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軍,劉 婷
(山西大學 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6)
對實驗哲學三個基本問題的質疑與辯護
安軍,劉婷
(山西大學 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實驗哲學自興起以來,科學哲學界對它的質疑和批評從未停止:質疑實驗哲學方法的有效性,懷疑實驗結論的可靠性,甚至否定實驗哲學的學科獨立性。針對這些質疑和責難,文章試圖通過對實驗哲學的學科定位,實驗哲學方法本身和實驗哲學研究領域進行批判性分析,展開對實驗哲學的辯護。
[關鍵詞]實驗哲學;學科定位;研究領域;方法論;質疑;辯護
[DOI] 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2.011
實驗哲學是21世紀初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哲學運動,它運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認知科學的方法探討一些基本的哲學問題,對哲學與心理學領域的共有現(xiàn)象進行研究。經(jīng)過十余年的探索,實驗哲學發(fā)展迅速,研究方法日漸成熟,積累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并逐漸產生了相當強烈的影響。實驗哲學的興起,拓展了傳統(tǒng)哲學的研究領域,促進了當代哲學研究的發(fā)展。
但是實驗哲學的興起,也使得學界對實驗哲學本身及哲學的方法論問題更加敏感。有些哲學家對實驗哲學的學科定位提出了質疑,認為將實驗方法應用于哲學研究領域,實驗哲學將徹底失去哲學意蘊;一些哲學家對實驗哲學及實驗方法的應用提出了批評甚至抵制;還有一些批評者認為實驗哲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相似,那么實驗哲學便等同于心理學。針對這些批評和質疑,實驗哲學家與其批評者們進行了激烈的辯論。本文擬從以下三個角度,對引發(fā)這些質疑的幾個基本問題做進一步的探討。
一、實驗哲學學科定位的質疑與辯護
實驗哲學(Experimental Philosophy)的提法只有四個字,但是具體地去理解其內涵時,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充滿了復雜性。有哲學家質疑實驗哲學是不是真正的哲學,甚至有批評者認為,“實驗”與“哲學”二者之間是矛盾的。究竟什么是實驗哲學,這是最根本的問題。對于它的不同回答,將決定和影響實驗哲學的面貌以及對實驗哲學意義的真正理解。
(一)實驗哲學的興起
實驗哲學的代表人物諾貝·約書亞這樣解釋實驗哲學:實驗哲學研究的目的是尋求哲學問題的心理起源,了解我們直覺產生的心理機制,然后開始思考這些機制中有哪一些是值得信任的,哪一些直覺可以作為哲學觀點的可靠證據(jù)。實驗哲學家們在尋找傳統(tǒng)問題的答案時運用了現(xiàn)代認知科學的工具,他們開始和其他學科的研究者們協(xié)作,進行實驗性研究,在一些心理學的頂級學術期刊上發(fā)表文章,這種形式的研究被稱為實驗哲學?!对睦韺W在線評論》進行了這樣的評論:“實驗哲學是一個迅速發(fā)展的運動,它使哲學家離開他們自己的扶手椅并用經(jīng)驗測試他們的哲學主張?!卑拇罄麃唶⒋髮W哲學系教授大衛(wèi)·查默斯認為:“實驗哲學是近年來哲學上最令人興奮和最具有爭議的發(fā)展之一。無論它是否破壞或擴展傳統(tǒng)哲學的方法,它提出的問題直入哲學研究的核心?!睂嶒炚軐W為哲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在這一點上以上幾種觀點是一致的。但是對于實驗哲學,學界目前沒有公認的統(tǒng)一定義。
