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程
【關鍵詞】結課藝術 課堂意蘊
小學數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7A-
0068-01
高效的數學課堂應該是智慧的課堂,無論在哪個環(huán)節(jié)我們都能感受到濃濃的意蘊和無窮的魅力。一節(jié)精彩的數學課以其獨特的結課方式令人難以釋懷,給人無盡遐思。同樣,也會促進學生把課內學習自覺地延伸到課外,把知識的學習自然拓展,給學生以激勵、以召喚,讓數學學習變成一種充滿情趣、快樂的體驗之旅,達到“課已盡意悠遠”的神奇境界。
一、余音繞梁,讓課堂充滿遐想
好的課堂結尾,不只是梳理知識,而應更能拓展學生的視野,感受學習的體驗,讓學習充滿溫馨,流淌著快樂。如果教師能關注課堂結尾的方式,讓結尾成為學生探索新知的里程碑和新的學習動力,那課堂結尾就一定能促進學生把學習帶入到另一種開始。如果數學課的結尾具有余音繞梁的意蘊,那學生的數學學習就會充滿活力,也會回味無窮。
例如,在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圓的面積公式推導》結課時,我們一方面引導學生梳理學習過程,讓其自覺回顧:圓的面積公式推導有什么最值得你難忘的地方?你對這樣的轉化是怎么理解的?圖形變化后哪些在變,哪些沒有變?學生會在這種框架中理清學習歷程,把準圓的變化過程,找出面積公式推導過程中的關鍵點,讓知識得到重溫,實現總結梳理的基本目的。另一方面我們巧妙利用問題引領,除了把圓變成近似的長方形,它還能變成近似的三角形嗎?梯形呢?那又會是什么樣的情況呢?查查課外書籍、上網搜索一番,也許你會有更精彩的發(fā)現。
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學生能夠較好地梳理知識,理清知識的脈絡,又能突出學習的重難點,促進學習的記憶。同時,設計留有尾巴的結課,促使學生去思考老師預留的問題,讓結課又演變?yōu)閷W生新的思考、新的探索的起點。
二、活實相濟,讓學習自然有序
一節(jié)課的結尾有多種選擇,因學情、課型、學科等因素的制約,教師要有掌控教學局面的機智,靈活地采取行之有效的結課形式,讓課堂學習走向深遠,更具意蘊。特別要用生本思想來指導自己的教學,果敢地讓出講臺,大膽地讓學生走到結課的第一線,讓學生在學習的最后幾分鐘思維活起來,熱情也隨之高漲起來,以達到波瀾迭出、引人入勝的美好境界,讓學習洋溢著激情。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百分數的意義》結課時,筆者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先引導學生談談學習這節(jié)課的感悟以及收獲、困惑,通過相互評議,實現知識的及時回顧。再讓學生說出一些成語,并用一個合適的百分數來闡述它。比如:“百里挑一用百分數表示是1%。”“十全十美就是100%?!薄跋矐n參半就是50%?!薄褦祵W學習歸結為語文活動,不僅給學生一種的新奇的感受,還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中的語文魅力,讓數學學習充滿了情趣。
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來結課,給學生的是一種挑戰(zhàn),也是一種鍛煉。學生要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就得認真思考,積極聽取他人的意見,這種做與思的融合,既讓結課變得異常有趣,鞏固了知識,還讓學生在活動中享受到數學思維的快樂。
三、打造三有結尾,讓學習有效延展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與不斷反思,課堂觀也發(fā)生了質的蛻變。教學不再是表演,而是學生激情洋溢的活動,是學生走向文本、走進生活的精彩演繹。所以,我們的結課應走出畫句號的誤區(qū),而應更好地創(chuàng)設詩意的情境,讓學生生成一種“教學已隨時光去,思緒仍在課中游”的佳境。
打造一個眼中有生的結課。課堂是學生的,課堂也因學生的存在而洋溢著生命的氣息。所以,如果能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結課中來,那教學將會愈加的圓滿,更加熠熠生輝。
打造一個渾厚有力的結課?!盎㈩^豹尾”追求開課大氣雄渾,結課鏗鏘有力,首尾呼應,相得益彰,讓結課充滿震撼力,留給學生一種力量,一種難以磨滅的印象。
打造一個充滿哲理的結課。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讓結課圍繞數學體系、圍繞所學的知識點,從而使結課更具條理,形成清晰的脈絡,加速學習理解,促進學生記憶。如,在蘇教版“圓周率”學習后,引出諺語:老木工經常說“一尺圓三寸”,你能根據今天的學習較好地揭示一下這句諺語的道理嗎?這樣,將結課歸結為一個思考的諺語,會使學習更加富有韻味,更富有哲理。
總之,設計好每一節(jié)數學課的結尾,一定會達成擲地有聲、余音繚繞、回味無窮的美妙境界。打造一個靈活多變、簡潔明快、新鮮有趣、耐人尋味的結課,讓我們的教學意深雋永,也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課已盡而意無窮”的神奇效果。
(責編 林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