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明
(1.鹿邑縣老子文化研發(fā)中心,河南 鹿邑 477200;2.周口師范學院老子文化研究院,河南 周口 466001)
老子“無私”視域下的價值取向
陳大明1,2
(1.鹿邑縣老子文化研發(fā)中心,河南 鹿邑 477200;2.周口師范學院老子文化研究院,河南 周口 466001)
老子從“天長地久”的層次對其“無私”視域做出了明確的價值定位:“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而弗居”“功成而不處”的“玄德”。老子“無私”視域的基本價值取向,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致虛、守靜、歸根、復命;第二,受國之垢,受國不祥;第三,貴身無患。老子“無私”視域“天長地久”的德行及其所形成的價值取向,其實是一種包容萬有、共存共榮的生態(tài)智慧,這是一種超越時空,對全人類普遍適用的大智慧,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和意義。
老子;無私;價值
老子在宇宙觀層面仰觀天象,俯察地理,繼承“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日月無私燭也”基本觀點(《呂氏春秋·無私》),從“利而不害”的“天道”理念出發(fā),明確了“無私”視域下的價值定位和價值取向,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老子的“無私”視域,不同于人們尋常所說的公而忘私、先公后私、大公無私,而是從“天長地久”的層次對“無私”視域做出了明確的價值定位: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經》第7章)
老子以“天道”來說人事。先說“天道”:天長遠,地永久。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久存在,因為它不是為了自己而生存,而是與萬物共榮共存,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再說人事:圣人自身甘居人后,反而能身居前位;將自身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不正是因為他不自私嗎?所以才能夠成全他的大私。
在老子看來,“天長地久”的奧妙就在于天地“無私”,這種“無私”不是誰賦予天地的,而是天地與生俱來,法爾如是的。天地歷來如此,才成就了大化流行中的一切,恰如孔子所言:“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盵1]這種無私無求反倒成就了大私大求的妙處,被老子慧眼鎖定,他從“天大,地大,人亦大”(《道德經》第25章)的理念出發(fā),合乎邏輯地推及人事,提出圣人治理天下,應當效法“天長地久”的無私之德,想“身先”,必須“后其身”,要“身存”,必須“外其身”。這是要求圣人明哲保身嗎?非也,實是一種順應自然的“天道”,以退為進,以屈求伸的大智慧。俗話所說的“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高于岸,水必湍之;人出于眾,毀必隨之”,雖與老子本意有一定距離,但也反映了一種世相和某種真實。試想,尚未具備“身先”“身存”的機緣和條件,便為名韁利索所惑而“先其身”“內其身”,如此實現(xiàn)的只能是暫時的、局部的小得小利,只能是一種“小私”,失去的則是大得大利,乃至“大私”,哪有不敗之理?