哲學直覺在實驗哲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是實驗哲學的方法論基礎。要理解什么是實驗哲學,需要對“哲學直覺”的本質及其方法論意義加以正確的理解和把握。長期以來,大多數(shù)哲學家訴諸于直覺來建構和加工他們的哲學理論,這種內省的思辨方法逐漸成為思考哲學的特定方式,但是直覺的可靠性往往被傳統(tǒng)哲學家所忽視。實驗哲學家認為,通過對哲學直覺做出解釋可以幫助我們構建哲學理論,但是哲學家作為一個具有共同學科背景的團體,他們的直覺容易過高估計他人的認同度。訴諸直覺得出的結論真的可靠嗎?普通民眾與這些哲學家們的觀點一致嗎?此外,不同的人們擁有不同的直覺,人們的直覺會受到諸如文化、情感、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響,直覺的多樣性和敏感性涉及到了人們復雜的心理過程。實驗哲學家開始將這些質疑付諸行動,采取實驗的方法收集經(jīng)驗證據(jù),進一步研究哲學直覺,得出了一些令人詫異和富有啟發(fā)的結論:普通民眾對同一個問題的哲學直覺居然相差懸殊,哲學家原來那種僅依靠思辨方法得出的直覺并不像他們自己認為的那樣可靠。
(二)實驗哲學的學科定位
盡管出現(xiàn)了很多質疑和反對意見,但是實驗哲學的研究路徑及研究成果確實能夠引起哲學家們的關注和深刻反思。實驗哲學是一個多元化的運動,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更好地理解實驗哲學的學科定位。
1.實驗哲學可以看作一場哲學方法論的變革。不同于傳統(tǒng)哲學研究中的思辨、推理和想象,實驗哲學運用實驗方法這個工具進行哲學研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實驗哲學是與傳統(tǒng)哲學解決哲學問題的方式的一次劇烈的決裂,實現(xiàn)了哲學方法論的一場革命,但是實驗哲學所追問的問題卻沒有多少革命性的東西。值得重視的是,實驗哲學的研究對象還是西方哲學中的一些相當傳統(tǒng)的問題。雖然實驗哲學的一些研究結果與傳統(tǒng)哲學家得出的結論相似,并無太多的創(chuàng)新或顛覆,但是實驗哲學家應用實驗方法考察普通民眾的直覺以及直覺背后的心理機制,這種工作為解決一些更深刻的哲學問題提供了支持與幫助。
2.實驗哲學可以看作一種代表未來哲學發(fā)展的方向。實驗哲學并非純思辨的理論哲學,在實驗哲學里,實證研究與概念分析并非對立,而是相互補充和融合的。實驗哲學有兩類活動:一是實施實驗,二是基于這些實驗的哲學思考。實驗的設計是為了解決哲學中的爭論,當實驗哲學家完成他們的實驗之時,他們的工作還不算完成,他們還必須把實證的結果注入哲學爭論的領域中,討論、反思他們的實證研究中揭示出來的東西——這一部分需要哲學。在未來的哲學研究中,研究者不應該無視由實驗哲學研究所提供的經(jīng)驗證據(jù),實驗哲學的出現(xiàn)實際上也是幫助哲學研究擺脫困境,推動哲學繁榮和發(fā)展的內在要求。
二、實驗哲學方法的質疑與辯護
實驗哲學研究中所使用的實驗方法,包括自然科學的實驗方法、社會科學中的問卷調查方法以及認知科學的方法。運用實驗方法進行哲學研究,實驗哲學取得了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但有一個問題是實驗哲學始終無法回避的:以實驗為基礎的哲學研究方法何以可能?就是說,實驗作為哲學研究方法的正當性是需要被思考和給出依據(jù)的,很多主流哲學家的爭議和批評的最終落腳點都在于此。下面將通過實驗哲學方法在兩個具體哲學問題中的實際應用,探討在哲學研究領域中,以實驗為基礎的研究方法何以可能。
(一)關于道德判斷和意圖判斷的實驗研究
實驗哲學家采用實際調查的方法,設計系統(tǒng)的調查問卷,去調查普通民眾(即從未接受過哲學訓練的人)對特定哲學問題的回答,收集普通民眾對于一些假定事件的直覺反映數(shù)據(jù),通過統(tǒng)計分析進行量化研究,探討普通人對某個概念或者哲學命題的直覺,以及產生這種直覺的心理機制。這種“直覺調查”方法在約書亞·諾布被稱為“諾布效應”(又稱為“副作用效應”)的實驗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說明。
“諾布效應”實驗的受試者是來自美國曼哈頓公園的78名志愿者。受試者的實驗條件是隨機分配的,而且是在監(jiān)督之下獨立完成這些材料,做出直覺判斷。實驗設計了兩種不同的情境,這兩種情境除了在道德意義上有所不同外,幾乎在所有方面都是相同的。78名受試者被隨機地分配到“危害條件組”和“幫助條件組”,要求受試者閱讀兩個不同的小場景,并進行思考和判斷。
在第一種場景(危害條件組)中,受試者讀到:某公司的董事長被告知要進行一個新項目,可能會增加收益,但是對環(huán)境有危害。這個董事長回答道:“我一點也不關心是否對環(huán)境有危害,我只是想盡可能多的獲得效益,讓我們開展這個新項目吧?!?/p>
