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普通話區(qū)域變體的特點與普通話差錯的分際*

2015-01-16 12:26董思聰
語言科學 2015年6期
關鍵詞:變體偏誤差錯

董思聰 徐 杰

1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廣東 廣州 510006

2澳門大學人文學院 澳門

1 引言

隨著普通話在中國大范圍普及,以及在全世界的快速推廣,原有舊標準和當前新形勢之間的一系列問題也日益突出。徐杰和董思聰(2013)指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語音標準已經(jīng)成功地完成了其在百年國語運動中的歷史使命,我們現(xiàn)在則應該本著開放、寬松、包容的態(tài)度對民族共同語的規(guī)范標準從寬掌握,將普通話的語音標準微調為“以北京語音為基礎音”,并在全世界范圍內倡導“寬式國際漢語”的新理念,讓不同地區(qū)不同背景的漢語普通話使用者平等分享對我們民族共同語的所有權、監(jiān)護權和解釋權,給予境內外客觀存在的各個普通話區(qū)域變體以平等地位和充分尊嚴,從而更好地推動中國國內的普通話推廣以及漢語的國際傳播,并在海內外漢語普通話語言社區(qū)構建和諧的語言生活。

就其本質而言,這個理念是民族共同語標準適度多元論。它不僅尊重了客觀存在的事實,同時也符合語言發(fā)展演變中“動態(tài)自然趨同”的自身規(guī)律。徐杰和董思聰(2013)認為,對普通話的標準進行微調,不會導致新方言的產(chǎn)生,因為在信息技術革命背景下日益一體化的世界,方言賴以形成和發(fā)展的客觀社會條件早已被徹底摧毀。而早已承認多元標準的英語,其諸多區(qū)域變體之間不僅沒有進一步分化,反而在毫無強制力的情況下自然地相互靠攏,快速趨同。漢語各區(qū)域變體的發(fā)展方向也必定如此。我們最近欣喜地看到,刁晏斌(2015)在對海峽兩岸詞匯趨同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不僅存在大陸向臺灣靠攏的現(xiàn)象,而且近年來臺灣國語向大陸普通話靠攏的傾向也非常明顯,可以說目前兩岸共同語的融合至少在數(shù)量上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基本均衡的雙向互動交流狀態(tài)。這在臺灣地區(qū)的語言規(guī)劃、工具書收詞、科技術語選擇以及日常語言運用中都有較多表現(xiàn)。比如,不僅“春運”、“鐵飯碗”等反映大陸特有事物或文化、制度的詞語已經(jīng)進入了臺灣國語,而且在臺灣存在對應詞語的一些大陸詞匯也被引進了臺灣,甚至像“熊貓”、“釣魚島”等大陸詞語與相應的“貓熊”、“釣魚臺”等臺灣原有詞語在使用量上已經(jīng)持平甚至反超后者。在兩岸共同語之間的互動過程中,誰也沒有規(guī)定大陸詞匯向臺灣詞匯靠攏,也沒人要求臺灣詞匯靠攏大陸,但依然是這樣一個趨同的結果。

徐杰和董思聰(2013)所提出的將“標準音”改為“基礎音”,指的是只對普通話的聲韻母和基本聲調作出音系上的規(guī)定,而在輕聲、兒化等等方面容忍各地變體自行其是,各有特色。這僅僅是對民族共同語問題進行的框架式的理論闡述。在具體的實踐操作上,有個重要的技術問題我們必須要面對,那就是容忍各地變體自行其是的那一部分語言內容該如何劃定范圍。我們倡導語言政策從獨尊、排他轉為多元、寬容,但如果過度放任,不予約束,則完全違背初衷,過猶不及。為了避免“地方特色”成為濫用、誤用語言的庇護所,必須處理好開放性和規(guī)范性之間的關系。因此,我們必須明晰普通話區(qū)域變體的特點和普通話差錯的分際。本文將試圖從體系性、穩(wěn)定性和可理解性三個方面出發(fā),對變體特點和差錯的區(qū)分標準進行考察。①本文提出的區(qū)分標準主要針對語音,同樣也適用于詞匯和語法。不過普通話的經(jīng)典定義“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xiàn)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的詞匯、語法標準,存在比較靈活的取值范圍,體現(xiàn)了寬松的原則,本身就很好地包容了各區(qū)域變體的特點,在教學和推廣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們不擬在詞匯、語法方面做進一步闡述。