老子恐怕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又進一步闡述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第5章)這句話如果單從字面意思來理解,仿佛是說天和地不那么仁慈,把天下萬物視作芻狗,任其自生自滅,毫不憐惜;治國理政的圣人也不那么仁慈,把百姓當作芻狗,也任其自生自滅,從不憐惜他們。但是,聯(lián)系上文老子關于“天長地久”皆源于“無私”“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經》第7章)的論述分析,這里的“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中的“仁”,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仁慈”,而是一種大仁大慈。這種大仁大慈的突出特點是視萬物、百姓如一體,順應自然規(guī)律、社會規(guī)律、人生規(guī)律而一體視之,不妄加侵擾,不事事干涉,讓自然萬物和天下百姓在自然狀態(tài)下春華秋實,進化生發(f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道德經》第80章),生、老、病、死一如尋常,這不正是大仁大慈嗎?這里,老子對“仁”與“不仁”的理解對人們頗有啟發(fā)。在老子看來,“仁”本來充滿恩愛仁慈之心,天地如果有恩愛之心,必然會按照自己的意志有為地向萬物施加恩澤,按照自己的好惡來改變萬物的狀態(tài),這表面上是仁,其實是違背自然無為的惡。所以,天地的本質屬性只能是“不仁”,即讓萬物按自然法則自生自滅。同樣的道理,得道的圣人在治國理政時的正確選擇也只有一種——“不仁”,即“以百姓為芻狗”。因為仁義孝慈原本是人類的自然本質,無須提倡,它已經自然存在于那里,根本無須畫蛇添足,再去樹立“慈”“孝”等美名,有意識地加以提倡。如果對此獎勵倡導,必然會在利益的驅動下造成偽道德的出現(xiàn),導致真道德的喪失。這恐怕與“天長地久”的“無私”之德也是相背離的!可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第5章)正是天地、圣人“無私”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只有施行這種大仁大慈,才能促成天下萬物、黎民百姓共存共榮。
也正因為如此,老子對自己的思想做了進一步提煉和升華,很自然地引出了下述觀點: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經》第2章)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道德經》第10章)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道德經》第51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道德經》第77章)
這4章,老子說理析事的落腳點均在說明“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而弗居”“功成而不處”的“玄德”。老子意在告訴人們:
第一,“玄德”即“天之道”。老子深刻地洞見“天之道”與“人之道”的本質區(qū)別和對立,提倡要行“天之道”而摒棄“人之道”,并明確指出“唯有道者”才能完成這一歷史使命。在老子看來,“天道”的法則是公平,高、下,有余、不足,隨時調節(jié),人類社會的法則也應如此。老子向往“有余以奉天下”的“有道者”,因為具有“玄德”的“有道者”,正與“天長地久”的“無私”之德相契合。在老子看來,“道”和“德”本為一體,在形而上為“道”,在形而下是“德”。韓非所言“德者,得也”,即得道之人表現(xiàn)出來的言行舉止,德行修養(yǎng),便是其得道程度的反映,而“玄德”作為一種深遠博大、不可測知的至德,正是“天之道”的集中反映?!靶隆敝吮闶堑玫乐?也只有“玄德”之人才能行“天之道”,否則,便沒有這個資格。
第二,“玄德”所體現(xiàn)的正是道的本性。正如老子所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經》第51章)老子把高遠超邁的目光投向茫茫蒼穹,在大化流行的大背景下,強調“道”以自然的方式締造萬物,“德”以精深奧妙的德行養(yǎng)育萬物,因此,萬物莫不尊崇道而重視德,這種重視是沒有任何命令而向來自然如此的。“玄德”所體現(xiàn)出的締造萬物而不據為己有,養(yǎng)育萬物而不仗恃己力,引導萬物而不加以控制,正是道的本性的自然流露。道以“玄德”方式所流露的本性,實為“天長地久”的“無私”之性。
