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馬克思社會主義平等思想的文本解讀

2014-09-26 07:56:54徐作輝
黨政干部學刊 2014年9期
關鍵詞:平等文本解讀社會主義

徐作輝

[摘 要]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對未來社會的描述以及對平等問題的一般性論述中,都包含著他的社會主義平等思想。在馬克思看來,社會主義平等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物質生產方式基礎上的,表現(xiàn)為社會主義上層建筑中的法權觀念;社會主義平等雖然消除了資本主義剩余價值的剝削,但按照原則卻仍然具有資產階級的性質,因而是形式平等而非實質平等;社會主義平等是無產階級利益要求的體現(xiàn),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且符合歷史發(fā)展方向。在對社會主義平等思想的論述中,馬克思不但將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相區(qū)分,而且他對社會主義的說明也與現(xiàn)實中的社會主義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別。因此,只有回歸馬克思的文本,才能堅持馬克思社會主義平等思想的本義,才能正確踐行社會主義平等價值觀。

[關鍵詞]馬克思;社會主義;平等;文本解讀

[中圖分類號]A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426(2014)09-0018-05

目前,學界關于馬克思社會主義平等思想的研究有兩種傾向值得關注:一種傾向是將現(xiàn)實中的社會主義與馬克思語境中的社會主義完全等同,忽視了馬克思社會主義平等的超越本性;另一種傾向是將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平等與共產主義平等相混淆,因而否認了社會主義平等的歷史局限性。這兩種傾向都有悖于馬克思社會主義平等思想的本義。事實上,在馬克思的文本中,尤其是在《哥達綱領批判》一文中,馬克思對社會主義平等問題作了較為詳細的論述,在這些論述中,馬克思不但將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相區(qū)分,而且他對社會主義的說明也與現(xiàn)實中的社會主義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別。因此,只有回歸馬克思的文本,立足于唯物史觀的基本立場,才能深刻領會馬克思關于社會主義平等內涵、性質和倫理實質的規(guī)定性,才能正確踐行社會主義平等價值觀。

一、社會主義平等是由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決定的法權觀念

馬克思以前的啟蒙思想家已經對平等問題作了較為系統(tǒng)的論述,但是他們往往從抽象的人性論出發(fā),脫離人類歷史的發(fā)展性質,去追求所謂永恒不變的平等。與以往的思想家不同,馬克思將平等置于一定的物質生產關系中進行衡量,闡明物質生產方式對平等的決定作用。馬克思從唯物史觀的基本立場出發(fā)深刻指出,人類歷史的發(fā)源地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人們正是通過現(xiàn)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創(chuàng)造著自己的歷史,而人們用以生產自己生活資料的方式即生產方式是現(xiàn)實歷史的基礎,在生產過程中結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即生產關系則是生產方式的社會形式,政治的、法律的和觀念的上層建筑正是奠基于由生產關系的總和所構成的經濟結構之上的。由此可見,是“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盵1]平等作為法權觀念歸根結底植根于人類物質生活關系,是受物質生產方式制約的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它反映了特定歷史階段物質生產方式的性質并對其發(fā)揮著維護和鞏固的作用。可見,對于平等的認知不能以抽象的人性論為基礎,必須是深入到物質生產方式才能獲得確切理解和說明。在人類生產實踐過程中,由于物質生產方式不斷變革和發(fā)展,平等的內涵也要隨之發(fā)生相應的改變,所以,平等是歷史的、具體的,而沒有資產階級思想家所宣揚的永恒不變的平等。恩格斯在談到平等的歷史性質時曾經指出:“平等的觀念,無論以資產階級的形式出現(xiàn),還是以無產階級的形式出現(xiàn),本身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這一觀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歷史條件,而這種歷史條件本身又以長期的以往的歷史為前提。所以這樣的平等觀念說它是什么都行,就不能說是永恒的真理?!盵2]448