2 體系性

普通話區(qū)域變體的特點應該自成體系,自身和諧勻稱,無自相矛盾之處。這是任何自然語言或者自然語言的變體都具有的特征。而普通話差錯則可能不成體系,具有隨機性和偶然性。

我們需要對相關概念進行一些說明。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總是會出現(xiàn)兩種偏離目的語的情況:偏誤和差錯。Corder(1967)對二者進行了區(qū)分:偏誤具有體系性,而且它表明學習者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總是存在著一個內在的確切語言系統(tǒng);差錯不具有體系性,它是由于說話人具體的記憶、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而產(chǎn)生的隨機性錯誤。Corder還從生成語法理論的角度指出,偏誤反映的是語言能力,而差錯則是語言運用層面的現(xiàn)象。我們提出普通話區(qū)域變體的特點是具有體系性的,而差錯則不具有。由于普通話區(qū)域變體的特點和普通話學習中出現(xiàn)的偏誤均自成體系,因此有必要對二者之間的關系再進行一下討論。

當前執(zhí)行的普通話語音規(guī)范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在這一標準下,所有與北京語音不一致的地方,均應視為偏誤或者差錯。但是如果依照徐杰和董思聰(2013)的微調方案,僅將北京語音當作基礎音,把包括北京式普通話在內的所有普通話區(qū)域變體都平等對待,那么普通話所定義的實際上只是一組各變體共享的核心語言特征。如此一來,沒有任何一種自然語言可以稱為標準的普通話,而之前算作偏誤的部分語言成分,如果具備后文論述的穩(wěn)定性與可理解性,則可以被容納進寬式普通話的系統(tǒng)內成為變體特點,獲得應有的地位;如若不兼?zhèn)淞硗鈨煞N屬性,則作為差錯處理。這一轉變可以表示為圖1。目前學界對“偏誤”這一術語的使用并不統(tǒng)一,如葉軍(2012)在分析上海普通話的語音特點時,認為有的偏誤很零散,因人而異,而有的偏誤較集中,呈現(xiàn)系統(tǒng)性。如果我們把“偏誤”嚴格局限為偏離目的語的具有體系性的語言現(xiàn)象,那么先前研究中各個地方普通話的偏誤,如果同時符合本文的其余標準,則都可算作普通話區(qū)域變體的特點。不一樣的地方只是在于,由于微調后的普通話外延擴大,之前對舊目的語的偏離卻完全有可能符合新目的語,從而使得一部分語言成分得以摘掉“偏誤”的帽子。②這里似乎存在一個無限循環(huán)的問題:擴大普通話外延將部分偏誤納入共同語,那么在學習新共同語時出現(xiàn)的新偏誤,是否也該納入?以此類推。我們認為此類情況出現(xiàn)可能性不大,因為現(xiàn)存的各區(qū)域變體,是當?shù)鼐用裨跀?shù)輩人長時間的普通話學習和使用中穩(wěn)固下來的系統(tǒng),受到了母語系統(tǒng)以及教學和交際中各種因素的充分影響,即使新的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暫時的偏離情況,也幾乎都能最終達至與新目的語相符。