第三,圣人應做“玄德”的踐行者。圣人在治國理世上應張揚“玄德”“天長地久”的“無私”之性,采取順應萬物自然本性的方式,追求最純真的自然——“樸”的狀態(tài),返璞歸真,切不可造作妄為,以至樸散真離,陷入無法掌控的混亂狀態(tài)。同時,在師法自然,遵循大化流行、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引導“天之道”與“人之道”有機結合,實現(xiàn)天道、地道、人道的有機統(tǒng)一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身的和諧,從而建立天道、地道、人道相互均衡,相互作用,自然發(fā)展,法爾如是的和諧世界。
“天長地久”的“無私”是一種追求,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永恒。追求“天長地久”的“無私”境界,達到“天之道”與“人之道”的和諧統(tǒng)一,是老子“無私”視域的基本價值取向,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致虛、守靜、歸根、復命。這是一條最基本、最重要的價值取向,對此,老子做了如下表述: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道德經》第16章)
追求“虛”要達到極點,守住“靜”要完全入定。萬物一起運動興作,就是從這里觀察它們的循環(huán)往復。天道的運行呈現(xiàn)出螺旋狀態(tài),看似返回到它的本根,實則是前行了。返回本根叫作寂靜,寂靜叫作回歸本來狀態(tài)?;貧w本來狀態(tài)叫作常理,了解常理叫作明智。不了解常理,輕舉妄動便招致兇險。了解常理才會包容萬物,包容萬物才會坦蕩公平,坦蕩公平才會普遍周全,普遍周全才會合乎自然,合乎自然才會與道同行,與道同行才會保持長久,一生一世才不會有危險。
老子采用頂針修辭格,層層遞進,句句深入,一口氣說完了達到“無私”境界必須具備的致虛、守靜、歸根、復命功夫和進入這種抱樸守靜狀態(tài)后的妙處——認識并把握常理亦即規(guī)律,進而包容萬物,坦蕩公平,與道同行,與大化流行共存共榮。無怪乎莊子要作“逍遙游”,莊生夢蝶中充滿了不知我為蝴蝶,抑或蝴蝶為我的“物我為一”的快樂;無怪乎魯迅先生在他的《故事新編·出關》一文里,描寫孔子問禮于老子之事,連續(xù)出現(xiàn)如下敘述:“老子毫無動靜地坐著,好像一段呆木頭?!薄耙贿^就是三個月。老子仍舊毫無動靜地坐著,好像一段呆木頭?!薄翱鬃泳鸵宪嚵?他才留聲機似地說道:‘您走了?您不喝點兒茶去嗎?……’”[2]乍一看,魯迅筆下的老子仿佛靈魂出竅,進入另一個世界。其實,莊生夢蝶也好,“老子好像一段呆木頭”也罷,均是經由“致虛極,守靜篤”的功夫而進入歸根、復命、忘我、無私境界的真實寫照。那么,如何才能達到“致虛、守靜、歸根、復命”呢?在老子看來,要把握三點:
一是心無旁騖,抱守虛靜,“復歸于嬰兒”。老子之所以贊美嬰兒,推崇嬰兒,是因為嬰兒身上散發(fā)的勃勃生機,不是靠剛強,而是憑柔弱所表達的。他天真柔順,無礙無掛,正是一種致虛、守靜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下的靜觀、玄覽才最質樸,最接近于天下萬物、蕓蕓眾生的本來面貌。
二是“滌除玄覽”“明白四達”,亦即對各種私心雜念來一個大掃除,統(tǒng)統(tǒng)清掃干凈,做到內心澄靜,了無塵埃,甚至已有的知識,也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刪繁就簡,不然,也可能成為致虛、守靜的障礙。為達此目的,老子甚至主張不妨來個“不出戶,不窺牖”,與世隔絕,閉目塞聽。
三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持守正常的寧靜與平和。如果迷戀于滾滾紅塵中的“五色”“五音”“五味”和“馳騁田獵”,胸中充滿了各種私欲,便會物欲障目,不辨美丑,不分是非,就不可能公平、公正、合情合理地觀物處人,更不要說與萬物共進退了。
第二,受國之垢,受國不祥。國之垢,國之不祥首先應該由誰來承擔?不是黎民百姓,蕓蕓眾生,而是肩負治國理世重任的上層統(tǒng)治者。這是衡量上層統(tǒng)治者是否達到“天長地久”“無私”境界的一個根本標準?!笆車?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是老子在《道德經》第78章中引用的古圣人的話,其意思是在強調作為上層統(tǒng)治者要能夠承受整個國家的災禍,能夠容忍所有人的詬病。
