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養(yǎng)民
在傳統(tǒng)節(jié)日禮俗中,首推祭禮。古代祭祀是國家的大典?!抖Y記·祭統(tǒng)》說:“禮有五經(jīng),莫重于祭?!奔蓝Y的特點(diǎn)是淵源久,儀式繁,流行廣,影響大。在繁雜的祭禮中,當(dāng)以祭天地,祭日月,祭祖先為要。這是涉足節(jié)日習(xí)俗繞不過去的話題。
一、祭天地
在傳統(tǒng)禮俗中,祭祀天地是史前社會先民最古老的自然崇拜。那是在初民眼中是萬能有力的主宰。人類的起源、天地的開辟、季節(jié)的變化,無不與天結(jié)緣。人們根據(jù)已知的事物,憑借著感性的、質(zhì)樸的思維方式,把這些自然物的一些表現(xiàn),加以擬人化、形象化,出現(xiàn)了天神的觀念,因此,天、地、日、月、星辰等是人類最先崇拜的對象。2005年,西安半坡博物館在遺址保護(hù)大廳發(fā)掘,出土了一個橢圓形石柱,高約80厘米,柱身有加工痕跡,考古學(xué)者推斷,此地應(yīng)為半坡人舉行祭天禮地的場所。也許這就是人類較早的精神產(chǎn)品之一。
至遲從西周起,崇拜天地之俗就納入禮制范疇,是最高統(tǒng)治者親自主持的國家公祭。祭祀有一定的時間,一定的祀地,一定的成員,一定的服飾,一定的祭品,又有一定的儀式。西周祭天有一個專有名詞稱“郊”,祭地稱“社”?!抖Y記·中庸》:“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郊祀禮就是國君在京城郊外設(shè)壇,行郊祀禮。秦人在舊都雍(今陜西鳳翔縣)郊外筑壇行禮。他們以十月為歲首,國君親臨郊外祭天神,規(guī)定“三年一郊”。漢初祭法一如秦制,元旦祭天成為通例。漢武帝即位后行郊祀禮更為頻繁。俄而在長安南郊祭泰一,俄而在甘泉宮(今陜西淳化縣境)立泰一祠。甘泉宮距長安三百多里,好在漢武帝好動不好靜,喜歡游歷,為了敬天通神,跑三百多里,也樂在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漢武帝定郊祀禮,令一代詞宗司馬相如等多人為詩賦,大音樂家李延年配樂作《郊祀歌》十九首,贊美天神,歌詠神靈、祥瑞?!督检敫琛穲?zhí)筆者多為才華橫溢的文豪,文字多陳歌舞樂聲之盛。制作郊祀歌以供祭天地。
祭天神除歲首外,冬至祭亦十分隆重?!吨芏Y·春官》載:“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鬽?!庇终f:“凡樂……冬日至,于地上圜丘奏之?!睔v代帝王依照天圓地方的原則,每年冬至到圜丘行祭天禮,夏至方澤行祭天禮。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十一月一日冬至,天未明,武帝行拜天神泰一之禮。
冬至日白晝雖短,但從這天起太陽回歸,陽氣上升,“陽氣始,君道長”,值得慶賀,人們視冬至為大節(jié),有“亞歲”之美譽(yù),把冬至和元旦視為同等重要,冬至的首要禮儀是祭天。那時,人們認(rèn)為天是意志的人格神,是人間最高的主宰,帝王是天神之子,是上天的人間代表,奉天承運(yùn),依照天神的意志管理天下事。因此以北極星為時空坐標(biāo)的漢代,認(rèn)為冬至不僅是推算歷年的天文點(diǎn),而且是通過祭天溝通天神的最佳時間。所以《史記·封禪書》說漢人“冬至日,祀天于南郊”。
古代除冬至祭天外,元旦或久旱求雨時祈谷,也祀天于圜丘?!抖Y記·月令》記載,天子以“元旦祈谷于上帝”,后來定為上辛日祭天。上辛日為農(nóng)歷正月上旬辛日。漢制,以上辛日祭天,《史記·樂書》曰:“漢家常以正月上旬辛日祠太一甘泉?!备嗜獙m有黃帝祭天的圜丘,漢帝于此祭天。唐代圜丘建于長安城南明德門外(今西安南郊天壇東路)。明嘉靖九年(1530)仿南京形制,在北京前門外永定門內(nèi)建圜丘,用藍(lán)色琉璃磚砌成。嘉靖十三年(1534)圜丘改名天壇,方澤改名地壇。天壇內(nèi)建有祈年殿、祈年門等,體現(xiàn)祭天的主旨。天壇祭天是在黎明前舉行,大燈籠高懸,燎爐焚松、柏木、檀香木,香煙繚繞,儀式非常隆重。