圖1微調普通話標準之后部分偏誤地位的轉變

參照Selinker(1972)的研究,普通話區(qū)域變體的特點大致應有如下五種主要成因:母語遷移、訓練遷移、二語學習策略、二語交際策略、對目的語規(guī)則的過度概括。這里的母語遷移,指的是各地方言和少數(shù)民族語,其語言諸多子系統(tǒng)中與普通話不同的特征,對當?shù)厝说钠胀ㄔ拰W習所產(chǎn)生的影響。③具體地說,這里的母語遷移是一種負遷移,即兩種語言系統(tǒng)的差異所產(chǎn)生的干擾導致語言學習中偏離目的語的情況。我們認為,在成體系的普通話區(qū)域變體特點的形成問題上,母語遷移起著最主要的作用。我們無法預測某地居民在學習普通話時,其母語的哪些具體特征會遷移至普通話,但我們卻能夠清楚地知道如果當?shù)鼐用癜l(fā)生母語遷移,對其普通話產(chǎn)生影響的可能特征的集合。這一集合所包含的項目就是學習者的母語和普通話的諸多差異之處,而這些差異自然都是成系統(tǒng)的,不可能是零散的說話者口誤或隨意的個人創(chuàng)造。所以由母語遷移所導致的對目的語整類的偏離,無論是源于上述可能特征集合的哪些具體項目,都會具備體系性,而非隨機或偶然。參照朱永鍇(1998),漢語方言語音遷移對普通話學習所造成的常見偏離現(xiàn)象主要有:舌尖后音[t?]、[t?h]、[?]與舌尖前音[ts]、[tsh]、[s]不分;部分[t?]、[t?h]、[?]讀若尖音;[n]、[l]聲母不分;[f]、[x]聲母不分;前后鼻音韻母不分;兒韻母及兒化韻掌握不好;輕聲掌握不好等等。例如,在閩方言區(qū)的普通話區(qū)域變體中,[t?]、[t?h]、[?]、[?]成系統(tǒng)地被放棄,另外[t?]、[t?h]、[?]并于[ts]、[tsh]、[s](李如龍1988);在海南文昌的普通話變體中,兒韻母的字如“而、二、兒、耳”等等,大都發(fā)成在聽感上與[?]十分接近的[?]韻母(林芳穎2014);又如在重慶市的普通話變體里面,沒有[n]聲母,北京式普通話中聲母為[n]、[l]的字幾乎均讀作[l]聲母。這些現(xiàn)象都不是零散的個例或隨機的口誤,而是成系統(tǒng)出現(xiàn)的,具備普通話區(qū)域變體特點的體系性要求。

3 穩(wěn)定性

穩(wěn)定性主要體現(xiàn)在歷時和共時兩個方面。歷時的穩(wěn)定性指的是某語言現(xiàn)象在一定時期內保持性質一致,不會不停地變動;共時的穩(wěn)定性指的是在同一個區(qū)域、同一個社區(qū),該現(xiàn)象是所有成員或者大多數(shù)人共同擁有的語言特點。而普通話差錯則應缺乏穩(wěn)定性,可能一直在變(在靠攏普通話的過程中),也可能同一語言社區(qū)內只有極個別人存在某種普通話差錯,而且不同人的差錯各不相同。當然,穩(wěn)定性是相對的,沒有事物能在時間長河中保持絕對靜止,也沒有超能力可以控制每個社會成員的每一次發(fā)音。

變體特點應該具有的歷時穩(wěn)定性,可以借助二語學習研究中介語理論和石化現(xiàn)象予以說明。Selinker(1972)提出,中介語是學習者在二語學習過程中由于一系列原因導致對目的語的偏離,從而產(chǎn)生的一個獨立語言系統(tǒng),它既異于學習者母語,也異于目的語。各地居民在學習普通話的過程中,同樣會出現(xiàn)中介語系統(tǒng),甚至當前普通話的若干區(qū)域變體都可視為一種特殊的中介語。根據(jù)Saville-Troike(2012:43),中介語通常被認為具備系統(tǒng)性和動態(tài)性的特點。中介語具備系統(tǒng)性,正好可以說明本文的上一條標準;而中介語具備動態(tài)性,似乎與普通話區(qū)域變體特點的穩(wěn)定性相背離,實則不然。中介語的動態(tài)性,指的是學習者在努力靠攏目的語的過程中,中介語的很多要素會處于一種變動的狀態(tài),而這也符合一般人對語言學習的普遍認識。如葉軍(2012)通過對上海人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不同等級的人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有的語音特征會隨著等級的提高而出現(xiàn)很明顯的減少甚至消失,呈現(xiàn)一種動態(tài)變化。但是,中介語的這種動態(tài)變化,不是一種會無休止持續(xù)下去的現(xiàn)象。絕大部分情況下,它總有停下腳步的那一刻,哪怕未曾達至目的語的標準,這就是石化現(xiàn)象。石化現(xiàn)象是指語言學習者在向目的語靠攏的過程里面,傾向于保持一些與其母語相關的語言項、規(guī)則和子系統(tǒng),而與學習者的年齡大小或接受目的語教育的內容多少無關(Selinker 1972)。葉軍(2012)的研究同樣也反映出,有的語音特征非常頑固,以致于一些普通話水平達到一級的上海人也依舊沒法擺脫。石化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Selinker(1972)認為95%的二語學習者不能最終達到目的語的水平,而最終發(fā)生石化而停留在某個階段。這種觀點得到大多數(shù)中介語研究者的認同(勁松2004)。

