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tǒng)計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鄭州城市職業(yè)學院13個體育類社團各個方面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對制約鄭州城市職業(yè)學院體育社團發(fā)展的主要因素進行了分析,并征求了有關專家的意見和建議,結合鄭州城市職業(yè)學院的實際情況,得出結論并提出一系列對策。
關鍵詞:鄭州城市職業(yè)學院;體育社團;現狀;對策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鄭州城市職業(yè)學院體育類社團活動開展的現狀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tǒng)計法、邏輯分析法。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鄭州城市職業(yè)學院體育類社團的現狀
2.1.1 被調查體育社團學生的基本情況在被調查的體育社團學生中,男生202人,占總數的64.9%,女生109人,占35.1%,可以看出女生的參與度與男生相比明顯不高。
2.1.2 學生參加體育社團的動機
動機是直接推動有機體活動以滿足某種需要的內部狀態(tài),是行為的直接原因和內部動力。有機體的各種行為和活動都是由動機所引起的[4].
調查結果表明男女社團成員參加體育社團的動機存在較大差異。
2.1.3 學生獲取體育社團的信息途徑
根據表2中數據顯示,鄭州城市職業(yè)學院體育社團的學生中大部分人是通過學校里較為普遍的傳統(tǒng)宣傳方式,如海報、他人介紹、廣播等,了解到自己所在高校的體育社團的相關情況。
2.1.4體育社團的活動情況
在關于“參加社團活動的頻率”與“每次參加社團活動的時間”這兩項調查(見表4、5) 中可以看出:當前鄭州城市職業(yè)學院體育社團組織的活動頻率太低,每周三次和三次以下的所占比例為88.1%。而各體育社團成員每次參加社團活動的時間,多為3h以下。
2.2 阻礙鄭州城市職業(yè)學院體育社團發(fā)展的影響因素
2.2.1 活動項目過于集中,活動內容過于單一,影響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當前,鄭州城市職業(yè)學院高校體育社團種類很多,但大多數都集中在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類項目上。
2.2.2 體育場地、器材設施和經費不足體育活動對體育場館和體育器材設備等物質條件有很大的依賴性,決定了體育社團必須以一定的物質條件為基礎[6]。
2.2.3 學校領導對體育社團重視程度不夠
鄭州城市職業(yè)學院體育社團的負責人及其成員中的絕大部分是在校學生,管理能力和經驗不足。
2.3 對策
2.3.1 教育部門應把體育社團的運行列入考核高校領導的內容之一,以便引起高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教育主管部門可把體育社團的運行情況作為考核各高校領導業(yè)績的重要指標之一,促使學校積極主動為體育社團配置優(yōu)秀的專業(yè)指導人才,給學生提供體育理論與技術指導,讓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體育觀,為終身體育的形成做好鋪墊. 同時還要注重對體育骨干的培養(yǎng),提高社團活動的整體水平。
2.3.2 積極主動地、多渠道地籌集經費
經費是體育社團發(fā)展的重要的物質基礎,一切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經費,而活動質量和層次的高低與投入經費的多少往往成正比,因此多渠道籌集經費在體育社團的發(fā)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體育社團要用實際行動和成績去積極爭取學校對自身社團的投資力度. 體育社團成員要通過組織和開展競賽、表演等活動,用優(yōu)異的成績和較高的聲譽爭取學校領導的認可與支持,從而爭取到更多的撥款。
2.3.3 走出校園,擴大學生的交際面,提升體育社團的知名度
體育社團不僅要積極參加校內的比賽活動,還應大膽地走出校園,盡力在社會上尋求發(fā)展空間,盡可能多地參加校外組織開展的一些比賽活動,這樣不僅讓學生在這些活動的策劃、組織實踐以及比賽中鍛煉自己,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同時還擴大了體育社團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也為體育社團拉贊助奠定了一定的宣傳基礎.
2.3.4 針對高年級人群,開展有針對性的活動
體育社團要結合自身的優(yōu)勢,積極主動地與社會聯(lián)系、與兄弟單位聯(lián)系,加強社會交流和校際交流,這對于體育社團自身的發(fā)展是有益的。競賽活動不僅是活躍學校氣氛的重要方面,也是體育社團發(fā)展的需要,它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而且能傳播體育文化、培養(yǎng)體育優(yōu)秀人才.
3 結論
鄭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學生參與體育社團的動機主要是強身健體、提高運動能力和體驗成敗感等,男女生參加體育社團的動機存在較大差異。社團成員主要集中在大一和大二,存在著性別比例不均衡的情況,女生的參與度不高?,F有體育社團與學生期望開設的體育社團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現有體育社團的項目相對集中,內容相對較為單一,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需求。經費獲得的渠道不多,數目不足。有的體育社團還沒有指導人員。現有指導人員大多年齡在40 歲以下,比較年輕,學歷層次普遍較高。組織社團活動的內容單調、組織活動的次數不多,大多都安排在周末或者社團活動日。社團一般采取自由活動或者進行社團內部比賽的方式,很少與其他社團進行交流合作.鄭州城市職業(yè)學院體育社團沒有充足的場地和器材設施,經費不足,影響到體育社團各項活動的正常開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要[Z]. 2002.
[2]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 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 教體藝[2006]5號) [Z]. 2006.
[3]中共中央、國務院.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 中發(fā)[2004]16 號) [Z].2004.
[4]張大均. 教育心理學[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8.
[5]付建宏,王淑英. 河北省體育社團發(fā)展調查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 2012( 7) : 18.
[6]翁國柱. 福建省高校體育社團現狀及發(fā)展的動力機制研究[D]. 福州: 福建師范大學, 2006: 22.
作者簡介
王敏飛(1979-),男,漢族,河南項城市人,鄭州城市職業(yè)學院,研究方向:體育教學理論與方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