祭地禮和祭天禮一樣,都是自然崇拜的產(chǎn)物。在充滿自然信仰的時代,初民的采集、漁獵,都依賴土地,土地為萬物之源。當(dāng)此之時,初民自然容易把土地神化、人格化。商周時代,古人已將土地作為禮敬、獻(xiàn)祭的對象,人們常以皇天后土并稱,皇天即天神,后土即地神,或稱“社”。社是地神,又是祀神的圣地。祭地禮與祭天禮不同之處是他具有公共性,等級性。國家有“太社”,王室有“王社”,諸侯國有“國社”、諸侯有“侯社”,大夫以下與百姓一起接地域立社。漢代以前立春后第五個戌日祭社,漢代以后增添了秋社,約在秋分前后。間或也有四時致祭者。古代祭社于方丘。方丘又名方澤,后稱地壇。它既是祭祀之所,也是測天的寶地。初民認(rèn)為天圓地方,方丘為方形。漢成帝時定郊祀于長安之郊,漢明帝中元二年(57)在洛陽北郊祀后土。唐代祭地為大祀,方壇建于宮城北,明清地壇也建在城北,與天壇南北對應(yīng)。
古代祀社神之日稱“社日”,這是初民對土地崇敬和膜拜的重大節(jié)日。盡管官方祭社齋戒,莊嚴(yán)、隆重,祭品豐厚,但缺少民間村社祭祀所具有娛樂性。民間祭社即使在窮鄉(xiāng)僻壤,社日人們準(zhǔn)備社酒,社肉或其他社飯,異??鞓窡狒[。社祭時先祭神,之后分享社酒、社肉,左鄰右舍歡度社日。這一習(xí)俗傳承到隋唐,依然如故,唐詩人王駕《社日》寫到:“鵝湖山下稻梁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眾星璀璨的唐代詩壇,王駕不可與李、杜比肩,亦無王(維)、白(居易)盛名。但他的《社日》詩影響大,沒有被掩埋在時間的煙塵中,千古留名。從“半掩扉、家家、醉人歸”,可以看出唐代社日十分火爆,人人參加,個個興高采烈,集體歡宴,醉人的社酒,美味的社肉,大家分享,異常熱鬧,是一個散發(fā)陽光氣息的節(jié)日。
在祭天祀地禮儀中,值得關(guān)注的是封禪。封,是祭天;禪,是祭地?!洞蟠鞫Y·保傅》載:“封泰山而禪梁父?!狈?,在東岳泰山,禪在泰山下一個名叫梁父的小山行禮。封與禪往往同時舉行,這是受命于天,改朝換代的盛世明君告天的大典。最早記載封禪的是《管子·封禪篇》,而將封禪禮付諸實(shí)踐的第一人是秦始皇。之后,漢武帝、漢光武、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等少數(shù)皇帝曾行封禪禮,其他如晉武帝、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都曾議封禪,都因“此事體大”未能如愿。
秦皇漢武等人的封禪,今人看來不過是一次長途旅游或驢友集體登山活動而已。然而在二千多年前的漢人眼中,那是一個期盼了三十年的大典,以能參與為榮。時任太史令的司馬談,病倒洛陽無法參加封禪飲恨而終,當(dāng)他在彌留之際,還念念不忘這件令人傷痛之事。風(fēng)流才子司馬相如,臨死前談及封禪事說道:“皇皇哉斯事!天下之壯觀,王者之卒業(yè),不可貶也?!蔽覀兛梢悦黠@看出,封禪祭天地之禮,雖儒生首倡,方土教吹,卻是古代政治生活中極為隆重的大典,也是最高的禮儀。所以司馬遷在《史記》中以飄忽神逸之筆專為封禪著書。
二、祭日月
上古初民自然崇拜,既崇拜天地,也崇拜日月星辰。那時,天氣的冷暖,陽光的有無,方向的測定,無不與日月星辰的變化有關(guān)。因此日月星辰也是人類最先崇拜的對象之一。在我國新石器時代的陶器上曾發(fā)現(xiàn)一些太陽紋、日、月、山等現(xiàn)象,這是初民對日月崇拜的有力佐證。
先秦時代,由于初民生活和天體、天象變化密切相關(guān),人們對日、月、星的崇拜、祭禮和祭天、祭地一樣,被納入禮儀的范疇。