在第二種場景(幫助條件組)中,受試者讀到:某公司的董事長被告知要進行一個新項目,可能會增加收益并且會有益于環(huán)境。這個董事長回答道:“我一點也不關心是否有益于環(huán)境,我只是想盡可能多的獲得效益,讓我們開展這個新項目吧。”
受試者在閱讀完實驗場景后,需要完成對行為的意圖判斷和道德判斷:在第一種場景(危害條件組)中,這個董事長應該受到多大程度的譴責(7點量表,積分范圍為0—6,應當受到譴責的程度隨著數(shù)字的增大而增強)。此外,受試者還要判斷董事長是否是有意破壞環(huán)境。在第二種場景(幫助條件組)中,要求被試者進行判斷,這個董事長應該受到多大程度的贊揚,董事長是否是有意幫助保護環(huán)境(范圍為0—6,受到贊揚的程度隨著數(shù)字的增大而增強)。
實驗結果表明,在第一種場景(危害條件組)中,只有18%的人贊成董事長是有意地保護環(huán)境,82%認為董事長不是在有意地保護環(huán)境。第二種場景(幫助條件組)結果表明,只有23%的人贊成董事長是有意地保護環(huán)境,77%則認為董事長不是在有意地保護環(huán)境。
在上述實驗中,受試者在危害條件組場景下認為行為的主體要受到很大程度的譴責(M=4.8),在幫助條件組場景下認為行為主體僅能受到較小程度的贊揚(M=1.4)。通過以上兩個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的意圖判斷會受到道德效價(道德上的好壞)的影響。一個行為的副作用是好是壞,決定著人們斷定對方的行為是不是有意而為。諾布認為,人們對于做出懲罰和表揚決定的不對稱是基于對“有意的”(intentional)這個概念應用的不對稱性,即與一個好的副作用相比,人們更加傾向于去說一個壞的副作用是有意做出的。
有哲學家質疑這種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來考察大眾心理以及相關認知過程的可靠性。他們認為這類實驗的問卷設計本身存在著很多問題,問卷中設計的場景在生活中發(fā)生的可能性較小,不利于受試者投入到實驗情景中,不能保證受試者在做出判斷時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此外,由于不同受試之間文化程度、年齡性別、文化背景以及思維水平的差異,有些受試者無法理解情境中的描述措辭,在依據(jù)該假設場景進行判斷時會出現(xiàn)誤解,對于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結果詮釋非常不利。
筆者認為,就意向性行為而言,對民眾相關直覺做心理學的實驗研究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對于有關哲學問題的解決具有多方面的指導意義。
首先,就實驗本身來講,約書亞選擇的實驗情境(公司領導者在項目實施時對環(huán)境的影響)對被試者有足夠的吸引力,實驗場景對受試者來說簡單清楚,比較貼近現(xiàn)實生活。因此受試者在實驗中容易忘記自己作為受試者的身份,積極投入到實驗研究中,所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也可以成為客觀實驗結果分析的標準。同時,研究者在實驗程序中做了多種實驗情景的安排,合理的實驗設計可以作為支持實驗具有有效性的間接證據(j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實驗的有效性程度也比較明確。
其次,在一些描述性為主又兼具規(guī)范性的哲學問題以及哲學概念上,比如意識、自由意志、知識論等問題上,通過問卷調查的實驗是可以獲得實驗有效性的,可以為哲學研究提供可靠的證據(jù)。傳統(tǒng)的分析哲學研究廣泛使用訴諸直覺的方法,但是直覺具有易錯性,不適宜直接作為可靠的證據(jù),容易造成哲學問題上的很多爭議。比較而言,實驗哲學應用的實驗方法雖然不是絕對無誤的,但是可以通過儀器設備或者觀測的條件獲得有效的證據(jù),從而提高研究結果的準確性,為哲學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可靠的依據(jù)。
(二)關于道德認知的實驗研究