可見,中介語的動態(tài)性和穩(wěn)定性并不矛盾。各地區(qū)的居民在學習普通話時,都會形成自己的中介語系統(tǒng)。隨著學習和訓練的不斷進行,他們的語言水平會分階段地向普通話靠攏。④Selinker認為,中介語的動態(tài)變化并非在一個從母語到目的語的連續(xù)統(tǒng)上平穩(wěn)持續(xù)地向前發(fā)展,而是從一個穩(wěn)定水平到另一個穩(wěn)定水平的不連續(xù)發(fā)展(轉引自Saville-Troike 2012:43)。這表明即使沒有石化,中介語也不是隨時在變動。其中只有極少數(shù)人會最終脫離中介語而達到目的語標準,大多數(shù)的普通話學習者會止步于某一個穩(wěn)定的階段,而這時發(fā)生石化的中介語會長期伴隨他們。中國境內以及海外各地區(qū)居民使用的普通話區(qū)域變體,就是具有穩(wěn)定性、已經(jīng)石化的中介語。這些變體中與作為基礎的北京語音不一致之處,都是長期存在的、能夠代表當?shù)卣Z言文化的語音特征,如果在符合體系性和可理解性的前提下,即為變體特點。而那些隨時可能消失的臨時的語言偏離現(xiàn)象,只能看作差錯。例如,陳嘉瑩(2015)在對廣東東莞普通話變體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發(fā)音人對“是”字的發(fā)音在一個小時的語料中不斷變化,時而[s?32],時而[s?51];楊捷(2015)指出山西太谷的普通話變體中也存在發(fā)音的搖擺性,如“娃”字的[v??11]和[v?22]兩種發(fā)音,以及“上”字的[xa?434]和[s??45]兩種發(fā)音,都具有差不多的使用頻率。根據(jù)本文的標準,我們不能將這些不具備穩(wěn)定性的語言現(xiàn)象看作普通話區(qū)域變體的特點。

變體特點共時的穩(wěn)定性,也就是群體性。某種與北京式普通話不一致的現(xiàn)象,其使用者是當?shù)厝w居民(或大多數(shù)居民)還是個別居民,可用以鑒別該現(xiàn)象是區(qū)域變體的特點還是普通話學習中的差錯。比如顧百里(Kubler)指出臺灣地區(qū)的居民在使用漢民族共同語時,很少出現(xiàn)輕聲 ,⑤轉引自廖秋忠(1989)。這在共時的語言社團中具備群體性、穩(wěn)定性,便可算作變體特點。李慧(2013)在對江蘇泰興普通話變體的考察中發(fā)現(xiàn),有一位發(fā)音人沒有[t?]、[t?h]聲母,卻有[?]聲母,異于泰興的通常情況。通過調查得知,這只是該發(fā)音人在使用普通話過程中的一些特殊動機造成的,屬于個別現(xiàn)象,因此不可算作區(qū)域變體的特點。李如龍(1988)指出,在一個方言區(qū)的一個時期里,多數(shù)人所說的作為方言和普通話中介的過渡語其成分構成具有大體一致的系統(tǒng)性。這很好地說明了普通話區(qū)域變體特點應該具有的歷時穩(wěn)定性、共時穩(wěn)定性,以及體系性等性質。