漢高祖劉邦仗劍滅秦,當(dāng)他稱王的第二年(前205),楚漢戰(zhàn)爭的硝煙尚在彌漫之際,就下詔恢復(fù)對天、地、日、月、星辰的祭禮。以后各代帝王都執(zhí)行這一制度?!稘h書·郊祀志》載: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率十八萬騎兵,行程一萬八千里,舉辦封禪大典時,也沒有忘記行日月祭祀之禮。據(jù)《漢書·武帝紀(jì)》載:太始三年(前94)漢武帝“禮日成山”。即單獨(dú)舉辦祭日典禮,漢武帝欽定的《郊祀歌》十九首中有《日出入》一章,為祀日神的頌歌,也是一首絕好的抒情詩,不僅是《郊祀歌》中之杰作,也是詩歌史上不可多見的佳作。
漢代祭祀日月,制度是:旦拜日,夕拜月。漢平帝時行郊祀禮“其旦東鄉(xiāng)再拜朝日,其夕西鄉(xiāng)再拜夕月”。西漢末,平帝元始年間(公元1—5年),王莽主政,治禮活動進(jìn)入新階段,這位雄心勃勃的政治家,把方士學(xué)說、儒家經(jīng)典和陰陽五行說糅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套繁復(fù)的祭祀禮典,史稱“元始之制”,在祭祀日月的同時又在長安北郊為日月立廟。漢光武中興,行“元始之制”,在洛陽筑壇祭日月,把日月尊為六神之一,置于國家大典。唐開元年間把祭日月納入吉禮范疇。在《唐會要》中,我們可以看到唐代群臣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文獻(xiàn)記錄。
值得關(guān)注的是,蒙古族有自然崇拜之俗,入主中原后,受漢文化熏陶,特別崇拜日月,視月亮的陰晴圓缺為吉兇征兆,決定行止。明清時代,把漢代筑壇祭日月的禮制發(fā)揚(yáng)光大。明世宗嘉靖九年在京筑日壇、月壇,日、月壇均為方形,日壇亦稱朝日壇,月壇亦稱夕月壇。日壇在朝陽門東南,月壇在阜成門外西南南禮士路西,與日壇東西對應(yīng)。明清時代,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已是定制。
古人崇拜日月,愛日月,詠日月,祭日月,自然而然地成為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中極富民俗特色和人情魅力的精粹所在。千百年來,陶淵明、李白、杜甫、蘇東坡等無數(shù)墨客騷人把贊月作為重要課題,他們讓月亮按照自己的喜好運(yùn)轉(zhuǎn),或以人事相托,或以興衰依附,或以悲歡寄寓,千姿百態(tài),令人目迷神蕩。
應(yīng)該補(bǔ)敘一筆,古代除對天、地、日、月、星辰祭祀外,還祭祀名山、大川、雷、電、風(fēng)、雨、火和動植物等。由于各地自然環(huán)境不同,人們所崇拜祭祀的對象也有所不同。近年隨著改革開放,昔日傳統(tǒng)祭祀習(xí)俗日在復(fù)蘇,山東泰安市舉辦泰山文化節(jié),青島再現(xiàn)傳統(tǒng)祭海儀式,頌祭文、奏祭樂、獻(xiàn)祭果、敬祭酒、放海生,祈求平安豐收,倡導(dǎo)生態(tài)保護(hù),成為民俗文化的盛宴。
三、祭祖先
在史前社會的民俗信仰中,除自然崇拜,還有祖先崇拜。1981年春,考古工作者在遼寧建平縣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中,出土了一座五千年前的女神廟,一尊女神頭像,還有人工筑的祭祀壇。成都羊子山三級土臺等祭祀臺的發(fā)現(xiàn),告訴我們紅山文化后期,初民已進(jìn)入祖先崇拜階段。他們對造福于氏族的領(lǐng)袖或英雄舉行祭祀活動是不言而喻的。大約從西周起,把祭上帝與祭祖宗并列,又將祖先崇拜之俗具體化為一系列繁縟的祭祖禮儀,確立了敬天尊祖觀念,上帝是天上的主宰,天子是地上的主宰,祖先是冥世的權(quán)威,家長成了一家之主。從此,人人崇拜祖先,節(jié)日祭祖,自古迄今不衰。
傳統(tǒng)節(jié)日中除中秋節(jié)外,大都萌芽于先秦,定型于漢代。漢代是我國古代第一個盛世,也是社會生活倫理化的時代節(jié)日文化最輝煌的一頁。每逢冬至、臘日、除夕、元旦、上巳節(jié)、清明、秦歲首(農(nóng)歷十月一日)等重要節(jié)日,都有祭祖活動。漢高祖、漢文帝、漢武帝、漢光武,無不以孝治國,節(jié)日祭祖是不可缺少的活動。古代帝王祭祖的地方稱“宗廟”,宗廟是國家的象征。
