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紅 袁貴珍
摘 要: 小學語文是一門以語言文字為主要載體,題材極為豐富的綜合性學科,也是為學生學習其他課程奠定基礎的工具性學科。有效課堂是指在特定的時間內,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師設計的教學任務。文章從教師和學生的層面分析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有效課堂 實施策略
一、教師有效“教”的策略
1.認真?zhèn)湔n,服務學生。備課是上好一門課的關鍵。備課既要注重課本知識的落實,又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全體學生都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在備課中做到“三備”:一是備教材,即認真研讀教學大綱和課本,在此基礎上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重點是針對教材而言,它是一門學科在每一階段的基礎知識和表現的思想感情。難點是針對學生來講的,它是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與教材內容之間的差距,造成學生對個別知識和表現的情感的認知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要找到最佳的突破點,破解重難點。二是備學生,即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等,設計教學。三是備課堂,即上課前了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班級風氣等,盡可能做好充分準備。上課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適時調整教案,做到以學生為主,教案為學生服務。
2.因材施教,共同分享。從人成長的角度來看,每個學生因生理、心理和生活環(huán)境等各方面的原因,必然與他人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師在班級授課制中要認可和接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考慮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并相應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尤其是后進生,讓他們參與課堂教學并共同分享教學成果。
3.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問題是貫穿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學過程設計其實是問題設計,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努力尋找最佳的教學切入點,引導學生走進課本內容,讓他們感受和體驗作者的寫作意圖,從而在思想和心靈上受到感染。比如《最美的花束》作者以詩歌的形式表達了世界各國的不同種族友好相處,沒有種族歧視的美好愿望。我以電視上的外國小朋友為切入點,讓學生看課本插圖,再提問:“你們從這幅圖中看到了什么?”學生的回答是:“不同的孩子手拉手地一起玩?!蔽以夙槃萏釂枺骸罢n文中哪些詞語寫出孩子的不同?”學生們紛紛舉手回答。最后,我引導學生結合單元主題“尊重與平等”,理解課題,認識到人與人是平等的,應相互尊重。
4.分層作業(yè),多元評價。從學生基礎的角度分,大概可分為基礎好的、基礎中等的和基礎差的這三類學生。教師布置作業(yè)時,考慮不同基礎的學生分層進行練習,使每一個學生都在作業(yè)練習中有收獲,既要考慮作業(yè)量,又要控制完成時間。另外,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將作業(yè)分為查資料型的、積累型的、當堂表演型的、動手操作型的和片段寫作型的等。因為作業(yè)的布置要分層,所以作業(yè)的評價也要分類。將各類作業(yè)分為較優(yōu)秀的和較差的,對優(yōu)秀的,當然要鼓勵;對較差的,也從多個角度挖掘其閃光點,適時肯定,再運用評語進行指導。
5.精選習題,進行測評。高效課堂的生命線在于教學效率,教學效率是它的評價標準,效率主要表現在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和運用情況,精選習題,進行課堂效率達標測評。如果達標率高,證明課堂教學就是有效的;如果達標率低,則反之。在這個過程中,主要關注基礎差的學生。
二、學生有效“學”的策略
1.鼓勵質疑,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可見質疑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師要多鼓勵學生敢于對教材或者教師講解的內容提出質疑和提出不同的意見,針對這些質疑展開討論,允許學生有獨到的見解。只要言之有理,就值得鼓勵,應該把這種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看做創(chuàng)新思維,對個別學生進行獎勵。
2.傳授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享一生?!庇纱丝梢姡瑢W習方法值得教師重視。另外,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時間是極為有限的,相反知識是無限的,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無限的知識是不可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顯得很重要。例如我教學生運用“三讀”教材的方法學習:一是通讀,把自己當成一個讀者,整體感知課文,說說讀懂了什么;二是細讀,把自己當成一個學生,掌握字詞、段落等;三是品讀,把自己當成一個語文教師,借助課文插圖和重點句子、段落,理解課文的大意和中心。
3.合作學習,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每一個學生都有得到重視與賞識的愿望,都有自己發(fā)展的需要。合作學習正好滿足了學生的這種需求,它讓每個學生在共同目標的驅使下,不遺余力地尋找滿意的答案,既滿足自己的學習需要,又使自己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賞識。
總之,課堂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提高學生能力的平臺。語文的學習得法于課堂,受益于課外,教師應從自身和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研究學生學什么,重點是怎樣學,怎樣學才感興趣,使課堂變得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