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齋
南宋一代大儒朱熹,素以理學大師的形象聞名于世。其實,他還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教育家,任何一部中國教育史著作都不應(yīng)忽視他的地位和貢獻。
朱熹一生,仕途不順,盡管少年得志,十九歲就中了進士,然而“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而已(《宋史·朱熹傳》),做官時間不足十年,只任過主簿、知州一類初中級官員,最大的也不過當了四十天的煥章閣待制兼侍講而已。其余的大部分時間,除了研究學問之外,全部用于辦學講學。就是在各地從政時,他也從不忘記興辦教育事業(yè),并總是親自講學。早在任同安縣主簿時,他就開始“選邑秀民充弟子員,日與講說圣賢修己治人之道”(同前)。知南康軍時,他復(fù)建了白鹿洞書院,親自主持書院講學,經(jīng)常與“諸生質(zhì)疑問難,誨誘不倦”,并親手擬訂了有名的《白鹿洞書院教條》,作為學生守則和書院辦學方針。這一“教條”為后世許多學校所遵從。知漳州時,朱熹刊印四經(jīng)四子書,作為州學教材,并常到州學“訓誘諸生”。知潭州時,他修復(fù)岳麓書院,雖“窮日之力治郡事,甚勞”,但依舊“夜則與諸生講論,隨問而答,略無倦色”。他還在福建崇安修建武夷精舍,收徒講學,“四方士友來者甚眾”。又曾在建陽修建滄州精舍,“學者益眾?!保ㄒ慕砸姟吨熳幽曜V》)他在各地辦學,總有許多士子慕名不遠千里而來從學,多時達數(shù)百人。
朱熹之于授徒講學,真?zhèn)€是全身心投入,確實做到了誨人不倦,盡心盡力,《宋元學案·晦翁學案》(朱熹號晦庵)稱:“從游之士,迭誦所習以質(zhì)其疑。意有未諭,則委曲告之而未嘗倦;問有未切,則反復(fù)告之而未嘗隱,務(wù)學篤則喜見于言,進道難則憂形于色。講論經(jīng)典,商略古今,率至夜半。雖疾病支離,至諸生問辯,則脫然沉疴之去體。一日不講學,則惕然常以為憂?!敝v學授課,簡直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這種敬業(yè)精神,難能可貴。
數(shù)十年的教學實踐,使朱熹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加之他才學淵博,貫古通今,由此便形成了他一整套獨特的、卓有成效的、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法、教學藝術(shù)。其中,尤以以下三個方面最可注意:
其一,討論式的教學方式。朱熹教學,全然不用“填鴨式”的滿堂灌,而總是師生共同切磋,以討論、問答、辯難的方式來達到教學目的。不管是義理的探討、名物的辨正、學習方法的指導(dǎo)還是史實的回顧、字詞的解釋,均是如此。這種問答討論,又并非如今天所流行的由教者抽問學生,學生答不上來時再由教者解答這樣單一,而是師生雙方皆可提出問題,待對方回答后,再加以討論。而且,比較起來,倒是學生先向朱氏提問題請教的時候居多。這種例子真正是俯拾即是,因為像那卷帙浩繁厚幾盈尺的《朱子語類》一書的內(nèi)容,就基本上全部由朱氏平生教學中的師生問答所構(gòu)成。隨便看一兩個例子。如朱與學生楊長孺討論“德性”和“同學”兩語涵義的一段問答:
曰:“何者是德性?何者是問學?”曰:“不過是‘居處恭,執(zhí)事敬、‘言忠信,行篤敬之類,都是德性。至于問學,卻煞闊,條項甚多。事事物物皆是問學,無窮無盡?!痹唬骸暗滦詤s如何尊?問學卻如何道?”曰:“將這德性做一件重事,莫輕忽他,只此是尊?!睍r先生手中持一扇,因舉扇而言:“且如這一柄扇,自家不會做,去問人扇如何做,人教之以如何做如何做,既聽得了,須是去做這扇,便得。如此,方是道問學。若只問得去,卻掉下不去做,如此,便不是道問學?!痹唬骸叭缦壬?,‘道字莫只是訓‘行字否?”先生頷之。
這是生問師答型的討論,偏重于義理的探討。再看朱熹的學生鄭可學所記的一則教學實錄:
