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改革開放以來法治與人權關系的歷史發(fā)展
陳佑武,李步云
(廣州大學人權研究院,廣東廣州510006)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法治與人權關系的歷史發(fā)展大體經(jīng)歷了分離、結合與融合三個歷史階段。在上世紀早期法治實踐之中,法治與人權在十年左右的時間內處于分離狀態(tài),無論在理論研究還是在實踐之中法治與人權都未建立有效關聯(lián)。上世紀九十年代伊始,以1991年《中國的人權狀況》白皮書、黨的十五大報告、“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入憲為標志,法治與人權由分離向結合轉變。此時,法治與人權在理論層面或實踐層面都互有所指,處于價值互涉的狀態(tài)。以黨的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屆四中全會為界,法治與人權趨于融合。由此開始,法治的人權保障價值與人權的法治保障方式高度融合,處于無法隔離的狀態(tài)。
關鍵詞:法治;人權;依法治國;人權保障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吹響了法治中國建設的號角,我國法治建設以此為界進入了新的歷史征程。我們認為,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不僅僅是新時期的法治宣言書,更是新時期的人權宣言書,人權保障藉此也跨入了嶄新的時代??梢灶A見,在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將是我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指針,指引法治建設與人權保障的歷史進程。我們也相信,人權法治化建設也迎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好的戰(zhàn)略機遇期,好好把握住這個歷史機遇,將能極大地推進法治建設事業(yè)與人權保障進程。從歷史來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法治與人權的歷史發(fā)展一波三折,能有今日之局面實屬不易。因此,本文旨在通過梳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法治建設與人權保障的歷史脈絡,以期可以詮釋法治與人權關系發(fā)展的深刻內涵,歸納總結法治與人權關系發(fā)展變化的內在規(guī)律,為法治與人權在當代中國探尋更好的未來。
萬事萬物在其發(fā)展進程總有一些內在機理。如分合,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里面就暗含著辯證的原理,在許多事物方面均可應驗。改革開放之初,諸多建設就是以分為始。微觀如法的社會性與階級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之于司法、立法,最初就被理解分離的事物;而宏觀如法治與人權亦是如此。
(一)法治的早期實踐階段
以黨的文件報告對依法治國規(guī)定為界,改革開放以來法治的歷史發(fā)展發(fā)端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于黨的十五大,成形于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經(jīng)歷了早期實踐階段(1978-1996年)、確立發(fā)展階段(1997-2011年)與全面推進階段(2012年以來)。在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對“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明確規(guī)定之前,早期的法治實踐是以現(xiàn)實存在問題為中心展開,缺乏明確的頂層設計。1997年之后,頂層目標明確,但法治建設的方式方法不明確。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尤其是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通過后,法治建設從頂層設計到目標目的、方式方法均已成形。在法治整個進程的早期實踐階段,法治與人權處于分離狀態(tài)。
法治早期實踐始于文革之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指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具有穩(wěn)定性、連續(xù)性和極大的權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從現(xiàn)在起,應當把立法工作擺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重要日程上來。檢察機關和司法機關要保持應有的獨立性;要忠實于法律和制度,忠實于人民利益,忠實于事實真相;要保證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權?!笔粚萌腥珪@一論述是依法治國的早期理論形態(tài),是改革開放以來法治建設早期實踐的基本指導思想。
這一時期對法治的理解主要是基于“法制”視角,旨在建立秩序,而非保障人權,核心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這種“法制”觀念反映了文革以后人心思法、人心思變的普遍社會心理。相對于文革期間的法律虛無、社會無序的狀態(tài),人們認識到應當要重建國家的法律制度,恢復法律的作用與權威,使法律制度在國家政治社會生活當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1979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次通過《刑法》、《刑事訴訟法》等7部法律,反映了當時法制建設的迫切需求,也是法治建設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立法活動。
這一階段,學界明確論證了“法治”、“以法治國”等問題,但中央有關文件以及主要領導人很少直接使用“法治”一詞。中央第一次明確提及“法治”一詞的文獻是1979年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決保證刑法、刑事訴訟法切實實施的指示》。該指示指出,在《刑法》等七部法律通過后,“它們能否嚴格執(zhí)行,是衡量我國是否實行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標志”。鄧小平的著作中也只有一次提到“法治”,他在回答日本公明黨委員長竹入義勝的提問時曾說,我們在進行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同時,也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后者主要解決兩個問題,即正確處理好法治和人治的關系,正確處理好黨和政府的關系。
