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是情感的交流,是生活的一部分。音樂發(fā)展到今天,人們在欣賞音樂過程中更加注重傾聽內心心聲,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墜入一系列虛擬的歡愉或是悲傷的情境中,這些心理波動便是人與音樂的情感交流。本文主要通過視唱練耳的學習來探討音樂美心理情境的構建機制,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在演奏中釋放音樂中蘊含的感情。
關鍵詞:視唱練耳 音樂美 音樂教學
經(jīng)過漫長的演變與進步,當今時代人們對音樂的欣賞已經(jīng)遠遠不局限于詞調、節(jié)奏等音樂元素的演繹上,而更加注重音樂所傳遞出或是悲傷或是歡愉的心理情感變化,并且通過音符的跳動引導內心的感情宣泄,這是現(xiàn)代音樂審美心理的最根本所在。因此,在對音樂的學習和訓練中,引導學生準確把握音樂所傳遞出的情感并引導其與觀眾產(chǎn)生內心層面的心理情感共鳴是音樂教學的重中之重,以下通過視唱練耳的課程學習對其進行闡述。
一、視唱練耳
視唱練耳是現(xiàn)代音樂學習與訓練的基礎課程之一,主要分為包含簡譜視唱和五線譜視唱的視唱和靠聽覺分辨音程、和弦、節(jié)奏的聽覺訓練。一般來說,視唱練耳是音樂學習與訓練的基礎,音樂是一種依靠聲音的變化來表達情感的藝術,它的不同的音符、節(jié)拍、和弦及其音樂元素的不同轉化都傳遞出不同情感,因此,準確把握每個音符、每個節(jié)奏所傳遞的情感表達成為音樂創(chuàng)造和演繹成功的前提。在對學生的音樂教學和訓練中,無論聲樂的訓練還是器樂的訓練都要求學生能夠準確掌握各種譜號,區(qū)別音高的不同,以及不同音符所代表的長短時值,認識各種升、降記號,判斷各種調式與調性等等,最終使學生達到能夠依照曲譜準確的將音樂演奏出來的基本標準。
練耳是音樂學習的基礎,音樂是以聲音的變化為基礎的藝術表達形式。學生在音樂學習與訓練中的不足很大程度上由于自身沒有依靠聽覺準確區(qū)分每個音符、每個音色、每個節(jié)奏變化所需要的細節(jié),導致其實際演奏時沒有處理好節(jié)奏變化、音色、音高等,使得音樂演繹質量相對較差。
二、視唱練耳與音樂美心理情境的構建
音樂是蘊含豐富的感情內涵的,人們對音樂的欣賞主要在于自身與音樂所進行的情感交流,透過音樂表達自己的快樂、自豪、悲傷、憂愁等,在音樂響起的一瞬間超脫物外,達到內心與音樂共鳴的目的。因此,成功的唱好一條視唱應該是能夠帶動他人內心情感波動,在音符流動中與聽眾產(chǎn)生感情上的交流,而這是以音樂視唱時演唱者內心的情感宣泄為前提的,也就是說,唱好一條視唱應該建立在音樂表演的角度,要想音樂打動觀眾,首先要打動視唱者自己。
(一)準確的音符演唱是基礎
任何一條視唱都是基于準確的音符演奏為基礎的,降B和B的細微變化便使得整首曲子的曲風曲調產(chǎn)生巨大的不同。如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訪問委內瑞拉時,委內瑞拉軍樂隊演奏的《義勇軍進行曲》第一小號手將大調吹成小調,直接導致整首曲子亂了節(jié)奏,最終喪失了《義勇軍進行曲》原有的莊嚴、雄壯氛圍而變得不倫不類。因此視唱練耳訓練中音準、調性的訓練極其重要。
(二)對視唱曲目的情感流動把握是重點
打動觀眾先要打動自己,而打動自己的重點在于準確把握該音樂蘊含的豐富感情。如老狼經(jīng)典歌曲《同桌的你》,旋律主要為了表達對剛剛萌芽的戀情以及逝去年華的懷念,在音符跳轉中表達自己對當初心生情愫的“同桌的你”的絲絲感情。這種感情是極為內涵而且悠長的,流動婉轉、綿綿不絕,如果在演繹過程中把這悠悠的感情流動演繹得波瀾壯闊的話,就徹底改變了這首歌的整體感情流線,使得回憶喪失了原有的生動與青澀。
(三)準確表達內心情感是關鍵
音樂是門聲音的藝術,但更是一種感情宣泄的藝術手段,其演繹的關鍵不在于音符的跳動與流轉是否合理,而在于蘊含的情感能否與人實現(xiàn)交流和溝通。因此,在對音樂的學習與訓練、創(chuàng)造與演繹中最重要的不是準確的表達每個音符,而是正確地表達音樂的情感、演奏者自己內心的情感。將自己的內心與音樂融為一體,透過音樂將自己內心的哀傷、憂愁、歡愉、幸福等感情宣泄出來,更容易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正是基于此,在音樂的演繹表達時,并不需要刻意強調每個音符的正確性,而要強調內心情感宣泄是否到位,內心感情流動是否流暢,是否能夠打動人,這也是目前社會上很多翻唱歌曲比原唱歌曲還要受歡迎的最根本原因。
以上這些均是以科學地視唱練耳訓練為基礎實現(xiàn)的,學生在音樂的學習中需要特別注意在培養(yǎng)基礎音樂素質的基礎上準確把握音樂蘊含的感情,并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將內心的感情通過自我演繹的音樂準確表達出來,這是一個音樂是否能夠打動人的關鍵,也是學生能否培養(yǎng)較高音樂素質的核心部分。
三、結語
音樂是一種高檔的藝術享受,是涉及人類情感的藝術交流,學生在音樂的學習與訓練中需要特別注意對音樂情感的認識與理解,通過音符的跳動將內心的情感適當?shù)男钩鰜?,從而在心理情感上達到與觀眾的共鳴,這既是現(xiàn)代音樂審美心理的客觀要求,也是一個音樂成功演繹的關鍵。
參考文獻:
[1]范宇.視唱練耳教學方法初探[J].北方文學(下),2013,(12).
[2]徐丹丹.“自媒體”時代審美心理探析[D].揚州:揚州大學,2013年.
[3]楊殿金.視唱練耳教學的體會及啟示[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07).
作者簡介:
祝晨光(1973.12-)女,漢族,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