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亞里士多德的存在論是研究“作為存在的存在”,是關于存在的最高原則。從“存在”到“實體”再到“神學”,“存在”在這個概念上是不可定義的,存在是自明的概念。
關鍵詞:存在;形而上學;實體
形而上學的主要問題是“存在”問題,對于古希臘人而言,追問什么“存在”,就是問什么是本原。在亞里士多德那里,存在者是顯現(xiàn)出來的,他說:“一個人和一個存在的人是相同的。”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說過,亞里士多德的存在者在一定意義上與真理所表達的意味相同,真理不是去表現(xiàn)其他的而是表現(xiàn)其自身的內(nèi)涵。亞里士多德提出哲學的研究任務就是研究”作為存在的存在”,探求存在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因為只有我們認識了存在者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才能說真正認識了事物。
原因在四種意義上被述說,其一指實體,即本質(zhì);第二是質(zhì)料或基質(zhì);第三是變化的來源,即動力因;第四是目的與善,也就是目的因。目的因和動力因是事物變化發(fā)展的根據(jù);質(zhì)料因是人們通過感觀感知事物的根據(jù);通過形式因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質(zhì),本質(zhì)等同于事物自身,本質(zhì)沒有了,任何事物也就不存在了。原因或者本原構成了具體事物存在的形而上學的基本條件,沒有這些條件,萬事萬物就不可能存在。哲學的研究對象就是研究存在者的原因,亞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學就是研究存在者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
亞里士多德把“作為存在的存在”作為哲學研究的對象而提出來,這是第一哲學研究的范疇。亞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學》第四卷中寫到:“有一門科學,它研究作為存在的存在,以及由于它的本性而屬于它的性質(zhì)?!?/p>
亞里士多德指出,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但“存在”不是種。因為越是普遍的事物,外延越廣,內(nèi)涵就越少。對于某種知識的對象是某一種存在,個體沒有知識,知識一定是研究普遍的對象,不是研究某一種的存在,也不是研究某一種類的存在,存在類似于無限集合的概念,但不是屬種,是不可被定義的。因為只要是能被定義的,就不是最普遍的概念,存在的普遍意義不同于種屬意義上的普遍性。最高的存在是自足、圓滿和獨立的,具有獨立自存性。存在者的本質(zhì)是就其本身解釋其所是,之所以說存在具有普遍性是從類比的層面來闡釋的,存在的普遍性與種屬概念的普遍性是不一樣的,不能等同。具體科學研究的是具體的存在,具體個別事物不是形而上學意義上的存在,形而上學研究的是所有的存在,是最普遍的存在,“存在”在這個概念上是不可被定義的,存在是自明的概念。純理性的存在是完滿自足的,是某種具有神性特點的存在,可以自己解釋自己,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物來解釋自己,具有獨立自存性,因而形而上學研究的是所有的存在。
形而上學的存在論反映了存在的最高原則,其終極的永恒的原因就是神圣的存在,其背后的目的因就是善,所以亞里士多德的最完滿的最嚴格的存在論具有神學的意味,神學便是其最終的歸屬,存在論的思維邏輯最終走向神學。
在這里,亞里士多德哲學體系的存在有四種:偶然性的和必然性的,真與假的,有關于范疇的;最后是潛能與現(xiàn)實的區(qū)分。偶然性不具有研究的價值,是難以總結的;關于范疇的研究是以實體為基礎的,根據(jù)性質(zhì)的不同,實體又可以分為第一實體和第二實體,由此可以推出對于存在的研究可以歸結為對于實體的研究,尤其對于第一實體的研究。
于是亞里士多德的存在論便從純存在到存在者,各自按照不同的方向發(fā)展,其一是潛能向現(xiàn)實的轉(zhuǎn)化,其二是一切都是偶然的;第三是不斷靠近真理的過程,最重要的一點是從存在到存在者,從存在者到實體,從實體到神學。存在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述說,而形而上學卻不研究所有這四方面的存在。
有很多原理是可以證明的,比如很多數(shù)學原理,但有些是不能證明的,因為它們是證明其他原理的基礎和起點,它們是自明的原則,是公認的真理,是最確切無疑的。那么存在便是難以證明的,具有非假設性的特點,當我們試圖追問存在的時候,其實是在追問存在者,是在研究作為存在的存在。因為沒有存在者也就無所謂存在。一個事物必須是存在或者不存在,不可能同時具有矛盾性地存在,事物的存在必須遵循非矛盾律。
在諸多范疇中,實體是具有獨立自存性的東西,作為基礎的東西,它自己存在,自己說明自己,是作為最主要的存在而被討論的。實體又被分為第一實體和第二實體,第一實體更具體,就是具體的實在事物,是人的感觀可以感知的。第二實體是建立在第一實體之上的屬種概念的實體,比如比人更大的范疇有動物,動物是第二實體。實體又可以稱為基質(zhì),基質(zhì)的本來意義是在下面的東西,別的東西表述它,它卻不表述其他任何東西。實體是由形式和質(zhì)料構成的,亞里士多德更注重形式,形式具有個別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在形而上學的定義中不僅是個體,也是形式。實體的含義通過“這個”的意義而得到闡釋。
在《形而上學》第五卷第八章中,實體可以分為四種,一是簡單的物體,包括動物和神性的存在物。二是事物存在的原因,是不可感知的。三是把事物分解出來的各個部分,沒有部分,也就不存在整體。最核心的實體便是事物的內(nèi)在本質(zhì)。
亞里士多德主要從存在的作用方面,進一步把存在區(qū)分為“潛能”和“現(xiàn)實”?!皾撃堋笔侵浮按嬖凇钡哪芰?,事物運動的根源,但只有當它現(xiàn)實生成和轉(zhuǎn)化時才是潛能?!艾F(xiàn)實”就是實現(xiàn)了的潛能,它是在運動中生成的,是實現(xiàn)了的目的。這樣說是為了把形式和質(zhì)料,個別和一般統(tǒng)一到事物的變化過程中。
在亞里士多德的思辨中,潛能不斷現(xiàn)實化,質(zhì)料不斷形式化,最終導致沒有任何潛能的純現(xiàn)實,沒有任何質(zhì)料的純形式,“不動的動者”是一種純粹的現(xiàn)實性。唯有思維活動是無求于外的,思維活動是不依賴外部的純粹的完滿存在,思維作為動者,是一種活動,又可以作為不動者。這種辯證的存在不以別的方式存在,它只能以思想的形式存在。這樣的存在就是神,而他的神不是別的,就是自己思想自己的思想活動本身。亞里士多德說:“思想的現(xiàn)實便是生命,而神便是這現(xiàn)實?!?/p>
參考文獻:
[1]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2]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2.
作者簡介:徐金云,南昌大學人文學院中國哲學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