正是基于唯物史觀,馬克思找到了考察人類平等問題的現(xiàn)實路徑,在他看來,無論是資本主義的平等還是社會主義的平等,歸根結底都是由物質生產方式決定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所倡導的平等并非根源于人性,而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fā)展的必然產物,是對商品交換關系的抽象和反映,“作為純粹觀念,平等和自由僅僅是交換價值的交換的一種理想化的表現(xiàn);作為在法律的、政治的、社會的關系上發(fā)展了的東西,平等和自由不過是另一次方的這種基礎而已?!盵3]資產階級平等權利的確立對于沖破宗法等級制度的人身束縛具有重要意義,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一次重大進步。但這種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平等權利主要維護的卻是資產階級的利益主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以私有制為基本特征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決定了處于一無所有地位的無產階級只能淪為雇傭勞動力,不斷為資本家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遭受著占有生產資料的資產階級的無情剝削,因此,“平等地剝削勞動力,是資本的首要的人權?!盵4]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考察深刻揭示了平等就是資產階級范圍內的平等,是限制在富人和窮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不平等前提下的平等,“簡單地說,就是簡直把不平等叫做平等?!盵5]如果說資本主義平等維護的是資產階級對剩余價值的剝削,那么社會主義平等維護的則是以勞動量為基礎的社會產品的分配,即按勞分配。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社會總產品首先要扣除社會擴大再生產、社會公共事業(yè)以及社會福利事業(yè)等方面所需的費用,然后再按照個人勞動量進行分配。對于勞動者個人而言“在作了各項扣除以后,從社會領回的,正好是他給予社會的。他給予社會的,就是他個人的勞動量?!盵2]304這表明,雖然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社會產品也不可能不折不扣地分配給個人,而是在扣除公共基金以后才實行按勞分配,但這種分配卻與資本主義條件下社會產品的分配存在本質區(qū)別,它克服了少數(shù)資本家對社會剩余產品的瓜分和占有。在此意義上,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平等權利否定了資本主義的剝削制度,因而更公平更合理。但是馬克思強調,只有通過現(xiàn)實地改變資本主義的物質生產方式,實行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本質特征的社會主義物質生產方式,才能實現(xiàn)這一平等要求。一方面,馬克思指出,社會主義平等的實現(xiàn)并不是因為它更公平更合理,“什么東西你們認為是公道的和公平的,這與問題毫無關系。問題在于在一定的生產制度下什么東西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6]所以,不現(xiàn)實地變革資本主義物質生產方式,而僅僅將其視為道義目標,用道德呼喚社會主義平等,就如同在奴隸制度中主張自由一樣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妄想。另一方面,在所謂分配問題上大做文章,從而把社會主義描述成主要圍繞著分配兜圈子的做法也是完全錯誤的,因為是生產條件分配的結果決定消費資料的分配,“而生產條件的分配,則表現(xiàn)生產方式本身的性質?!盵2]306是物質生產方式決定分配關系,而不是相反。比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是私有制,即生產要素以資本和地產的方式掌握在資本家手中,那么自然就會產生有利于資產階級的社會分配,“如果物質的生產條件是勞動者自己的集體財產,那么同樣要產生一種和現(xiàn)在不同的消費資料的分配?!盵2]306可見,不同物質生產方式基礎上有不同的分配關系,進而會產生完全不同的平等觀念。資本主義物質生產方式決定了資本主義社會平等的性質,同樣,社會主義平等的內涵則是由社會主義物質生產方式決定的,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平等的根本保證。

