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華
摘 要: 近些年來,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理念經歷了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主體”的轉變。在這一歷程中,無論教學手段如何創(chuàng)新,教育對象如何變化,作為課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導課,其被重視程度始終不夠。本文就近體原則的內涵及其運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導課 近體原則 教學應用
導課,作為課堂教學的初始環(huán)節(jié),既是展現(xiàn)教師精神風貌和個性魅力的機會,又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更是后續(xù)教學環(huán)節(jié)順利開展的基礎。導課在授課伊始,便可直觀呈現(xiàn)“音”、“影”、“形”,為受眾帶來強烈的視覺觀感,為教學奠定基調,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有效為課堂教學服務。導課可在借班教學中帶來良性互動,更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消除師生的陌生感,拉近彼此距離。我擬就以“近體原則”為理論依據(jù),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牛津版)》(譯林出版社,2010)為課例進行分析。
“近體原則”(close-set principle),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所教學生的心理狀況、年齡層次和知識水平,對教材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處理,拉近學生與教學內容間的時間和空間距離,以縮小他們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異,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近體原則”可分為“時間近體原則”、“空間近體原則”、“心理近體原則”和“活動近體原則”,現(xiàn)結合教學案例闡述如下。
1.時間近體原則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師生要保持對國內外時事的敏感度,及時了解重大事件發(fā)生的背景。教師可將時事引入課堂,巧妙整合教學內容。以“Back to the Past”(Module 3 Unit 3)中“project”一課的“Ancient Greek Statue Found in Xinjiang”為例,本文從亞歷山大大帝的雕像在新疆出土講起,由此引出其影響力之深遠,突出文本的“historic”一詞。故事背景與事件距今較遠,所以在設計導入問題上,我借由英國政壇“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因中風不幸去世這則新聞導入,并呈現(xiàn)圖片。
師:“Class,the news today is about Mrs.Thatcher,who died from the stroke yesterday.”
師:“Before that,she had come down with strokes.And what do you know about her?”
生:“Politician,the Iron Lady”。水平高些的同學會想到“Prime Minister”等。
師:“What did she do for the UK?”
學生對問題本身有所了解,但用英語表達存在一定困難,所以回答中涉及“contributions”,“economy”或“political reform”均可。
師:“Even if she passed away,she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historic figures because of what she has done.”至此,提前呈現(xiàn)新詞“come down with”,并引出本課關鍵詞“historic”。隨后引入亞歷山大大帝的圖片并過渡。
師:“Like Mrs.Thatcher,Alexander the Great is also seen as a historic figure for his greatness.Now,we have a chance today to get to know him.”
通過建立熱點事件和歷史事件的聯(lián)系,教師帶領學生由現(xiàn)代英國“穿越”到遙遠的古希臘,共同領略這位傳奇大帝的風采。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該“project”的原始輸出任務為制作歷史人物海報,鑒于課文內容為人物生平,時間線索清晰,所以我將任務改為簡介撒切爾夫人生平。這樣,教學便以“撒切爾夫人”為線索,貫穿始終,不純粹為了導課而引入,體現(xiàn)教學的連貫性和完整性。
2.空間近體原則
受全局性和典型性的局限,教材在選材時不可能每篇都選用發(fā)生在學生所在地區(qū)的事例。由于空間距離遠、直觀性差、感受性弱,學生的興奮點不易被激發(fā)。因此,教師應以課文內容為依據(jù),盡量結合身邊典型事例,通過感性認識入手,縮短教與學的“空間距離”,此為空間近體原則。以“Helpi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Module 6 Unit 4)”為例,我主要介紹了聯(lián)合國成立的背景、目的、職能、成員國及發(fā)展目標,從內容上看是個“一言難盡”的“高大上”話題。對學生而言,聯(lián)合國是個遙不可及的國際機構,大部分同學對其歷史及現(xiàn)狀知之甚少。對于這個看似“不接地氣”的篇章,在導入新課時,如何能迅速拉近“聯(lián)合國”與學生的“空間距離”,是教師面臨的首要問題。筆者結合曾在聯(lián)合國駐日內瓦辦事處實習的經歷,在教學中運用“空間近體原則”,設計導課內容如下。
師:“Today,well talk about a big topic,the United Nations.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UN,like its history or functions?”
