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仰楠
課堂教學的問題設計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知識綜合運用能力能否提高息息相關,決定著化學課堂教學的質量。筆者就高中化學課堂中的問題設計現(xiàn)狀、原則和出路談一些自己的做法和思考。
一、目前現(xiàn)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問題設計過于簡單直白,對學生缺乏思維方面的要求
許多在課堂上所設計的問題,是簡單直白拼湊出來的問題,無情境、無資料、無須思考,尤其是從教科書上照抄照搬,或者是挖幾個字的填空題,或者將陳述句改變?yōu)橐蓡柧?,學生解決這樣的問題只能埋頭在教科書上找答案、抄答案,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全面掌握,影響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問題設計詞不達意,學生在理解上出現(xiàn)歧義
例如電解原理應用問題設計,將氯化鈉溶液說成是氯化鈉,生成氫氧化鈉溶液說成是生成氫氧化鈉,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理解困惑。問題設計應該言簡意賅,準確具體,要讓學生知道回答什么,如果問題不明確,要求不具體,學生將無從下手,無所適從。
(三)問題設計不突出重點內容,超范圍提問屢屢發(fā)生
主要反映在課堂練習題的設計上,一是不能夠在重點內容上設計問題,無法用設置問題指導學生學習,給學生以學科思維上的啟迪;二是所設計的問題往往超過學生所學范圍,或者與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關系不大,使學生不能集中精力解決課堂突出問題。
(四)問題設計難度過大,缺少梯度,缺乏層次上的要求
如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教學,很多教師直接提問什么是化學平衡狀態(tài)?學生會直接背誦課本內容,但缺乏必要的理解,尤其是判斷什么狀況下屬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在頭腦中缺乏一定的標準,往往是一種猜測,而不是一種科學的判斷。如果把化學平衡狀態(tài)分解為三個問題:(1)化學平衡的先決條件或研究的范圍是什么?(2)化學平衡的本質是什么?(3)化學平衡在宏觀上表現(xiàn)出來的特征是什么?這樣設置問題,學生在原有知識基礎上,會逐步思考,對化學平衡狀態(tài)就會有一個準確的認識。
二、問題設計的基本原則
(一)目標性原則
問題設計目標要具體明確,學生的所有學習活動和問題解決應該圍繞著目標進行。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后要能夠達到預定的目標。要嚴格遵循《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要求,制定“認知性學習目標、技能性學習目標和體驗性學習目標”。要遵循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用一定時間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討論的時間和空間。
(二)趣味性原則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根據學習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要求,用學生熟悉的事例、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和問題解決中來,促進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三)啟發(fā)性原則
問題設計要遵循啟發(fā)性原則,要能夠引起學生認識上的沖突,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啟發(fā)學生深入細致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引導,把學生引向更深更廣的學習境界,讓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提升個人的思維品質。
(四)漸進性原則
問題設計應有一定的層次和梯度,所設計的問題應該由易到難,在設計的系列問題中,子問題間要有一定的跨度和內在聯(lián)系,使學生對問題的認識逐步加深,進而在深層上尋找問題的本質,探索和發(fā)現(xiàn)化學科學規(guī)律和學習化學的方法。
(五)預見性原則
雖然在課堂實施中,學生生成的問題難以預料,但在設計問題時制定學生可能生成的問題的學習預案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只有預見課堂探究過程,才會有具體的指導和調控方法,在遇到課堂上出現(xiàn)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時,才不會手忙腳亂,顧此失彼,才能做到沉著應對。
三、問題設計的基本類型
(一)有關基本概念學習的問題設計
讓學生通過閱讀、思考和討論,圍繞基本概念這一主題,使學生理解和歸納出概念的使用范圍、研究對象、本質內涵、與其他相關概念之間的關系等。例如高中化學離子鍵教學,筆者設計了如下問題:(1)離子鍵形成的條件是什么?(2)離子鍵研究的對象是什么?(3)離子鍵的本質含義是什么?(4)離子鍵與化學鍵是什么關系?學生緊跟問題的導向,圍繞離子鍵這個主題展開思考和學習,逐漸明確:(1)活潑的金屬和活潑的非金屬只有通過得失電子才能形成陰、陽離子,帶正電荷的陽離子和帶負電荷的陰離子間存在相互作用;(2)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并不能稱之為離子鍵,只有陰陽離子靠近到一定程度,其離子間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相互平衡,相鄰的陰陽離子形成一定的穩(wěn)定體系時,這時的相互作用才稱之為離子鍵;(3)離子鍵的本質含義是一定條件下,陰陽離子間的相互作用力,這種作用力既是相互吸引,又是相互排斥,它們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4)離子鍵屬于化學鍵的一個類型,陰陽離子可以被看成是帶電原子或原子團,離子鍵指相鄰離子間強烈的相互作用。這樣,從離子產生條件開始,讓學生在思考和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完整理解離子鍵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學生不僅僅系統(tǒng)掌握了知識,也學會了如何思考問題。