二、社會主義平等仍然是形式平等而非實質平等

基于社會主義物質生產方式上的按勞分配的平等權利雖然消滅了剩余價值的剝削,但按照原則卻仍然是資產階級的權利。資產階級所主張的平等權利是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由于交換價值在本質上是人類無差別勞動在商品中的凝結,因此,“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勞動——來計量?!盵2]305社會主義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作為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它在眾多方面都帶著它脫胎出來的舊社會的痕跡。所以,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平等權利仍然被限制在資產階級的框框里。馬克思指出,按勞分配與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領域中的等價交換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所不同,社會主義的個人勞動是直接作為社會總勞動的組成部分而存在著的,生產者不直接交換自己的產品,用在社會產品上的勞動不表現(xiàn)為產品的價值,在這種情況下,除了自己的勞動以外,社會成員不能提供任何其他東西,并且除了自己的消費資料也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轉化為他們個人的財產。但是,由于社會成員是以自己的勞動量為基礎從社會儲存中領取相應消費資料的,他給予社會的勞動量只不過是以另一種形式領回來,所以,消費資料的分配仍然是按照調節(jié)商品交換的同一性原則來進行的,即不同形式的等量勞動相交換??梢姡磩诜峙涞钠降葯嗬匀话瑒趧恿λ接械馁Y產階級觀念,仍然是以抽象勞動作為同一性計量尺度的,雖然實踐與原則在這里已不再是相互矛盾的,但卻存在與資本主義平等權利相同的“弊病”。一方面,按勞分配既然是以抽象勞動作為同一性的計量尺度,那么它實際上就默認了勞動者不同的個人天賦和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權。在馬克思看來,考察按勞分配的平等權利必須以承認人的自然差別為前提,這種差別是永恒地存在于所有作為自然人的生命個體之間的。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時對此有過深刻的論述,他指出:“兩個在道德上完全平等的人是根本沒有的?!盵2]441“兩個意志的完全平等,只是在這兩個意志什么愿望也沒有的時候才存在;一當他們不再是抽象的人的意志而轉化為現(xiàn)實的個人意志,轉化為兩個現(xiàn)實的人的意志的時候,平等就完結了”。[2]444而按勞分配的平等權利恰恰只是從一個特定的角度去看待不同的個人,因而是從根本上抽掉了不同的個人在體力、智力和天賦能力等方面的自然差別,所以,馬克思認為,在不同的個人之間貫徹以勞動為同一尺度的平等權利,實質是鼓勵適者生存的自由競爭,必然使一部分人淪為社會的底層,造成新的不平等,因此按勞分配的平等權利對不同的勞動者來說仍然是一種不平等的權利。另一方面,按勞分配的平等權利也不可能照顧到個人生活條件、家庭狀況等方面的差異。人與人之間不但存在自然差別,而且還存在生活條件、家庭狀況等方面的差異,例如從地域的角度來看,不同的國家甚至同一國家的不同區(qū)域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生活條件上的不平等,這種不平等可以人為減少,但卻不可能徹底消除;而從家庭的角度來看,勞動者的婚姻狀況、養(yǎng)育子女的多少等諸多方面都是不相同的,在這種情況下,等量勞動獲得等量報酬的按勞分配則會造成實際分配結果的不平等。總之,由于人的自然差別以及生活條件、家庭狀況等方面差異性存在,以同一尺度為本性的平等權利不可能實現(xiàn)真正的平等,“所以就它的內容來講,它像一切權利一樣是一種不平等的權利?!盵2]305由此可見,社會主義平等仍然是形式平等而非實質平等。

馬克思深刻認識到社會主義平等的形式性,在他看來,這是社會主義平等歷史局限性的體現(xiàn)。由于社會主義是在經過長久陣痛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出來的共產主義的第一個階段,它的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經濟結構特點以及文化發(fā)狀況決定了這種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因為社會主義平等是形式平等,馬克思才提出“權利不平等”的主張:“要避免所有這些弊病,權利就不應該是平等的,而應當是不平等的?!盵2]305“權利不平等”意味著必須始終以人的自然差別和其他方面的差異性為客觀前提,針對不同人的不同需要給予同等的關照,其實質是要求實現(xiàn)“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在馬克思看來,只有在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由于人們在體力、智力和其他天賦能力方面的差異性而導致的分配不平等情形才可能被超越,人們在活動上和勞動上的差別才不會導致消費領域的任何不平等和特權。因此,社會主義不能僅僅滯足于按勞分配的平等權利,而是必須以“權利不平等”為價值引導,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漸克服自身的歷史局限性,為“權利不平等”的最終實現(xiàn)積累條件。這些條件包括高度發(fā)達的生產力、舊的社會分工的消失、勞動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個人的全面發(fā)展等。只有在具備了這些條件的時候,才能實現(xiàn)“各盡所能,按需分配!”,才能徹底超越資產階級平等權利的狹隘眼界,實現(xiàn)真正的社會平等。