盡管“依法治國”沒有被中央和法律文件提及,但并不妨礙這一階段成為我國法治歷史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階段的法制建設是法治得以確立與發(fā)展的前提與基礎,在這一階段不僅恢復了國家的法律秩序,也為后來依法治國的確立與發(fā)展奠定了思想基礎。也就是說,依法治國的理論準備與早期實踐是在這一階段完成的。其中,鄧小平是依法治國的主要理論奠基者與實踐推進者。
(二)人權的早期爭議階段
在法治早期實踐階段的上世紀八十年代,人權處于“姓資”、“姓社”的爭論狀態(tài)。“姓資”論認為人權僅僅是資產(chǎn)階級的口號,無產(chǎn)階級不能使用;“姓社”論認為,資產(chǎn)階級有資產(chǎn)階級人權觀,但是,無產(chǎn)階級也有自己的人權觀,無產(chǎn)階級也可以使用自己的人權口號。
1979年3月22日,《北京日報》發(fā)表了《“人權”不是無產(chǎn)階級的口號》一文,認為“人權”是資產(chǎn)階級的口號,從來就不是無產(chǎn)階級的戰(zhàn)斗旗幟,該文主張不能把“人權”這個資產(chǎn)階級專政的“破爛武器”搬來作為治理社會主義國家的“良藥”。還有學者認為,人權是資產(chǎn)階級的口號和意識形態(tài),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再提出“尊重人權”、“爭人權”的口號,實際上是向黨和政府“示威”,是意味著要倒退到資本主義社會去[1]。另外,《文匯報》1979年4月8日發(fā)表了《“人權”是資產(chǎn)階級的口號》、《紅旗》雜志1979年第5期發(fā)表了《馬克思主義怎樣看“人權”問題》等觀點相近的對人權持反對意見的文章。
與人權“姓資”論不同,人權“姓社”論者提出要客觀與公正地對待人權,不能簡單將人權視為資產(chǎn)階級口號。對人權要作歷史的具體的分析[2],不應將它武斷地定性為資產(chǎn)階級口號,無產(chǎn)階級也可以而且應該使用人權口號。正如有學者指出:“資產(chǎn)階級有它的人權觀,無產(chǎn)階級同樣也有自己的人權觀。我們要澄清資產(chǎn)階級制造的彌天大謊,似乎資產(chǎn)階級倒是‘關心人權’,我們無產(chǎn)階級卻反而不講人權;似乎資產(chǎn)階級倒是‘熱心’人權,我們無產(chǎn)階級卻反而怕講人權的。怎么能夠容忍這樣的扭曲呢?”[3][4]比較資產(chǎn)階級而言,“無產(chǎn)階級就更應關心人權、研究人權,理直氣壯地講人權”,“無產(chǎn)階級是徹底的人權論者”,“在無產(chǎn)階級消滅階級、解放全人類的革命大旗上,應該寫上‘實現(xiàn)真正的徹底的人權’這樣一行鮮紅的大字”。[3]
當學界就人權問題爭論此起彼伏之時,政治人物的表態(tài)往往具有導向性的作用。就政治對學術的影響而言,政治人物的肯定將有助于人權研究以及在社會生活中的運用,否則將成為政治與學術的禁區(qū)。1985年6月,鄧小平對人權作了一個基本的價值判斷,他指出:“什么是人權?首先一條,是多少人的人權?是少數(shù)人的人權,還是多數(shù)人的人權,全國人民的人權?西方世界所謂的‘人權’和我們講的人權,本質上是兩回事,觀點不同?!保?]這一觀點實際上承認了社會主義也講人權,并深刻地指出了“姓資”與“姓社”兩種人權觀在“人數(shù)”上存在根本差異,即“姓資”與“姓社”兩種人權的享有主體有“少數(shù)”與“多數(shù)”的區(qū)分。
盡管鄧小平對社會主義人權予以肯定,但是人權并沒有立即轉化為國家政策與法律制度,社會主義國家是否可以在政治生活與社會生活中使用人權口號依然沒有得到實質性突破。1988年前后,為紀念《世界人權宣言》通過40周年,我國理論界雖然對人權問題進行了討論,但并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跨越?!瓣P于社會主義能否使用人權口號的討論并無突破,基本上仍然停留在第一次人權討論的水準上?!保?]377
(三)法治與人權的分離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后,法治與人權無論是在觀念理論層面,還是在文件政策、法律制度層面都是分離的。我們認為,造成這一局面是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由于歷史原因,改革開放初期人們對于“法治”、“人權”的認識、理解與認可程度不同。197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召開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學術討論會”,有學者就撰文指出:“我國三十年的歷史經(jīng)驗表明:重視法治時,國家就穩(wěn)定、就鞏固,經(jīng)濟就發(fā)展;忽視法治時,國家就混亂,經(jīng)濟就停滯不前,甚至倒退崩潰。這一無可辯駁的歷史事實向人們揭示了一條客觀真理——以法治國,勢在必行[6]。”這一論述表達了文革之后廣大人民群眾的心愿與訴求,希望結束“人治”,實現(xiàn)“法治”,以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社會發(fā)展。所以,改革開放之初,不僅“法治”觀念為學界與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甚至官方文件也將“法治”載入其中。盡管改革開放之后對于文革所造成的人權問題也有所反思,但主要是從“權利”視角來思考,并沒有提升到“人權”的高度。這也是為什么1982年《憲法》有“基本權利”的規(guī)定,但人權意識卻不張的緣故。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黨的文件或憲法法律文件是否規(guī)定“人權”與是否規(guī)定“權利”的實際意義與社會效果完全不同。從學理而言,人們可以將“權利”理解為“人權”或“人權”的一種,但如果將對“權利”的規(guī)定理解為對“人權”的規(guī)定就需要引起重視。
第二,在外交方面,“人權”在改革開放之初就充滿著強烈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這也是“人權”成為理論禁區(qū)的重要原因。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向全球推行“人權外交”,因此人權被賦予了強烈的政治色彩與意識形態(tài)特征。正如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所說:“我相信,通過強調人權,美國可以再一次使自己成為人類希望的使者,未來的潮流之所在。”[7]1973年,美國通過了涉及具體國家的人權立法。在1973年和1974年,美國國會不斷提出要求,建議總統(tǒng)削減對嚴重違反人權的國家的援助。1976年,國會要求美國國務院撰寫和發(fā)表國別年度人權報告。接著,美國國會建立了人權監(jiān)督機制,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建立了歐洲安全和合作小組以及人權和國際組織小組,以監(jiān)督“人權外交”政策的執(zhí)行。隨著美國“人權外交”的推行,人權不僅成為了美國外交政策的“基石”或“靈魂”,也成為了美國向社會主義國家進攻的“尖端武器”。在此背景之下,人權問題已然被美國政府“政治化”,因此改革開放之初人權問題非常敏感。這一因素使得我國早期法治實踐難以將其價值目標指向人權。