由上層統(tǒng)治者承受一國之辱和天下人的詬病,三代已有?!秲愿敗さ弁醪俊酚涊d:“禹出,見罪人,下車泣而問之。左右曰:‘夫罪人不順效使然焉,君王何為痛之至于此斯?’禹曰:‘堯舜之時,民皆以堯、舜之心為心,今予為君而百姓各以其心為心,是以痛之?!毕某蟮纳坛?第一個帝王湯也曾如此自責?!秴问洗呵铩ろ樏瘛酚涊d:“昔者湯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無及萬夫;萬夫有罪,在余一人。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于是翦其發(fā),櫪其手,以身為犧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悅,雨乃大至?!薄蹲髠鳌ば迥辍芬灿涊d:“伯宗諫晉侯云:‘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上層統(tǒng)治者承垢的傳統(tǒng),不僅三代已有,而且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歷史中先后承傳,不絕于史。漢文帝、漢武帝、魏文帝、唐太宗、唐德宗、宋徽宗、清世祖等,都曾經頒布過類似的罪己之詔。雖然有的言不由衷,也有的身不由己,但就其敢于攬過的精神來說,還是難能可貴的。當然,他們是否達到了老子所要求的“天長地久”的“無私”境界,則另作一說了。
第三,貴身無患?!百F身”才能“無私”,“無私”才能“無患”,“無患”才能“天長地久”。老子以清晰的邏輯鏈條給人們指出了通往“天長地久”“無私”境界的又一條路徑。他語重心長地說: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道德經》第13章)
老子認為,得寵和受辱同樣驚恐,重視大患如同重視身體。什么叫得寵和受辱同樣驚恐?得寵是卑下的,獲得它時好像受到驚嚇,失去它時也好像受到驚嚇,這就叫得寵和受辱同樣驚恐。什么叫重視大患如同重視身體?我之所以有大禍患,是因為我有這個身體,如果沒有這個身體,我還有什么禍患呢?所以能使用貴身的態(tài)度去治理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給他;用愛身的態(tài)度去治理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給他。
農作物蟲害一直是農業(yè)生產中的重要問題,嚴重影響我國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農業(yè)增產和農民增收。對蟲害進行早期識別、監(jiān)測、預警,是控制蟲害大范圍蔓延、保護農作物品質、減少農藥殘留對環(huán)境污染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是防控工作的決策信息源頭。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人們逐漸將圖像識別技術應用到害蟲的識別中,通過感知害蟲的幾何信息,進而對害蟲圖像進行描述、存儲與理解,以尋找一種實時、準確、高效、便捷的害蟲識別方法。
這里,老子集中闡述了貴身無患的思想。他認為大患來自身體,防大患應先貴身,若不貴身,任私欲滋生,沉溺于“五色”“五音”“五味”和“馳騁田獵”的縱情享樂里,便會利令智昏,縱情縱欲,終至毀了自身。無怪乎老子在《道德經》第44章針對一般人汲汲于身外的名利,而不顧惜自身的情景感慨地發(fā)問:“名與身孰親?身與貸孰多?”在《道德經》第26章中責問不知貴身,偏要輕身的君主:“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老子的貴身無患思想是非常深刻的,他強調應當把“天下”托付給“貴身”、愛身的人,千萬不能讓輕身、賤身的人坐了高位,主了廟堂。這種人“伺候于公卿之門,奔走于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趦趄,口將言而囁嚅,處污穢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沒有任何人格尊嚴可言,一旦坐了高位,主了廟堂,豈不禍國殃民?
