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亦亦
【摘要】分類討論是一種重要的邏輯方法,也是中學數(shù)學中經(jīng)常使用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之一,突出考查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和周密性,以及認識問題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體現(xiàn)“著重考查數(shù)學能力”的要求.
【關鍵詞】分類討論;教學
雖然學生在初中數(shù)學的學習中,已經(jīng)接觸并運用這種思想,但針對高中數(shù)學學習的要求,還是不夠的,需待進一步深入和提升.故教師在高一時若能引導學生理解、掌握分類討論思想的精髓,對學生整個高中數(shù)學的學習及考試中能否取得理想的分數(shù)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片段一:高一教學“集合”
問題1:若集合A=x|ax2+2x+1=0只有一個元素,求實數(shù)a的值.
學情:學生們看到這個題目立刻進行思考和解答,過了不久,學生們陸續(xù)得出結果.
教師:請學生A回答.學生A:給出的結果為a=1.
教師:再追問學生A結果確定正確嗎?學生A:非??隙ɑ卮稹按_定”.
教師:再問全班同學,基本上都是表示同意.只有少數(shù)幾名學生好像不同意.結果就請其中的一位即學生B回答.
學生B:給出的結果為a=1或a=0,并說明他解題的思路.
錯因: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不同的情況呢?原來條件中沒有明確說明方程ax2+2x+1=0是二次方程還是一次方程,因此解題時應分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兩種情況討論.
正解 根據(jù)題意,當a=0時,方程為2x+1=0,所以x=-12,A=-12,滿足題意.
當a≠0時,二次方程ax2+2x+1=0有兩個相等的實數(shù)根,則Δ=0,即22-4a=0,所以a=1.因此實數(shù)a的值為0或1.
點評:解此題學生考慮不全面,容易誤將方程當作一元二次方程,造成漏解.
問題2:已知A={x|-1 RA, 求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 教師:讓同學自己動手解題,邀請學生C上來板書,其結果如下: 解 由已知得, RA={x|x≤-1或x>3},而B RA,所以可以得到1+3m≤-1或m>3,解得m≤-23或m>3. 教師:請其他學生主動為學生C的解答進行點評. 學生D:不完全同意學生C的解法,他指出主要問題出在未對集合B進行分類討論而造成誤解. 正解 因為B RA,所以應分成如下兩種情況: 當B=時,即m≥1+3m得m≤-12滿足B RA; 當B≠時使B RA,即m<1+3m1+3m≤-1或m<1+3mm>3,解得m>3. 綜上所述,m的取值范圍是-∞,-12∪3,+∞. 點評:解此題學生容易考慮子集不全面,往往會忽略空集這種情況,結果造成漏解和誤解. 自我反思: 通過上面教學片段的分享,我有如下幾點的體會和反思. 1.如何真正鞏固和落實分類討論思想于學生的思維中,為其活用.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局限性和漸進性.教師需要通過一系列有難度梯度的題目反復對學生進行訓練、引導和鞏固.在過程里讓學生多多自己動手做題,以獲得更多的主觀感受和經(jīng)歷.允許學生出錯,但教師一定要及時且耐心地引導,使學生從本質認識問題的所在. 2.分類討論思想的鞏固一定要趁早.在高一的時候,教師就要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了解、理解和掌握這種思想.幫助他們在解題的里面,真正達到“一分都不能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