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梅
[摘 要]文章以結合土木系新課程體系現(xiàn)狀為出發(fā)點,分析建筑歷史在新體系下的定位和特殊性,從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個體教學、教學內容作嘗試性的改革探索,以達到適應新教學體系和新培養(yǎng)體制的目的。
[關鍵詞]教學改革;建筑文化;教學體系
本院土木系根據(jù)拓寬專業(yè)口徑,增強人才的適應能力,滿足社會人才的需求為原則,對課程體系進行調整。土木專業(yè)課程體系中增加建筑歷史課程是課程體系的一次改革。這是從新的角度審視建筑歷史在土木專業(yè)課程體系中的作用。雖然建筑學專業(yè)建筑歷史的教學由來已久且有豐富的成果可以拿來借鑒。但如果原本照搬,則和新課程體系相去甚遠,不能與之融合。建筑歷史這門課程如何適應土木專業(yè)課程體系一體化的教學需求值得研究。
一、建筑歷史課程的重新定位
高等本科院校土木專業(yè)培養(yǎng)的是具有競爭能力的高素質專業(yè)技術人才,強調的是技術和素質的培養(yǎng)。新的教學計劃中,不僅僅強化主干課程,同時也增加了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課程比例。建筑歷史就是新增的一門課程。嚴峻的就業(yè)壓力,飛速的社會發(fā)展,導致整個社會充滿浮躁、速成的氛圍。學生同樣受到社會的影響,功利心重,只知道技術知識的重要性,而忽視綜合素質的文化的修養(yǎng)。
建筑的重要性不只是人們使用的物質空間,同時作為一種文化體現(xiàn),它是我們生活的載體,需要工程技術來實現(xiàn)。歷史上每階段的建筑過程和技術都是不同的。因此建筑歷史融入到土木課程體系中是一種趨勢。未來的建筑工程師們不僅僅會設計結構而且需要對曾經建筑了解,進而創(chuàng)造性的利用時代相關的物質技術條件,來達到社會對建筑的需求。而建筑歷史蘊含的深厚建筑文化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里明確建筑歷史這門學科的定位是極為必要的。
二、新課程體系下的建筑歷史教學的特殊性
(一)培養(yǎng)對象的不同
土木專業(yè)的學生是工科生,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以力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為主干學科,但對建筑歷史這門屬于社會科學的學科知之甚少。針對這樣的培養(yǎng)對象,首先,讓學生了解建筑歷史的知識構成。不能簡單認為建筑歷史是每個時期的建筑羅列。它涵蓋面廣,涉及多門課程,如建筑設計、建筑材料、建筑結構、建筑施工、建筑設備等等。它是綜合各個方面的一部歷史。因此建筑歷史是課程一體化很好的紐帶,它的設置將其他課程有機的聯(lián)系在一起。其次,建筑歷史課程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作為未來建筑工程師的學生們在進行建筑活動時,則要求有較高的建筑歷史知識背景和獨特見解作為支撐。學生能從建筑歷史中受到啟發(fā)和點撥,影響其創(chuàng)意和構思;同時建筑歷史涉及豐厚的建筑文化知識,讓學生將建筑和人的行為聯(lián)系在一起,有助于構建人和建筑的關系。建筑歷史為建筑工程師們提供現(xiàn)代建筑文化的底蘊和仿古建筑的設計知識,更重要的是繼承和發(fā)展建筑文化。
(二)教學內容的差異
建筑歷史理論性強、知識性強、知識點多且偏重人文的學科類型。課程內容廣,教學時間少的現(xiàn)實,必然要求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做到既保證系統(tǒng)連貫,又取舍合理。若按照建筑學的教學內容授課,必然出現(xiàn)“滿堂灌”的方式,學生也興致索然,達不到教與學雙贏的效果。培養(yǎng)對象不同,教學內容也不同,根據(jù)土木專業(yè)的特點,不必過于深入分析。以往的教學內容將中、外建筑史分開,并分幾個學期完成建筑歷史理論課程。側重點是與建筑設計融為一體,以建筑美學為基礎分析建筑形態(tài),進一步對建筑分解,重構。新體系教學內容在一個學期中將中國古代建筑史、外國古代建筑史和近現(xiàn)代建筑史三大部分完成,必然要求以經典案例分析為主,深入淺出。達到時間短收效大的效果。通過授課,學生對建筑歷史有整體把握,對未來建筑發(fā)展有預見性,側重于敘述建筑風格和建筑技術的大體做法。
(三)建筑歷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1、課件資料的局限性,降低了教學效益。傳統(tǒng)教學以課件演示和講授為主。但一些教材對建筑形式的描述,構建的形象化不夠,建筑實例的展示不充分。而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絡的普及,建筑圖片資料誰都能搜到,傳統(tǒng)課件中的建筑圖片已不足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圖片不能把建筑三維直觀體現(xiàn)出來。圖片二維的局限性顯露出來。學生對圖片的好奇和興趣大大降低,課件的吸引力不夠,學習氣氛不活躍,互動效果不好。課件資料的局限性是建筑歷史教學改革的一個促因。
