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文靜
摘 要:太谷秧歌以太谷方言為基礎(chǔ),太谷秧歌所用方言是一種社會方言。與太谷方言相比,太谷秧歌中方言具有以下特點:具有變異性,體現(xiàn)為發(fā)音向普通話靠攏,但靠攏幅度??;具有保守性,主要體現(xiàn)在語音和詞匯上;富有藝術(shù)性,主要表現(xiàn)在襯詞、修辭手法和幽默技巧等方面。太谷秧歌中方言的研究可以為太谷方言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線索,并為太谷秧歌的創(chuàng)作提供借鑒。
關(guān)鍵詞:太谷秧歌;太谷方言;變異性;保守性;藝術(shù)性
中圖分類號:H1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4)09-0160-03
“太谷秧歌”是源于山西省晉中市太谷縣的一種地方秧歌小戲,流行于山西中部的太谷、祁縣、榆次、清徐、晉源、小店、古交、平遙、文水、交城、汾陽、壽陽等地。地方戲和方言關(guān)系密切?!胺窖苑譃榈赜蚍窖院蜕鐣窖裕赜蚍窖杂职ǖ貐^(qū)方言和地點方言。”[1]太谷秧歌發(fā)源于太谷,最初使用的就是太谷這個地點的方言。從“光緒年間,秧歌走上舞臺”[2],發(fā)展到現(xiàn)代,演員演出語言與社會生活中實際使用的語言并不完全相同。所以現(xiàn)在太谷秧歌中的方言已經(jīng)不再是太谷方言這種地點方言,而是一種社會方言。通過與太谷方言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太谷秧歌中方言主要具有如下特點:
一、變異性
太谷秧歌的創(chuàng)作和演出以太谷方言為基礎(chǔ)。太谷方言保留了較多的晉語特色,入聲和文白異讀現(xiàn)象非常豐富,與周圍縣市相比,太谷方言與普通話的差距更大些。為了方便周圍縣市的觀眾欣賞,演員便有意改變唱詞中特別土俗的發(fā)音,使之向普通話靠攏,同時也使太谷秧歌聽上去文雅一些。太谷方言獨有的詞語,由于不容易與普通話對應(yīng),所以一般保持不變。與普通話形式相同,意義也相同的詞語,發(fā)音容易向普通話靠攏,但一般只是變得接近普通話,而不會與普通話完全相同。
這首先是因為太谷秧歌曲調(diào)與太谷方言有密切關(guān)系,而太谷方言與普通話之間調(diào)值、調(diào)類都有差別,所以不管是唱起來還是說出來,太谷秧歌方言與普通話聲調(diào)一般不同。其次,“無論是源發(fā)、勃興,還是流布,戲曲的聲腔藝術(shù)都與各地的方言方音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3],既向普通話靠攏又不失方言味道的折中改變才能使太谷秧歌在擴大影響范圍的同時保持濃郁的地方特色,所以演員一般只把太谷方言中和普通話差別很大的發(fā)音變得和普通話相近而不是完全相同。再次,韻腳字的韻尾一般不改變?,F(xiàn)將太谷方言、太谷秧歌方言和普通話的發(fā)音舉例對比并簡要分析如下:
以上舉例只反映大致情形,太谷秧歌方言向普通話靠攏的程度還因演員個人的語言習(xí)慣而異。另外,行當不同,語言風格也不同。太谷秧歌分生、旦、丑三個行當??偟膩砜?,丑角語言最土俗、生次之,旦角語言最文雅。但是旦角中的丑旦和妖旦的語言也非常土俗。一般認為,方言比較土俗,普通話文雅一些。所以行當不同,向普通話靠攏的程度也不同。
二、保守性
為了傳播和欣賞的需要,太谷秧歌方言比太谷方言要接近普通話,但接近的程度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太谷秧歌方言還具有保守性。語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變化,有些事物、現(xiàn)象不存在了,反映它們的詞語也逐漸被淘汰了。但這些事物、現(xiàn)象的名稱和發(fā)音卻通過師徒口傳心授在太谷秧歌中得以保留。太谷秧歌中方言的保守性主要體現(xiàn)在語音和詞匯兩個方面。