除了問卷調查的方法外,實驗哲學家采用認知神經(jīng)科學實驗來揭示直覺規(guī)律或解決哲學問題。具體的實驗技術包括計算機X射線斷層攝影術、功能、正電子發(fā)射攝影術、認知負荷的研究、眼球追蹤研究、反應時間研究……特別是在考察道德判斷與道德行為背后的心理機制和認知機制時,實驗哲學家們運用對大腦沒有傷害的技術和實驗考察人們在做出直覺判斷時大腦區(qū)域的活動狀態(tài),尋找觀念意識以及直覺判斷背后的神經(jīng)基礎。比如,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心理與行為認知中心的約書亞·格林等人運用FMRI研究道德認知,探討人們在做出道德判斷的時候人腦哪一塊功能區(qū)的活動處于激活狀態(tài),并在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道德的“雙過程理論”。
約書亞·格林等人基于心理學中的兩個系統(tǒng)的雙過程模型,認為人們在面臨道德情境時,會同時激活認知過程與情感過程。認知過程在信息處理過程中處于中立立場,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對于論證、規(guī)劃和控制信息非常重要,在記憶運作、控制沖動以及決策中起著重要作用。與認知過程有關的大腦區(qū)域包括背外側前額葉皮層和背外層頂葉;與情感過程有關的大腦區(qū)域包括杏仁內側核、內側額葉皮層、內側頂葉。與這兩個過程對應,有兩種道德判斷類型,即義務論的道德判斷和結果論的道德判斷。
格林采用認知神經(jīng)科學的實驗方法,研究人們進行道德判斷時的大腦神經(jīng)機制,設定了三類實驗情境:電車困境、天橋困境以及與道德無關的情境(如在具體限制條件下,應該選擇乘坐汽車還是火車去旅行)。要求受試者對這三種情境做出判斷,用fMRI來記錄和比較受試者在這三類情境中,做出判斷時大腦的哪些部位是活躍的(即血液流向了這些部位)。結果表明:在對天橋困境的判斷中,與情感過程相關的大腦區(qū)域比與認知活動相關的大腦區(qū)域更加活躍;在電車困境的情境以及與道德無關的情境中,與認知過程相關的大腦區(qū)域活動更強烈,在做出判斷時候有更多的推理和加工工作,傾向于做出結果論的道德判斷。進一步研究表明,當詢問一個既可以做出結果論道德判斷又可以做出義務論道德判斷的情境時,人們的前扣帶回皮層會被激活,它是人類對沖突事件做出反應的腦區(qū),這說明了人的情緒與認知在其作道德判斷時同時發(fā)生且產生沖突。面對這樣的沖突,人們做出道德判斷需要更長的反應時間,涉及認知過程的大腦區(qū)域活躍度更加強烈。
格林等人的這些研究表明:當人們進行道德判斷時,推理和情緒在道德判斷中具有同等作用,對于情感反應強烈的情境,人們傾向于給出符合義務論的道德判斷;而對于情感反應相對較弱的情境,人們做出的道德判斷更傾向于符合結果論。
無論道德判斷中情與理的作用如何,實驗哲學家運用實驗方法解決了一些單純依靠思辨方式難以解決的爭議,為解決道德哲學中的這些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雖然對于道德認知中的“情理問題之爭”還會持續(xù)進行下去,但是相信哲學家在技術運用不斷純熟的前提下,通過不斷的科學實驗及獲得的實證數(shù)據(jù),答案會變得越來越明晰。
總之,與問卷調查的方法一樣,運用實驗的方法也使得哲學研究具有了客觀性、準確性以及普遍性。一方面,由于哲學研究對象涉及抽象的哲學概念,同時形成人們直覺判斷的心理機制也是復雜多變的,實驗方法可以將哲學研究對象量化、具體化,通過控制一些無關變量因素的影響,盡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干擾,可以使哲學的研究對象以純粹的狀態(tài)出現(xiàn)。另一方面,實驗的可檢驗性有利于澄清哲學概念。實驗的基本特征是可檢驗性、可重復性,這就要求一些哲學概念需要進一步地得到明晰和界定,從而更好地糾正、澄清哲學中的混亂。從而為哲學家的思辨提供依據(jù),為哲學家解決復雜的哲學問題提供線索。此外,運用實驗的方法進行哲學考察,可以印證或質疑某種哲學理論或命題,可以幫助哲學家重新審視和思考以往的哲學爭論,謹慎地對待所得出的哲學結論。
三、實驗哲學研究領域的質疑與辯護
實驗哲學以實驗為方法,通過問卷調查、認知科學實驗為形式,以人類心靈運作方式為對象,探索人們直覺背后的心理機制。除了探索傳統(tǒng)哲學研究中的因果性、規(guī)范性、語言指稱等問題,實驗哲學目前主要的研究領域還包括自由意志與責任、意識、民間心理學等問題。實驗哲學自興起以來,與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出現(xiàn)交融,研究對象逐漸趨同。作為一場新興的哲學變革,實驗哲學由于自身的體系還不夠完善,引發(fā)了哲學家對實驗哲學獨立性的質疑,“實驗哲學已經(jīng)日益成熟,但是目前它已經(jīng)進入核心的受人尊敬的哲學領域,還是仍然被視為邊緣性的異端邪說,做著應該由心理學系進行的工作?”也就是說,實驗哲學與心理學的研究領域逐漸趨同,是否會變成類似于“心理學研究”,實驗哲學還是不是真正的哲學,是否等同于心理學,諸如此類的問題以及質疑在下文將進行初步探索與辯護。
