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體育語言有其自身的特色。如果翻譯得當,就會使中外體育文化交流更加通暢,外國人也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國體育文化。本文以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為基礎(chǔ),結(jié)合當前中國體育語言翻譯的現(xiàn)狀,分析目前中國體育語言翻譯的難點,并基于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提出體育語言翻譯的技巧。本文認為,中國體育語言的翻譯不僅要做到語義對等,還要做到文化層面的對等,以期在受眾中實現(xiàn)同樣的交流效果。
關(guān)鍵詞:體育語言 翻譯 功能對等理論
當今社會,隨著全球化的快速發(fā)展,體育成為不同國家間人們交流的重要方式,如世界奧林匹克體育會。因此,研究中國體育語言翻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我們向外國朋友介紹中國傳統(tǒng)體育時,必須講究翻譯技巧。否則就會出現(xiàn)理解偏頗進而導致文化交流的不順暢。出色的翻譯技巧不僅能夠?qū)崿F(xiàn)信息交流的充分性,同時能夠同譯入語與譯語讀者相適應(yīng)。
一、奈達功能對等理論簡要回顧
尤金·奈達是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和翻譯理論家,是功能對等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鑒于翻譯是什么的問題,奈達提出“翻譯是用最恰當、自然和對等的語言從語義到文體再現(xiàn)源語的信息”(馬會娟,2003)。奈達的翻譯模式如下圖所示:
注意:A和B分別代表源語和譯入語,X 和Y分別代表源語和譯入語的核心層級。
二、基于奈達功能對等理論的體育語言翻譯研究
在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中,有三點值得譯者特別注意:語義對等,社會文化對等,以及對于翻譯交流功能的強調(diào)。因此,在體育語言翻譯的過程中,社會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此外,社會文化對等這一原則要求譯者掌握源語和譯入語社會文化狀況,歷史背景,對兩國文化都有深入的了解。只有這樣,譯者才能實現(xiàn)我們上文所提到的體育語言文化在譯語國家重建的過程。
這里,考慮到體育語言的交際功能,語義對等以及不同國家社會文化的不同,體育語言翻譯研究策略可分為兩類:一種是適于通常情況下的策略,另一種是特殊場合下必須考慮的、必要的翻譯技巧。
(一)對應(yīng)翻譯
對應(yīng)翻譯策略是指在譯入語中采用與源語表達方式相似的表達方式,不僅要實現(xiàn)語義相似,同時實現(xiàn)情感上呼應(yīng)效果的相似(林建冰,2003)。這種翻譯策略廣泛存在于中國體育語言文化翻譯中,因為它克服了文化上的障礙。同時,基于奈達功能對等理論中的“社會文化對等”原則,對應(yīng)翻譯策略實在不失為體育語言文化翻譯中的優(yōu)秀的翻譯技巧。
例如,當人們談到一場足球比賽的時候,有人可能會提到:“要是我去踢前鋒,肯定不會是這個結(jié)果”,另一個人隨后就會笑到:“你是事后諸葛亮啊”(張海琳,2009)。這里,“事后諸葛亮”可以被翻譯為“Monday-morning quarterback”,這來源于20世紀30年代,當時美國公民在談到上周的美式足球比賽時通常會使用這一用法來表達這一效果。四分衛(wèi)是一支美國足球隊的核心。因此,“Monday-morning quarterback”與中國的“事后諸葛亮”表達如出一轍,無論是在意義上還是在情感上都能實現(xiàn)相似的結(jié)果。
(二)修辭手法的運用
中國體育語言有其自身的特點,我們在進行翻譯的時候,為了實現(xiàn)功能對等,應(yīng)該適當運用修辭手法。
例如,“大圣駕臨洛城”使用的就是雙關(guān)技巧(簡麗華,2006)。因此,可以將其譯為“Sun, rise in Los Angeles”。這里,孫不僅指孫悅的姓,同時表明他的前途像陽光一樣光明。這句話著實翻譯得很出色,恰恰符合奈達功能對等理論的內(nèi)容。
(三)特定場合下的靈活翻譯處理技巧
在一些特殊的情形下,我們對中國體育語言翻譯作出靈活處理,從而在譯語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與源語環(huán)境下同樣的效果。
例如,人們在看足球比賽的時候會喊道:“球進了,進了,進了,進了……”(柯發(fā)春,2009),他們想要分享他們的快樂和幸福。因此,譯者在翻譯的時候,可以將其譯為“goooooooooal!”而不是“goal!”盡管此處語言的翻譯并不足夠正式,但卻足夠符合場景。
盡管在翻譯領(lǐng)域有很多翻譯技巧,但要真正尋找到適合中國體育文化翻譯的翻譯技巧并不容易。由于社會文化因素對體育語言影響很大,出色的中國體育文化翻譯需要譯者廣博的知識以及靈活多變的翻譯策略。
基于本文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在奈達功能對等理論的指導下,譯者尋找到合適的中國體育文化翻譯策略變得相對簡單起來,同時,翻譯批評者和讀者也可以根據(jù)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的原則對譯者的翻譯作出批評。
然而,盡管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把握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同時,譯者必須與時俱進,了解當下體育文化發(fā)展的趨勢。只有將他們結(jié)合起來,譯者才能翻譯好體育語言,促進中外體育文化交流更加順暢,讓外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體育文化。
參考文獻:
[1]馬會娟.奈達翻譯理論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2]簡麗華,徐華玲.雙關(guān)翻譯中的功能等值[J].懷化學院學報,2006(7).
[3]柯發(fā)春.從北京奧運會體育術(shù)語的翻譯看中色英語的發(fā)展[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09(1).
作者簡介:
李秀(1992— ),女,山東臨沂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