三、社會主義平等是無產階級利益要求的體現(xiàn)

平等不但是歷史的、具體的,而且還具有階級屬性。在階級對立的社會中,占主導地位的平等觀念總是體現(xiàn)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要求。歷史地看,權利的公平和平等是資產階級在封建制度的廢墟上建立他們社會大廈的基石,這種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平等權利歸根結底維護的是資產階級的利益。在資產階級革命期間,資產階級借助具有普遍主義性質的自由平等人權理論,調動了無產階級的積極性,共同推翻了封建主義的專制統(tǒng)治。在這種情況下,資產階級如果不給予無產階級以平等權利,就不能獲得政治上的統(tǒng)治地位,也不能使這種政治統(tǒng)治在憲法和法律中得到體現(xiàn)。資本主義制度確立以后,資產階級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工業(yè)利益和商業(yè)利益也同樣要賦予無產階級以平等權利。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本身需要一定數(shù)量的自由工人,這些自由工人作為出賣勞動力的締約方與工廠主的權利是平等的,但迫使他們出賣勞動力的經濟地位,則是與法律無關的事情。而正是這種經濟地位從根本上決定了工人在生產過程中,不但再生產了自身勞動力的價值,而且為資產階級無償?shù)貏?chuàng)造了剩余價值??梢?,資產階級正是通過平等權利把歷代的一切封建特權和政治壟斷權合成一個金錢的大特權和大壟斷權,與以往的奴隸主和封建主相比,資產階級以更加隱蔽的方式占有了他人的無償勞動,所以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中占支配地位的權利平等和義務平等,只不過是維持少數(shù)人剝削絕大多數(shù)人的工具而已,歸根結底維護的是資產階級的利益。如果說資本主義的平等維護的是資產階級的利益,那么社會主義平等則是無產階級利益要求的體現(xiàn)。資產階級雖然總是將資本主義標榜為最公平、最合理的平等王國,而馬克思的剩余價值學說則使其失去了最后的根據(jù),證明了資產階級所倡導的平等權利只不過是虛偽的空話。不但如此,資本主義社會所存在的事實上的不公和壓迫還催生了無產階級基于自身利益的平等要求:“資產階級的平等要求也由無產階級的平等要求伴隨著?!瓱o產階級抓住了資產階級的話柄:平等應當不僅是表面的,不僅在國家的領域中實行,它還應當是實際的,還應當在社會的、經濟的領域中實行?!盵7]448可見,不同的階級具有不同的平等要求,而不管哪種平等要求,都必然是特定階級利益的體現(xiàn),“人們自覺地或不自覺地,歸根結底總是從他們階級地位所依據(jù)的實際關系中——從他們進行生產和交換的經濟關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觀念?!盵8]脫離了階級立場抽象地談論平等,平等就會變成荒謬。社會主義平等維護的是無產階級的利益主張,是無產階級在推翻資產階級取得政權以后,將自己的利益要求上升為國家意志的體現(xiàn)。