還應該看到,老子從貴身無患的角度,揭示出修身貴命所應達到的寵辱不驚的境界。在老子看來,一般人之所以寵辱若驚,是因為寵也好,辱也罷,都是因名利之類的身外之物誘發(fā),寵辱若驚皆因私念、私利在作怪,無私念、私利斷不會寵辱若驚。所以,修身體道之人應該無私無欲,清靜無為,知足知止。老子強調,上層統(tǒng)治者應帶頭修身體道,拋棄私利,貴身愛身,唯如此,才能既維護自身的人格尊嚴,又遵循自然、社會規(guī)律,承擔起普濟蒼生、治理天下的重任,這體現(xiàn)的同樣是“天長地久”的“無私”視域的價值取向。
老子一直是把天、地、人放在一起考察,并提出相應觀點的。這種價值取向深受《易經》尚中求和、共存共榮的和諧思維影響。在《易經》中,具體表現(xiàn)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在宇宙自然的宏觀意義上,乾道剛健以生物,坤道柔順以成物,宇宙整體是和諧而有序的。第二個層次是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天地為自然,人為自然而生,又反過來體悟和確證自然。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都因陰陽交融而和諧有序,生生不息,人道“仁義”德行倫常與天道陰陽、地道柔剛貫通一體,天地人圓成會通。此乃“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3]46。第三個層次是在人與人的關系上,主張親附、聚合,高揚“同人”之道;在人個體自身,主張心身協(xié)調,倡導“安其身而后動,易其心而后語,定其交而后求”[3]88的君子平衡保全之策?!兑捉洝匪U釋的三個層次的和諧有序,內中隱含的就是“天長地久”的“無私”德行,老子把它抽出來,做了進一步的發(fā)揮,成為“無私”視域價值取向。在老子看來,“天長地久”的“無私”德行,具體凝結在天、地、人身上,天、地、人三者,皆具“無私”德行,方能和諧共處,和諧共存,和諧共生?!叭朔ǖ?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第25章)是三者共生共榮,同顯“天長地久”“無私”德行的生動寫照。三者關系密切,其中最為關鍵的、起著主導作用和能動作用的是人。作為萬物之靈,人既是大化流行長期進化的產物,又以自身的智慧和技能作用于天和地,亦即我們常說的自然界,從中獲取必要的能夠維系人類生存的生活資料、生產資料,以保持人類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但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對天和地即自然界的這種作用,必須保持一定的限度,不可過度、過濫,不然,便會打破既有的平衡,出現(xiàn)一系列問題,甚至影響人類生存。從這個角度觀照,“天長地久”的“無私”德行和“無私”視域所形成的價值取向,其實是一種包容萬有、共存共榮的生態(tài)智慧,這是一種超越時空,對全人類普遍適用的大智慧,它所凸顯的時代價值,要求我們必須恪守“無私”視閾價值取向,并“勤而行之”。
一要恪守萬物一體。世間萬物是一體的,自然萬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萬物的一部分。人類要以平等意識尊重自然萬物的存在與個性,從宇宙觀層面來認識和把握人類的意愿,與自然和諧相處,營造和諧共生的生態(tài)文明的社會。
二要恪守生而不有。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幫助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導萬物而不宰割它們。具備這種高尚的道德,才能保證世間萬物持續(xù)平衡發(fā)展。人類要順應自然,效法自然法則,對于自然的索取要適度,使自然資源既可利用,又可再生,切不可強行占有,人為破壞生態(tài)平衡。
三要恪守曲成萬物。天道與地道是相對峙而又相協(xié)調的,其協(xié)調是由人作中介的。人作為天地的中介與協(xié)調者,既要順應自然,又要對自然變化做出制約,加以引導,以曲成萬物。
四要恪守和而不同。多樣的事物和因素組織融和,以它平它,就達到多樣而統(tǒng)一,豐富而多彩。如果是完全相同的事物和因素組合,以同裨同,事物只能同一,就失去了多樣性。“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笔篱g萬物具有多樣性,保護了事物的多樣性,就能全面地可持續(xù)發(fā)展。
概言之,人作為溝通天、地的中介,其發(fā)揮作用應是能動的、積極的,要著力處理與天、地亦即自然界的關系,變人在自然界之上為人在自然界之中,變生產僅為生存服務為既為生存更為提升人服務,變生存服務的本能文化為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自由文化。師法天、地無私德行,踐行天地無私德行,進入“萬物與我共生,天地與我為一”[5]的美妙境界。
[1]程樹德.論語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1990:1227.
[2]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454-456.
[3]阮元.十三經注疏:全二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0.
[4]郭慶藩.莊子集釋:上[M].2版.北京:中華書局,2004:79.
B223.1
:A
:1671-9476(2015)03-0013-04
10.13450/j.cnkij.zknu.2015.03.003
2015-03-02
周口師范學院2015年度老子文化研究課題“老子思想的當代借鑒價值研究”(ZKNUE24)階段性成果。
陳大明(1959-),男,河南鹿邑人,周口師范學院特聘研究員,鹿邑縣委黨校高級講師,鹿邑縣老子文化研發(fā)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為老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