宗廟制度,前有廟,后有寢。廟是祭祖之所,是帝陵的正殿,寢是宗廟的后殿,亦稱“園寢”,是放置墓主衣物的地方?!白趶R、園寢”的祭祀都是國家的大典,禮儀隆重,還有祭廟之樂。漢代稱《房中樂》為漢高祖唐山夫人所作。當(dāng)時中央政府設(shè)有專掌祭禮的官,初稱奉常,后更名太常,大凡新皇帝即位、分封諸侯王、大將出征都要告謁宗廟。蘇武出使匈奴,被囚十九年,昭帝時回國,特令以太牢謁武帝園廟??梢姖h代宗廟制度十分嚴(yán)格,“日祭于寢,月祭于廟,時祭于便殿”。(《漢書·韋玄成傳》)
漢代重視祭祖掃墓之禮,漢光武劉秀中興,于建武十年(34)至長安,“事十二陵,躬祭于墓邊”。(《后漢書·光武帝紀(jì)》)皇帝首倡,上行下效,拜掃之風(fēng)大興,將士出征,官吏加官進(jìn)爵都要回鄉(xiāng)掃墓,并以此為榮。
漢制,皇帝節(jié)日典禮后,要賜予老人布帛、粟米、酒肉,表達(dá)對老年人的關(guān)照,以示普天同慶,這在《史記》《漢書》《后漢書》中是不絕于書的。漢朝各代皇帝對老人賜物極重視,西漢三十次,東漢二十五次,這在古代也是十分突出的,其中漢武帝、漢宣帝、漢明帝賜物尤多。
漢代民間祭祖雖然沒有帝王聲勢大、利益多,但十分莊嚴(yán)。漢人節(jié)日祭祖,主祭者、執(zhí)事都要沐浴戒齋,到了吉日,人們敬神獻(xiàn)酒后,全家無論尊卑大小,依次列坐先祖位前,齊獻(xiàn)椒酒或屠蘇酒,稱觴舉壽。當(dāng)時習(xí)俗,因犯罪判刑者,不可上墳掃墓,也不參加祭祖之禮。
在祭祀祖先的禮俗中,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將祀祖掃墓的時間定在寒食節(jié)。據(jù)《舊唐書·唐玄宗紀(jì)》載,寒食節(jié)上墳掃墓已約定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節(jié)無不掃墓。鑒于此俗已久,唐玄宗遂于開元二十年(732)下詔:“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弊源?,寒食掃墓用詔令形式正式確定下來,并且列入五禮之中。每逢清明節(jié)到了,“田野道路,士女遍野,卑隸傭占,皆得上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成了唐代社會的重要風(fēng)尚。唐玄宗不僅提倡寒食節(jié)掃墓,也重視尊老敬老,開元二十四年(736)八月初五千秋節(jié)(玄宗五十歲生日),唐玄宗宴請群臣和京城父老,大家同坐共飲,以示尊老敬老。天寶十載(751)他親自到南郊祭天,典禮完畢,下詔賞賜群臣,又賜予天下七十歲以上老人每人綿帛五段,粟米二石;八十歲以上老人綿帛三段;粟米三石;百歲以上老人綿帛五段,粟米五石。類似這樣的賜予,對于盛唐時期的帝王來說是很普遍的。
節(jié)日祭祖的漢風(fēng)唐韻傳遞到清代,1747年,將祭祀儀式規(guī)范化,頒布《滿洲祭神祭天典禮》,滿族祭祀程序先祭祖,后祭天。祭祖之俗分為常祭,大祭、小祭兩類。常祭是每月朔日(初一)望日(十五日)早晨舉行祭儀,民間祭祖由族長或家長代表去祠堂祭祀。大祭則選擇元旦、元宵、春分、清明、伏日、端午、中秋、重陽、秋分、除夕等節(jié)令舉行,尤以春、秋兩次大祭最隆重,祭祀前三天,族長要沐浴齋戒,吃素戒酒,不近女性,摒除雜念,而家族中不分男女老幼都要參加,無故不到者要受罰,但是不孝子孫,如不孝不悌、奸淫賭盜、職業(yè)低賤者都被剝奪祭祀資格,入贅或出贅者,都不能參與本族的祭祀。凡參加祭祀的宗族人,最后共同飲酒,大塊吃肉,稱為“祖宗賜食”,或者聚飲,全族人在一起飽餐一頓。
祭祀活動的舉辦,大大增強(qiáng)了民族協(xié)作意識和家族凝聚力,民族文化由此一代又一代延續(xù)和弘揚(yáng)。
(選自《咸陽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