(二)有關基礎理論學習的問題設計
例如原電池的教學,筆者是這樣設計問題的:(1)形成原電池的原因是什么?(2)設計和制造原電池的目的是什么?(3)通過實驗探究原電池由哪幾部分構成,各起什么作用?通過這樣的問題設計,使學生明白,人類設計原電池的先決條件是物質之間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只有氧化劑得到電子和還原劑失去電子或發(fā)生物質之間電子得失,人類才可能制造化學電池。原電池由三部分構成:不同的電極、電解質溶液和導線。只要不同的電極插在電解質溶液中,兩個電極用導線連接,就會形成閉合回路,就能形成原電池。在原電池的形成條件中,是否一定要寫上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筆者認為沒有必要,因為只要條件具備,氧化還原反應就可以發(fā)生,它是原電池產生的結果,而不是條件。進行有關理論學習的問題設計,一定要突出理論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注意構建理論的思維設計,強調理論的本質內涵和揭示的內在規(guī)律。endprint
(三)有關當堂習題的問題設計
當堂練習題是針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而設計,是為鞏固當堂課的學習內容和檢驗學生學習效果而進行的學習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對當堂所學知識的一個重要的應用。一是要注意它的適當性,所設計問題一定是與本節(jié)課知識相關,是本節(jié)課知識的重要延伸和應用;二是要注意它的適度性,問題要難度合理,題量適中。對學生來說,既要能夠拿下來,又要有跳著摘果子的感覺。例如在學習燃料電池時,筆者設計了這樣的問題:(1)設計和制造燃料電池的目的是什么?(2)參加電池反應的反應物是什么,它們各自在什么電極發(fā)生什么反應?(3)電解質的酸堿性對各電極反應有什么影響?書寫電極反應式和電池總反應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又是什么?燃料電池是化學教學的一個重點內容,它和當前的能源和環(huán)境等問題聯(lián)系緊密,是歷次高考的熱點,我們必須從原理上理清思路,從思維上找到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在這個重點內容上達到應知應會。
(四)有關開放性試題的問題設計
設計開放性試題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方法。例如學習化學反應條件的控制時,如何提高煤的燃燒率就是一個開放性和探究性的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學生可以從煤的狀態(tài)(煤塊大?。?、空氣用量、爐膛材料和煙道廢氣熱量利用等多個方面思考問題。這樣的問題設計,要說明是在什么具體條件下進行的反應,要弄清目的是什么,遇到的具體困難和問題是什么。只有搞明白這樣的前提,學生才能在此基礎上探究多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學生的各種能力才會真正提高。
四、搞好問題設計的基本思路
(一)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切實改變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觀念
“教育所傳授的是對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條理的一種深刻的認識”。[1]教師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轉變頭腦中固有的觀念。在課堂上,要把學生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真正實現(xiàn)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研究性探究。充分尊重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設計科學、合理的課堂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引領學生歸納和總結知識,反對不分青紅皂白、一講到底的“滿堂灌”。
(二)加強對課程標準和教科書的研讀
在明確化學學科基本思想與理念的基礎上,明確每一節(jié)課在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具體要求,明確化學課程目標體系的總體要求,明確化學課程體系中骨干知識的構成要素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用教科書具體呈現(xiàn)《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的知識點,進一步歸納和概括高中化學知識體系。
(三)深入調查了解學情,尊重學生,向學生請教
“為了有利于兒童健康成長,充分地信任他們和充分的信賴成長的自然過程是必要的”。[2]不僅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還要了解學生在學習 本節(jié)課時的困惑和問題,更要向學生征求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所設計的問題不僅要告訴學生學什么、怎樣學,還要揭示為什么學等問題。
(四)研究問題的呈現(xiàn)形式,構建合理的問題結構
要緊扣教學目標,在教學的重難點上設計問題,在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處設計問題,一定要注意問題設計的完整性、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
總之,高中化學課堂的問題設計要始終貫徹三條“紅線”。一是知識線,根據學生認識規(guī)律,將知識點進行分類、組合,設計成不同層次的問題,使學生形成明確的學習思路;二是學法線,通過問題設計,引導學生開展各種學習活動,指導學生形成學科思維,掌握化學學習方法;三是能力線,通過學習感悟各知識點所負載的能力價值和情感價值,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懷特海. 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2:21.
[2] 馬斯洛.存在心理學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