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娜+唐一通+姚勁松+周茜+吳斌
摘要:實驗課是生物化學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針對護理專業(yè)化學基礎薄弱的現(xiàn)狀,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水平、強化實驗技能訓練、改變傳統(tǒng)考核手段等多個方面對提高護理專業(yè)的生物化學的實驗教學質量進行了初步探索。
關鍵詞:生物化學;護理專業(yè);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2-0087-02
生物化學是一門基礎醫(yī)學的必修課程,講述正常人體的生物化學以及疾病過程中的相關問題[1],對生理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等護理學專業(yè)必修課程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實驗課是生物化學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實驗,學生可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有關生物化學的實驗技術和方法,為以后從事護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但調查結果顯示,護理學專業(yè)的學生對生物化學實驗課未能給予充分的重視,上課不愿動手,缺乏積極主動性,使得實驗教學的效果不理想。為此,筆者對如何提高護理專業(yè)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的質量做了一些探索。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據(jù)調查,我院2012—2013年招收的護理專業(yè)的本科生約76%在高中都是文科生,這就意味著76%的同學化學理論知識的基礎薄弱。生物化學的許多知識涉及到有機大分子的構成、作用、性質和在生物有機體中的轉化作用歷程。因此,對于這些同學來說,聽生物化學課無異于聽天書,他們很快就在學習上產生了畏難情緒。他們在理論課上聽不懂,上實驗課自然積極性不高。所以學校要想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1.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大多數(shù)大學教師上課來、下課走,和學生溝通有限,使得學生遇到難題不敢求教。他們的問題越積越多,最終導致了學習興趣的喪失。實驗課節(jié)奏相對較為寬松,教師可利用課前、課上和課后的零散時間主動詢問和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無論是理論課上的問題還是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老師都要認真解答;學生做出好的實驗結果要及時肯定和鼓勵;學生不小心損壞器材,不能一味地批評斥責,要仔細詢問緣由,規(guī)范操作。愛屋及烏,一旦良好的師生感情得以建立,學生會主動克服學習上的畏難情緒,對學習產生信心。
2.合理選擇實驗內容。生物化學實驗涵蓋的內容較多,如果選擇的實驗項目過多,對在高中時實驗技能訓練較少的大部分護理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很容易產生厭學心理。因此,教師可以刪減一些理論性較強的驗證性實驗,如“植物組織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測定”;選擇一些和臨床密切相關的實驗,如“飲食和激素對家兔血糖濃度的影響”、“過氧化脂質測定”、“飲食對家兔血漿脂蛋白影響的探討”等。
3.讓學生參與準備實驗。以往的實驗課都是課前實驗員將實驗用品準備好后,按組分配到位,學生上課后直接使用,進行實驗操作。對于大多數(shù)同學來說,實驗課完全是一種被動的機械式的勞作,學生缺乏“全程的、自主的參與和實踐機會”,學習積極性低,不愿思考,敷衍了事,使得實驗教學的效果不好。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決定讓學生參與到實驗的準備工作中來,具體做法是:每次實驗準備,每個小組選派1~2人參與。在實驗準備前,實驗員將需要準備的內容,準備時的注意事項打印出來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準備時,實驗員全程參與,并隨時提問和本次實驗有關的問題,比如,在準備“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核酸含量”時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在測定核酸含量時為什么要給同學們準備石英比色皿?能用玻璃比色皿嗎?在準備“離子交換層析分離混合氨基酸”時可以這樣設問:此次實驗為什么要配置茚三酮溶液?茚三酮溶液和氨基酸反應顯色的原理是什么?學生通過思考這些問題,主動獲取了實驗相關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得以調動,實驗教學效果大大增加。
二、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水平
1.多媒體教學。生物化學的實驗課要使用較多的儀器設備,學生初次使用這些儀器設備前,教師都要先示教。由于實驗課時間的限制,實驗教師不可能反復多次示教,這就使得有些學生可能看不清教師示范的具體操作步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在實驗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具有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直觀易懂、互動性強等特點[2]。比如,在“細胞核分離和核酸、蛋白質含量測定”中,教師可將肝勻漿的制備、離心機的使用、天平配平、分光光度計的使用等內容制作成幻燈片播放給學生看;在“凝膠層析分離血紅蛋白和魚精蛋白”中可將裝柱、加樣、洗脫與收集步驟錄制成視頻,實驗課上放給學生看。