盡管實驗哲學研究采用的方法與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相似之處,研究對象有共通之處,但是與實驗哲學家堅持的立場一樣,筆者認為實驗哲學研究并不等同于心理學研究,研究采用心理學的方法并不會改變實驗哲學的獨立性,實驗哲學的研究工作始終集中在哲學領域,其辯護理由如下。
首先,實驗哲學和心理學追求的目標不同。心理學是在更為廣泛多樣的主題上,用實驗方法研究人們在一些問題上一般的處理機制。而實驗哲學研究并非一般意義上的社會心理學的調查,它得到的一般性統(tǒng)計結果為我們思索一個哲學問題提供數(shù)據(jù)基礎和分析材料。實驗哲學是對傳統(tǒng)哲學的補充,實驗哲學采用心理學實驗的方法對哲學問題進行探索,并不是要消解、否定、取代傳統(tǒng)哲學原有的思辨方法,也并不是要否定在理想甚至反事實條件下的思想實驗,而是要通過實驗調查的結果幫助研究者更好地探索哲學問題。哈佛大學的認知哲學家西恩·凱利認為,年輕的實驗哲學家能用任何方式撿起他們需要的統(tǒng)計工具,不管實驗哲學家運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還是進入到心理學領域與心理學家合作,都是為了實現(xiàn)他們的實驗轉向,幫助哲學家更好地研究哲學、解決哲學問題。
其次,哲學研究必須尊重自然科學的發(fā)現(xiàn),無論是物理學的還是心理學的。如果一個哲學觀點與這些發(fā)現(xiàn)相抵觸,那么它就是可疑的。因此,在進行哲學研究時,不應該無視認知科學的研究成果。雖然實驗哲學與實驗心理學有共同的方法,但是他們的研究目標和研究領域是不同的。實驗哲學并非一般意義上的心理學實驗研究(可觀察、可重復、可量化的實驗),它所做的工作超越了傳統(tǒng)學科的界限,在尊重心理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解決真正的哲學問題。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實驗哲學并不等同于心理學。
又次,實驗哲學所提出的問題是與人類認知有關的,而這些問題同時又是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實驗哲學家不需要承認哲學知識與心理學知識是等同的,但是他們會承認心理學知識為哲學問題的討論提供了幫助。因此,對于“實驗哲學不是哲學,而是一種心理學”的指控,不存在一種完全正確的標準可以去評判,對于這個問題,實驗哲學家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僅僅需要明確的是,對于正在迅速發(fā)展的實驗哲學來說,與心理學的學科界限已經(jīng)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我們應當關注的是實驗哲學作為一種新工具,解決了哪些傳統(tǒng)思辨哲學無法解決的哲學問題。
實驗哲學研究的確產生了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結果,但是在哲學學科定位、實驗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領域的獨立性方面依然存在著不少質疑和爭議。盡管實驗哲學這十多年來受到了很多懷疑和反對,但是實驗哲學運動不會因為一些質疑和反對意見就停止前進,我們期待更多的實驗哲學家來反駁,對實驗方法和實驗結果做出更多細致入微的哲學解釋。我們相信,在未來的哲學發(fā)展中,實驗哲學運動一定會更有聲勢:實驗哲學家通過拓展他們所采用的各種實驗方法,必然使得自身更加具有實驗精神;通過加強與其他實驗科學家的合作,與傳統(tǒng)思辨分析方法相互補充,實驗哲學一定能夠更好地指導哲學研究、解釋哲學問題,使哲學研究回到其試圖實現(xiàn)的根本理論目的上來。
[參考文獻]
[1] Joshua Knobe.Experimental Philosophy.New York Times,2010-10-23.
