬于animal這個范疇。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關系,如同義關系、包含關系、對應關系、部分和整體的關系等,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類似的網(wǎng)絡結構圖,有助于學生深刻記憶單詞。
2.音形義結合教學法
英語詞匯在發(fā)音、詞形和意義上往往有規(guī)律可循,因此,教師應幫助學生掌握好音標以及常見的字母組合,通過詞本身的內(nèi)部邏輯關系來記憶。例如,right和write,quite和quiet就屬于同音近音詞。又如,museum,noon,madam,level,grammar(ram和mar對稱),pop等詞形具有前后對稱的特殊性。要真正熟練運用音形義結合教學法,教師必須在教學中做個有心人,多觀察單詞的結構,以便找出更多的規(guī)律。
3.聯(lián)想記憶教學法
教師應最大限度地挖掘詞匯中的潛在聯(lián)系,構造有意義的聯(lián)想,為孤立的詞匯建立有意義的聯(lián)系。例如,在區(qū)分metre(米)和mile(英里)兩個生詞時,很多學生難以區(qū)分其義,筆者就讓學生注意單詞的發(fā)音,metre的第一個音和中文“米”的發(fā)音近似,這樣就能輕易辨別兩個單詞的意思了。再如,后綴-er表示人,如speaker,climber,social worker,swimmer,singer,driver等,由于受此后綴影響,很多學生把“游客、拜訪者”的英文單詞拼寫成visiter,此時教師如果讓學生把字母o想象成旅游者看到壯觀景色之時因驚嘆而張大的嘴,就能輕易記住其正確的拼寫形式visitor了。請看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另外一些聯(lián)想方法:
history:歷史。聯(lián)想:分解為hi和story兩個單詞并合為一句話:Hi,story!
hall:大廳。聯(lián)想:大廳就是全部人(all)聚在一起的地方。
breakfast:早餐。聯(lián)想: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早餐往往是利用早上的間歇(break)快速(fast)吃完的。
ideal:理想的。聯(lián)想:我們往往認為自己(I)的idea是最理想的。
4.多感官協(xié)同教學法
想要學好初中英語,第一步就是要準確、深刻、快速地將單詞記憶在腦海里。因此,教師應盡量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最大限度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創(chuàng)造條件調(diào)動學生的手、耳、口、鼻等多感官,以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sandwich,salad等生詞時,教師可以自己制作一份三明治、沙拉并拍成圖片,甚至可以錄一段制作視頻,以此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生動愉快的氣氛中記住生詞及其相關表達。
5.筆記教學法
引導學生在主觀上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詞匯進行分門別類,用√、☆等符號標記單詞,例如,(1)“☆”表示:完全掌握并能熟練運用;(2)“√”表示:半熟詞,能辨識但不能熟練運用,是記憶的首選目標;(3)“△”表示:沒有掌握,主要包括難詞、易混詞和生詞,需要多加記憶;(4)“→”表示:用各種箭頭連接讀音、詞形、含義相互關聯(lián)的單詞。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運用不同的符號、顏色設計屬于自己的一套筆記模式,如,可以用熒光筆、紅色、黑色區(qū)分不同難度的單詞;用簡寫表示不同的詞性,如n.=名詞,adj.=形容詞,v.=動詞等。筆記應遵循簡潔明了、前后一致、直觀的原則。
三、思考和建議
1.遵循量力、可行的原則教學
詞匯教學不能追求一步到位,要有所側重,有所取舍。
2.認真研讀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層次體現(xiàn)在各個年級對同一個單詞的掌握要求不同,有些教師沒有吃透教材,或者片面拓寬、超綱輸入,結果往往是偏離了教學要求和教學重點,與教學目標背道而馳,讓學生漸漸對單詞學習失去興趣。
3.提高復現(xiàn)頻率
根據(jù)艾賓浩斯的遺忘學說,遺忘先快后慢,最后趨向不再遺忘。因此,教師不僅要在呈現(xiàn)生詞時下功夫,還必須在學生尚未忘卻時便予以復習鞏固,并保證一段時間之后有意識地組織各種復習,多次循環(huán)再現(xiàn)。
4.多種教學模式結合
沒有任何一種孤立的詞匯教學法是萬能的,僅僅依靠其中一種策略是達不到滿意的教學效果的,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必須根據(jù)學生特點和教學內(nèi)容,結合相關教學策略,尋求恰當?shù)慕虒W方式,力求在單位時間內(nèi)追求詞匯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總之,詞匯的教學方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除了以上提及的這些策略,還有游戲教學法、重復教學法、圖表教學法等,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勤于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探索更多可行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課堂詞匯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真正提高詞匯的學習、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廖星.單詞背后的故事[M].外文出版社,2012.
[2]應曉球,吳彩霞.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M].上海三聯(lián)書店出版社,2011:136-143.
[3]王篤勤.初中英語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67-109.
[4]陳靜波.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35-51.
[5]鮑閩芳.談初中英語閱讀課詞匯教學的呈現(xiàn)策略和應用策略.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3(01):36-40.
(作者單位 江蘇省昆山市花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