當然,還有諸如對經(jīng)典作家人權觀點解讀錯誤、法治建設不夠深入、經(jīng)濟基礎不夠發(fā)達等原因導致了法治與人權的分離。相比較而言,法治與人權的這種分離固然于主張法治與人權雙方都有關,但主要還是基于人權的敏感性。換言之,法治與人權的分離狀態(tài)主要是對人權的錯誤認識所導致的。要使得二者從分離邁向結合,固然在法治與人權雙方面都得下功夫,但主要還在于人權“脫敏”。
法治與人權之“分”價值在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孕育問題解決的思路。就此而言,分是合之始,有分才有合。進入到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人權觀念的轉變,法治與人權趨于結合。這一進程以1991年《中國的人權狀況》白皮書為起點,經(jīng)歷了黨的十五大報告對“法治”與“人權”同時予以肯定的階段與1999年、2004年“依法治國”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先后入憲的階段?!胺ㄖ巍迸c“人權”在黨與政府文件、憲法法律中的不斷單獨或同時出現(xiàn)表明二者在不斷強化這種結合。
(一) 1991年《中國的人權狀況》白皮書為法治與人權結合奠基
1991年11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fā)表《中國的人權狀況》白皮書。這既是黨與政府在人權觀念與人權實踐上發(fā)生根本性轉變的主要標志,也是早期法治實踐取得重大發(fā)展的標志,是法治與人權在實踐中的首次結合。白皮書總共包括序言、生存權是中國人民長期爭取的首要人權、中國人民獲得廣泛的政治權利、公民獲得經(jīng)濟與文化和社會權利、中國司法中的人權保障、勞動權利的保障、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少數(shù)民族的權利保障、計劃生育與人權保護、殘疾人的人權保障、積極參與國際人權活動十一個方面的內容。
在序言部分,白皮書指出:“享有充分的人權,是長期以來人類追求的理想。從第一次提出‘人權’這個偉大的名詞后,多少世紀以來,各國人民為爭取人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是,就世界范圍來說,現(xiàn)代社會還遠沒有使人們達到享有充分的人權這一崇高的目標。這也就是為什么無數(shù)仁人志士矢志不渝地要為此而努力奮斗的原因。”[8]白皮書明指出,中國的人權具有三個顯著特點:廣泛性、公平性與真實性。
《中國的人權狀況》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在政治上使用人權概念,也是第一次從人權的角度來總結近代以來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開放的歷史,并結合中國的國情,第一次闡明了中國的人權狀況與中國人權的基本觀點。白皮書以政府的立場徹底否定了人權是資產(chǎn)階級口號的觀點,主張人權是無產(chǎn)階級的口號,是社會主義追求的崇高目標,因此為人權“脫敏”是其重要歷史功績。無疑,這為法治與人權的結合奠定了政府文獻基礎。
(二)法治與人權在黨的報告中的結合
自黨的十五大報告開端,法治與人權相繼載入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報告。在黨的全會報告中持續(xù)地強調法治與人權,可見重要性不言而喻。
1.法治與人權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的結合
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黨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依法治國,從而也在黨的文件中確立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同時,黨的十五大報告對依法治國的基本內涵作了高度概括:“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jīng)濟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xiàn)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客觀要求,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同時,報告明確指出:“共產(chǎn)黨執(zhí)政就是領導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國家的權力,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jiān)督,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權?!边@是“依法治國”與“人權”首次且同時被寫入黨的大會報告,實現(xiàn)了在黨的文件中的“首次結合”,在改革開放以來法治與人權之間關系的發(fā)展史上具有特別重大的歷史意義。
2.法治與人權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的結合
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報告強調“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與“尊重和保障人權”。提出“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fā)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保證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薄皥猿钟蟹梢?、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全面進步和加入世貿(mào)組織的新形勢,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到二○一○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強對執(zhí)法活動的監(jiān)督,推進依法行政,維護司法公正,提高執(zhí)法水平,確保法律的嚴格實施。維護法制的統(tǒng)一和尊嚴,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門的保護主義。拓展和規(guī)范法律服務,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尤其要增強公職人員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能力。黨員和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成為遵守憲法和法律的模范?!辈ⅰ耙婪ㄖ螄痉铰缘玫饺媛鋵?,人民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等內容納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目標。