2、教學方法的單一,不能有效的實現(xiàn)教學目的。假若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沒有改進,只局限講授和課件演示是遠遠不夠的。過多的講授內容,沒有時間留給學生思考討論,導致以老師為主導,學生被動聽課的模式。學生自主參與基本沒有。這種教學方法已經不適合如今的培養(yǎng)體制。而“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性,讓其積極參與教學中,這是促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因素。
3、個體教學方法的局限,阻礙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空間。教師都有各自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一旦形成風格很難改變,逐步形成一種固定模式。即使有不足之處,自己也難認識到更不用說改進了。為了促使課程體系一體化,教學方法需統(tǒng)一整合,各種方法互相滲透,教學改革也勢在必行。
三、建筑歷史教學為適應土木工程教學體系的教學改革探索
課程體系內容進行調整,必然要研究相應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去適應。于是進行建筑歷史教學方法改革,是培養(yǎng)體系建設的客觀需求。
(一)增加多種手段參與教學
除講授和課件演示外,一方面加入影視資料和建筑虛擬演示輔助教學。一些關于建筑題材的視頻、影視等資料都可以作為教學手段。如“中國古代建筑”、“故宮100”、“筑夢天下”等都是很好的建筑影視資料。節(jié)目中生動的解說和立體空間的畫面,讓學生更深入了解建筑的發(fā)生、演變。以三維動態(tài)展示建筑的形態(tài),吸引學生注意力,對相關的教學內容有形象直觀的認識和理解,也進一步激發(fā)學習建筑歷史的熱情和興趣。如重要并且特殊構造的建筑物,分步驟的重現(xiàn)其場景。如木構架、斗拱、拱券的結構虛擬演示。另一方面增加實踐環(huán)節(jié),深化對建筑的認識。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實地考察拍照,直觀認識建筑的基本構成,注重過程體驗,引導學生自己探討研究實體建筑,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科學思維方法訓練。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快樂,有進一步學習的愿望。
(二)采用多層次的教學方法結構
為了有效的實現(xiàn)教學目標,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首先以學生感興趣的課題引入,發(fā)起討論,進行師生互通的研討階段。如緒論中“我們生活中的建筑有哪些類型?”討論后,學生帶著問題聽老師下一步的理論授課,在聽的過程中學生也不間斷的思索,尋求答案。理論授課之后,留給學生課題作業(yè),這個作業(yè)起到理論和實踐結合的作用。如“中國木構架建筑有哪幾種形式?舉例說明?!边@種教學方法層層深入,學生在學習知識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
(三)教學需要交流,多引入,多涉及
建筑歷史課程授課,應達到與其相關的課程交叉融合。如土木工程制圖、結構力學、施工等課程知識帶入建筑歷史教學中。如歐洲古羅馬的建筑和我國古代的趙州橋都是拱券結構的典型,拱券結構利用石塊的楔形結構,將自身的重力和受到的壓力分解向兩邊的形成水平側推力,為了解決這種側推力不同時期采用不同的做法。這就牽涉到工程結構力學的相關知識。學生在學習中潛移默化形成具有融會貫通的能力,逐步體會到學以致用,知識無界限。知識的互相滲透,也促使傳統(tǒng)教學的改革。
(四)教學內容的改革
那種以朝代的更迭講授建筑歷史不利于學生系統(tǒng)掌握內容,只知道按照時間的變化來死記硬背建筑特點。有人把建筑歷史理解為是各歷史時期的各種建筑形式,其實不然,建筑不只是一個物質技術對象,它與宗教、倫理及其他種種社會文化內涵聯(lián)系在一起,或者說它要滿足這許多社會文化要求,同時建筑自身就是這些文化。歷史階段的建筑不僅僅是形式、技術的不同,還與建筑文化背景聯(lián)系在一起。如中國幾千年的建筑文化沒有發(fā)生過多風格上的演化,而建筑形式在不同歷史階段是一脈相承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主宰著建筑文化。因此教學的內容要以歷史文化為背景,建筑為主題,結構技術為細節(jié)來講授。
建筑歷史教學改革工作還處在起始階段,以上教學改革只是針對一些基本問題作出了嘗試性的探索。教學改革還需不斷的深入研究,以達到適應新教學體系和新培養(yǎng)體制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沈福煦.建筑歷史[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2.
[2]劉敦.中國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0.
[3]潘古西.中國建筑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