(鄭可學)問:“鄭人賂晉以女樂,乃有歌鐘二肆,何故?”曰:“所謂‘鄭聲,特其聲異耳,其器則同。今之教坊樂乃胡樂。此等事,久則亡。歐陽公《集古錄》載‘寇萊公好舞柘枝。有五十曲。文忠時,其亡已多,舉此可見。舊見升朝官以上,前導(dǎo)一物,用水晶為之,謂之‘主斧,今亦無之?!蹦吃疲骸敖裰耍桥畼分z否?”曰:“不知當時女樂如何。”通老問:“左手執(zhí)籥,右手秉翟?!痹唬骸八^‘文舞也?!庇謫枺骸肮湃宋璨换匦俊痹唬骸凹戎^之‘舞,安得不回旋?”某問:“‘漢家周舞,注云:‘此舜舞?!痹唬骸霸馇刂诺弁鯓繁M亡,惟《韶樂》獨存,舜舞乃此舞也?!庇謫柾ɡ?,太學祭孔子樂。渠云:“亦分堂上堂下,但無大鐘?!痹唬骸熬刮粗裰畼肥呛螛?。”
這里就不僅有生問師,也有師問生——不是提問,而是不知而問的了。其討論內(nèi)容涉及古今典章制度及名物考證等等。而且朱熹在討論中兩次對自己不熟悉的問題回答“不知”、“未知”,充分體現(xiàn)了他“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嚴謹治學態(tài)度和謙虛好學精神。只是他依然把歐陽修的《歸田錄》誤作《集古錄》了,其謙虛仍不徹底。毫無疑問,像這種共同討論以求真知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啟發(fā)學生心智,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充分調(diào)動其思維活動,因而對所學知識印象深刻,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可以使課堂氣氛熱烈,學生精神集中,更可溝通師生感情,加深彼此思想交流。
其二,多用比喻,善用比喻。大量地、經(jīng)常地運用比喻,以增強教學的生動性,使深奧難解的義理簡單明晰,變抽象為具體,這是朱熹教學藝術(shù)中最為重要的構(gòu)成因素之一。他喜歡以比喻幫助學生理解,加強其教學效果,簡直成了一種癖好。這類例子在《朱子語類》中同樣多到俯拾即是的程度。朱熹的比喻教學法,除了經(jīng)常、大量地運用之外,還有一些特點。首先是一理多喻,即對同一對象連續(xù)運用幾個喻體去說明。如他答門人林恭甫的一個問題:
林恭甫問:“《論語》記門人問答之辭,而《堯曰》一篇乃記堯舜湯武許多事,何也?”曰:“不消恁地理會文字,只消理會那道理。譬如吃飯,碗中盛得飯,自家只去吃,看那滋味如何,莫要問他從那處來?!┤缈次?,須看那房室間架,莫要只去看那外面墻壁粉飾。如吃荔枝,須吃那肉,不吃那皮。公而今卻是剝了那肉,卻吃那皮核!”
短短一段中,即連用三個比喻去說明同一道理。他又喜在不同語言環(huán)境中對同一對象用不同喻體去說明形容。比如他對學生強調(diào)看書必須仔細琢磨,吃深吃透,一絲不茍才能有收獲這個道理,就有多種比喻:
看文字,須是如猛將用兵,直是鏖戰(zhàn)一陣;如酷吏治獄,直是推勘到底,決是不恕他,方得。
看文字如捉賊,須知道盜發(fā)處,自一文以上贓罪情節(jié),都要勘出。若只描摸個大綱,縱使知道此人是賊,卻不知何處做賊。
看文字,當如高舨大艑,順風張帆,一日千里,方得。如今只才離小港,便著淺了,濟甚事?
大凡讀書,須是熟讀。熟讀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見得。如吃果子一般,劈頭方咬開,未見滋味,便吃了;須是細嚼教爛,則滋味自出,方始識得這個是甜是苦是甘是辛,始為知味。
在不同的場合,對不同的學生,講述同一事物同一道理,同樣運用比喻,卻并不重復(fù)。還有,朱的用比,多取淺近事物為喻體,而且隨處取譬,行船審賊、吃飯穿衣、燒炭摘桃、打扇建屋,如此等等,皆從學生最為熟悉的事物中拈來,且往往就地取材,從當時身邊事物中取譬。這在前面所舉例中即可略見一斑。
其三,深入淺出,全用口語,生動形象。一些論者以為,記載朱熹教學實況的那些文字(以《朱子語類》為代表),乃是中古白話文的典型,在語言學研究上有重要參考價值。這種看法不是沒有道理的。可以肯定,朱熹的教學,完全是采用通俗的口語,直白顯豁,不掉書袋。盡管《朱子語類》中也有少數(shù)章節(jié)略帶文言色彩,但那應(yīng)是記錄者自己的潤色,并非原話。
朱熹的教學藝術(shù),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仍有一定的借鑒作用。而他對教育事業(yè)的敬業(yè)精神,更是我們今天為人師表者所應(yīng)效法的。
(選自《閱讀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