3.法治與人權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的結合
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報告也強調“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與“尊重和保障人權”。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tǒng)一、尊嚴、權威。推進依法行政。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優(yōu)化司法職權配置,規(guī)范司法行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保證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加強政法隊伍建設,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zhí)法。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形成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fā)展的權利。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p>
從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首次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與“尊重和保障人權”開始,黨的十六、十七大都強調要在2020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民的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權益。
(三)法治與人權在憲法法律中的結合
從1999年開始,法治與人權在憲法法律層面也逐步走向結合。憲法層面的結合主要分兩步實現(xiàn): (1) 1999年3月,“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治國方略和奮斗目標被莊嚴地記載在了憲法中。這是依法治國與憲法發(fā)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表明依法治國從黨的政策主張正式上升為國家意志。自此,“依法治國”、“法治國家”不再單純是學理概念、政策主張或政治概念,而是具有憲法意義的法律概念。(2) 5年后,即2004年3月“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正式入憲,表明法治與人權在憲法層面實現(xiàn)結合。因此,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第33條第3款,這是我國人權法治發(fā)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標志著法治發(fā)展和人權保障進入了新的階段,我國的法治發(fā)展正朝人權保障的目標邁進。
“人權”入憲后,如何完善各項權利的制度保障無疑將成為人權法治化進程的中心議題,同時也加速了人權法治化的進程。2005年8月28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5條第2款規(guī)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權”,2012年3月14日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訴訟法》第2條也規(guī)定“尊重和保障人權”。由此可見,我國已經(jīng)開啟了人權立法的新一輪進程。
法治與人權在早期實踐、黨的報告、憲法法律中的每次結合都不斷夯實人權法治建設的現(xiàn)實基礎,并由此推動觀念更新、制度變更與社會發(fā)展。人權也逐步成為社會政治生活的常態(tài),尊重和保障人權成為法治發(fā)展的重要目標。例如,2005年10月,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一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權,促進人權事業(yè)全面發(fā)展”。2007年10月,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七屆全國代表大會修改黨章,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黨章。2009年和2012年,國務院新聞辦先后發(fā)表了兩個《國家人權行動計劃》。但是,關于法治的人權保障價值、人權的法治保障方式等問題并沒有在引起充分的重視。所以,此階段法治與人權之間只是實現(xiàn)不同層面的結合,相互之間的關系仍尚待進一步厘清。
合則兩利。法治與人權的結合在不同層面強化了二者的聯(lián)系,也確定了二者共同的利益。為了維護這種共同的利益,更需要加速二者的結合,直至融合。黨的十八大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加速推進法治與人權的結合,使得二者走向融合。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端。報告指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保證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從這些表述來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法治內涵已經(jīng)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蘊。同時,報告提出2020年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在法治與人權方面的基本要求是“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边@表明,黨的十八大報告將法治方略落實與人權保障目標實現(xiàn)有機結合,使得法治保障人權的思路更為清晰。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法治中國”。提出要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維護人民權益。要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深化行政執(zhí)法體制改革,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法治中國”的提出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指明了目標,“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則為法治保障人權找到了突破口。