穩(wěn)定的普通話區(qū)域變體作為一種功能齊備、體系完整的獨立語言系統(tǒng),在有的情況下可能被賦予一些特殊的功能負荷,成為一種社會方言。勁松(2004)提及浙江蕭山有一種帶蕭山本地話腔調的普通話,具有身份象征,因此與當?shù)鼗蛑苓叺貐^(qū)居民交流時使用這種蕭普,與北方人交際時使用更接近現(xiàn)行標準的普通話。此外,勁松和牛芳(2010)調查發(fā)現(xiàn),長沙高學歷年輕群體中通行一種長沙普通話。使用者在正式和嚴肅的場合使用標準普通話,在體現(xiàn)地域身份的場合使用方言,而需要同時體現(xiàn)地域身份和社會地位的場合則使用這種石化了的變體。這類現(xiàn)象進一步佐證了變體特點和差錯的不同之處。只有穩(wěn)定、自成體系的語言系統(tǒng)才有可能進一步承擔社會交際中的不同功能,而不停變動、因人而異、隨機偶然的語言特征,絕不可能附加在一個負載交際功能的備選語言項目之上,供整個語言社團的成員進行語碼選擇。

4 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標準指的是變體特點不影響跟其他普通話區(qū)域變體的語言溝通,而差錯可能會影響。

各地居民在普通話學習中出現(xiàn)石化現(xiàn)象,形成區(qū)域變體的特點,Selinker(1972)提到的交際策略是一大成因。二語學習者一旦認為其所學的語言知識已經(jīng)足夠進行交流,能使得互相理解,便可能停止學習。不過,交談時所使用的語言是否能夠讓對方理解,并不是一個依靠直覺經(jīng)驗便可回答的簡單隨意的問題。它涉及很多理論建構和實證性的操作。二語學習中的可理解性問題已經(jīng)獲得了學界幾十年的關注。Smith&Nelson(1985)對英語可理解性研究中的一些共識進行了總結,其中包括以下一些內容:由于越來越多的非英語母語者之間使用英語進行交流,母語者不再是判斷英語可理解度的唯一標準;英語母語者的英語并不總是比非母語者具有更高的可理解度;聽話者越積極主動地接觸某英語變體,則該變體對其的可理解度就越高;聽話者越期望理解說話者,則說話者所使用語言對其的可理解度就越高。

對英語這一世界語言的眾多變體之間的可理解性研究,可以為漢民族共同語的相關問題提供參考。首先,某個語言特征是否具有足夠的可理解性,不以北京式普通話使用者的評判為標準。普通話應定位為全球各地漢語使用者互相交流的共同工具,其地位平等的諸多區(qū)域變體在日常交際中并非圍繞北京式普通話在運作,而是根據(jù)實際的需要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配對。而且在具體的對話交際中,北京式普通話未必就比其它的區(qū)域變體具備更高的可理解度。因此,某個特征是否可令聽話者理解,也應在整個漢語大家庭里面進行考察。其次,可理解度的高低會隨交際者的主觀態(tài)度而出現(xiàn)一定的浮動。如果聽話者對某變體具有較高的價值評判,則可能更容易理解該變體使用者擁有的語言特征;相反,如果聽話者對某變體心存偏見,則其語言特征的可理解度可能會降低??梢?對可理解性需要從多角度、多層面進行判定。不過我們估計隨著普通話各區(qū)域變體獲得足夠的尊重和應有的地位,對不同變體價值評判的差異也會大幅縮小,從而使得可理解性隨主觀態(tài)度而浮動的情況更趨輕微。

對具體項目進行可理解性判定,區(qū)分開變體特點和普通話差錯,可以通過一系列測試手段進行。張伶俐(2012)在對中國大學生英語發(fā)音的國際可理解性研究中,分別采用了口語測試、聽力測試、聽話者問卷調查、說話者問卷調查、可理解性評分標準等方式進行數(shù)據(jù)收集和分析。我們完全可以借鑒這一套程序,對各地普通話使用中的一些語言特征進行考察,劃定出區(qū)域變體特點和普通話差錯在可理解性方面的界限。