(一)語音的保守性
1.保留了通過聲調(diào)區(qū)別意義的現(xiàn)象。如:
(1)齊白菜:指的是用菜刀把地里的白菜從根部齊齊地切下來,把外層的爛葉子剝掉,放到菜窖里儲藏或出售。“齊白菜”是劇目名,講的是一對青年男女因齊白菜和買白菜喜結(jié)良緣的故事?!褒R”在太谷方言中有文白兩種讀法,都讀平聲(太谷方言中不分陰陽平),文讀[t?揶hi22],白讀[t?揶i22],是形容詞,意思同普通話。在這個劇名中,“齊”的讀音與以上兩種都不同,讀作去聲[t?揶i54],意思使“使……齊”,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2.保留了不少太谷方言中已經(jīng)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的白讀音。如:
(2)上了個牌茬茬不讓人進去(《游鳳山》):現(xiàn)在“牌”在太谷方言中只有文讀音[phai]?!芭撇绮纭敝富h笆。太谷農(nóng)村的院子現(xiàn)在都有院墻,不用籬笆了,所以“牌茬茬”這個詞就退出了日常語言,這個詞中“牌”的白讀音[pai]也不再使用,只在秧歌唱詞中保留下來。
(3)割田:劇目名。劇目名由于是專有名詞,穩(wěn)固性非常強。現(xiàn)在“田”在太谷方言中只有文讀音[thi?蘚n],這個劇名中保留了它的白讀音[ti?蘚n]。
(4)姐弟們來到泉兒頭(《游鳳山》):“泉兒頭”是地名,現(xiàn)已不復(fù)存在?,F(xiàn)在“泉”在太谷方言中只有文讀音[t?揶hy?蘚n],這句秧歌唱詞中保留了它的白讀音[t?揶y?蘚n]。
太谷方言中,古全濁平聲今塞音、塞擦音的字,文讀送氣音,白讀不送氣音。以上“齊”、“牌”、“田”、“泉”分別為從母、并母、定母、從母字。
(5)哎嗨呀(《女摸牌》):這是一句完整的襯詞,可以活躍情緒,加強語氣。太谷方言中部分影母字文讀零聲母[?覫],白讀鼻音聲母[n]或[?耷]?!鞍ァ睘橛澳缸帧,F(xiàn)在太谷方言中“哎”只有文讀音[ai],這句襯詞保留了“哎”的白讀音[?耷ai]。也只有唱白讀音[?耷ai],才顯得特別有地方戲的韻味。襯詞“哎了哎嗨呀”唱法相同。
(6)村南有一個小寡婦,年紀不大二十一,彩禮要了我一百六(《七賢妻》):除了地名“北六門”、“南六門”,約數(shù)“六七槐個”中“六”讀白讀音[lv?藜?揲]以外,其他場合都讀文讀音[liou]。這句唱詞中為了和“一[i?藜?揲]”押韻,“六”讀白讀音[lu?藜?揲]。
3.為方言考本字提供依據(jù)
(7)差碼碼把我幢倒(《女摸牌》):“差[t?揶hi?蘚n]碼碼”意思是差點兒?!安頪t?揶hi?蘚n]碼兒”、“差[tsh?蘅]絲絲”是它的同義詞。筆者曾對“差[t?揶hi?蘚n]碼兒”中[t?揶hi?蘚n]的本字困惑很久,直到看到這句唱詞才恍然大悟。我們認為“差”在太谷方言中有文白兩讀,文讀[tsh?蘅],白讀[t?揶hi?蘚n],現(xiàn)在的太谷方言中,文讀音占優(yōu)勢。“差”的音韻地位為“假開二去祃初”,“左”的音韻地位為“果開一上哿精”,二者音韻地位相近?!白蟆蔽淖x“左[tsu?蘅]手”,白讀“左[t?揶i?蘚]撇捩左撇子”,或許可以作為一個旁證。endprint
(二)詞匯的保守性
由于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很多詞語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基本不再使用,只在太谷秧歌唱詞中得以保留。這些詞語詞語對于方言研究、民俗文化研究都有重要意義。
1.交通工具:
(8)老婆們坐的不拉子(《看秧歌》):手推車。
(9)出門子給你雇上轎車子(《七賢妻》):馬拉轎車。形似轎子,有兩個輪子,為富貴人家的出行工具。在太谷方言中也稱為“轎車兒”或“轎車車”,這里是為了和上一句“哪里紅火去哪里[l?藜?揲]”押韻,選用了“轎車子[ts?藜?揲]”的說法。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轎車兒仍然是太谷農(nóng)村較體面的迎親工具。筆者的奶奶就是在1963年坐著轎車兒到了爺爺家的?,F(xiàn)在,太谷大多數(shù)人已經(jīng)不知道轎車兒為何物了,只有在參觀晉商故居時才可能會見到。