社會主義平等作為無產階級利益要求的體現(xiàn)是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歷史發(fā)展方向的平等。從社會地位來看,無產階級處于社會的最底層。如果處于社會最底層的人們都獲得了平等的社會地位,則意味著人類真正平等的實現(xiàn),所以無產階級自身的解放意味著全人類的解放,它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正是在此意義上,馬克思在分析異化勞動時指出:“社會從私有財產等等的解放、從奴役制的解放,是通過工人解放這種政治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而且這里不僅涉及工人的解放,因為工人的解放包含全人類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為整個人類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同生產的關系中,而一切奴役關系只不過是這種關系的變形和后果罷了。”[9]從歷史地位來看,無產階級是人類歷史上最后一個受剝削、受壓迫的階級。這種歷史地位決定了無產階級的平等要求最為徹底:一方面,它反對歷史上的所有等級制度,反對明顯的社會不平等,在這種情況下,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是共存亡的;另一方面,它對資產階級來說也是革命的,雖然無產階級從資產階級的平等要求中吸取了正當?shù)目梢赃M一步發(fā)展的要素,但是它力圖擺脫生產的資本主義的性質,實現(xiàn)由全體社會成員聯(lián)合起來共同控制的生產方式,進而消滅剝削和壓迫,消滅一切特權和不平等。針對以上兩種情況,恩格斯曾經深刻指出:“無產階級平等要求的實際內容都是消滅階級的要求?!盵7]448只有在消滅階級的情況下,個人才不會因為隸屬于不同階級而與他人不平等,也就是說,個人只有作為個人而不是作為階級成員才能平等地參加社會。消滅階級的要求也就是共產主義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的實現(xiàn),對于馬克思而言,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中人與人之間真正平等關系的確立,是建立在唯物史觀所揭示的對歷史規(guī)律科學認知的基礎上的,因而不是現(xiàn)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而是那種消滅現(xiàn)存狀況的現(xiàn)實的運動??梢?,只有無產階級的平等主張才最徹底,最符合人類歷史的發(fā)展方向。當然,從馬克思的立場來看,社會主義與發(fā)達的共產主義還存在明顯區(qū)別,體現(xiàn)出諸多的過渡性質,主要由于受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限制,還存在社會分工與階級劃分,因此達不到徹底消滅階級的要求。但是無產階級在推翻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取得政權以后,將自己的利益要求上升為國家意志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并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不斷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其實就是自身最主要、最根本利益要求在社會主義階段的具體體現(xiàn),同時也是在逐步消滅階級對立和階級本身存在的條件,消滅自己的階級統(tǒng)治。而現(xiàn)實中的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其生產力的發(fā)展甚至還沒有達到消滅私有制的水平,這種發(fā)展水平明顯低于馬克思語境中的社會主義,但是應該明確的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條件下,堅持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鼓勵多種所有制經濟形式共同發(fā)展,實現(xiàn)按勞分配為主體、允許多種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同樣是社會主義平等所要求的,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平等觀上的無產階級立場。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46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97.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2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4.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648.

[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46.

[7]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20)[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03.

[9]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1.

責任編輯 姚黎君 彭 坤

猜你喜歡
平等文本解讀社會主義
情人的煩惱
人間(2016年30期)2016-12-03 19:40:23
對文本解讀與課堂操作四個“度”的把握
考試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19:59:14
班級管理從構建良好班風開始
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創(chuàng)建新時期高中思想政治課堂
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43:04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學生社團建設
小學教育中轉化差生之我見
科技視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7:32:09
立足文本,給中職語文閱讀教學搭建解讀支點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51:19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6:12
積極課堂氣氛的營造與大學生主體意識的培育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45:34
宾阳县| 罗源县| 民乐县| 青阳县| 台中市| 治多县| 灌阳县| 长汀县| 巴里| 四川省| 清丰县| 社会| 蕲春县| 当雄县| 黔西| 清苑县| 十堰市| 黄平县| 子洲县| 吐鲁番市| 滨州市| 华池县| 昌黎县| 铁岭市| 万荣县| 白沙| 凤山市| 沾益县| 慈利县| 淮安市| 福贡县| 襄城县| 开封县| 黎平县| 沛县| 廉江市| 乌鲁木齐县| 陆河县| 景泰县| 泽州县| 长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