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龍平
摘 要: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教師要與時俱進,采取多種手段構(gòu)建趣味課堂,來達到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就此從課堂導入和如何構(gòu)建趣味課堂這兩個方面分別進行闡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實踐;思考探究
孔子曾說過:“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可以使人在學習工作中迸發(fā)出強大的能量。興趣會讓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使他們對學習產(chǎn)生濃烈的興趣,進而在課下主動學習。因此,興趣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法寶。下面是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總結(jié)出的趣味教學法。
一、用趣味的話導入課堂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構(gòu)成成分之一。教學中若是有一個精彩的開頭,就會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習熱情的目的。
1.課前直接說出課堂主題。在正式講課之前讓學生明確此次課堂內(nèi)容的主題,可以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助于讓學生對課文更好地進行深入思考。例如,在學習《我的信念》一文時,可以開門見山地以此題目為出發(fā)點引導學生思考,我的信念是什么?我的信念會產(chǎn)生怎樣的力量?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信念?通過這樣的幾個思考學生會有方向地閱讀課文,在其中尋找答案。
2.描寫導入。在課前用一段優(yōu)美的文字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身臨其境。例如,在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春》時可以這樣引入:春天是希望的季節(jié),萬物復蘇,春風拂面,無比愜意。從古至今文人騷客留下了很多關于春的詩篇,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篇《春》。如此一來,學生會對課文有所期待,課堂氣氛也被調(diào)動起來。
二、構(gòu)建趣味課堂
1.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階段,枯燥乏味的東西往往讓他們提不起興趣。這時,就可以通過笑話和故事將他們的思緒拉回課堂。例如,在學習《出師表》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適當講一些與之相關的故事。
2.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對課文進行聯(lián)想,讓學生自主融入學習中去,領悟文本的內(nèi)在美,在想象中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運用多媒體課件,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多媒體本身具有靈活多變、豐富的特點,可以從聽覺、視覺等多方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觀看大屏幕時自主接受更多知識,提高課堂效率。同時這樣多角度的展示也有助于讓學生在今后更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去。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前后,教師要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多加思考,爭取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顧正海.初中語文教學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策略摭談[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40).
[2]包麗.初中語文實踐活動的理論架構(gòu)[J].華章,2010(14).
[3]龍再云.認真充分合理利用當?shù)亟虒W資源,努力提高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質(zhì)量[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