[2]Neil Levy.Review of “Experimental Philosophy”.Metapsychology Reviews Online,2008(12:33):761.
[3]Joshua Knobe,Shaun Nichols(ed.).Experimental Philosoph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434.
[4]Joshua Alexander.Experimental Philosophy:An Introduction.Cambridge:Polity Press,2012:12-23.
[5]張學義,陶迎春.實驗哲學:哲學工具箱里的助探器.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14(1):70.
[6]Joshua Knobe.Intentional action and side effects in ordinary language.Analysis,2003:192-193.
[7]Greene J D,Nystrom L E,Engell A D,et al.The Neural Bases of Cognitive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Moral Judgment.Neuron,2004(44):389-400.
[8]張學義.實驗哲學:一場新的哲學變革.哲學動態(tài),2011(11):79.
[9]Christopher Shea.Against Intuition:Experimental philosophers emerge frome the shadows,but skeptics still ask:Is this this philosophy? .The Chronicle Review,2008.
[收稿日期]2014-12-13
[作者簡介]安軍(1976-),男,山西渾源人,山西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科學哲學。
[中圖分類號]B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285(2015)02-0042-05
Questioning and Defense Concerning Three Basic Issues
in Experimental Philosophy
An Jun,Liu Ting
(ResearchCenterforPhilosophyofScienceandTechnology,
ShanxiUniversity,Taiyuan030006,China)
[Abstract]Since experimental philosophy has come into being, it has always been confronted with questionings and criticism, the validity of methods in experimental philosophy being questioned, the reliability of experiments being doubted, and even its disciplinary independence being denied. In response to these questionings and blam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ts disciplinary status, methods, as well as the fields of experimental philosoph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fend for experimental philosophy.
[Key words]experimental philosophy;disciplinery orientation;research field;methodology;questioning;defend
劉婷(1988-),女,山西臨汾人,山西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學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