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樊
內容摘要:文章首先針對高職高專階段英語的學習以及教學特點做出了分析,而后進一步指出文學作品以及基于此的教學方式必然會成為推動高職高專學生習得英語的重要手段。隨后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針對如何展開更為有效的文學教學方式加以討論,對于切實推動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環(huán)境的優(yōu)化有著積極意義。
關鍵詞:高職高專 英語 習得 文學
對于高職高專英語的教學而言,最為重要的是讓學生獲取到對應的語言技能,從而幫助學生在畢業(yè)之后能夠順利走上工作崗位,使得語言能力成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基本支持性元素之一。在這樣的需求環(huán)境之下,如何切實展開有效的英語教學,對于高職高專教育體系尤為重要。
一.輸入輸出理論對于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價值
考慮到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學生語言駕馭能力的提升,因此英語的習得問題應當列至首位。所謂英語的習得,強調的是學生通過對學習過程的參與,來獲取到語言知識和能力的過程,在這一領域中,最為核心的觀點即為輸入輸出假說。
1982年,Krashen提出可理解輸入假說(Comprehensible Input Hypothesis),用于說明習得的形成過程。其中輸入假說認為二語習得者遵循自然順序能夠對比自己當前的水平稍難一些的輸入有所理解,而輸出假說則認為習得者在能夠充分使用所學語言進行表達的過程中,會加深對其理解和掌握?;谶@樣的思路,對于相關英語學習材料的大量接觸,并且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合適的環(huán)境幫助實現對于英語的使用,是實現高職高專教學體系之下英語習得的重要手段。
進一步,想要讓學生獲取到一定對于英語語言的駕馭能力,文化和英語本身固有的思維方式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如果學生無法對于這樣兩個方面實現領會和理解,那么整個習得過程都會受到不利的影響。而文學作品,恰恰能夠彌補英語教學環(huán)境整個過程中對于文化和英語思維方式的不足,因此必須加以重視。
文學作品,作為根植于其母語環(huán)境中的語言結晶,一方面忠實于其母語本身的思維方式和特征,另一個方面也是對應社會環(huán)境中文化的忠實體現,基于這樣兩個方面的價值,決定了文學作品以及相應的教學方式必然會在高職高專英語教育以及學生的習得過程中占據有重要地位。
二.加強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環(huán)境中的文學教育環(huán)節(jié)
考慮到文學作品以及基于此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對于高職高專學生英語習得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展開更為深入的分析,切實推動文學元素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環(huán)境中深入應用,并且發(fā)揮應用效用。具體而言,應當在如下兩個主要方面加以重點關注:
1.合理選擇文學材料
輸入輸出理論的重要關鍵點在于,輸入所選用材料的水平應當與學生水平保持相當并且略高的狀態(tài),因此對于文學材料的選用就成為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活動中的重點之一。因此首先應當對學生的水平有一個客觀的考察和估計,并且在此基礎之上對相應的文學作品加以篩選,選取水平合適的片段呈獻給學生。水平不合適的材料不允許出現在教學環(huán)境中,并且這種材料必須從總量上能夠得到保證,避免學生會因為存在輸入需求而未得到滿足,而自行尋找材料,導致輸入過程本身遭到破壞的狀況發(fā)生。
2.注重從文學的角度引入文化
對于英語的習得而言,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在于能夠在學生的理解范圍之內建立起跨文化的思維方式,確保學生能夠對英語語言本身蘊含的文化有所理解??缥幕庾R是在經濟全球化水平不斷提升的基礎上學生要掌握的一種基本的能力。在英語文學的教學過程中,引入相關的文化背景以及文學知識,可以對學生的知識面進行拓寬,同時也是學生對自身的綜合能力水平進行提升的重要方式。而文學作品本身對于英語母語社會文化的深刻反映,必然能夠對學生形成跨文化思維方式發(fā)揮積極支持作用。
三.結論
外國文學作品,以及基于其的相應教學過程展開,對于高職高專環(huán)境之下學生對于英語的習得有著毋庸置疑的積極價值,因此必須予以重視。對于文學作品的引入,必須以堅持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總體目標作為依托,將文學教育視為教學展開的有效手段,注意避免目標的偏離,唯有如此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宗炎.語言問題探索[M].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何勇.論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