此外需要強調的是,語言的可理解性是在真實的互動交流中體現(xiàn)出來的,因此測試中不可忽視語境的作用。莊小榮(2011)對廣東大學生進行的英語語音可理解度研究中,提供語境的實驗材料和零語境的實驗材料,在可理解度的分值上存在顯著差異:前者的平均值在80%左右,而后者僅為46%左右。對實際使用的語言,進行實證性的考察,二者缺一不可。這樣才能真正科學地分析可理解性,從而確定普通話區(qū)域變體的特點和普通話差錯的分際。

5 三項屬性均為必要而非充分條件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提出的體系性、穩(wěn)定性和可理解性這三項屬性都是必要非充分條件,也即必須三項同時滿足才可以將語言現(xiàn)象判定為區(qū)域變體的特點,否則只能算作差錯。根據(jù)是否符合本文的三項屬性,普通話差錯在理論上存在以下七種可能:只滿足一項屬性,包括[+體系性,-穩(wěn)定性,-可理解性],[-體系性,+穩(wěn)定性,-可理解性]和[-體系性,-穩(wěn)定性,+可理解性];只滿足兩項屬性,包括[+體系性,+穩(wěn)定性,-可理解性],[+體系性,-穩(wěn)定性,+可理解性]和[-體系性,+穩(wěn)定性,+可理解性];一項屬性都不滿足,即[-體系性,-穩(wěn)定性,-可理解性]。下面略舉幾例說明。

我們在前文提到,臺灣地區(qū)的漢民族共同語很少出現(xiàn)輕聲。該現(xiàn)象與北京式普通話相比是整類特性的有無之別,不存在自相矛盾之處,具備體系性;獲得區(qū)域內主體使用者的長期使用,具備穩(wěn)定性;事實證明它也毫不影響臺灣居民與其他地區(qū)華人的交流,具備可理解性,⑥前文曾指出,可理解性的科學判定需要實際語境中的測試來提供支持。本小節(jié)涉及可理解性的論述只為說明問題,并非實證性的考察。因此可以算作變體特點。不過,前文論及江蘇泰興普通話變體研究中的一位發(fā)音人沒有[t?]、[t?h]聲母,卻出于特殊動機而有[?]聲母,這一現(xiàn)象只滿足一條屬性,不能算作變體特點。雖然它與北京式普通話一致,不妨礙理解,但卻是泰興普通話變體音系中的例外,不具備體系性;只出現(xiàn)在個別人身上,也不具備穩(wěn)定性。此外,陳嘉瑩(2015)指出廣東東莞普通話變體的陰平調值約99%為55調,但某發(fā)音人將“關”讀作213調,而另有一發(fā)音人將“光”讀作213調。該現(xiàn)象是東莞普通話變體聲調系統(tǒng)中的例外,不具備體系性;與北京式普通話上聲的214調類似而容易導致誤解,不具備可理解性;只是個別人的現(xiàn)象,不具備共時的穩(wěn)定性。它不是發(fā)音人的一時口誤,所具備的僅僅是歷時的穩(wěn)定性,只可看作差錯。另外,根據(jù)林芳穎(2014),海南文昌普通話變體中的透母字如“通、聽、太”等等,全部沿用了文昌方言[x]聲母的讀法。這是受到方言特點遷移而造成的系統(tǒng)性現(xiàn)象,也具備歷時和共時的穩(wěn)定性,但是北京式普通話中的[x]和[th]是能夠區(qū)分意義的,該現(xiàn)象極有可能在不同地區(qū)居民之間的交際中造成可理解性方面的困難,因此它雖然滿足兩項屬性,仍不可算作變體特點。最后,王超(2015)在調查江蘇南通普通話變體的過程中,發(fā)音人出現(xiàn)過一次將“廣州”的“州”字沿用方言發(fā)音讀作[tse]的情況,但隨即又改為符合變體音系的[tsou]。該曇花一現(xiàn)的[tse]讀音只是隨機、偶然的口誤,并非成體系地整類沿用方言發(fā)音,也不具備穩(wěn)定性,而且與北京式普通話的[t?ou]讀音存在較大差異,理應不具備可理解性。三項屬性均不滿足,當然只能作為差錯處理。