2.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在教學中,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多啟發(fā),多提問,寓教于問,寓學于答,可形成教與學的良性互動。比如,在“測定過氧化脂質”時可設計這樣的問題:健康人血清過氧化脂質的參考值是多少?不同年齡的人血清中過氧化脂質含量是否相同?有無變化規(guī)律?患哪些病癥的人血清過氧化脂質水平會明顯升高?問題的提出不僅能使學生的疑問及時得到解答,也能夠讓教師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實驗教學當中的互動式教學不僅讓學生記憶深刻,而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三、強化實驗技能訓練,改變傳統(tǒng)考核手段
1.強化實驗技能訓練。生物化學的實驗技能包括清潔玻璃儀器、準確量取試劑、規(guī)范使用儀器設備等。根據(jù)我院人才培養(yǎng)方案,護理專業(yè)的生物化學課在大一的第二個學期開設,此前學生并沒有學習過其他專業(yè)課程,實驗技能還比較生疏。這就要求實驗教師在指導學生實驗時,既要語言指導又要進行示范操作。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用移液器量取液體時,首先要告訴學生使用移液器量取液體需要三步,即吸取液體樣品、排盡液體和棄槍頭;然后告訴學生進行這三步操作時的注意事項,在吸取樣品的時候要保證在整個吸液過程中,吸頭尖端要一直處于液面之下,即防止吸空造成吸樣不準確;排放出液體時動作輕柔,不可用力過猛以免造成移液器彈簧變形,加樣完成后,應在棄去使用過的吸頭后,才可松開按鈕至起始位置,以免樣品進入套柄,帶來活塞和密封圈的損傷以及樣品的交叉污染[3]。教師在講解這些使用要點時,同時配合示范操作。endprint
2.改變傳統(tǒng)考核手段。實驗課的傳統(tǒng)考核手段是每次實驗結束時學生上交實驗報告,教師根據(jù)實驗報告的完成情況進行打分,在期末時,按一定的比例算到總成績中。這樣的考核方式使得學生不注重理論課和實驗課的聯(lián)系,不注重實驗操作能力的提高。為了提高學生參與生物化學實驗課的積極性,我們改變了傳統(tǒng)的考試模式,采用實驗報告、課堂提問、實驗操作考核和考勤相結合的考核方式。課堂提問重在考核學生對本次實驗的預習情況和本次實驗與理論課的聯(lián)系,提問在每節(jié)實驗課開始時進行,問題可以是和本次實驗內容有關的理論知識,也可以是本次實驗中的細節(jié)問題。比如,在上《飲食和激素對家兔血糖濃度的影響實驗》時,實驗用品中有二甲苯,就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二甲苯的作用是什么?如果不用二甲苯可不可以?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實踐來回答這個問題。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鍛煉了學生的操作技能。實驗操作技能的考核可在所有實驗課都結束后,學生抽簽確定自己的考試內容,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獨立完成操作,教師根據(jù)和該實驗內容相符的評分細則進行打分,考核結束后給出測試成績。這種考試既能夠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又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極大地引起了學生對實驗課的重視并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我們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強化實驗技能訓練、改變傳統(tǒng)考核手段等多個方面,在充分考慮了學生原有理論和實驗技能基礎的情況下,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從而提高了護理專業(yè)生物化學的實驗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查錫良,周春燕,等.生物化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
[2]李予霞,高劍峰,李馨,等.生物類專業(y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河北農業(yè)科學,2009,13(2):163-164.
[3]董馨憶.微量單道可調移液器的日常使用及維護[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12,(1B):156-158.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廳項目(Q20132604);襄陽市科技局項目(襄科業(yè)[2012]43號);湖北文理學院博士科研啟動基金(2012-2013)。
作者簡介:肖娜(1981-),女,河南確山人,碩士,實驗師.研究方向:實驗教學及實驗室管理工作。
通訊作者:唐一通(1983-),男,河南開封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功能基因組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