2.職業(yè)、身份:
(10)騾子多,馬兒厚,牙行的買賣不離手(《游鳳山》):在市場上為買賣雙方說合、介紹交易,并抽取傭金的商行或中間商人。
(11)就是在咱太谷城了,提的疙瘩爛抹布熰足面的兀那死老漢?(《女摸牌》):對廚師這一職業(yè)的蔑稱。
(12)姐姐我還未出嫁,盤頭妮子像甚樣樣(《游鳳山》):舊時以發(fā)型區(qū)分女子的婚姻狀況。已婚婦女頭發(fā)必須盤起來,妮子們未婚女子則一般不盤頭,而是把一部分頭發(fā)披下來。所以“盤頭”和“妮子”是矛盾的?!氨P頭妮子”指未婚先孕。
(13)兀嘍那么保住或許哪一個格頭子(《女摸牌》):相好的。
(14)老“刮地”(《渡白儉》):太谷方言中,“重孫”的下一輩是“的流孫”,“的流孫”的下一輩是“刮地孫”,再往下的都統(tǒng)稱“的流刮地”,指是輩分特別小的人,可以作為詈詞使用。
3.詈詞:
(15)一把手拽出你短三十(《扯被閣》):詛咒對方活不到三十歲。古人以三十年為一世。古人壽命短,三十年被認為是人生一輩子,活不過三十歲實在是人生最大的遺憾。
(16)外號兒喚成跌倒干(《四騙》):窮得什么也沒有,“跌倒”指死,一般人死了多多少少會留下點財產(chǎn),“跌倒干”什么也留不下。
4.衣物、飾品
(17)洋涼襪子京灑鞋(《游鳳山》):即靸鞋。舊時男人們穿的非常耐磨的布鞋。前臉較深,上面縫著皮梁或三角形皮子,鞋幫納得很密,鞋底納得又瓷又厚。靸鞋雖然耐穿,但六七十年代以后,人們就嫌靸鞋樣式古板大多不穿了。
(18)打上把洋旱傘真實闊氣(《游鳳山》):遮陽傘。太谷方言中有“洋旱煙”、“洋瓷盆”、“洋車子”、“洋涼襪子”等說法。
5.其他
(19)《女摸牌》:從演員所用道具可以看出,這里摸的是“紙牌”,不是麻將。紙牌是長條形的,玩的時候抓在手里,玩法與麻將類似,只是材質(zhì)不同。筆者在十幾年前曾經(jīng)和自己的老娘爺爺?shù)膵寢屚孢^紙牌,老娘已于2009年逝世,去世時86歲。與老娘年齡相仿的老太太們即使健在,也沒有精神頭再玩紙牌了,紙牌恐怕也已經(jīng)成為民俗文物了。
(20)黃歷看那個不出大小經(jīng)(《先生拉磨》):農(nóng)歷的大月小月。
三、藝術(shù)性
太谷秧歌作為地方戲曲,是一種藝術(shù)形式,其語言是經(jīng)過提煉和加工的藝術(shù)性語言。其藝術(shù)性主要體現(xiàn)在:
(一)襯詞是對方言特征的藝術(shù)性運用
“各個地區(qū)民歌風格特點的形成,與當?shù)氐牡胤秸Z言關(guān)系十分密切,故而,每個地方的民歌其襯詞襯腔的運用都是構(gòu)成該地域民歌獨特風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盵4]太谷秧歌起源于民歌,其襯詞與太谷方言關(guān)系密切,比如疊字襯詞和“兒”襯詞就是對太谷方言特征的藝術(shù)性運用。
1.疊字襯詞
重疊是太谷方言的顯著特征。與普通話相比,太谷方言的重疊種類豐富,數(shù)量龐大,重疊后綴也特別多。太谷秧歌方言充分運用重疊形式構(gòu)成了很多疊字襯詞,這種襯詞多出現(xiàn)在青衣和小旦的唱腔中,活潑而有變化,便于表達感情。例如《看秧歌》中的“北汪村就搭起了臺臺(臺臺)唱秧歌”、“兩耳邊戴耳環(huán)環(huán)一盞(盞盞盞盞)燈”、“足尖尖上綴的胡才(才才才)”。這些詞在太谷方言中相應(yīng)地為“臺臺戲臺”、“一盞燈”和“胡才胡子”。這出秧歌中的疊字襯詞充分表達了兩姐妹去看秧歌的喜悅心情。疊字襯詞的獨特表現(xiàn)力需要結(jié)合曲調(diào)進行體會。例如“足尖尖上綴的胡才(才才才)”中的四個“才”一個比一個高,有如浪花一浪高過一浪,別有一番韻味。由于太谷秧歌源于民歌,民歌的演唱自由奔放,所以有時按照樂譜演唱并不一定能唱出那種味道,還需要演員自己把握。
2.“兒”襯詞