生:“Established after the Word World II”,“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對這一年齡段的學生而言,聯(lián)合國只存在于課本或電視中,于是教師繼續(xù)提問:
師:“As such an organization,do you think the UN is related to the ordinary people?”endprint
生:“No!”在預先營造出帶有“距離感”的氛圍后,筆者展示了自己在日內瓦著名建筑“Palace of Nations(萬國宮)”前的照片,并一語雙關道:
師:“You see the UN is actually not that far.The Palace of Nations is the UNs office based in Geneva.”學生看到聯(lián)合國和老師“零距離”時感到很吃驚,此時教師趁熱打鐵,繼續(xù)展示另外一張身處會議室的照片,并配圖說明此處為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開會之處,并介紹“permanent state members”,“the security council”等拓展詞匯。
師:“Its related to every aspect of the world affairs,right?”學生在學習新知的同時,逐漸了解到聯(lián)合國并沒有那么“遙不可及”,它是一個為國際社會服務的機構,每個人都身處“global village(地球村)”,這與課文中“The UN touches the lives of people everywhere”相呼應。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開闊學生的國際視野。
3.心理近體原則
心理近體原則即教師從實際出發(fā),了解某一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引出學生最關注和最感興趣的話題,激發(fā)渴求與探索的心理,優(yōu)化課堂教學。簡單說來,就是心理上貼近受眾,情感上引起共鳴。若教師能夠將自身經歷作為素材導入,可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以“Understanding Each Other(Module 6 Unit 3)”為例,“reading”部分旨在介紹不同國家間的文化差異,但學生對“文化差異”缺乏感性認識,話題難以引起共鳴,我以自身作為切入點導入新課。
師:“We have known each other for a time.You know I am from...?”故作停頓,學生幾乎同時回答:“From the Northeast.”
師:“Exactly!You can definitely fee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s,right?Like...?”用手勢示意身高。
生:“You are much taller than us!”
師:“What else?”學生陸續(xù)給出諸如“氣候”、“飲食”、“方言”和“性格”等回答。同時,課件呈現(xiàn)南北菜系、方言及文化代表人物的圖片配合回答。
師:“The cultures out there are visibly different.That is calle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Even regions within one country differ a lot,not alone different countries.Now we will have a taste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among Asian countries.”這樣便將話題自然過渡到國家間的文化差異上。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妨試將自身經歷作為素材或就地取材,此法能使學生產生共鳴,進而營造融洽、和諧的課堂氛圍。
4.活動近體原則
活動近體原則是指教師適時地讓學生在實踐中尋求發(fā)展,進行體驗和回味,真正實現(xiàn)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此處仍以“Helpi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Module 6 Unit 4)”為例,我在另外一班級教學時,采用了“活動近體原則”:組織小組活動并引入評比機制。鑒于班里有兩位同學是學校模擬聯(lián)合國社團的成員,對聯(lián)合國的運作機制有一定了解,由他們擔任競賽活動的host。其他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預習課文,并通過競賽方式搶答host的提問。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地學會“合作(cooperation)與競爭(competition)”。把課堂還給學生更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體驗學習的樂趣。同時,要引導學生不能片面追求正確率,把活動過度娛樂化,而要通過比賽了解題目背后的知識。例如拓展題:“How many official languages used in the United Nations?”很多同學并未答對,由host公布正確答案(English,Arabic,F(xiàn)rench,Spanish,Chinese and Russian共六種),并介紹語言確立的背景。這時,再由我進一步闡述這些語言在聯(lián)大會議中如何經由“口譯員(interpreter)”進行“接力翻譯(relay interpretation)”,為來自各個國家的代表提供語言服務,至此預熱詞匯:interpret。上述課例實際上融合了“空間近體原則”和“活動近體原則”兩種教學方法。也就是說,教師可機動靈活地組合多種導課方法,即便教同一節(jié)課也并非簡單重復,而要根據(jù)學情微調和再創(chuàng)造,不妨嘗試導課的“同課異構”。
參考文獻:
[1]第斯多惠.德國教師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98.
[3]葛文山.中小學外語教學[J].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02.
[4]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5]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6]肖禮全.英語教學方法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7]孫亞玲.課堂教學有效性標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