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
【摘要】自覺參與是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之一。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自覺意識,不僅是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開展終身體育的重要保障。本文結合中學體育教學實踐,對如何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自覺意識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中學體育 自覺參與 鍛煉
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科學的發(fā)展體能,是中學學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只有自覺參與體育鍛煉,學生才能發(fā)自內心的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從被動的接受,變?yōu)榉e極、主動、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體驗體育對健康成長的多元價值。提高中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培養(yǎng)他們終身體育鍛煉的“慣習”,不僅是學校的責任,家庭、社會也需要加以關注。既需要對體育運動有明確的認識,更需要付出實際行動,體育鍛煉是促進健康最積極有效的手段,在體育鍛煉中那些真真切切的體驗和通過奮力拼搏得到的快樂,使學生感悟到健康的價值,成為體育的終身受益者。
1體育鍛煉對中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
中學生各方面正處于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堅持體育鍛煉在不同程度都能提高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通過身體各個部位的運動,不僅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腳能力,同時也充分運動自己的大腦;通過團體性的體育鍛煉項目,還可以培養(yǎng)我們中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增強班級榮譽感。另外,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往往還可以將人從煩惱、緊張、壓抑等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都更容易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對心理健康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意義。
2中學生參與體育鍛煉自覺不高的原因
2.1中學生自主參與鍛煉的動機水平較低。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學習任務繁重,實在抽不出時間參與體育鍛煉,怕影響孩子學習成績。作為補償,家長還想出了營養(yǎng)保健品來代替體育鍛煉強身健體。其實,體育鍛煉才是強身健體的唯一途徑,靠補品來增強體質是絕對行不通。要想強身健體,最好的方法是腳踏實地地進行體育鍛煉,持之以恒地鍛煉身體,科學合理地安排作自時間和飲食,才能讓身體在體育鍛煉中真正強壯起來,才更有精力進行學習。部分學生,尤其是女中學生對此認識不足,自主參與鍛煉的興趣很低。因此,廣大家長和體育教師應結合女生的身體特點,應提高她們的認識,多給予正面引導,爭取她們態(tài)度的正向轉化。
2.2中學生自主參與鍛煉的意志力較為薄弱。研究顯示大部分中學生參與鍛煉較隨意,想到或與同伴商量好時就鍛煉鍛煉,其他時間不聞不問。究其原因,一是沒有堅持鍛煉的意識或想法;二是有想法,但沒有恒心和毅力堅持下來。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中學生一進入中學,面對較為繁重的學業(yè)任務和艱巨的升學壓力,沒有時間和心情鍛煉身體;另外,有鍛煉想法的中學生由于受到一些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如鍛煉枯燥、又苦又累、天氣不好等,而終止鍛煉。實際上,關鍵在于他們缺乏吃苦耐勞、堅強不懈的意志品質。
2.3對體育課程不夠重視。目前,由于體育課程與升學關系不大,加分不多,大多學校也對體育課程重視不夠,學校的體育設施、體育項目都相對較少,開設的體育課程也比較枯燥。社會普遍氛圍也認為體育特長在社會需求中價值不大,將來會沒有發(fā)展前途。但當今社會需要人才的類型是多元化,有持長的人具有較大的發(fā)展空間,特長越多在工作和生活中受益越多。有強健的體魄和一技長在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受益非淺。
3促進中學生自主參與鍛煉的對策
3.1營造中學生自主參與鍛煉的良好環(huán)境。首先,體育教師、社會體育指導員以及家長等要樹立正確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積極引導中學生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其次,體育教師與社會體育指導員要經常對自己習慣的教學指導觀念和教學行為、方式等進行及時反饋,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個人的業(yè)務水平,擴大知識面,做既“?!庇帧安钡男滦腕w育教師或社會體育指導員;最后,中學體育教師要在對中學生行為進行觀察與分析上下足功夫,經常與中學生溝通交流、理解他們、關心他們、培養(yǎng)他們自主參與鍛煉的興趣,提高他們自主參與鍛煉的能力,幫助他們盡快構筑自主鍛煉的“慣習”。
3.2激發(fā)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 。體育鍛煉的形式多種多樣,其中體育游戲是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形式多樣,生動活潑,融趣味性、娛樂性、競爭性等多種功能于一體,是學生普遍喜歡的體育活動之一。在體育教學中充分利用游戲為教學服務,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通過場地的布置,學生活動的隊形,活動的內容,以及組織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據不同類型的課時內容,因地制宜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富有激情、新穎的外界條件,給學生一種好奇、新穎的感覺。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誘發(fā)了學生的練習激情,達到了熱身的效果,又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3差異教學,調動學生自覺參與體育學習。學生的個體差異是與生俱來的,而且因為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中成長,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知識上和能力上的差異。在體育教學中應該重視這種差異,只有重視這種差異,才能讓每個學生在原有知識基礎上有最大發(fā)展。教師根據教材特點和教學的可能性,把學生按運動能力和水平分若干小組,或由學生根據自己對教材的承受能力自由組合小組。如果教師沒有考慮到這種差異,只強調統(tǒng)一要求,就可能導致部分學生產生“厭學”或“畏學”的情緒。總之,“差異教學”要求我們在體育教學時既要看到學生共性的一面,又要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所有學生的身體、心理健康。
3.4注意評價的方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隨時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我評價、自我檢驗、以及對知識點簡單分析的活動空間。這種活動既是對學生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合作能力、評價能力的培養(yǎng),也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剖析自己、彼此交流、公平競爭、鞏固知識的理想場所。在體育教學中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才是真正把開啟知識的鑰匙交給了學生,也是提高學生身心素質、掌握知識的最佳途徑。
4結束語
培養(yǎng)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欲望的良方;創(chuàng)設情境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堅持鍛煉的前提;實施差異化教學是全面提高學生運動技能,鞏固運動興趣的基礎。教師和家長要主動了解學生的生理和個性特點,針對不同的學生幫助他們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體育教學中無論是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上,都應本著一切為了每個孩子全面發(fā)展的宗旨,不斷創(chuàng)設情境,寓教于樂,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進行自主學習,主動發(fā)展,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邵明巖.如何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0(10).
[2]黎華秋.體育教學中“健康第一,終身體育鍛煉”的培養(yǎng)[J].科技信息,2009(01). 陶
[3]吳健.新課標下的有效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J].中國學校體育,2007,(7).