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火才
就如何“辦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學?!边@個話題,我主張行勝于言。這樣思考并不是想否定對“真正意義上的學?!闭J識的重要性,而是相對而言,我們對“真正意義上的學?!闭J知并不缺乏,缺少的是具體、實在和有意義的實踐探索。
在現實中,不少校長就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笨梢钥谌魬液樱淞x也不乏全面和深刻,但觀其行,言行差異極大,更多的不是他們的水平問題,而是不愿或不敢把“真正意義”變成現實。當下,不少大學附屬中小學的校長都是大學教授擔任,按理說,對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學?!钡睦硇哉J識應該也必須在一般校長之上,對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學?!备钦镜酶摺⒖吹眠h,但觀其行,大部分校長的辦學卻是俗不可耐。究其原因,并非能力不夠,而是對辦“真正意義上的學?!眲恿Σ蛔?,動機不純。相反,倒是一些邊遠山區(qū)的校長,雖然學歷不高,視野也不開闊,對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笨梢哉f從來沒有進行過理性思考。即使思考,也不可能全面深刻,更講不出什么動聽和高深的道道來,但他們樸素的行動辦出的學校倒是深受人們尊敬,甚至超越了我們對“真正意義上的學?!钡恼J識。
所以,對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學?!钡恼J識并不是“辦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學?!钡谋匾獥l件,也不是充分條件。在當今的形勢下,過分糾纏于對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學?!钡谋嫖?,不但于事無補,而且只會助長坐而論道之風,讓事情變得更糟。因為在現實中,說得好聽,做得難看的校長比做得好看、說得難聽的校長多得多;說得高尚,做得庸俗的校長大有人在;說得比唱得好聽,做得比想象得還要差勁的校長也為數不少。
這里的行,首先是指校長的實踐。校長不必一定要搞清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焙蟛判袆?,關鍵要有實實在在有意義的辦學實踐和管理改革。校長只要是用心在行動,時刻在思考如何才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把每位學生的利益放心上,把每位學生的冷暖裝心間,把每位學生的煩惱記心頭,就能辦出“真正意義上的學?!?。即使本人暫時水平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因為心中有學生,自然就會加強學習、持續(xù)發(fā)展、努力提升自身整體素養(yǎng);即使辦學條件有限,困難不少,但因為心中有學生,必然全力以赴、竭盡所能、排除萬難,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即使暫時辦不出真正意義上的學校,但因為心中有愛,必定永不放棄,持之有恒,假以時日,必定能修成正果。
當然這需要校長有暫時不被外界理解而甘于寂寞的淡定;要有暫時不被大眾認可而甘于坐冷板凳的堅持;更要有不看領導臉色行事而有可能暫時得不到領導認可、支持,甚至反而被壓制卻不低頭的勇氣。
當然,我們這樣要求校長似乎有點過于苛刻,畢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人之常情、社會常態(tài)?!氨娙私宰恚ㄎ要毿选蹦苡袔兹俗龅??“出污泥而不染”更又談何容易?雖然社會的進步有時就是由幾個或者一批超凡脫俗的人推動的,或者說他們在社會的進步中功不可沒,但這樣要求一般校長顯然過于理想。
解鈴還須系鈴人,辦“真正意義上的學校”,行政還必須甚至首先進行改革,有所行動——少發(fā)文件,多動真格;少喊口號,多辦實事。要改的方面很多,有兩點最為重要:
一是管理體制的改革?,F在的行政部門有個基本的假設:校長沒有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者懂教育,所以需要行政各個部門不斷加強對校長的指導,如果校長能嚴格按照行政部門的要求去做,就能辦出真正意義上的學校。所以你會發(fā)現,校長經常要忙于參加各種會議,閱讀各種文件,落實會議和文件精神,迎接各種檢查、評比、驗收。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學校進行指導的部門正在快速同步增加。據筆者的統(tǒng)計,2013學年度,某縣教育局下發(fā)給學校的各類文件、通知等高達732件。按一學年200天工作日計算,學校平均每天接到上級文件通知就有近3.7件。一位校長曾和我講,有一天,共有五批人同時到學校進行各種不同的檢查、評比和驗收活動,忙得不亦樂乎。
行政部門的管理者真的比校長懂教育嗎?當然沒有。有些行政部門的管理者,從來沒有當過老師,能指導校長如何辦學嗎?即使有些行政部門的管理者當初雖然是學校管理的行家里手,但長期脫離教育第一線,還能說比校長懂教育、懂管理嗎?即使行政部門的管理者比校長懂教育、懂管理,你又不在現場,有能力去指導那么多文化傳統(tǒng)不同、發(fā)展現狀不一的學校嗎?一個自上而下的活動又怎么可能同時適用于幾十所、幾千所甚至幾十萬所差異巨大的學校?
所以,一定意義上講,行政部門對學校的指導越具體,校長就越不能靜下心來思考學校的發(fā)展,辦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學校就越沒有可能。行政部門必須明確職責,摸清管理邊界,約束權力范圍,做好該做的(主要是監(jiān)督學校依法辦學的情況和為校長辦學盡力提供服務),不做不該做的(主要是毫無節(jié)制的所謂的指導、檢查、評比、驗收等),努力為校長依法自主辦學創(chuàng)造自由空間、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唯有如此,校長才有可能辦出真正意義上的學校。
二是評價體系的改革。如果行政部門把考試分數和升學率作為評價校長辦學成效的唯一或主要依據,校長就永遠不可能辦出真正意義上的學校。因為提高考試分數和升學率不是教育“真正意義上”的追求,也不是教育“真正意義上”的終極目標。目前,行政部門的“言”所體現的對校長管理成效的評價標準并沒有任何問題,甚至還非常高尚,但“行”的問題非常嚴重。近幾年,不少校長雖然辦學思想獨特,從專業(yè)的角度看,辦學業(yè)績也非常突出,就是因為考試分數和升學率沒有達到領導的期待而被“下課”。這就是對當前教育評價生態(tài)的最好證明。用全面的、多元的標準評價校長的辦學成效,才有可能促使校長辦出真正意義上的學校。即使“領導愛分”,也要提倡“取之有道”,追求“綠色分數”,不然只會導致辦學目中無人,不擇手段,進而走火入魔。
當然,就行政部門的行動而言,關鍵是要進行頂層管理體制的制度重構和改革。像縣一級的教育行政部門,至少還要聽命于地市、省和國家三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和管理,上一級行政部門不行動、不改革,自身要有所作為,還是難上加難。
我之所以把校長的“行”放在首位,就是想說明,作為校長,期待外部環(huán)境變化后再有所行動是不現實的。一個人,無法改變別人,只能改變自己,或只能通過改變自己才有可能影響和改變別人。校長必須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辦出真正意義上的學校,進而引起行政和社會的關注,才有可能促使行政部門改變管理體制和評價體系。當然,如果行政部門首先有所行動,為校長辦學創(chuàng)造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校長辦學必然如虎添翼,真正意義上的學校才能不斷涌現。
提倡“行勝于言”,讓人自然想到《論語·里仁》里孔子的忠告:“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鄙僬f多做,先做后說,少說空話,多做實事,才有可能防止成為“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人人不等不靠,不推不諉,立即行動,才有可能“辦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學?!薄?/p>
(作者系江蘇省溧陽市教育局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