2014年10月,中國共產(chǎn)黨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就更為明確地界定了法治與人權的關系,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加強對人權、人民權益、權利的保障。因此,十八屆四中全會報告不僅僅是法治宣言書,也是人權宣言書,是法治與人權趨于融合的顯著標志。
合而不同。分是合之始,有分才有合,合則兩利,更需強調合而不同。改革開放以來法治與人權由分離走向融合,目的不是消弭法治與人權各自的特性,而是強調各自的價值與功能。我們認為,法治與人權的最終走向是與民主一道,共同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之中。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當代人權[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375-376.
[2]吳大英,劉瀚.對人權要作歷史的具體的分析[J].法學研究,1979,(4) .
[3]藍瑛.“人權”從來就是資產(chǎn)階級的口號嗎——同肖蔚云等同志商榷[J].社會科學,1979,(3) :71-75.
[4]編者.國內報刊關于“人權”問題的討論綜述[J].社會科學,1979,(3) :76-79.
[5]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5.
[6]李步云.論人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6.
[7]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實力與原則[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146.
[8]董云虎.中國人權狀況白皮書總覽[M].北京:新華出出版社,1998:1.
本文責任編輯:林士平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le of Law and Human Right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EN You-wu,LI Bu-yun
(Human Rights Institute,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le of law and human rights has experienced three historical stages: separation,combination and fus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rule of law and human rights had been in the state of separation for ten years in the practice of rule of law in early last century,effective association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neither in theoretical research nor in the practice of rule of law and human rights.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90s,in 1991,“China’s human rights situation”white paper,the CCP 15th congress report,“the state respects and protects human rights”being incorporated into the constitution are the symbols for the rule of law and human rights developing from separation to combination.At this time,the rule of law and human rights in theory or practice level are inter-related.The rule of law and human rights tends to merge together from the CCP 18th congress,especially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CCP 18th congress.Thus,the rule of law value and the value of protecting human rights are highly merged together.
Key Words:the rule of law; human rights; govern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作者簡介:陳佑武(1973-),男,湖南益陽人,廣州大學人權研究院教授,西南政法大學博士后研究人員;李步云(1933-),男,湖南婁底人,廣州大學人權研究院教授。
基金項目: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09JDXM82007)
收稿日期:2014-11-09
文章編號:1001-2397(2015)02-0003-07
中圖分類號:D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1-2397.2015.02.01
法治建設的目的是保障人權。2014年是“五四憲法”頒布60周年、“人權入憲”10周年和“依法治國”入憲15周年。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發(fā)布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通過全會決議做出“依法治國”的決定,使法治建設駛入了正道,人權事業(yè)也正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穩(wěn)步發(fā)展,其意義之深遠可想而知。當今,中國已成為世界人權舞臺上的主角,這是“五四憲法”頒布60周年和“人權入憲”10周年以來人權事業(yè)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為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我們邀請了幾位學者以“法治中國建設與人權事業(yè)之發(fā)展”為主題展開論說。我們希望讀者透過他們的研究成果,對法治中國建設和中國人權事業(yè)發(fā)展獲得更進一步的認識。
“法治中國建設與人權事業(yè)發(fā)展”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