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wèi)華
摘 要:體育教學中,要豐富肢體語言,展現(xiàn)魅力課堂;強化肢體互動,點燃課堂互動;創(chuàng)設風采平臺,促進學生的個性展示。以“無聲”的肢體語言,構(gòu)建笑聲朗朗、酣暢淋漓的體育課堂。
關(guān)鍵詞:教學語言;肢體語言;小學體育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31-0080-01
體育是一門以“動”為主的基礎(chǔ)教育學科。在體育教學中,有效地應用肢體語言,能有效約束課堂紀律,活躍課堂氣氛,減輕教師教學壓力。而且肢體語言能將教學信息尤其是一些較為復雜、難以言明的動作要領(lǐng),更加生動、直接、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這不僅彌補了口頭表達在表現(xiàn)力上的不足,而且符合學生的思維特征與認知習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嘗試改掉“絮絮叨叨”的職業(yè)毛病,以肢體語言打造體育課堂的專屬品牌,觸發(fā)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教學與實踐之間的精彩碰撞,以打造生動、有效、個性化的體育課堂。
一、豐富肢體語言,展現(xiàn)魅力課堂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肢體語言應用得非常廣泛,且逐漸發(fā)展為組織課堂的常規(guī)語言。如舉右手臂以示整隊、舉直臂以示對齊、插手彎腰以示開始做熱身操等。這些肢體語言我們常見也常用,雖說見效快,但學生并不以為奇,缺乏雙向互動。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我們應根據(jù)自身的教學特點及性格特征,以及班級學生的個性特征,不斷豐富、創(chuàng)新我們的肢體語言,以肢體語言展現(xiàn)出個性化的教學風采,體現(xiàn)不一樣的體育教學。我在教學中,就非常喜歡使用肢體語言,并且通過實踐,不斷豐富、發(fā)展、創(chuàng)新自己的肢體語言。手勢是我們常用的體育肢體語言,在體育訓練中,我就經(jīng)常以手勢代替評價。如通過OK、大拇指、勝利V、拍胸脯、屈臂握拳、向前沖等手勢,給予學生們鼓勵、肯定,幫助他們建立體育學習的信心。同時,我還創(chuàng)造性地將一些流行、滑稽的手勢,如無語、冷汗的手勢(比出數(shù)字三從頭上落下)、思考者的手勢、獻禮的手勢使用到教學過程之中,并以夸張的表現(xiàn)方式,引發(fā)學生關(guān)注,讓教學變得詼諧、幽默又切實有效。通過這些豐富的手勢元素,以及夸張的肢體動作,豐富我們的肢體語言,提高體育課堂的魅力指數(shù)。
二、強化肢體互動,點燃課堂互動
在傳統(tǒng)的教學實踐中,有的教師局限性地將肢體語言歸在教學用語的分支,認為它僅僅發(fā)生于教師、作用于學生,而忽略了肢體語言的互動性。其實,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他們同樣是肢體語言的主人。在體育教學中,我們應該有意識地發(fā)揮肢體語言的互動性,做到語言信號有輸出,也有回應。一些以肢體語言為載體的師生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提高師生之間的默契度。眼神與面部表情是我們經(jīng)常會忽視的肢體語言,而它們恰恰是最能傳遞情感,引發(fā)互動的肢體語言。在教學過程中,我就非常注重眼神交流與表情互動在課堂中的應用。比如六年級的籃球課中,我發(fā)現(xiàn),部分女生處于生理與心理發(fā)展的“敏感”時期。這個時候,她們開始在意自己的形象,而且情感細膩,心思敏感,特別是隨著生理的微妙變化,不少女生對籃球這樣有些“男孩子氣”的運動顯得有些放不開。在實際運球訓練中,我并不直接一一以語言鼓勵,而是在吹哨之前,給予她們鼓勵的眼神與微笑。通過眼神告訴她們:老師相信你!老師在關(guān)注著你!在這樣的小互動中,學生默契地接收到老師發(fā)出的溫暖信號,受到鼓舞,愿意參與到實踐活動之中,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創(chuàng)設風采平臺,促進個性展示
體育課堂與其他基礎(chǔ)學科不同,它的教學場地開闊,教學形式又相對開放,是學生釋放天性、發(fā)展?jié)撃艿臉吠?。在體育教學中,我們不妨嘗試利用肢體語言,創(chuàng)設一些以肢體語言為主導的體育活動。比如,體育游戲“1、2、3,木頭人”、韻律反應、手勢兒歌。通過豐富多彩的肢體活動,促進學生們的個性展示,引導學生們以多種感官參與到我們的體育教學中。例如,教學六年級籃球課中“三步上籃”這個技術(shù)動作時,由于這個動作的連貫性強,難度較大,不少學生在實際操練中難以一次性完成,有的學生甚至左右腳不分,無法領(lǐng)會“一大、二小、三跳”的動作要領(lǐng)。為了強化訓練,幫助學生掌握三步上籃技巧,促進學生們的個性展示,我在教學實踐中開展了一個以肢體語言為載體的展示游戲——“照鏡子”。在這個游戲中,我要求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呈現(xiàn)上籃動作,而小組長則充當“鏡子”的角色,分別以慢動作、夸張的方式,將組員(不合格者)的動作呈現(xiàn)出來,讓小組成員自己來找錯誤并加以糾正。通過肢體語言,反饋變得有趣起來,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游戲探究中,不斷完善、改進自己的動作。
四、結(jié)束語
教學語言是課堂中信息傳遞與反饋的重要媒介,肢體語言作為“無聲”語言的代表,它以其形象、生動、便于理解、容易引發(fā)共鳴的教學優(yōu)勢,備受教師青睞。肢體語言對于打造生動活潑、簡約又高效的體育課堂有很大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豐富、創(chuàng)新、靈活應用我們的肢體語言,以“無聲”的肢體語言,構(gòu)建笑聲朗朗、酣暢淋漓的體育課堂。同時,在打造教師自身肢體語言品牌的同時,我們也要讓學生參與到肢體語言的互動中,以活潑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盡情地展現(xiàn)肢體語言的無限魅力。
參考文獻:
[1]肖豐,楊留鎖,高松山,劉慶山.體育教師人格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03).
[2]劉培填.淺談如何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2015(23).
[3]潘紹偉.于可紅主編.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龔靜.小學體育安全問題的規(guī)避與應對策略[D].湖南科技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