6 結語

我們倡導對漢民族共同語的標準進行寬松把握,同時也強調在尋求開放之際必須緊守規(guī)范的底線。這就好比大家都要進北京城,但是不一定非得住進市中心的北京飯店才算到了北京,進入北京市郊的區(qū)縣也同樣算是到了北京。而北京市郊的區(qū)縣跟北京以外的地方區(qū)別在哪里呢?它們和北京市中心共用電話區(qū)號,而且北京的行政管理、公共交通,以及教育醫(yī)療等服務均能覆蓋到。在進行普通話推廣和漢語國際化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明晰普通話區(qū)域變體的特點和普通話差錯的分際,根據(jù)體系性、穩(wěn)定性和可理解性標準,結合科學的詳細檢測方案,將隨機的、偶然的、易變的、個人的以及可理解度低的語言現(xiàn)象排除在普通話大家庭之外,使得不同的普通話區(qū)域變體可以在寬容并且健康的環(huán)境中得到合理存在與健康發(fā)展的應有空間。⑦普通話區(qū)域變體有兩個層次:境內和境外。它們與北京式普通話形成偏離的社會原因有所不同。境內變體與北京式普通話和各地方言存在長期而緊密的互動,而境外變體則在各自不同的社會中發(fā)展演變。比如臺灣國語和北京式普通話的差別,是由1949年之前的早期國語在不同的社會中分化發(fā)展而形成的。但是,我們認為這種差異在本文討論的領域里不具有語言學意義,也即我們論述的道理在同樣意義下適用于境內、境外兩個層次。非常感謝匿名審稿專家提醒作者注意這個重要的問題!

Chen,Jiaying(陳嘉瑩).2015.Dongguan Putonghua Bianti Yanjiu東莞普通話變體研究 [Studies on Putonghua Variants in Dongguan].Aomen Daxue Shuoshi Xuewei Lunwen澳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Master’s thesis,University of Macau].

Corder,S.P.1967.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4:161-170.

Diao,Yanbin(刁晏斌).2015.Taiwan“Guoyu”cihui yu dalu Putonghua qutong xianxiang diaocha臺灣“國語”詞匯與大陸普通話趨同現(xiàn)象調查[An investigation of the vocabulary convergence of Taiwan Mandarin and the Mainland Putonghua].Zhongguo Yuwen中國語文[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2015.3:278-285.

Jin,Song(勁松).2004.Zhongjieyu“jianghua”de yuyanxue yiyi中介語“僵化”的語言學意義 [The linguistic sense of interlanguage fossolization].Minzu Yuwen民族語文[Minority Languages of China]2004.2:32-37.

Jin,Song(勁松)&Fang Niu(牛芳).2010.Changsha difang Putonghua guhua yanjiu:Difang Putonghua guhua de ge’an diaocha長沙地方普通話固化研究——地方普通話固化的個案調查 [The fossilization of local Putonghua in Changsha:A sociolinguistic survey].Yuyan Wenzi Yingyong語言文字應用[Applied Linguistics]2010.4:41-49.

Li,Hui(李慧).2013.Taixing Fangyan de Jiaojiyu Bianti Yanjiu泰興方言的交際語變體研究 [Studieson Taixing Lingua Franca].Aomen Daxue Shuoshi Xuewei Lunwen澳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Master’s thesis,University of Macau].

Li,Rulong(李如龍).1988.Lun fangyan he Putonghua zhijian de guoduyu論方言和普通話之間的過渡語 [On the interlanguage bet ween dialects and Mandarin].Fujian Shifan Daxue Xuebao(Zhexue Shehui Kexue Ban)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Journal of Fujian Nor 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tion)]1988.2:62-70.

Liao,Qiuzhong(廖秋忠).1989.“Guoyu zai Taiwan zhi yanbian”pingjie《國語在臺灣之演變》評介 [Review of“The Develop ment of Mandarin in Taiwan:A Case Study of Language Contact”].Guowai Yuyanxue國外語言學 [Linguistics Abroad]1989.3:122-127.