太谷方言兒尾、兒化、兒韻都非常豐富。兒尾如“貓兒”、“狗兒”、“碗兒”、“盤兒”、“鋤兒”等。兒化如“罩[tsa?捫]——口罩兒[ts?鬢]”、“巴[p?蘅]——足巴兒[p?鬢]”、“腦[na?捫]——豆腐腦兒[n?鬢]”等。兒韻如“甕[v?鬢]”、“镲[tsh?鬢]”、“是[s?鬢]”、“支動詞[ts?鬢]”等。在太谷秧歌中的兒尾比太谷方言更加豐富,例如《女摸牌》中的“牌兒、人兒、邁步兒、一心兒”等在太谷方言中為“牌”、“人”、“邁步”、“一心”。此外,“兒”還可以單獨作襯詞或作為整句襯詞的一部分出現(xiàn)在唱詞中,例如“家?。▋海┚吞茸∩常▋壕停┖樱ā犊囱砀琛罚?、“得兒丟噫大丟,呀得兒呀得兒噫大丟(《偷南瓜》)”、“呀得兒噫得兒呀呀呦,呀得兒噫得兒呦(《賣元宵》)”。在太谷秧歌中,類似的襯詞大量存在,我們認為這與太谷方言兒化和兒韻豐富有一定的聯(lián)系。
(二)巧用修辭手法使語言形象生動
太谷秧歌中充分運用了比喻、擬人、雙關(guān)、夸張、起興等各種修辭手法,豐富了語言的表現(xiàn)力。
當然,太谷方言中也有修辭手法,但秧歌語言中的修辭比日常語言更多更集中,更富有藝術(shù)氣息。因為秧歌語言是秧歌藝人世代累積、在傳承中不斷豐富的結(jié)果,凝聚了秧歌從光緒年間成熟到現(xiàn)在一百四十多年的語言精華。另外,秧歌中有些修辭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或幾乎不用,適合表演的語言不一定適合日常交談。例如:
(21)哥:喜鵲兒壘窩青鵲兒住,哥哥沒錢窮難住。
妹:燈瓜瓜點燈半殼殼明,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窮。
哥:大花狗見不得小花貓,你說拉倒就拉倒。
妹:十八層白菜抱芯芯,想叫我變心萬不能。
哥:沙河畔來清海底,你愛哥哥哥哥愛你。
妹:銅瓢鐵瓢墻上掛,誰要變心千刀萬剮。(《打櫻桃》)
這段話用起興的修辭手法,歌頌了男女青年之間堅定的愛情。現(xiàn)實生活中一般沒有人會用如此富有藝術(shù)性的語言熱烈而直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三)使用多種幽默技巧寓教于樂
在物質(zhì)生活貧乏,精神生活匱乏的年代,唱秧歌和看秧歌是太谷老百姓主要的娛樂活動,同時,太谷秧歌還承擔著教化的作用。太谷秧歌運用各種幽默技巧,讓觀眾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接受勸諫。例如:
(22)人們常說,兩口子吵架不用勸,身上就帶的突錄鉆,只要叫我一圪鉆,殺父母的冤仇也能解一半。(《七賢妻》)
此例運用順口的幽默技巧,“勸”、“鉆”、“半”同韻,朗朗上口,輕松詼諧,緩和夫妻間緊張的氣氛,同時博觀眾一笑。《七賢妻》這出戲從頭到尾、從人物形象到人物語言都是幽默的,在幽默中勸說人們要和和美美過日子。
綜上所述,向普通話靠攏、具有保守性、富有藝術(shù)性是太谷秧歌中方言的主要特征。地方戲語言是方言研究的寶貴資料,通過與當?shù)厝粘UZ言的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太谷秧歌中方言的獨特之處,可以為太谷方言研究提供重要的線索,也可以為太谷秧歌的創(chuàng)作提供借鑒。
——————————
參考文獻:
〔1〕游汝杰.地方戲曲音韻研究[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6. 4.
〔2〕郭齊文.太谷秧歌[M].太原:山西省地方志編委會,1987. 7.
〔3〕邱劍穎.絆腳石還是語言命脈——方言于地方戲曲之意義辨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12(08):142-146.
〔4〕王新惠.陜北民歌襯詞襯腔論析[J].中國音樂,2007(03):128-129.
(責任編輯 徐陽)endprint
赤峰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4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