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星
《全日制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學應該盡力避免機械僵硬地純語言的訓練模式,而要讓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貼近的真實活動,讓學生扎實有效的言語活動中提升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那如何才能科學有效的設計英語活動,從而更好地為學生的言語實踐服務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策略:
一、英語活動要關注外顯形式,更要關注教學目標的達成效度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的活動是課堂教學的一種策略和載體。很多教師,在活動預設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僅僅關注活動的形式,是否富有趣味性,是否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課堂氛圍的調控是否具有針對性等。當然,這些因素應該成為教師創(chuàng)設活動時要考慮的因素。但僅僅考慮這些外在形式化的因素,并不是重要內容,而要將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作為活動設計的首要因素。
鑒于此,教師應該對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狀態(tài)擁有較為透徹的了解,并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努力設計與學生生活現(xiàn)實較為接近的活動情境,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提升英語實踐能力。在活動設計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對學生交流意識的培養(yǎng),讓學生參與活動過程中體驗英語教學的價值和意義在于借助英語語言進行言語交流。
因此,教師要充分意識到活動的創(chuàng)設除了要關注活動的外在形式等多種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夠凸顯學生的語言意義,從而使得英語活動從膚淺走向深刻,從形式走向實效,從而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益。
二、英語活動要強化循序漸進,彰顯活動開展的程序性和連續(xù)性
英語活動的設計應該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倡導從簡單到復雜、從容易到困難的螺旋上升的結構模式,構建整體之間相互聯(lián)系,并縱橫相連的活動體系。過于簡單,學生輕松便能成功,學生就不能無法在活動中得到有效扎實的語言歷練;過于復雜,學生在活動參與的過程中無所適從捉襟見肘,也無法實現(xiàn)真正有效的言語訓練,更會讓學生經歷嚴重的挫敗感。
新課標指出:英語語言的學習具有較強的程序性和連續(xù)性。因此英語活動的創(chuàng)設,應該是學生運用習得語言知識、運用英語言語的過程,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操作、演練,實現(xiàn)學生對語言知識的內化,提升語言的運用能力。而在下一個活動中,教師應該以上一個活動為藍本,語言交際的對象也將從學生的周邊逐漸向更為廣闊的空間過渡。
這樣的英語活動設計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前后之間相互聯(lián)系,最終形成了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任務鏈條,構建成為了相互聯(lián)系的意義版塊。
三、英語活動要擯棄個人的隨心所欲,契合學生的認知實際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是英語教學的對象。英語活動的設計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充分考量學生實際的英語能力以及興趣愛好,尤其是關注學生新舊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從學生英語學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入手??涩F(xiàn)實狀態(tài)是,很多活動教師都是一廂情愿,完全背離了學生的認知實際和生活的基本經驗,常常造成學生無所適從的感覺,學生研究無法真正參與到實際意義中來。
例如在英語教學中常常會涉及到西方生活的習俗、言語習慣和相關節(jié)日等。而這些因素,學生都沒有相應的了解,活動創(chuàng)設也難以與學生的認知實際聯(lián)系。于是,在活動創(chuàng)設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穿插一些相關知識的介紹,將這些內容蘊含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在參與這個活動的過程中,先完成對相應知識的了解,形成初步的感性認識,進行必要的知識儲備,既而真正地參與到活動過程中,才形成真實有效的認知空間,才能契合學生的真正需要,實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
四、英語活動要在關注工具性基礎上滲透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
任何一門語言都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此二者缺一而不可,但在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更加注重對英語工具性的夯實與訓練,教師更為關注的是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而對于語言中所包含的人文元素則顯得無人問津了。事實上,人文和工具是英語學科不可或缺的兩大支柱,是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偏重任何一方而忽略另一方,都是不健全的英語體系。在一些課堂中,我們發(fā)現(xiàn)也有部分教師已經具備了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意識,但在其方式策略上還存在著較大的遺憾。他們習慣于在活動的最后以總結的方式進行這樣的滲透,如在教學An English friend時在幻燈片上出示Friend is very important.We need some friends.這樣的出示方式空有其表,而學生則很難得到有效地吸收。
課標早就強調指出:英語學習不僅要關注學生英語知識的吸收和運用能力的提升,還要關注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自身思維的發(fā)展質態(tài),促發(fā)學生人生價值觀的有效形成。因此,小學英語教學應該徹底扭轉對知識能力的單方面地關注,而在英語教材中開掘蘊藏其間的育人價值點,將人文的熏陶和營養(yǎng)蘊藏在扎實的語言訓練之中,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出蘊含人文素養(yǎng)的語言實踐活動,實現(xiàn)學生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雙重提升。
在教學實踐中,英語活動的設計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推進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抓手。因此,我們應該緊扣課標精神理念,探尋積極有效的語言活動,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語言實踐,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揚州市生態(tài)科技新城區(qū)杭集中心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