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由于受到教育教學方式傳統(tǒng),教材選擇,教學資源等欠缺的原因,一直沒有理想效果.如今,MOOC教學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微課程的教學對高等教育帶來了很大沖擊,本文結合MOOC教學微課程的優(yōu)勢,針對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問題闡述了微課程在大學物理雙語教學課堂中的作用。
【關鍵詞】MOOC教學 微課程 大學物理 雙語教學
【基金項目】南京郵電大學校級教改項目(JG00714JX81)。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4-0140-01
教育部2001年第4號文和2005年第1號文中先后要求大學在本科階段逐步實施雙語教學。然而,我國雙語教學的開展還存在一些問題。以“雙語教學”檢索國內主要期刊,文獻內容主要集中在“雙語教學初探”等淺層次的內容,涉及的問題及提出的建議沒有創(chuàng)新。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研究更是甚少,內容并不突出,特點也不鮮明。2013年10月,清華大學“學堂在線”正式推出大規(guī)模開放在線課程(MOOC)平臺,面向全球提供在線課程,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網絡進行自我學習。2014年初,“大學物理”也在清華大學自辦的MOOC平臺上開講了,這將為大學物理雙語教學在高校中的開展提出了新的課題。
本文結合大學物理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MOOC教學平臺微課程的優(yōu)勢,展開對MOOC教學微課程在大學物理雙語教學中作用的討論。
一、大學物理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經過近幾年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探討、試點、研究、改進,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進展還是處在探索當中,主要面臨著幾個方面的大問題,表現(xiàn)在:
(一)教學方式陳舊。大學物理的雙語教學還是處在老師課上用灌輸式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生理解起來非常困難,教學效果大大折扣。在《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幾個關鍵因素》一文中提到:“在雙語教學中, 學生不但要聽懂外語, 還要同時理解語言背后的物理概念, 確實難度增加, 因此, 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尤其重要。雙語教學要切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薄1]因此,必須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才能有效的提高雙語教學的教學效果和課堂效率。
(二)教材選擇難。雙語教學的初始階段,很多高校直接選擇國外原文教材作為授課教材,這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和消化物理知識的難度,語言成了影響物理理解的直接因素。后來,有些高校則選擇中譯英結合的雙語教學課本作為教材。然而,學生在使用該類教材進行學習時只關注中文內容而忽視英文內容,從而起不到雙語教學的作用。
(三)雙語教學資源少。國內雙語教學的開展不過也才區(qū)區(qū)15年,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開展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教師、學生可以參考利用的雙語教學資料和資源都顯得很稀缺,這將導致教師在課堂不能具有很好的素材供給學生進行課堂理解,也將導致學生不能在課余時間進行自我學習和自我提高。
然而,本文認為目前“慕課”教學模式下的微視頻對大學物理教學帶來了良好的發(fā)展契機,為大學物理教學從教學方式、教學教材、和教學資源上提供了很多參考的價值。
二、MOOC教學微課程在大學物理雙語教學中的作用
“微課程”的概念是2008年秋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經理David Penrose提出的,它是運用建構主義方法形成的、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主要目的的教學內容。從教學設計者角度主要圍繞某個具體知識點進行精心設計授業(yè),選擇與教學主題相關的素材課件、思考問題、練習測試等輔助性教學資源。[2]這種教學模式將知識的傳遞上比傳統(tǒng)的實體課堂更加符合學習科學的規(guī)律與要求,表現(xiàn)出了隨時性、互動性和趣味性。如果MOOC教學的微課程進入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當中,那么大學物理的教學將會從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資源等方面得到極大的提高和改善。
以下將結合上述教學存在的三大主要問題,分析MOOC教學微課程在大學物理雙語教學中的作用和意義。
(1)MOOC教學是一種“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它將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內容放到預備知識學習階段,加大了學生自主預習知識的比重,將教學目標變成了教學重點和難點的講授,這對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把握起到了積極作用[3],體現(xiàn)了學生主體地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性,從教學根本上進行了變革。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先根據(jù)微課程進行相關的學習,課堂上教師一半的雙語講述,一半的內容指導,讓學生主導課堂。
(2)網絡公開課和國際知名微課程為我國大學生雙語教學提供了教材選擇的方向。隨著國際化,網絡化的發(fā)展,英語的學習和普及化,國外著名高校學習內容課堂氛圍也越來越多的成為當前大學生關注和對比的內容,更多的學生希望能夠直接學習原汁原味的國外教學。2011年,咸寧學院針對雙語教學教材選取問題做了調研,結果表明95.73%的學生希望使用“原版教材+中文注釋的導讀本”,27.93%的學生希望直接使用“外文教學參考資料”[4]。從上述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大學生想要學習雙語大學物理的期待。如今從我校的海外教育學院學生咨詢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80%的學生雖然覺得原文的教材或視頻很難理解或讀懂,但還是更愿意挑戰(zhàn)和吸收直接的原味教學。所以,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的公開課程借鑒和學習國際高校大學物理教材的選擇和編排,內容的分布和難度的掌控等,為我國高校雙語教學提供合適的教材。
(3)微課程同時也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參考資料。目前,我國也已經有學校嘗試建立雙語教學課程中心,建立課程中心網站和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界面,進行課程概括、教學大綱、教學課件、資源下載。我國國內知名重點大學也開始率先進入了微課程的制作過程[5]。大學物理內容來自于實驗,演示實驗、動態(tài)的課件或視頻使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微視頻為實驗室操作完成和課上內容展示都提供了方便。因此,公開課程的教學視頻的剪輯和微視頻的制作可以很好的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自學資源,同時也很好為教師課堂教學輔助提供很好的資料和教學案例。
結合上述三點可以認識到,MOOC教學的微課程的合理介入,對于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開展起到良好的改革和升級作用,有力地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小伍.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幾個關鍵因素[J].重慶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9):157-159.
[2]王祖源,倪忠強,吳天剛,劉海蘭,于明章,顧杜.MOOC起步:從微課程開始[J].物理與工程,2014,(2):17-19.
[3]王祖源,倪忠強,王瑜,顧牡,王治國.從OC到MOOC大學物理課程建設再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4,(6):53-55.
[4]王會峰,王九云.地方院校開展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前期準備探索[J].咸寧學院學報,2011,(1):143-145.
[5]陸惠,顧媛媛,崔巖.獨立學院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探討與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32):183-184.
作者簡介:
張紅光,博士,南京郵電大學理學院,講師,碩導,從事大學物理教學及新型材料的同步輻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