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雙悅
[摘 要]在培養(yǎng)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教育中,教師可以編制課堂口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課堂口令來銜接各個教學步驟。課堂口令可使學生產(chǎn)生行動力,使教師在課堂上具有掌控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運用課堂口令能夠較好地管理課堂。
[關鍵詞]課堂口令 管理課堂 組織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03-083課堂口令源于軍事口令,繼承了軍事口令內(nèi)容明確、語言精練的特點。課堂時間有限,要求教師的教學語言必須簡短精練,于是,形式簡單而內(nèi)涵豐富的課堂口令應運而生。課堂口令朗朗上口,富有輕快的節(jié)奏感,在形式上與兒歌相似,符合兒童的接受心理,有利于達到輕松地管理課堂、組織教學的目的。
一、課堂口令的分類
課堂口令可以應用于不同的教育領域,它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紀律管理類
課堂口令的內(nèi)容符合班級制定的紀律管理條目,教師通過下達口令,能夠有效地調(diào)控學生。比如上課前,學生沒有進入預備上課的狀態(tài),一個簡單的口令——“鈴聲響,進教室,腳放平,背挺直,安安靜靜等老師”能讓學生意識到上課鈴聲響起后該如何做。類似的口令還包括:“一二三,坐坐好”“上課時,坐端正,腳放平,背挺直,小耳朵,仔細聽”“排好隊,靜快齊”,等等。
2.組織教學類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可以編制口令。例如,小學生很容易忘記正確的書寫姿勢,而一條簡單的口令——“拿起手中筆,做到三個一”則能夠幫助學生意識到要擺正書寫姿勢。類似的口令還有“雙手穩(wěn)穩(wěn)握住書,書本稍稍向外斜”,等等。
其次,教師也可以使用口令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銜接。例如,學生在語文課上學習生字時,需要進行書空練習,教師通過“小手小手在哪里——在這里”的口令,提醒學生練習即將開始。
3.獎懲類
在教學管理中,良好的獎懲措施體現(xiàn)在課堂口令的鼓勵語和批評語中。獎懲分明的口令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價值觀,使學生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怎么做才能得到表揚,才能被大家認可。比如,獎勵語有“棒棒棒,你真棒”;批評語有“丟丟丟,×××要加油”等。
二、課堂口令的意義
課堂口令是短促有力的,同時,又蘊含了豐富的內(nèi)涵,如綿綿春雨,“潤物細無聲”。課堂口令具體有以下幾點意義。
1.使學生產(chǎn)生行動力
在小學生入學之初,一些有經(jīng)驗的教師會引導學生記住一套口令,學生記住口令之后,能快速作出反應,仿佛訓練有素的軍人。這樣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行動力,從而達到了方便、省力地管理學生的目的。低年級的學生擅長根據(jù)動作記憶,教師在下達口令的過程中,適當?shù)丶由弦恍┖唵蔚膭幼?,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生排隊時,簡單的一條口令——“123,靜快齊”,可以讓他們意識到禁止喧嘩;“排隊立正站站好,雙手放在褲線上,小嘴巴閉閉牢”的口令讓他們站姿端正,排好整齊的隊伍。
2.使教師在課堂具有掌控力
教師使用有趣的課堂口令,能夠緩和課堂氣氛,避免在課堂上和學生產(chǎn)生正面交鋒,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例如,上課時,有的學生容易開小差,教師不妨悄悄走到他身邊,用“雙臂交叉擺正,放在胸前”的肢體語言提醒他一下,或者直接喊口令——“上課時,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師”。這樣不僅能把開小差的學生拉回到課堂中來,還能給其他學生敲響警鐘,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同時,良好的課堂口令是教師進行教學內(nèi)容銜接的有效工具,能推動教學平穩(wěn)有序地運行。
3.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當一個人不僅在認識世界,而且在認識自我的時候,就能形成興趣。沒有這種自我肯定的體驗,就不可能有對知識的真正的興趣?!闭n堂口令有助于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親身參與課堂,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例如, “誰最棒?我最棒”“誰能行?我能行”“誰能做好?我能做好”等口令,能幫助學生進行自我暗示,樹立自信心。
4.具有能產(chǎn)性
課堂口令實施簡易,且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實際,針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編制課堂口令,只要課堂口令的內(nèi)容簡單易懂、韻律和諧,教學便能較快地取得成效。但是,課堂口令的使用也要適度,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有針對性,否則有可能會影響教學進度。課堂口令作為銜接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工具,教師應在數(shù)量和時間上對課堂口令進行把握。
課堂口令之于課堂管理,猶如套馬之韁繩,能夠省力又快速地管理課堂。
(責編 鐘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