Lin,Fangying(林芳穎).2014.Wenchang Putonghua Bianti Yanjiu文昌普通話變體研究 [Studies on Wenchang Putonghua Variant].Aomen Daxue Shuoshi Xuewei Lunwen澳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Master's thesis,University of Macau].

Saville-Troike,M.2012.Introduc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nd ed.).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Selinker,Larry.1972.Interlanguag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1972.1-4:209-232.

Smith,L.E.&C.L.Nelson.1985.International intelligibility of English:directions and resources.World Englishes 3:333-342.

Wang,Chao(王超).2015.Nantong Putonghua Bianti Yuyin Yanjiu南通普通話變體語音研究 [Studies on the Phonetics of Nantong Putonghua Variant].Aomen Daxue Shuoshi Xuewei Lunwen澳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Master’s thesis,University of Macau].

Xu,Jie(徐杰)&Sicong Dong(董思聰).2013.Han minzu gongtongyu de yuyin biaozhun ying weitiao wei“yi Beijing yuyin wei jichuyin”漢民族共同語的語音標準應微調為“以北京語音為基礎音”[Re-Defining the Beijing dialect status in describing the standard Mandarin].Yuyan Kexue語言科學[Linguistic Sciences]2013.5:460-468.

Yang,Jie(楊捷).2015.Taigu Putonghua Bianti de Shengyun Tezheng太谷普通話變體的聲韻特征 [A Study of Phonological Features of Initials and Finals of Putonghua Variant in Taigu,Shanxi Province].Aomen Daxue Shuoshi Xuewei Lunwen澳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Master’s thesis,University of Macau].

Ye,Jun(葉軍).2012.Shanghai difang Putonghua kouyin tezheng yuxiang dongtai fenxi上海地方普通話口音特征語項動態(tài)分析[Dynamic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 linguistic items of the Shanghai Putonghua accent].Yuyan Wenzi Yingyong語言文字應用[Applied Linguistics]2012.S1:130-138.

Zhang,Lingli(張伶俐).2012.Zhongguo daxuesheng yingyu fayin de guoji kelijiexing yanjiu中國大學生英語發(fā)音的國際可理解性研究 [International Intelligibility of Chinese-accented English].Huazhong Shifan Daxue Boshi Xuewei Lunwen華中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Ph.D.Dissertation,Central China Nor mal University].

Zhu,Yongkai(朱永鍇).1998.“Lanqing guanhua”shuolüe“藍青官話”說略 [Asketch of non-standard Mandarin].Yuwen Yanjiu語文研究[Linguistic Researches]1998.2:56-60.

Zhuang,Xiaorong(莊小榮).2011.Guangdong daxuesheng yingyu yuyin kelijiedu de yingxiang yinsu yanjiu廣東大學生

英語語音可理解度的影響因素研究 [A study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telligibility of Guangdong college students’English].Nanchang Gaozhuan Xuebao南昌高專學報[Journal of Nanchang College]2011.2:58-60.

猜你喜歡
變體偏誤差錯
基于DDPG算法的變體飛行器自主變形決策
直升機防差錯設計
初級對外漢語讀寫教學過程中偏誤的成因及對策研究
新閱讀環(huán)境下報紙差錯的有效防范對策
偏誤分析內涵探究及應用
注入間接線索的設計模式變體分類檢測
基于字詞聯(lián)合的變體詞規(guī)范化研究①
偏誤分析的意義與局限
非仿射參數(shù)依賴LPV模型的變體飛行器H∞控制
差錯是習題課的有效資源
门源| 朔州市| 兴山县| 龙山县| 建始县| 阳山县| 邳州市| 阿坝县| 彰化县| 巴彦县| 临夏市| 江永县| 买车| 满洲里市| 防城港市| 体育| 澜沧| 谢通门县| 云南省| 延边| 嘉定区| 洞头县| 昌图县| 章丘市| 北宁市| 容城县| 西吉县| 东阿县| 根河市| 阜城县| 佛学| 上栗县| 武清区| 确山县| 叶城县| 盖州市| 新密市| 吉隆县| 满洲里市| 永康市| 盱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